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億人戴眼鏡,行業規模850億,開個眼鏡店到底是掙扎還是躺賺?

2020-12-06 富豐財經

在中國,平均每三個人就有一個人戴眼鏡。在代表未來的學生群體中,眼鏡似乎成為了如同中性筆一樣的標配,小學生群體的近視率為百分之30,中學生的近視率更是高達百分之80。甚至在幼兒園裡都有孩子早早掛上了眼鏡。數據顯示,我國近視總人數已經超過4億5千萬。除近視鏡外,太陽鏡、隱形眼鏡、老年眼鏡以及眼鏡護理工具正在滲透到我們生活的周圍,看看身邊的朋友你就能感覺到,這是一個規模如此龐大的行業,業內預測,到2020年,我國眼鏡行業的規模將達到850億元之巨。

由於個人配鏡需要測量近視度數、瞳距、臉型等多項數據,這讓個人配鏡擁有了半定製屬性。也就是說,為了獲得最好的配鏡服務和佩戴體驗,線下門店在目前來看是很難被線上電商所取代的。這也造成了眼鏡行業雖然毛利率高,但實際利潤率卻不到百分之10的尷尬處境。外界盛傳,一副中端眼鏡,其成本往往不足100元,但在面向消費者的零售中卻能賣出500元以上的高價。人們藉此批評眼鏡行業是吸血鬼,應該納入醫療器械,控制廠商逐利。

那麼開一家眼鏡店賺錢嗎?

其實眼鏡本身的成本僅佔整個產業成本的百分之13.7,僅對比眼鏡成本就說利潤高其實是不合理的。在線下連鎖眼鏡店鋪中,人工成本和店鋪租金合計吃掉了超過5成的成本。開一家眼鏡店還需要一次性投資購買專業設備,在目前的市場上,一套二手中端設備也需要至少10萬元才能採購下來,專業的驗光師不僅工資高還不好找。在二線城市加盟一家連鎖眼鏡店需要一次性投入大約30萬,除此之外,還會有更高的運營成本,再除去稅費,行業平均的淨利潤僅為百分之9.1。

目前,我國眼鏡門店數量已超過31000家,各品牌依然處於激烈的競爭狀態,據統計,排名前十的眼鏡品牌的市場佔有率合計為兩成左右,行業內依然沒有形成特別優勢的企業和品牌,各家都在積極探索,發力爭取市場。

對於大部分中小眼鏡廠商來說,如何滲透自己的銷售網絡一直是一個難題。其中的核心原因在於,門店開設成本高。由於學生是近視眼鏡的主要銷售群體,眼鏡店不得不儘量分布在校園周圍。但眾所周知,學校附近的商鋪租金普遍較高,還有一些隱形的準入門檻,同時,競爭也會更為激烈。而眼鏡的其他品類比如太陽鏡、隱形眼鏡等已經具備了一些個人裝飾的屬性,有越來越多品牌選擇把店面開到商場裡,如此一來,店鋪成本又上了一個臺階,人員成本和運營成本也伴隨著水漲船高。

而對於大型連鎖眼鏡品牌而言,也有自己的難處。由於眼鏡特殊的店鋪經營模式,在門店內,配鏡師通常會在一定程度上居於主導地位。多數消費者都會在配鏡師的指導下完成購買,這就對配鏡師提出了極高的要求。怎樣避免以次充好等不誠信的經營行為,成了連鎖品牌品質控制的突出問題。

國內頭部品牌也在面臨著國際大型品牌的不斷衝擊。2005年,國際品牌先後進入中國,比如北美品牌亮視點作價2.9億元收購北京雪亮眼鏡,收購經營網點278個,隨後,法國的依視路,德國羅敦司得、日本豪雅也相繼進入中國。客觀上講,國際眼鏡品牌對於國內品牌起到了示範學習的作用,但也加劇了整個市場的競爭。

從發展趨勢上來說,即使受限於半定製的銷售模式,但眼鏡行業從來沒有放棄對於電商銷售渠道的探索。不同的品牌對於電商的運用方式也不盡相同。以近視鏡為例,很多品牌採用了線上購買,線下加工的方式。消費者從電商平臺選擇自己心儀的框架和鏡片,再去到實體店由專業的驗光師進行驗光和眼鏡的加工製作。購買和加工正在一步步呈現分離的趨勢。對於實體店來說,也省去了一部分眼鏡採購壓貨的成本。

未來,我國的眼鏡行業將進一步整合,行業內將產生龍頭企業,形成品牌優勢。營銷上也將越來越多的表現出個性化,針對不同人群將更加細分眼鏡品類,目前來看,產品調性、科技元素、時尚表現力將成為區分品牌的重要指標。眼鏡行業的未來依然充滿想像力,數據顯示,2011年眼鏡行業完成營業收入175億,2016年該數據增長為330億,預計到2022年,整個行業的營收將達到547億元。

相關焦點

  • 中國近7億人患近視,眼鏡店卻賺不到錢?其實火的是這個行業!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患有近視。事實上,在日常生活中,許多人都知道我國有很大比例的近視。畢竟,少數戴眼鏡的人在人群中隨便一瞥就能看到。但人們沒有想到的是,我國近視人口已經接近一半。世界衛生組織2018年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中國近視患者已達6億人,青少年近視率繼續居世界首位。到今年為止,中國近視人數估計接近7億。
  • 中國4.5億近視人:眼鏡店裡的「潛規則」,讓你的度數越來越深
    小劉一邊說著,一邊走進眼鏡店。家住廣東某縣城的小劉今年剛上大一,趁著國慶回家,他打算把自己的眼鏡換換。「老價錢,250。」鄰居陳伯經營著一家眼鏡店,從初中開始,小劉就在他這兒配眼鏡。「好嘞。陳伯你不知道,我到了外面才發現,配眼鏡水可深了,我室友換個鏡片也要七八百,還是您實在……」青少年近視已成為普遍現象,是世界上備受關注的用眼衛生問題。據《國民視覺健康》報告指出,我國青少年近視患病率已高居世界第一,可見近視眼已成為危害我國學生健康最為突出的問題。
  • 眼鏡片年銷2.5億!眼鏡行業有多暴利?分析博士眼鏡財務報表
    那問題來了,既然大家都知道眼鏡行業暴利,為什麼沒有出現一擁而上所有人都去開眼鏡店呢?反而還是飯店要比眼鏡店多得多,難道眼鏡生意的暴利是不存在的嗎? 這個問題就好像是在問,茅臺酒那麼暴利(是真的暴利),為什麼沒人一擁而上去開白酒廠呢(這的確出現過,也都賺到了不少錢,但也賠掉了不少錢)。
  • 眼鏡店加盟利潤大嗎?
    隨看科技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眼鏡店的需求量變得龐大,不僅有對近視眼鏡、老花鏡隱形眼鏡的需求,還有對流行款式眼鏡的需求等。在這裡面一些有眼光的創業者看到這一市場前景後紛紛涉足投資開眼鏡店,然而內心深處的最大疑問就是開眼鏡店利潤大嗎?開家眼鏡店到底每月能賺多少錢呢?
  • 街上的眼鏡店鮮有關門倒閉的,為啥?是好賺嗎?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以及網購電商的興起,人們對網購趨之若鶩,再加上房價節節高漲,店租水漲船高,實體店慘澹經營,倒閉關門轉讓隨處可見,店面招租轉讓廣告也是滿街都是,讓人感到驚奇的是街上藥店眼鏡店越開越多,這什麼情況?是暴利嗎?
  • 眼鏡行業的「暴利」去哪了
    那麼,眼鏡行業的「暴利」到底去哪了?寶島眼鏡、博士眼鏡、大明眼鏡、東方眼鏡,這些規模較大的眼鏡銷售連鎖企業,以及那些數不清的不知名眼鏡店,在小區、學校附近或者街道熱鬧處,開了,關了,似乎都不怎麼引人注目。
  • 投資開一個眼鏡店大概需要多少錢
    很多人都開始選擇做眼鏡店,一方面眼鏡店受到電商的衝擊非常小,配眼鏡需要驗光,驗光就需要線下去體驗。另外一個方面就是本身眼鏡行業的市場非常大。接著就是眼鏡行業非常暴利,所以很多人願意去投入精力從事這塊。同時,眼鏡行業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從事的,有一定的門檻,有技術含量的, 因此,誰能夠掌握好自己才是關鍵詞,如果服務再做好,能夠懂得怎麼去經營和銷售,自然開眼鏡店賺錢不的問題的。1、中國眼鏡行業的市場中國眼鏡零售市場最近一年的總體規模已經接近700億。
  • 為什麼眼鏡店沒有很多客人,但是滿街都開呢?可算漲知識了
    為什麼眼鏡店沒有很多客人,但是滿街都開呢?可算漲知識了---- QING味妙招 第 36 期大家都知道賣眼鏡的利潤有多高多恐怖,但是到底有多高有多恐怖呢,大家可就不一定能夠了解了。又在路上,眼鏡店絕對不會少見,但是大部分都是生意慘澹,沒有幾個人光顧,那到底是為什麼,這些眼鏡店還能夠在這樣銷售量這麼低的狀況下,依舊能夠生存下來的呢?
  • 開眼鏡店還是暴利嗎?滿大街的眼鏡店到底還能不能賺錢?
    許多人談到眼鏡店,第一印象就是很賺錢,因為一副眼鏡不就是兩塊玻璃加一副鐵架子,成本很低售價卻動輒幾百上千。事實上,眼鏡店不是商店,眼鏡的價格不只是取決於眼鏡本身的成本,還有眼鏡店房租、導購工資、配鏡師的服務,這些成本都不低。
  • 街上藥店眼鏡店越來越多,也鮮有關門倒閉的,是好賺嗎?
    在資訊時代,智慧型手機普及的今天,人們對網購趨之若鶩,實體店慘澹經營,街上藥店眼鏡店越開越多,在街上,你要找廁所不容易,但要找藥店那是一抬眼就可看到,這什麼情況?是好賺嗎?人都是趨利的,眼鏡店和藥店越開越多,肯定是能賺錢能盈利!先來說說眼鏡店吧!
  • GSP促使魚藥行業集中度的提高 10億以上企業增4.5倍
    GSP促使魚藥行業集中度的提高 10億以上企業增4.5倍2012-05-29 14:4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南方農村報        瀏覽量: 1808 次 我要評論   10億以上企業增4.5倍&nbsp  現行人藥GSP於2000年7月1日起實施
  • 為什麼眼鏡店沒啥顧客,卻仍開得下去?原來,是有這些個「套路」
    故而,在很多人的觀念中,商業總是有著些許不為人知的「套路」,那麼是否所謂的商業商店都有著讓我們意想不到的賺錢模式呢?說到商業自然和錢財分不開,換做是誰,開店經營店鋪,到頭來還不是為了賺錢?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在合理的手段下,我們靠著自己的勤勞和智慧,賺到的利益可謂之無可厚非。
  • 眼鏡行業的「暴利」被揭開,成本幾十賣上千,實際利潤有多少?
    可以說我國眼鏡行業的市場份額非常巨大,中國人口就算是14億,一半就是7億人,這麼龐大的市場份額誰不「心動」?眼鏡行業一直被人們稱為「暴利」行業,很多人都知道是市面上,售價幾百元的眼鏡,可能成本只有幾十元。甚至有些商家,會將成本幾十的眼鏡賣出上千元的「天價」。
  • 4家店驗光4個數,3分鐘就「搞定」醫院得40分鐘|眼鏡店配鏡到底靠譜...
    4 次驗光,4 種結果,眼鏡到底該咋配?日前,記者為測視力去了 4 家眼鏡店,檢測結果右眼散光度數最大相差 50 度,左眼更是有正常、散光、近視 3 種說法。記者在專業醫療機構驗光後,專家表示,幾家眼鏡店測出來的度數都比實際偏大。
  • 近視多少度,才要戴眼鏡?近視後,一直戴眼鏡好還是不經常戴好?
    隨著電視、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的普及,近視的情況變得越來越普遍,戴眼鏡的人也越來越多。據統計,我國近視的人數已經達到了6億,幾乎每兩個人中就有一個是近視眼。眼睛近視後,我們需要佩戴近視眼鏡,這樣才能夠恢復到標準的視力。那麼,近視到多少度,需要佩戴眼鏡?
  • 7億中國人近視,8成被忽悠過!眼鏡貓膩太多,別配瞎了
    讀大學時候,班裡一位同學家裡開眼鏡店,每個假期結束,他都會換一副眼鏡回校。每次同學們打趣問他一副眼鏡成本多少,他都諱莫如深地笑笑,不說話!後來知道北京有個潘家園,配眼鏡聖地,光眼鏡城就四五個,加上街邊的獨立眼鏡店,整個潘家園該有幾百家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眼鏡店,絕對能挑花眼。
  • 我想開一家眼鏡店請問是自己開還是加盟好
    開眼鏡店是自己加盟好還是自己開好,這個問題應當是很多想要創業開眼鏡店的人們所糾結的問題,有人認為自己開的好,有人認為加盟的好,讓復明眼鏡來給你分析分析,可以說是個有個的優勢吧,有句話說得好,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也就是這麼一個道理。
  • 該鎮眼鏡產量佔全球一半,全球銷售額超25億
    從1986年到現在,32年的時間,這個常住人口不到百萬的城市已經成為世界最大鏡片生產基地、亞洲最大眼鏡產品集散地和中國眼鏡生產基地。官方數據顯示,當地有5萬多人從事眼鏡相關行業,年產鏡架近2億副,佔全國總量的1/3;年產光學鏡片和玻璃鏡片3億副,佔國內總量的75%,世界總量的50%。「全世界每兩個人戴的眼鏡中,就有一個人的鏡片產自丹陽。」
  • 零售價是成本幾倍甚至十幾倍,為什麼眼鏡店卻說自己不賺錢?
    數據顯示我國近視群體的規模有將近6億,青少年近視率更是排名全球第一,近視之後配眼鏡是剛需,否則就會影響學習與生活,由此可見我國的眼鏡市場非常龐大。在公眾的認知中,眼鏡店又是一個非常暴利的行業,一副眼鏡的鏡片與鏡架的成本可能只需要幾十塊錢,而眼鏡店轉手就能賣出幾百甚至幾千元的,因此在許多人看來,開眼鏡店的應該能非常賺錢才對,那麼真的是這樣嗎?
  • 消費者一直被蒙在鼓裡,他靠「三個字」躺賺140億,還在傻傻買單?
    正因為這個現象的存在,有的企業即使什麼都不幹,每年都能夠「躺賺」大把鈔票,其中最典型的莫過於南極人這個品牌。 根據權威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這三年間,南極人線上銷售利潤每年都在增加,而2020年上半年的淨利潤更是高達4個億。在南極人開始賣吊牌以後,就直接將公司旗下全部生產業務放在了一邊,這種做法卻讓消費者們感到很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