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鏡價格監測:成本幾十售價上千,線上價格戰搶份額

2020-12-06 慢慢買大數據

近日,明月鏡片股份有限公司遞交了招股說明,即將上市。眼鏡行業的「暴利」內幕再次曝光,成了熱門話題。

與市面上動輒售價上百元的價格相比,鏡片的生產成本基本只需幾塊錢,是名副其實的暴利行業。就拿明月鏡片來說,2019年,明月鏡片生產的鏡片成本價為6.23元/個,成鏡約為56元/副。

然而在天貓平臺的「明月鏡片旗艦」店鋪裡,售價最低的商品均價就是228元起。同時,根據慢慢買大數據監測,店內最熱銷的眼鏡月銷量為2000+,均價在298元起。換句話而言,明月鏡片線上自營零售的成鏡毛利率超過了70%。

*明月鏡片旗艦店鋪截圖

並且,明月眼鏡還在不斷提價。有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明月鏡片平均售價在兩年間提價幅度高達31%。其原料(明月鏡片也生產一部分鏡片原料)、鏡架同樣連續兩年提價,提價幅度接近36%。

根據慢慢買大數據顯示,2020年以來明月鏡片的價格也只增不減。系統監測到旗艦店內最暢銷的商品「超薄近視配防藍光樹脂眼鏡片」自3月份以來價格波動十分頻繁,從價格走勢圖來看,整體呈現出上漲的趨勢,尤其是從6月份開始。

*數據源於慢慢買大數據

當然,把市場擴展到線上的不只明月鏡片。在電商大環境下,眼鏡消費的市場也都在逐步滲透到線上銷售,很多眼鏡生產、經銷、零售企業都會通過線上運營壓縮中間銷售環節以節約成本。

這其中也包括處於國內眼鏡生產品牌第一梯隊的依視路、蔡司等一線品牌。根據慢慢買大數據統計,目前在天貓平臺光學眼鏡品類中,依視路、蔡司和明月佔據了將近一半的市場份額。其中,依視路市佔比在18.2%,蔡司市佔比為13.3%,明月市佔比13.2%。

*數據源於慢慢買大數據

8月份的銷售數據顯示,依視路以月銷量1.1萬排名第一,蔡司和明月分別以月銷量8000和7900緊跟其後。

*數據源於慢慢買大數據

而依視路旗艦店鋪內最暢銷的商品均價則比明月鏡片旗艦店還要高,「1.56鏡片」的日常均價就高達980元。

*依視路旗艦店鋪截圖

對於這種「天價眼鏡」,大部分消費者都表示無能為力,只能無奈接受,畢竟眼鏡在某種程度上,也屬於剛需。

也有網友表示,可以在醫院驗光後,憑驗光單去淘寶店鋪上配眼鏡。一般情況下,會比實體店要便宜很多。

實際上,根據慢慢買大數據的統計,的確有一部分消費者選擇這種淘寶上配眼鏡的方式,普遍價格都會低於線下實體店。例如店鋪名為「河馬眼鏡」的定製商品,月銷量為2300+。

*數據源於慢慢買大數據

還有店鋪名為「李默眼鏡工作室」的不換鏡架只換鏡片的定製商品,月銷量也超過了4000+。

*數據源於慢慢買大數據

不過,這類眼鏡電商的興起也正在不斷加劇眼鏡行業價格戰競爭的局面。由於眼鏡小品牌過多,大小企業都在打價格戰,導致品質和服務都處於低端。而電商上的普遍低價更容易造成市場的混亂。

其次,很多品牌的授權代理只是授權線下實體店,是不允許網上銷售的。這種情況下,那些流通於線上市場的品牌鏡片有可能是經銷商違規售賣,也有可能是假貨橫行,不僅對品牌方造成不良影響,也不利於積累消費者的信任度。

為了使整個眼鏡市場得到良性的發展,不同身份的群體應該共同努力。

眼鏡品牌與企業:

需要更好地平衡好成本和產品價值,以及市場行情與競爭對手的定價後作出最優策略。同時,還要加強對各線上渠道的監管,防止出現亂價、假貨現象,塑造眼鏡市場的正面形象。

眼鏡經銷商:

尊重品牌,遵守品牌的相關規定,不以次充好、不以假亂真,在一切合乎市場規則和品牌規則的前提下,保證自己的切實利益。

消費者:

增加眼科類和眼鏡行業相關知識的學習,把控自己的預算,在合理的價格參考範圍內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商品。

相關焦點

  • 眼鏡行業的「暴利」被揭開,成本幾十賣上千,實際利潤有多少?
    有的使用「價格戰」拖垮對手,實現市場壟斷;而有的通過營銷,打出品牌影響力,從而實現市場壟斷。大家不難看出,所有品牌都是朝著「市場壟斷」的方向發展的。因為一旦你打敗了所有對手,那麼所有的市場份額都將屬於你,這是所有企業、品牌,所期望的。中國人口那麼多,一旦你壟斷了市場,那麼還愁沒錢賺嗎?
  • 一副眼鏡背後的暴利,售價上千元,成本只有幾十元,錢究竟去了哪
    成本均價在幾十元左右的鏡片,市場售價卻能達到百元甚至千元的價格,眼鏡行業究竟有多暴利?近日,明月鏡片準備上市,在其遞交的招股說明書中我們發現,鏡片的平均成本價居然只有6.23元,這讓許多眼鏡使用者感到大受打擊,如此低廉的成本價格,為何買到手卻需要成百上千元呢?
  • 售價上千元的眼鏡,出廠價可能只要幾十元!錢被誰賺了?
    1 江蘇丹陽:一副鏡片成本10元 眼鏡架為30元 視頻來源:央視財經《正點財經》 江蘇省丹陽市,一直有著眼鏡之都的美譽,每年生產的鏡片達4億多副,佔全國總產量的7成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鏡片生產基地,也是國內的最大的眼鏡交易集散地
  • 零售價是成本幾倍甚至十幾倍,為什麼眼鏡店卻說自己不賺錢?
    不僅僅是鏡片,丹陽鏡架的成本價也十分低廉,鏡架按照材質可分成許多種,比如記憶合金架、板材架、純鈦鏡架等等,在那裡同樣也花幾十元就都能搞定,眼鏡店中售價數百甚至幾千元一副的眼鏡,他們的採購成本可能也就幾十到一兩百元,零售價是採購成本的幾倍到十幾倍,看起來似乎眼鏡銷售非常的暴利,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 成本幾十售價上千 不老神藥NMN:真逆齡還是智商稅
    成本幾十 售價上千一位網絡平臺客服告訴記者,他們網店在售的一款月銷量超過2000瓶的NMN產品(每瓶70粒,售價2980元),「正常情況下,7到15天就能看到療效,一個療程至少需要服用3瓶。」這意味著,服用一個療程需花費8940元。多位NMN產品銷售人員稱,「不老神藥」價格高昂在於其合成成本較高。
  • 行業揭秘:上千元燙髮藥水 成本其實只有幾十元
    近日,一則爆料消息在朋友圈引發震蕩:報價上千元的燙髮藥水,成本價不過幾十元。而且,藥水好壞,並非影響發質和燙髮效果的關鍵因素。昨天,記者採訪到這位從事美容美髮行業20餘年的爆料人,並對美發產品批發市場、美發連鎖企業等進行了走訪調查。  報價高達四位數 售價可低至1折  該爆料人是南岸區美容美髮協會會長、JGO美發專家的創始人楊偉。
  • 媒體揭眼鏡店暴利:進價十幾元標價上千元(圖)
    昨日,潘家園眼鏡城內,顧客在挑選眼鏡,新京報記者在該商城調查發現,少數商家對鏡架、鏡片的標價幾百甚至上千,而進貨成本不過幾元至幾十元。  4月9日,潘家園眼鏡城4樓鏡片加工部,貼有多種商標的廢棄鏡片被統一放到箱子裡。
  • 石油價格戰打響!俄羅斯開採成本2美元/桶,沙特2.8美元,美國呢
    為了維持油價,以沙特為首的歐佩克開始減產,從歷史數據上看,自1980年起到1986年,歐佩克曾多次減產,致使其產量降至原先的一半左右。頻頻減產的後果也開始凸顯——1985年歐佩克在全球的市場份額從70年代的50%降至不到三分之一,該組織的話語權自然也不再如此前那麼強。
  • 產業化未動,價格戰先行,燃料電池企業該如何應對?
    企業應該慎用價格戰,只有市場份額大、敢於發動價格戰且能在價格戰中盈利的策略才符合戰略思維。一、 辨別價格戰的真偽價格變動是市場資源配置的信號,跟隨信號先要看清楚價格信號真偽。任何產品價格下降都有規律,熟悉產品成本結構和性能特點,才能識別企業是真降價還是玩套路。
  • 價格戰「劍指」頁巖油 三方聯合減產或是大勢所趨
    布倫特原油價格在上周下跌7.6%,上個月和第一季度分別下跌了48%和61%。無論是當月還是第一季度,美國WTI原油和布倫特原油皆創下了有史以來的最大跌幅。價格戰「劍指」頁巖油國際原油市場承受著供需雙重壓力,沙特和俄羅斯的價格戰仍將持續,對於這場史詩級博弈的結果,高盛的原油研究主管認為,或將是沙特、俄羅斯和美國頁巖油三方聯合減產1000萬桶。
  • 想請問一下,什麼東西出廠價幾十塊,零售價可以達到500以上?
    1、眼鏡架眼鏡片現在大家去眼鏡店配眼鏡,少的兩三百塊錢多的則幾萬塊錢都有。但是這些眼鏡片眼鏡架的進貨成本其實是非常低的。在中國眼鏡之鄉江蘇丹陽,很多眼鏡配件價格都很低,比如記憶合金眼鏡架的價格大概是十幾二十塊錢,但是眼鏡店可以賣到兩三百塊錢,純鈦的眼鏡架進貨價格也就幾十塊錢,但眼鏡店可以賣到五六百塊錢。再比如折射率1.56加綠膜樹脂鏡片,每副批發價大概是10元到20元之間。
  • 一副眼鏡成本多少?中國7億近視人8成被騙,揭秘眼鏡業的3大坑
    在眼鏡業中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20元的眼鏡,200元賣給你是講人情,300元賣給你是講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講行情。」或者這段話說得是有點誇張了,但是其反映出來的事實卻被很多人堅信,一個鏡片成本能有多少?鏡框又值多少錢?就算是加上技術設備什麼的必然也不會超過幾百的。但是現在隨隨便便配副眼鏡都要好幾百,好一點的要上千,這不由讓人對眼鏡的製作成本好奇起來。
  • 漢堡價格戰背後:快餐界10年狂歡走到盡頭
    自2009年以來,無論是在雜貨店還是在餐廳,所有食品價格都以相似的速度上漲。但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數據,自2009年左右以來,增長模式出現了分歧。這是因為與超市不同,餐廳的價格主要由勞動力和租金構成。較低的農業和大宗商品食品成本有助於壓低雜貨店的食品價格,但餐飲企業卻沒有感受到這種好處。「外出就餐很昂貴。就是這麼回事。」
  • 明月鏡片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 揭秘眼鏡行業背後暴利
    【明月鏡片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繼博士眼鏡之後,近日,由陳道明代言的明月鏡片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明月鏡片」)也向證監會遞交了招股說明書,或將登陸創業板上市。 明月鏡片來自「眼鏡之都」江蘇丹陽,主打眼鏡鏡片生產,是國內鏡片頭部生產企業之一。
  • 上千元的眼鏡鏡片採購均價僅28元
    記者通過查閱招股書發現,近千元的鏡片採購均價僅28元,且採購成本在2014年-2016年間還在逐漸降低,分別為43、32、28元,行業之暴利可見一斑。上千眼鏡,採購價僅幾十元!  招股書顯示,2013年度、2014年度、2015年度和2016年1-6月,公司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73.29%、73.08%、75.82%和74.23%。
  • 電子菸的第一次價格戰:下探至99元,已成頭部玩家遊戲?
    當做一個消費品來看,目前電子菸200~300的售價仍然不低。就在日前,網紅電子菸品牌LINX靈犀推出換彈小煙第二代產品,標準套裝1桿2彈售價99元,首次將換彈式電子菸打入100元以內。對比行業主流價格,靈犀此次的價格下探巨大,似乎挑起了電子菸市場的「價格戰」。這是出於什麼動機,最終結果是否造成電子菸寡頭時代的到來?
  • 雷射器價格戰或致兩極化 產業進入「平價時代」
    財聯社(武漢,記者鄭瑋)訊,持續數年的雷射器價格戰或將在今年分化。近日,財聯社記者多方走訪了解到,1-3kw產品段因毛利潤已被壓到極值,價格趨於穩定,6-10kw的雷射器未來或將「接棒」迎來價格戰。競爭白熱化下,產業「平價時代」也將隨之到來。
  • 記者暗訪「純鈦眼鏡架」亂市 和鈦沾邊便高貴
    雖然有的在打折,但一副看似普通的眼鏡架,只要說是含「鈦」,其售價就要幾百元甚至幾千元不等。記者調查發現,標籤上標著「純鈦」或者「鈦合金」的鏡架價差最大,最便宜的二十幾元,最貴的則有兩千多元,價格差距上百倍,β鈦和記憶鈦鏡架的價格相近,多從100元至上千元不等,價差也有近十倍。
  • 年終紀事2020|氫燃料電池掀起價格戰?
    有人可曾算過這筆帳:一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價格是多少?運營成本又是多少?沒錯,動輒百萬元/輛的氫燃料電池客車,以及40-50萬元/輛的氫燃料電池乘用車,再加上高昂的使用成本,無疑已超出普通消費者的心理預期。  降成本是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2020年各大企業降本工作始終沒有停止,成績也十分可觀。
  • 抗癌藥PD-1價格戰悄然開打 百濟神州新品獲批生產如何定價搶市場?
    原標題:抗癌藥PD-1價格戰悄然開打 百濟神州新品獲批生產如何定價搶市場?  隨著更多競爭者進入藍海掘金,價格戰也悄然開打。  而信達生物達伯舒的售價為7838元/100mg,年治療費用約28.22萬元/年,贈藥患者年治療費用約17萬元,君實生物拓益的售價為7200元/240mg,年治療費用約18.72萬元/年,贈藥患者年治療費用約9萬元。除此之外,恆瑞的艾立妥定價19800 元/200 mg,目前在所有國產PD-1中最貴,年治療費用約51萬元,贈藥患者年治療費用約1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