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眼鏡成本多少?中國7億近視人8成被騙,揭秘眼鏡業的3大坑

2020-12-06 聚富財經

隨著電子產品普及,現代人使用手機、電腦的頻率越來越高,再加上用眼並不注意,長時間盯著手機、電腦的同時並不會注意控制眼距,所以中國有越來越多的人都因此而近視了。其中,學生佔據的比例是最大的,不僅玩手機、電腦比較多,在看書的時候同樣也不懂得控制眼距,時間久了或多或少都會有一點近視。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現階段中國近視的人口達到了7億,佔總人口數量一半。

也正是因為如此,眼鏡逐漸成為了人們的必需品。

因為近視的人口比較多,我國對於眼鏡的消費是非常大的,不僅有人會第一次配眼鏡,還會有眼鏡依賴者隔幾年都會換一次眼鏡,所以我國眼鏡的市場是非常大的。而中國不僅是眼鏡消費大國,同樣也是眼鏡生產大國。目前全世界的眼鏡,超過一半都產自中國,鏡架產業分布在珠三角和長三角,奢侈品品牌代工廠在東莞和深圳,中低檔鏡架集中在溫州,鏡片在丹陽。

就拿丹陽來說,其中的常住人口其實也就幾十萬,但是丹陽中眼鏡相關企業超過1600家,在眼鏡行業有超過5萬人從業者,每年產出超過3億多副鏡片,佔全球每年總量的40%,國內市場的70%,是世界第一大鏡片生產基地。而且丹陽遍地都是眼鏡的小作坊,有的甚至是一家子就包攬了眼鏡從生產到銷售到售後的全部流程。也正是因為眼鏡業發達,丹陽成為了全國百強縣,GDP超過千億元。

單單就靠眼鏡業就能讓GDP超千億,眼鏡業到底是有多暴利?

眼鏡行業的暴利其實不難想像,具體就來自於眼鏡的成交價和成本之間的差價。在眼鏡業中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20元的眼鏡,200元賣給你是講人情,300元賣給你是講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講行情。」或者這段話說得是有點誇張了,但是其反映出來的事實卻被很多人堅信,一個鏡片成本能有多少?鏡框又值多少錢?就算是加上技術設備什麼的必然也不會超過幾百的。但是現在隨隨便便配副眼鏡都要好幾百,好一點的要上千,這不由讓人對眼鏡的製作成本好奇起來。

那麼一副眼鏡的成本到底能有多少呢?這是眼鏡業的第一大「坑」。

一般來說,現在市場上的眼鏡價格之所以會參差不齊,鏡片有差距是一方面,很大一部分是因為鏡框的材質不同。就像是市場上所謂的「記憶合金架」、「時尚合金架」、「板材架」等等,鏡框的材質不同都會有一兩百甚至是好幾百塊錢的差距。但是在丹陽,無論鏡框是什麼樣的材質,其成本基本上都不超過20元一副,就算是最貴的純鈦鏡架也只有五十左右。但是只要把這些鏡框從生產車間拿到零售店,價格一下子就能翻十幾倍甚至是幾十倍。

當然,鏡片也是一樣的。現在很多人都堅信不同的眼鏡之所以會在價格上有那麼大差距,主要就來自於鏡片,畢竟鏡片才是一副眼鏡的「靈魂」。就像是北京折射率1.56的鍍膜鏡片,零售價在300元左右,折射率1.61差不多要600元,而折射率1.67則高達800元。但是你知道這幾百多錢的鏡片成本要多少嗎?

同樣拿丹陽來說,最普通、最普遍的折射率1.56加綠膜樹脂鏡片,批發價僅為8元;而1.56黃金膜的樹脂片19元;1.61非球面樹脂片只需要21元。總之絕大多數的鏡片成本其實只有幾十元,從幾十元到幾百元,這樣的差距誰能想像。整體來說,要是從鏡框到鏡片,再到製作成本都算進去的話,一副眼鏡的成本其實也就只有幾十塊錢,好一點的也就只要一百多。這樣的成本在幾百塊甚至是幾千塊的售價面前實在是讓人心寒。

只不過沒有幾個人真正知道眼鏡業有多暴利,零售店的人只會說自己賣出去一副眼鏡其實也掙不了多少錢,但是背後其實掙得比誰都多。因此,只要是內行的人在買眼鏡的時候就會「放血式砍價」,或者是直接到丹陽這些地方買眼鏡,否則就相當於是白送錢。尤其是在買那些貴的眼鏡的時候,更虧!

那麼貴的眼鏡就一定好嗎?這其實是眼鏡業的第二大「坑」。

貴的眼鏡有什麼特徵呢?在於兩點:品牌和功能。首先在品牌上,除了近視的眼鏡,現在的太陽鏡也賣的很好,像是阿瑪尼、巴寶莉、香奈兒、蔻馳這些大牌的眼鏡都很貴,例如香奈兒的女士太陽鏡,最便宜也要2000+元,貴的超過6000元。但是這些品牌其實有很多在中國都有代工廠,尤其是在深圳橫崗,其生產成本都不高,貴就貴在了品牌上。近視眼鏡更「水」,因為品牌溢價效益高,市場監管力度不大,所以有很多品牌都是山寨品。

其次就是功能,一般貴的眼鏡都講究防藍光,眼鏡的主要作用就是過濾,但一般只要是防藍光的就是需要多幾百元。那麼眼鏡防藍光真的有那麼重要嗎?事實上,生活中部分藍光是有益的。當然,有害的也很多,而很多商家為了忽悠人會用驗鈔用的藍光筆試鏡片的防藍光效果,說穿過鏡片的藍光越少效果越好。但其實驗鈔藍光的波段小於電子屏幕的藍光波段,雖然能防驗鈔藍光的,但防不住電子屏藍光,所以這種功能並沒有什麼用。

除此以外,眼鏡業還有要第三大「坑」,那就是專業性。

據內行人揭秘,目前國內眼鏡店大多都談不上專業,就拿驗光這件事來說,雖然都是驗光,但可絕對不是在機器上照一照就完事,這是需要專業人士來診斷的。還有的人看不清其實是因為眼病,並不是近視,但是不少商家為了賣出眼鏡就會直接配眼鏡,一點都不專業,最後耽誤了人家看眼病,實在是讓人唏噓。

所以以後大家在配眼鏡的時候千萬要謹慎,別花冤枉錢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不要亂配眼鏡,否則是會對眼睛有害的。

相關焦點

  • 一副眼鏡的成本究竟有多少?揭秘中國眼鏡業的三大坑
    在現代人的生活當中是離不開電腦和手機的,手機用於日常通訊,電腦用於工作,有很多的人因為過度用眼導致近視,所以佩戴眼鏡的國人也越來越多,配過眼鏡的人都知道,鏡片和鏡框都是非常貴的,那麼你知道一副眼鏡的成本究竟有多少嗎?近視的人越來越多,需要佩戴眼鏡,同樣已經佩戴了眼鏡的人,還要隨著度數的變化更換眼鏡。
  • 7億中國人近視,8成被忽悠過!眼鏡貓膩太多,別配瞎了
    讀大學時候,班裡一位同學家裡開眼鏡店,每個假期結束,他都會換一副眼鏡回校。每次同學們打趣問他一副眼鏡成本多少,他都諱莫如深地笑笑,不說話!後來知道北京有個潘家園,配眼鏡聖地,光眼鏡城就四五個,加上街邊的獨立眼鏡店,整個潘家園該有幾百家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眼鏡店,絕對能挑花眼。
  • 驗光配眼鏡的眼鏡人與眼鏡行現狀
    眼鏡業呢,眼鏡業在國內都沒什麼存在感!跟中國各行各業發展形成巨大的反差!眼鏡業還十分弱小,在七十二行中,沒什麼存在感!2019年末,河北省眼鏡協會秘書長周文濤,在一次河北省眼視光研討會上,詳談了中國的眼鏡市場基本情況,一組數據,折射出中國的眼鏡市場,還處在幼年時代!
  • 一副鏡架利潤僅兩三塊?該鎮眼鏡產量佔全球一半,全球銷售額超25億
    從1986年到現在,32年的時間,這個常住人口不到百萬的城市已經成為世界最大鏡片生產基地、亞洲最大眼鏡產品集散地和中國眼鏡生產基地。官方數據顯示,當地有5萬多人從事眼鏡相關行業,年產鏡架近2億副,佔全國總量的1/3;年產光學鏡片和玻璃鏡片3億副,佔國內總量的75%,世界總量的50%。「全世界每兩個人戴的眼鏡中,就有一個人的鏡片產自丹陽。」
  • NS:眼鏡業快時尚
    從2001年它最初進入眼鏡業,到2010年的這十年間,隱形眼鏡的普及令框架眼鏡的市場份額不斷被吞噬。日本框架眼鏡業的總零售額從近6000億日元(約433億元)下滑到不到4000億日元(約288億元)。但J!NS的店鋪數和營業額,卻都在過去三年內翻了一番。秘訣在於J!NS並不單純把眼鏡作為視力矯正工具,而是把它看做配飾的一部分,就和帽子、包一樣,並且按照快時尚的方式來賣。
  • 廈門眼鏡產業太「豪橫」了!佔據國內中高端太陽鏡超八成市場
    昨天,廈門國際眼鏡業展覽會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舉行,「豪橫」廈門眼鏡產業成為鎂光燈下的焦點。導報記者從會上獲悉,廈門眼鏡產業年產值已超百億,中高端太陽鏡八成來自廈門。 業內人士還表示,一直被冠以「暴利」的眼鏡業,其實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好賺」,大部分費用花在渠道上。另外,作為個性化、專業性要求比較高的消費品,眼鏡電商並不被業界看好。
  • 再測珠峰背後,一副鏡片如何締造中國品牌崛起神話?
    在面臨「洋貨」大舉入境的同時,國內少數工廠的做法卻是節約成本、偷工減料,這導致國產眼鏡生產廠家效益急劇下滑,甚至面臨停產或者倒閉的窘境,國產眼鏡業受到極大衝擊。在國產品牌存亡的關鍵節點,為了讓樹脂鏡片這一性能優異的產品迅速造福國人,謝公晚毅然決定生產自己的鏡片。2002年,謝公晚與弟弟謝公興、妹妹謝微微於上海成立明月鏡片,正式進軍樹脂鏡片領域。
  • 2020年眼鏡行業前景分析 - 中國眼鏡市場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w    一、眼鏡行業的暴利與非暴利w    二、眼鏡行業成本解析w    三、眼鏡行業的暴利源於高銷售成本.    二、工業銷售產值分析c    三、出口交貨值分析n  第四節 2015-2019年中國我國眼鏡製造行業成本費用分析中    一、銷售成本統計智
  • 「暴利」背後的成本究竟是多少?
    眼鏡行業歷來被人們稱為「暴利」那麼一副眼鏡生產成本究竟是多少?江蘇丹陽:一副鏡片成本10元 眼鏡架為30元央視財經《正點財經》欄目視頻江蘇省丹陽市,一直有著眼鏡之都的美譽,每年生產的鏡片達4億多副,佔全國總產量的7成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鏡片生產基地,也是國內的最大的眼鏡交易集散地
  • 眼鏡行業暴利是誤解,眼鏡市場亂象叢生是事實,需要治理
    在外界流傳的暴利行業排行榜上,眼鏡行業總能排在前幾位。到底眼鏡業的利潤有多大,眼鏡店的經營狀態如何,真的是所謂暴利行業嗎?一直以來,眼鏡行業都被冠以暴利行業,理由無非是進價與售價之間差額巨大。但實際上眼鏡行業暴利是一種誤解,真實情況並非如此,眼鏡行業的淨利潤其實並不高,眼鏡店生存不容易。數據顯示,眼鏡行業毛利潤高達70%,淨利潤卻不到10%。
  • 視頻丨一副耐得住惡劣氣候的極地眼鏡
    法依笛眼鏡搭坐「雪龍2號」,再次開啟南極科考之旅。為科考專家和隊員的視力健康保駕護航,為中國自主研發建造的「雪龍2」號首航添加助力。法依笛眼鏡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副眼鏡呢?能夠在南極考察中能夠脫穎而出,讓考察隊員如此信賴。話不多說,看完視頻,讓你一目了然。
  • 眼鏡店加盟利潤大嗎?
    隨看科技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眼鏡店的需求量變得龐大,不僅有對近視眼鏡、老花鏡隱形眼鏡的需求,還有對流行款式眼鏡的需求等。在這裡面一些有眼光的創業者看到這一市場前景後紛紛涉足投資開眼鏡店,然而內心深處的最大疑問就是開眼鏡店利潤大嗎?開家眼鏡店到底每月能賺多少錢呢?
  • 如何配一副適合自己的眼鏡
    作為一個眼鏡行業多年的人員,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1、希望告訴大家眼鏡行業的真實情況。2 、希望告訴廣大戴眼鏡的朋友,如何配一副健康舒適的好眼鏡。3 、對配鏡基礎知識的全面總結。中國產業大致情況及眼鏡架生產的分布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眼鏡生產國和出口國,全球80%的眼鏡,都是中國生產但高端的眼鏡鏡架,設計和品牌在境外,國內負責加工。
  • 長沙配一副近視眼鏡多少錢
    長沙配一副近視眼鏡多少錢?電子產品的大量應用以及各種不良的用眼行為習慣是導致我們近視發生的主要原因,近視的出現不僅會對眼部造成危害,還會影響到我們的日常生活,所以在平時一定要合理用眼防止近視的出現,若是不幸有近視的情況也要積極通過相關治療方法進行改善。
  • 深圳高端眼鏡店輕鬆讓你配到一副合適的眼鏡
    本網1月13日訊 在深圳這樣繁華的大都市,配一副較好的眼鏡,價格自然不會便宜到哪裡去,但是想要性價比高的眼鏡也不是沒有。那麼在深圳配一副眼鏡到底要多少錢?有什麼來決定眼鏡價格的高低?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聊聊這個話題。​
  • 眼鏡行業的「暴利」被揭開,成本幾十賣上千,實際利潤有多少?
    大家都知道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在很多企業看來,中國市場就是一個「香餑餑」。只有得到中國人民的「認可」,那就等於擁有了「印鈔機」。早在幾年前乃至十幾年前,就有很多國外企業、品牌,選擇來到中國了。如今中國市場,已經形成為了品牌「百花齊放」企業「百家爭鳴」的情況。很多品牌都選擇來到中國市場,慢慢的中國市場的競爭也都大。
  • 投資開一個眼鏡店大概需要多少錢
    很多人都開始選擇做眼鏡店,一方面眼鏡店受到電商的衝擊非常小,配眼鏡需要驗光,驗光就需要線下去體驗。另外一個方面就是本身眼鏡行業的市場非常大。接著就是眼鏡行業非常暴利,所以很多人願意去投入精力從事這塊。同時,眼鏡行業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從事的,有一定的門檻,有技術含量的, 因此,誰能夠掌握好自己才是關鍵詞,如果服務再做好,能夠懂得怎麼去經營和銷售,自然開眼鏡店賺錢不的問題的。1、中國眼鏡行業的市場中國眼鏡零售市場最近一年的總體規模已經接近700億。
  • 中國近7億人患近視,眼鏡店卻賺不到錢?其實火的是這個行業!
    世界衛生組織2018年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中國近視患者已達6億人,青少年近視率繼續居世界首位。到今年為止,中國近視人數估計接近7億。不僅如此,中國的近視人口還在變得越來越年輕。目前,全國兒童和青少年的整體近視率為53.6%,而且年齡越大,近視率越高,如19 - 22歲的大學生,近視率甚至達到了86.36%。
  • 售價上千元的眼鏡,出廠價可能只要幾十元!錢被誰賺了?
    眼鏡行業歷來被人們稱為「暴利」,而在明月鏡片的招股說明書裡似乎也印證了這一點,鏡片的平均成本僅為6.23元。 那麼一副眼鏡生產成本究竟是多少? 1 江蘇丹陽:一副鏡片成本10元 眼鏡架為30元 視頻來源:央視財經《正點財經》 江蘇省丹陽市,一直有著眼鏡之都的美譽,每年生產的鏡片達4億多副,佔全國總產量的7成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鏡片生產基地,也是國內的最大的眼鏡交易集散地
  • 一副眼鏡背後的暴利,售價上千元,成本只有幾十元,錢究竟去了哪
    成本均價在幾十元左右的鏡片,市場售價卻能達到百元甚至千元的價格,眼鏡行業究竟有多暴利?近日,明月鏡片準備上市,在其遞交的招股說明書中我們發現,鏡片的平均成本價居然只有6.23元,這讓許多眼鏡使用者感到大受打擊,如此低廉的成本價格,為何買到手卻需要成百上千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