大概十年前,我還在上大學的時候。有一次我在淘寶上買了個電器,跟我爸說了。結果他第一反應就是:很多人都說網上買的東西都是假的。我對這件事情印象深刻,因為我發現:很多人都會因為環境的影響,而在自己腦海裡對一些事情形成認知的固化。而這些固化的認知,又會變成習慣。這些習慣,阻止了大部分人獲得超過工資以上的收入。在我看來,網際網路時代早就已經來了,只有一個人腦子不是太笨,通過網際網路賺錢不是什麼太難的事情。當然,想要賺大錢,並不是很容易,除了自身能力突出以外,還需要相當大的運氣。如果是在三四線城市,一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在職場上能拿到的收入大概也就是每個月幾千塊錢,能做到月入過萬的已經算是高收入人群了。而網際網路上的項目,很多都是可以輕鬆做到月入5位數的。但為什麼大部分人都賺不到錢?答案正是「習慣」。
一一個可以賺錢的生意,都需要形成一個模式上的「閉環」:從流量(不是只有做網際網路的才有「流量」,哪怕開一家奶茶店,店面選址也決定了流量的大小),到轉化,再到產品交付和售後服務。厲害的人做什麼生意都能成功,原因是他們掌握了一種能力。這種能力就是打造閉環。當然,如果不會打造閉環,也不是說做生意就一定會失敗。還有一種更簡單的方法,也能讓人賺到錢。「模仿」。有很多創業者,都是從「模仿」開始做起的。甚至從前90%的個體戶,也都是從模仿開始,有樣學樣,把一個生意慢慢做起來。至於這樣做為什麼能賺到錢,其實大部分人並沒有認真思考過。而一個人如果有「打造閉環」的能力,那麼可以說他無論做什麼樣的生意,創什麼樣的業,成功的概率都遠遠高於單純依靠「模仿」去賺的錢的人。因為思考深度和執行高度,這兩種人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上。要打造一個商業模式的閉環,簡單的總結就是:發現——思考——執行。模仿能力強的人,強在執行上。但光有執行力是不夠的,在遇到問題上,如果沒有現成的解決方案,這類人往往也只能束手無策。
一個人要持續的賺錢,往往在發現信息和思考上,要遠遠優於其他人。這兩點,拉開了高收入人群和普通人的距離。二雖然馬太效應說明了富者愈富。但在網際網路這個大環境裡,機會永遠都在。中國網民數億,能通過網際網路賺錢,或者放大自己收入的人,卻寥寥無幾。因為絕大部分人沒有養成「賺錢」的兩個習慣。這兩個習慣就是:發現、思考。大部分人在正常的學習和工作環境下,都養成了兩個特別不好的習慣。一個是對信息不敏感,甚至對和自己無關的信息,選擇直接過濾掉。一個就是放棄了思考,只做執行。一般公司的底層員工大部分都是這樣,即使很努力,在職業上也很難提升的原因,就是做的都是重複性的執行工作。99%的普通人,在「發現」和「思考」這兩點上,都遠遠落後於專業的Businessman。我舉幾個例子:如果你刷朋友圈,看到微商每天都刷屏發廣告,你(不是指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是不是會直接把ta屏蔽了?如果有人天天給你發私信,向你賣你不需要的東西,你會不會把ta拉黑?如果你在看視頻的時候,突然跳出來一個廣告,你會不會大罵一句:他媽的!然後迅速把廣告關掉?
如果你一直都是這樣做的話,那麼你就白白錯失了一個最好的,可以發現大量商機的機會。要知道,如果一個廣告可以天天在你的眼前轟炸,那麼這個廣告的背後,必然有可以深挖的地方。任何廣告都是有成本的,哪怕人工發廣告,也有人工成本和時間成本。如果一個商家肯花這些成本去打廣告,那麼必然是經過驗證:這些成本可以收回來還有盈餘。簡單來說:任何持續投放的廣告背後,都藏著一門可以持續賺錢的生意。而大部分人,把發現這門生意的大門給關上了。信息差這三個字簡單到極致,但如果沒有「發現」這個習慣,普通人和信息差之間的距離,甚至有一個宇宙那麼大!三很多有經驗的人都說,想要在階層和財富上超過別人,就一定要在思考上超過別人。思維和認知的升級,是能讓人長久受益的優勢。而思考的前提,是要有足夠多的信息。有些人會認為,執行力強是一種優勢。
其實,執行力強根本算不上是優勢。執行力是做所有事情最基礎的條件,沒有執行力就做不好事情,有了執行力也不一定就能做成事情。你執行力強,別人執行力就不強了嗎?比執行力,我們這種80後肯定比不過90後和00後,畢竟人家年輕,體力好。但是80後創業者的優勢,壓根就不在「執行」上。而且執行力是不需要積累的,只要一個人體力正常,執行力這東西說有就有。在「賺錢」這件事情上,拼執行力是沒用的,核心還是「發現」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