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芝商所CMEGroup
4月1日,美國WTI原油4月期貨下跌17美分,跌幅0.8%,報20.31美元/桶,盤中一度跌至19.93美元的低點。美國WTI原油上周下跌4.1%,3月份下跌54%,第一季度下跌66%。布倫特原油5月期貨下跌1.41美元,或5.3%,報24.94美元/桶。布倫特原油價格在上周下跌7.6%,上個月和第一季度分別下跌了48%和61%。無論是當月還是第一季度,美國WTI原油和布倫特原油皆創下了有史以來的最大跌幅。
價格戰「劍指」頁巖油
國際原油市場承受著供需雙重壓力,沙特和俄羅斯的價格戰仍將持續,對於這場史詩級博弈的結果,高盛的原油研究主管認為,或將是沙特、俄羅斯和美國頁巖油三方聯合減產1000萬桶。
雖然犧牲收入有助於沙特在短期搶回一定的國際市場份額,但俄羅斯的原油出口多數是長期協議,且依賴管道運輸,沙特其實很難通過價格戰直接搶奪俄羅斯市場份額,更不可能將俄羅斯的產能逐出市場。
事實上,自2016年沙特和俄羅斯組成OPEC+聯合減產以來,沙特一直在主動的承擔減產的主要責任,因此沙特從2016年與俄羅斯聯手減產開始就一直是輸家,市場份額一直在縮小。而俄羅斯可以說是減產的既得利益者,因為俄羅斯的凝析油也被算在減產份額裡面的。結果就是,俄羅斯在表面上與沙特聯手減產,但只減了凝析油產量,原油產量不降反升。
如果說原先OPEC+減產是為了對衝美國原油自給能力的上升,以及美國對國際原油供給需求的減少;那現在沙特和俄羅斯再繼續減產,就是給美國頁巖油企業送市場份額。美國在2018年一舉超越了沙特和俄羅斯,成為了全球第一大原油生產國。
所以,此次沙特和俄羅斯石油價格戰,劍指美國頁巖油企業。因為沙特、俄羅斯和美國已經在石油市場上形成新格局,在這樣的情況下,OPEC+繼續減產下去,受益方將是美國。
頁巖油企業危機初現端倪
EIA周三公布的每周石油數據顯示,上周原油庫存增加了1,380萬桶,達到三年來的最高水平,隨後油價一度下跌6%。汽油庫存增加750萬桶,而預估為增加約195萬桶,精煉油的日產量也增加了500萬桶,美國原油產量仍維持在1300萬桶/天的歷史高位附近。
目前,美國頁巖油公司綜合生產成本48美元以上。短時間來看,很多頁巖油產商通過期貨交易鎖定高價交割的原油,可以暫時撐一段時間,但是如果油價長期保持低位,美國頁巖油大批量倒閉不可避免。
頁巖油企業的存貨與否關係到美國就業和債券違約風險高低。若美國總統川普對頁巖油企業不採取支持政策,大量頁巖油企業將受價格戰影響而破產,川普在關鍵搖擺州支持率下降的概率將加大,這明顯不利其今年總統的大選。川普近期對原油價格的關注程度也可以看出油價對其自身影響。現在的油價令所有的油企都無法盈利,其中美國頁巖油企業只有五家公司還能在油價31美元時賺錢。
美國頁巖油企業Whiting Petroleum周三在聲明中表示,由於沙俄油價戰,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導致了原油及天然氣價格嚴重低迷,使得該公司必須進行財務重整。而如果油價維持在每桶30美元附近,生產商將被迫減少鑽探活動,美國石油的日均產量可能面臨大量減少。
總體而言,油價的持續崩潰可能會引發大範圍的停產,因為在油價無法覆蓋成本的情況下,對原油生產商最好的選擇是將石油留在地下直到油價回升再繼續開採。
受新冠肺炎大流行及沙特與俄羅斯的原油價格戰影響,全球油價在3月出現暴跌,不過情況可能會變得更糟,隨著陸上和海上的原油倉儲空間減少,原油生產商變得進退兩難,油價可能會在4月進一步走低。
正如高盛原油研究主管所預計,最終的結局大概率是美國和沙特及俄羅斯最終站到一起,公開操控全球的石油價格,解決目前原油市場的供需矛盾,屆時油價也將恢復正常水平。投資者可關注,芝商所的WTI 原油期貨(CL)合約的短空長多機會,較為激進的投資者在控制自身前提的情況下,也可以採取買入認購策略交易原油期權(LO1-LO5)遠期合約,減少時間價值損耗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