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利」背後的成本究竟是多少?

2020-12-06 閃電新聞

眼鏡行業歷來被人們稱為「暴利」

那麼一副眼鏡生產成本究竟是多少?

江蘇丹陽:一副鏡片成本10元 眼鏡架為30元

央視財經《正點財經》欄目視頻

江蘇省丹陽市,一直有著眼鏡之都的美譽,每年生產的鏡片達4億多副,佔全國總產量的7成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鏡片生產基地,也是國內的最大的眼鏡交易集散地。

目前,市面常見的眼鏡鏡片按照材質主要分為PC鏡片和樹脂鏡片。由於樹脂鏡片的透光率和折射率較高,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消費者購買更多的是樹脂鏡片。常見的鏡片折射率主要有1.56、1.60、1.67、1.74四種。工廠負責人告訴記者,鏡片的折射率越高,同等度數下,鏡片的邊緣就越薄。

江蘇天潤光學鏡片有限公司董事長 湯浩宇:一般普通鏡片折射率相對低一些,同樣度數的鏡片會厚一些,高檔鏡片材料更貴,做出來的鏡片更加美觀,比較薄、比較輕。工廠生產成本,一副在10元到50元左右。

記者在眼鏡架生產廠裡了解到,一副眼鏡,眼鏡架成本通常佔60%,眼鏡架使用的原材料主要分為塑料板材和金屬。全部使用塑料板材的眼鏡架,一副的成本僅為20元。

江蘇裕昌光學眼鏡公司銷售部主任 郭汶炎:一副鏡架出廠的價格,基本在30元到80元。80元的,可能是屬於純鈦類型的,不屬於普通金屬,它的材質、人工的拋光工資、電鍍成本等各項成本都會偏貴。

記者了解到,丹陽的大部分眼鏡架企業目前都以給國內外眼鏡品牌代工為主,自營品牌的產量較少,這主要是因為眼鏡行業競爭較為激烈,自營品牌推廣費用過高,推廣難度較大。目前眼鏡框架生產企業的淨利率普遍在12%左右。

供貨還要培訓

眼鏡經銷商淨利潤率8%

鏡片的價格最低只要10元,而眼鏡架的價格最低也僅為30元,以此來計算,在丹陽一副眼鏡的出廠價不過40元,和國外品牌相比,這樣的眼鏡在質量上存在什麼差別?我們日常配這樣一副眼鏡又為何需要一兩百元呢?

央視財經《正點財經》欄目視頻

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銷售的眼鏡大都是來自於江蘇丹陽。由於鏡片出廠會經過嚴格的檢驗,因此從品質上來說,國內鏡片和進口鏡片區別不大。

雖然每個人使用的眼鏡鏡片度數並不相同,但工廠一般會預先生產涵蓋所有度數的鏡片銷售給經銷商,專門定製的鏡片只佔總產量的10%不到。下遊的眼鏡店鋪一般也是從經銷商處訂貨。

經銷商告訴記者,採購來的大多數鏡片會以30元左右的均價銷售給下遊眼鏡店,相比十幾元的出廠價,雖然看似利潤較高,但銷售的壓力並不小。除了採購鏡片和眼鏡架的成本外,經銷商還需要給眼鏡店提供培訓服務,負責店鋪鏡片的退貨以及對報損產品進行更換,算下來利潤並不高。目前行業內淨利率普遍維持在8%左右。

店鋪租金高致眼鏡價格貴

零售店淨利潤率不到10%

經銷商以均價30多元一副的價格將鏡片賣給下遊眼鏡店,算上眼鏡框,一副眼鏡的成本也不超過100多元,為何日常生活中配一副眼鏡需要數百元乃至上千元?這其中的利潤究竟到了何處?

央視財經《正點財經》欄目視頻

蔡力在江蘇丹陽的眼鏡城裡經營著一家店鋪,他告訴記者,在丹陽,一副眼鏡的均價在100元到200元,最低甚至69元就可以配一副眼鏡。

江蘇丹陽眼鏡城商戶 蔡力:我們在這裡已經開了十幾年了,運營管控比較健康,正常來說一年的運營成本在50萬到60萬左右。

蔡力告訴記者,運營一家眼鏡店,最大的費用就在於人工和房租,這兩者合計佔比達到90%。像他這樣的一家60平米的店鋪,每年租金要20多萬元,按成本來算,每天的銷售額需要達到1600元以上才可以保本。

記者翻看大眾點評發現,上海的眼鏡店均價在數百元不等。像人民廣場、南京路等繁華地段的店鋪,眼鏡均價則普遍高於1000元。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除去品牌因素外,大部分眼鏡的生產成本都相差不大,上海和丹陽眼鏡售價相差較大的主要原因是店鋪租金的巨大差距。

由於消費者更換眼鏡周期較長,因此大部分眼鏡店的生意並不多,店鋪只能採用高客單價的方式進行銷售。

A股唯一一家眼鏡上市公司博士眼鏡也是如此,2019年毛利率高達71.17%,這意味著眼鏡成本僅為售價的3成不到。但算上門店租金和人工後,企業的淨利率卻僅有9.5%。如果將淨利潤平均分到397家門店,意味著每家門店一年的淨利潤僅為15.7萬元。

江蘇裕昌光學眼鏡公司銷售部主任 郭汶炎:運營、人員、房租等各種各樣的費用,佔比較大。從直觀上來看,在大城市的商場裡面,開一個很小規模的眼鏡店,每天最起碼要賣兩副以上才可能不虧錢,但是現在從大環境來看,能賣到兩副以上的門店還是偏少的。

喜歡就星標我吧

來源 | 央視財經

編輯 | 朱柄翮 曹超男

審核 | 劉冠偉

投稿 | sdgonganweixin@126.com

RECOMMEND

精彩連結

點個在看再走吧~

相關焦點

  • 一副眼鏡背後的暴利,售價上千元,成本只有幾十元,錢究竟去了哪
    成本均價在幾十元左右的鏡片,市場售價卻能達到百元甚至千元的價格,眼鏡行業究竟有多暴利?近日,明月鏡片準備上市,在其遞交的招股說明書中我們發現,鏡片的平均成本價居然只有6.23元,這讓許多眼鏡使用者感到大受打擊,如此低廉的成本價格,為何買到手卻需要成百上千元呢?
  • 眼鏡行業的「暴利」被揭開,成本幾十賣上千,實際利潤有多少?
    眼鏡行業一直被人們稱為「暴利」行業,很多人都知道是市面上,售價幾百元的眼鏡,可能成本只有幾十元。甚至有些商家,會將成本幾十的眼鏡賣出上千元的「天價」。在這樣的誘惑下,近年來也湧現出了很多眼鏡企業,其中還有不少已經準備上市了。提及眼鏡品牌,想必大家都會脫口而出好幾個吧,這些眼鏡品牌「紮根於」大街小巷,可以說是隨處可見。
  • 一副眼鏡的成本究竟有多少?揭秘中國眼鏡業的三大坑
    在現代人的生活當中是離不開電腦和手機的,手機用於日常通訊,電腦用於工作,有很多的人因為過度用眼導致近視,所以佩戴眼鏡的國人也越來越多,配過眼鏡的人都知道,鏡片和鏡框都是非常貴的,那麼你知道一副眼鏡的成本究竟有多少嗎?近視的人越來越多,需要佩戴眼鏡,同樣已經佩戴了眼鏡的人,還要隨著度數的變化更換眼鏡。
  • 明月鏡片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 揭秘眼鏡行業背後暴利
    與市面上動輒售價上百元的鏡片相比,明月鏡片出產的鏡片的生產成本只有幾塊錢,行業堪稱「暴利」。2019年,明月鏡片生產的鏡片成本價為6.23元/個,成鏡約為56元/副。然而在京東平臺上,明月鏡片每副最低銷售價格為228元。與之相伴的是公司線上自營零售的成鏡毛利率為74.58%。
  • 業內人士揭假牙暴利 2500元烤瓷牙成本僅160元
    「假牙製售就是暴利的行業」、「醫生裡,最賺錢的是口腔科的」,這些在社會上廣為流傳的風言風語究竟是真是假?記者在對假牙製售行業的暗訪中,發現牙科診所中一顆售價1500元的鈷鉻合金烤瓷牙,卻有假牙生產商報出了70元的出廠價,這中間究竟隱藏著什麼秘密?
  • 眼鏡行業有多暴利?分析博士眼鏡財務報表
    畢竟,上市公司是經過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數據會相對靠譜的多,藉此我們也對眼鏡這個「暴利」行業一探究竟。 首先了解一下博士眼鏡的股價情況。 那問題又來了,同樣都是老百姓心中的暴利行業,為什麼不是誰幹誰賺錢?這就要澄清一個對暴利的定義了。 普通人對暴利的認知就是原料多少錢跟賣多少錢比較,財務上就叫做毛利空間,毛利越大就越暴利。例如貴州茅臺的毛利高達90%,這還是出廠價,如果算上市場價格,那麼茅臺的毛利超過95%,這當然是非常賺錢。
  • 二手蘋果背後的暴利,造一個20克金戒指,需要回收多少舊iPhone?
    有關舊手機回收的利潤,筆者曾寫過多篇文章來敘述,如果回收者的業務規模較小的話,利潤相對較低;但能夠提鍊金屬的工廠回收舊手機的話堪稱暴利。那麼,如果智慧型手機品牌官方直接回收二手手機的話,會不會也算是產業鏈暴利的一端?
  • 心臟支架瘋狂暴利的背後,那些沾著生死的錢,賺著難道心不痛嗎?
    而心臟支架為何如此之貴,其實也有著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這一塊的核心醫學技術與專利,都掌握在海外國家,所以大部分心臟支架一旦需要使用,就需要進口,所以成本高昂,另外一方面也在於心臟支架本身使用於血管中,對於器材的本身要求也較高,所以作為高值耗材,用一個少一個的情況,心臟支架屬於醫院自主定價,價格自然也就居高不下了!
  • ...成本卻只有32元,造就兩位百億女富豪,暴利神話還能維持多久?
    華熙生物、愛美客背後的兩位創始人趙燕、簡軍更是由此成為百億女富豪。想想一隻成本為32元的玻尿酸可以賣到1萬塊,果然是女人更了解女人,當然,下手也更狠!1暴利高達90%的玻尿酸女明星最愛的玻尿酸,號稱為「上帝的粘土」,江湖上一直流傳著其祛皺,打造蘋果肌、臥蠶、隆鼻、墊下巴等諸多神秘功法,引得愛美女性們前僕後繼加入玻尿酸僵臉大軍中。
  • 一副眼鏡成本多少?中國7億近視人8成被騙,揭秘眼鏡業的3大坑
    單單就靠眼鏡業就能讓GDP超千億,眼鏡業到底是有多暴利?眼鏡行業的暴利其實不難想像,具體就來自於眼鏡的成交價和成本之間的差價。在眼鏡業中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20元的眼鏡,200元賣給你是講人情,300元賣給你是講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講行情。」
  • 在我國五大暴利行業當中,哪幾個普通人也可以進行投資?
    目前,各行各業組成了我們現在的這個社會,商業活動覆蓋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不乏一些十分暴利的行業。在這些行業當中,有沒有我們普通老百姓也能投資的呢?暴利行業都有哪些?說起暴利行業,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長串的名單,也許街邊某個不起眼的小攤位,它的利潤可能都十分可觀,那麼在我們周圍,比較常見的暴利行業都有哪些呢?1、菸草。
  • 眼鏡行業的「暴利」去哪了
    原標題:眼鏡行業的「暴利」去哪了一邊是混亂的價格,一邊是參差不齊的服務水平,這個最強調透光率的市場卻不透明中國的近視人口日益龐大。2012年的時候,每三個人中就有一個是近視,而到2020年,近視人數預計將達到7億,是總人口的一半。
  • 揭露真相 噴墨列印成本究竟有多少?
    【中關村在線辦公列印頻道原創】現在市場上出現了很多以列印成本低為賣點的印表機產品,比如惠普的「超級惠省」,墨倉式列印等等,消費者每天都在受到更低的單頁列印成本的誘惑。但是如果我們深入觀察,會發現印表機的成本,絕非單頁列印成本那麼簡單。這其中都有哪些消費者看不到的成本?他們又具體有多少呢?
  • 這裡面的暴利聽了都害怕!
    值得一提的是,醫療器械與藥品類似,研發費用、成本費用、專利費用等交織在一起,價格不好分攤。 所以國家乾脆就不定價了。 「心臟支架究竟值多少錢,你們自己說了算,想報多少報多少」。 全國所有的訂單,全部給報價最低的十家企業,其他一概不管。 好傢夥,我踏馬直接好傢夥。
  • 暴利的玻尿酸行業,茅臺也甘拜下風
    而2019年,以暴利著稱的茅臺,毛利率為91.3%。愛美客的主要產品有逸美、逸美一加一、愛芙萊、愛美飛、嗨體、寶尼達等,這幾款產品的毛利率都超過了90%,最高的寶尼達甚至逼近99%。愛芙萊這個產品,在2019年的單位平均售價為310.83元,但成本僅為30.41元;毛利率最高的寶尼達單位售價超過2500元,而單位成本僅為32.34元。幾十元東西,賣幾百元,甚至幾千億,愛美客這是真的暴利!
  • 手機貼膜暴利全靠炒概念 抗藍光膜、防爆膜成本六七元
    幾年前智慧型手機雙面玻璃設計,更是一度讓街邊貼膜成為發家致富的新途徑,巨大暴利產生的很多街頭貼膜攤也曾成為馬路上的一道風景。但北京商報記者日前走訪發現,以往天橋上、十字路口、地鐵口手機貼膜攤隨處可見的場景已然漸漸消失,而這種現象並非手機貼膜無利可圖,只是隨著企業擠壓和網購的發展,轉移到了線上,整個行業不僅暴利依舊,同時也延伸出更多的市場亂象。
  • 藏在小區裡的暴利行業?你不要的東西,卻成為別人賺錢的途徑?
    普通居民看到的想法是保護環境,可再生資源等等,但背後的事實是,有一個非常牟取暴利的利益鏈。像這樣的回收箱已經成為一個如果行動迅速就能賺錢的產業。這就像舊衣服的回收,儘管大多數盒子上寫著"帶著愛進行回收",指向貧困地區的捐贈,但事實上,沒有人真正知道這些衣服最後到哪裡去了,甚至不知道變成了什麼樣子。
  • 瘋狂早教成暴利行業 「起跑線陷阱」有多大?
    孩子幾個月大就上課、收費貴過MBA、洋品牌「出口轉內銷」……在南京,針對0~3歲孩子的早教市場越來越「瘋狂」:家長瘋狂追捧,機構攫取暴利,市場陷阱重重,家長追捧和巨額暴利促使早教這一產業急速擴張。  起跑焦慮  早期教育成早期培訓?
  • 明月鏡片的暴利生意: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 陳道明代言營銷費翻番
    與市面上動輒售價上百元的鏡片相比,明月鏡片出產的鏡片的生產成本只有幾塊錢,行業堪稱 「暴利」。2019年,明月鏡片生產的鏡片成本價為6.23元/個,成鏡約為56元/副。然而在京東平臺上,明月鏡片每副最低銷售價格為228元。與之相伴的是公司線上自營零售的成鏡毛利率為74.58%。
  • 廢品收購是暴利行業?70元收購的舊冰箱究竟能賣多少錢?
    70元收購的舊冰箱經拆解後一共賣了116元,扣掉收購成本,一臺舊冰箱一共賺到了46元。由此可見收購舊冰箱的利潤還是不低的,可以說廢品收購是暴利行業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