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我國近視群體的規模有將近6億,青少年近視率更是排名全球第一,近視之後配眼鏡是剛需,否則就會影響學習與生活,由此可見我國的眼鏡市場非常龐大。
在公眾的認知中,眼鏡店又是一個非常暴利的行業,一副眼鏡的鏡片與鏡架的成本可能只需要幾十塊錢,而眼鏡店轉手就能賣出幾百甚至幾千元的,因此在許多人看來,開眼鏡店的應該能非常賺錢才對,那麼真的是這樣嗎?
一副眼鏡的成本有多低
中國的丹陽是全球第一眼鏡鏡片生產基地,世界上大約一半的鏡片都出自丹陽,而在丹陽,最低花10塊錢你就能買到一對鏡片,據說在那裡的工廠,鏡片不是按片數賣而是稱重賣的。
不僅僅是鏡片,丹陽鏡架的成本價也十分低廉,鏡架按照材質可分成許多種,比如記憶合金架、板材架、純鈦鏡架等等,在那裡同樣也花幾十元就都能搞定,
眼鏡店中售價數百甚至幾千元一副的眼鏡,他們的採購成本可能也就幾十到一兩百元,零售價是採購成本的幾倍到十幾倍,看起來似乎眼鏡銷售非常的暴利,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因為眼鏡店還需要負擔其他許多成本,就算一副眼鏡按照採購成本幾倍幾十倍來賣,利潤也沒大家想像的那麼大。
為什麼眼鏡店都說自己不賺錢
許多眼鏡店賺不到錢的原因還在於,人力成本、房租費用以及設備成本實在太大,同時眼鏡的消費頻次也特別的低,用戶買一次眼鏡後能用上三五年。
就拿上市公司博士眼鏡來說,這家公司的淨利率長期低於10%,10月31日剛剛發布財報,前三個月淨利潤更是同比下降了35.73%,可見這家公司也非常不容易。
國內許多眼鏡店會通過免費驗光的活動吸引顧客,網上資料顯示,美國公立醫院驗光的價格在30到50美元之間,而香港地區驗光的費用也需要數百港幣,眼鏡店會將驗光成本加入到眼鏡的售價中,也就提高了眼鏡的售價。
聘請一位優秀的驗光師,眼鏡店也需要付出不低的成本,因為正規的驗光師必須拿到國家認可的資質證書才能就業,至於眼鏡店中的銷售員,也不是一般的銷售,必須了解眼科相關的諸多專業知識才能解答顧客的各種疑問,因此給的工資也必須足夠高才行。
由於眼鏡的消費頻次非常低,國內大部分眼鏡店,平均每天大概只能賣出3到6副眼鏡,想要靠這點銷售數量支撐一家眼鏡店運營,眼鏡的售價自然也就高了,若是想增加客流量,必須將門店開設在人流量大的位置,同時裝修方面也是一筆不菲的費用,這也會大大增加一家眼鏡店的成本,被迫賣高價,否則就入不敷出。
設備儀器的價格也是非常非常昂貴,開一家眼鏡店前期需要購買的設備有:驗光儀、磨邊機、視力投影儀、瞳距儀、角膜曲率計、裂縫燈、查片儀、清洗器、開槽機、鑽孔機等十餘種設備,一套下來也得花個20萬吧,一些高端眼鏡店光是購買進口高端設備就能花費上百萬,而且設備與儀器是會損耗的,換新或維護還需要額外的費用,由此可見,開一家眼鏡店需要投入的成本非常巨大,只能靠提高眼鏡售價來維持。
線上眼鏡店能否節約許多成本
答案是依然非常難,線上眼鏡店的日子一點都不比線下實體店滋潤,由於門檻並不高,隨著越來越多競爭對手加入這個賽道,利潤更是被進一步縮小,線上電商還需要給平臺抽成,還需要做推廣引流,客服以及網店美工等都是很大的開支。
而做推廣引流、數據分析這些電商運營的手段,又是一門很大學問,一個實體店老闆想要轉戰線上,往往沒有經驗,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研究學習。
由上可見,眼鏡店的利潤遠遠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高,幾十元的物料成本雖然賣到我們手上需要幾百上千,卻需要承擔其他的巨額成本,導致利潤大幅減少。眼鏡店的售價一點都不公開透明,為了賺取更多的利潤往往也是狠狠加價賣給顧客,因此作為消費者的我們,在購買眼鏡時還是需要學會砍價減少被坑。
本文由陸超生財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