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均價在幾十元左右的鏡片,市場售價卻能達到百元甚至千元的價格,眼鏡行業究竟有多暴利?近日,明月鏡片準備上市,在其遞交的招股說明書中我們發現,鏡片的平均成本價居然只有6.23元,這讓許多眼鏡使用者感到大受打擊,如此低廉的成本價格,為何買到手卻需要成百上千元呢?
隨著目前近視人群的不斷增多,眼鏡的銷售量也逐年增多。而其中,學生的需求量更大一些。很多家長為了孩子的視力著想,甚至不惜花大價錢購買千元級的眼鏡。並且,眼鏡是一個需要更換的工具,長期下來這筆錢也是一個不小的數目。假如按照這樣的成本價格計算,那麼一家人在眼鏡上投資花的錢幾乎就是一家眼鏡店的銷售額了。更何況,一家眼鏡店,不只是一個客戶。
但是,眼鏡店的商家卻告訴我們,店鋪的營收只是能剛好養家餬口,並沒有給他們帶來許多的盈利,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暴利。據商家透露,成本低廉的只有鏡片,店面的租金,專業的設備以及技術人員的培訓和工資,這些都是要算進眼鏡的成本之中的。
「一臺磨邊機都要20萬,更何況我們還有其他的儀器。」據商家透露,目前市面上的眼鏡價格已經是比較低廉的了,在還是在鏡片成本十分低廉的情況下才有的價格。據多方消息了解到,目前來看,每月的店鋪租金是佔據店鋪支出的很大一部分。由於眼鏡並不是快消品,也不是必須品,只能通過高單品價格的方式來獲得盈利。
據可靠消息稱,一些銷量較好的眼鏡品牌的實體店,以及開在繁華路段或學校周圍的眼鏡店鋪,平均每天只能賣出五副眼鏡。而且,由於其處於黃金路段的原因,店鋪租金價格也同樣很高,如此的銷售量,也只能維持店鋪的正常開銷。有專業人士計算過,每個眼鏡店,平均一天能夠賣出兩幅眼鏡,就能盈利,然而一天一副都賣不出去的店鋪實在是太多了。
如此來看,眼鏡的售價與成本價差異確實存在,但是,說是暴利行業,目前看來並不是這樣的。靠著眼鏡行業發家的企業,畢竟在少數,整個行業的狀況,卻有點蕭條。在雷射技術逐漸發展的當下,眼鏡行業似乎更難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