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慧
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和學習壓力的增加,人們花在手機、電腦和學習上的時間越來越多,導致眼睛過度使用、視疲勞等問題日益突出。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患有近視。
事實上,在日常生活中,許多人都知道我國有很大比例的近視。畢竟,少數戴眼鏡的人在人群中隨便一瞥就能看到。
但人們沒有想到的是,我國近視人口已經接近一半。世界衛生組織2018年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中國近視患者已達6億人,青少年近視率繼續居世界首位。到今年為止,中國近視人數估計接近7億。
不僅如此,中國的近視人口還在變得越來越年輕。目前,全國兒童和青少年的整體近視率為53.6%,而且年齡越大,近視率越高,如19 - 22歲的大學生,近視率甚至達到了86.36%。
如此龐大的近視人群,對眼鏡行業來說可謂是一筆巨大的利潤「紅利」,但從眼鏡行業近年來的發展來看,我們並沒有看到眼鏡廠、眼鏡店賺了很多錢。為什麼?
事實上,儘管現在我國近視人口佔總人口的將近一半,實際上有很多的人不戴眼鏡,一方面,為他們是近視的度數低,另一方面,因為許多人擔心他們戴眼鏡後就再也摘不下來了。
因此,我國很多近視的人會選擇雷射矯正,或者不戴眼鏡保持低近視。因此,表面上,眼鏡行業擁有近7億人的市場潛力,但實際需求將大大減少。
不僅如此,雖然眼鏡行業的毛利潤相對較高,但運營成本也不小,租金、工資、鏡片採購、驗光、切割設備等等,這些都是成本,會在很大程度上抵消毛利潤。最重要的是,中國的眼鏡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大家都知道眼鏡行業的毛利率很高,所以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這個行業。
2019年,中國生產了約8億副眼鏡,2018年生產了6.6億副眼鏡,同比增長23.9%。如此巨大的供應量和如此快速的增長速度,使得中國的眼鏡供應正逐漸走向「過剩」。
因此,在行業的激烈競爭下,眼鏡的毛利率持續下降,銷售也被分攤。再加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抵制戴眼鏡,眼鏡行業基本上很難獲得過高的利潤。
正因為眼鏡行業逐漸變得不受歡迎,另一個行業迎來了一個發財的風口,那就是護眼行業。在中國近視人口不斷增加,抵制戴眼鏡的人數也在不斷增加的同時,針對近視問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將消費意願投向護眼市場。
近年來,各種護眼顯示器、護眼燈、護眼儀器、蒸汽眼罩等護眼產品,包括各種護眼服務,護眼需求也在不斷增長。這是因為現代人傾向於保護自己的視力而不是依賴眼鏡。
因此,與眼鏡行業相比,未來的護眼行業或許會有更大的市場,不僅僅是護眼產品,護眼服務的需求也會越來越高,這也是一個新的「致富風口」。你覺得怎麼樣?
本文由企業先鋒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