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丹陽眼鏡行業暴利?!央視調查結果出來了!

2020-12-06 鎮江金山網

新聞視頻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yXi10g4icwIjo2a9iWKaJA

日前,某鏡片公司的招股說明書裡披露,鏡片的平均成本僅為6.23元,這也一度讓「眼鏡 暴利行業」這組關鍵詞重回各大熱搜榜。

事實真的如此嗎?

央視記者趕赴丹陽、上海兩地,從生產、銷售和消費者等各個環節進行了深入採訪。

成本確實不高:

平均一副鏡片10元 鏡架30元

新聞視頻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yXi10g4icwIjo2a9iWKaJA

△央視財經《正點財經》欄目視頻

目前,市面常見的眼鏡鏡片按照材質主要分為PC鏡片和樹脂鏡片。由於樹脂鏡片的透光率和折射率較高,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消費者購買更多的是樹脂鏡片。常見的鏡片折射率主要有1.56、1.60、1.67、1.74四種。鏡片的折射率越高,同等度數下,鏡片的邊緣就越薄。

江蘇天潤光學鏡片有限公司董事長湯浩宇:工廠生產成本,一副在10元到50元左右。

記者在眼鏡架生產廠裡了解到,一副眼鏡,眼鏡架成本通常佔60%,眼鏡架使用的原材料主要分為塑料板材和金屬。全部使用塑料板材的眼鏡架,一副的成本僅為20元。

江蘇裕昌光學眼鏡公司銷售部主任郭汶炎:一副鏡架出廠的價格,基本在30元到80元。80元的,可能是屬於純鈦類型的。

記者了解到,丹陽的大部分眼鏡架企業目前都以給國內外眼鏡品牌代工為主,自營品牌的產量較少,目前眼鏡框架生產企業的淨利率普遍在12%左右。

供貨還要培訓

眼鏡經銷商淨利潤率8%

在丹陽一副眼鏡的出廠價不過40元,和國外品牌相比,這樣的眼鏡在質量上存在什麼差別?我們日常配這樣一副眼鏡又為何需要一兩百元呢?

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由於鏡片出廠會經過嚴格的檢驗,因此從品質上來說,國內鏡片和進口鏡片區別不大

經銷商告訴記者,採購來的大多數鏡片會以30元左右的均價銷售給下遊眼鏡店,相比十幾元的出廠價,雖然看似利潤較高,但銷售的壓力並不小。除了採購鏡片和眼鏡架的成本外,經銷商還需要給眼鏡店提供培訓服務,負責店鋪鏡片的退貨以及對報損產品進行更換,算下來利潤並不高。目前行業內淨利率普遍維持在8%左右。

店鋪租金高致眼鏡價格貴

零售店淨利潤率不到10%

經銷商以均價30多元一副的價格將鏡片賣給下遊眼鏡店,算上眼鏡框,一副眼鏡的成本也不超過100多元,為何日常生活中配一副眼鏡需要數百元乃至上千元?這其中的利潤究竟到了何處?

眼鏡城的店鋪平均日銷1600元才能保本

蔡力在眼鏡城裡經營著一家店鋪,他告訴記者,在丹陽,一副眼鏡的均價在100元到200元,最低甚至69元就可以配一副眼鏡,正常來說一年的運營成本在50萬到60萬左右。

蔡力告訴記者,運營一家眼鏡店,最大的費用就在於人工和房租,這兩者合計佔比達到90%。像他這樣的一家60平米的店鋪,每年租金要20多萬元,按成本來算,每天的銷售額需要達到1600元以上才可以保本。

記者翻看大眾點評發現,上海的眼鏡店均價在數百元不等。像人民廣場、南京路等繁華地段的店鋪,眼鏡均價則普遍高於1000元。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上海和丹陽眼鏡售價相差較大的主要原因是店鋪租金的巨大差距。

由於消費者更換眼鏡周期較長,因此大部分眼鏡店的生意並不多,店鋪只能採用高客單價的方式進行銷售。

A股唯一一家眼鏡上市公司博士眼鏡也是如此,2019年毛利率高達71.17%,但算上門店租金和人工後,企業的淨利率卻僅有9.5%。如果將淨利潤平均分到397家門店,意味著每家門店一年的淨利潤僅為15.7萬元。

江蘇裕昌光學眼鏡公司銷售部主任郭汶炎:運營、人員、房租等各種各樣的費用,佔比較大。從直觀上來看,在大城市的商場裡面,開一個很小規模的眼鏡店,每天最起碼要賣兩副以上才可能不虧錢,但是現在從大環境來看,能賣到兩副以上的門店還是偏少的。

相關焦點

  • 眼鏡行業的「暴利」去哪了
    原標題:眼鏡行業的「暴利」去哪了一邊是混亂的價格,一邊是參差不齊的服務水平,這個最強調透光率的市場卻不透明中國的近視人口日益龐大。2012年的時候,每三個人中就有一個是近視,而到2020年,近視人數預計將達到7億,是總人口的一半。
  • 眼鏡行業暴利是誤解,眼鏡市場亂象叢生是事實,需要治理
    在外界流傳的暴利行業排行榜上,眼鏡行業總能排在前幾位。到底眼鏡業的利潤有多大,眼鏡店的經營狀態如何,真的是所謂暴利行業嗎?一直以來,眼鏡行業都被冠以暴利行業,理由無非是進價與售價之間差額巨大。但實際上眼鏡行業暴利是一種誤解,真實情況並非如此,眼鏡行業的淨利潤其實並不高,眼鏡店生存不容易。數據顯示,眼鏡行業毛利潤高達70%,淨利潤卻不到10%。
  • 眼鏡行業有多暴利?分析博士眼鏡財務報表
    買過眼鏡的人都在喊眼鏡是暴利行業。眼鏡行業有多暴利? 截止目前為止中國A股市場上唯一一家僅做眼鏡行業的上市公司「博士眼鏡」就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數據分析基礎。畢竟,上市公司是經過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數據會相對靠譜的多,藉此我們也對眼鏡這個「暴利」行業一探究竟。 首先了解一下博士眼鏡的股價情況。
  • 暴利眼鏡行業背後真相!你配的防藍光眼鏡有效嗎?
    近日,央視財經爆出一篇文章《太暴利!售價上千元,出廠價可能只要幾十元!錢被誰賺了?》,曝光了眼鏡行業背後的暴利真相。很多消費者,尤其是小朋友在配眼鏡的時候經常商家被告知,配眼鏡要選擇藍光的,#防藍光的眼鏡或設備能預防近視嗎
  • 眼鏡行業的「暴利」被揭開,成本幾十賣上千,實際利潤有多少?
    就好比我國的眼鏡市場,現在我國近視人口數量,在日漸增長。據網傳達到2020年之後,我國將會有近一半的人口近視(不一定一直帶眼鏡),不知道大家周圍是不是這樣情況呢?可以說我國眼鏡行業的市場份額非常巨大,中國人口就算是14億,一半就是7億人,這麼龐大的市場份額誰不「心動」?
  • 眼鏡是三大暴利行業之一?這家上市公司要整體出售眼鏡業務
    在國內,眼鏡業素來被冠以「三大暴利行業」之一,一副眼鏡幾十塊的成本賣幾百上千的價格早已經不是什麼秘密,這些年A股也陸續出現了兩家眼鏡上市企業,康旗股份(前身康耐特 )和博士眼鏡,按照其近年來的財報數據也是不錯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持續雙增長發展格局。
  • 眼鏡行業暴利驚人 一對鏡片從七八塊漲到千元
    近日,記者走訪島城閩江路、中山路、香港中路等眼鏡市場,探訪眼鏡行業水到底有多深?作為消費者,買眼鏡到底應該怎樣選擇?    「如果從絕對的進價與售價來講,眼鏡行業絕對是暴利,本來七八塊錢的東西,一路漲到了五六百甚至一兩千。但是,帳不能這麼算,如果拿一個100平米門面的眼鏡店來說,眼鏡的進貨需要三十萬,年租金需要二十萬,設備技術投入三十萬,人員工資需要十幾萬,再加上裝修等其他的投入來說,一期的一次性投入就要一百多萬。
  • 沒人注意的暴利行業,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一說到自主創業,很多人第一時間想的全是高端大氣的行業,而且需要很多的資產和人脈,可是實際上一些看起來不值一提的行業,實際上也是暴利行業,並且需要的成本費非常少,下邊便是今年沒有人留意的暴利行業,有創業計劃的盆友,了解一下。
  • 在我國五大暴利行業當中,哪幾個普通人也可以進行投資?
    現在有不少人想著出來創業,自己做老闆,但又因為種種原因,想創業的人大部分停留在想這個階段,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有過嘗試,當然成功的少之又少。目前,各行各業組成了我們現在的這個社會,商業活動覆蓋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不乏一些十分暴利的行業。在這些行業當中,有沒有我們普通老百姓也能投資的呢?
  • 眼鏡鏡片都有哪幾種材質呢?眼鏡店真的是暴利行業嗎?
    現代人特別是學生中由於用眼過度或遺傳因素等原因,近視的比例越來越高,眼鏡對於很多人來說已是必不可少的東西了。另外,眼鏡還起到美觀、防護等作用,所以眼鏡所用的材料和款式也多種多樣。鏡片材料採用透明的介質,主要分為有機、無機和天然材料三大類。1、有機材料———樹脂、PC。
  • 售價上千元的眼鏡,出廠價可能只要幾十元!錢被誰賺了?
    動輒過千的價格 明明是一樣的東西 為什麼幾年間的變化這麼大 看看記者的調查 近日,明月鏡片向證監會遞交了招股說明書,準備上市。
  • 「暴利」背後的成本究竟是多少?
    眼鏡行業歷來被人們稱為「暴利」那麼一副眼鏡生產成本究竟是多少?江蘇天潤光學鏡片有限公司董事長 湯浩宇:一般普通鏡片折射率相對低一些,同樣度數的鏡片會厚一些,高檔鏡片材料更貴,做出來的鏡片更加美觀,比較薄、比較輕。工廠生產成本,一副在10元到50元左右。記者在眼鏡架生產廠裡了解到,一副眼鏡,眼鏡架成本通常佔60%,眼鏡架使用的原材料主要分為塑料板材和金屬。
  • 2020年中國眼鏡鏡片行業白皮書
    「暴利行業」標籤極大阻礙了眼鏡行業的健康成長,產業鏈各方應努力消除產業內外部的信息不對稱,向大眾普及眼健康知識及眼鏡的功能與價值。教育部2020年6月對9省市中小學生視力情況調查結果顯示,受疫情期間長期上網課及使用電子產品影響,2020年上半年,中小學生近視率較2019年年底增加11.7%。在青少年視力問題愈發受到政府部門及社會各界重視的背景下,兒童及青少年近視防控和矯正需求將得到進一步釋放。
  • 調查稱貨物運費超1/3被路橋費吸走 暴利超樓市
    4月底,央視財經頻道記者選擇國內現在最長的直達運輸線路之一廣東、遼寧線路,跟隨貨車司機進行了三天兩夜的體驗。調查結果發現,運費至少三分之一被高昂的過路過橋費吸走。數據顯示,路橋業暴利遠超石油、證券、房地產、金融等行業。
  • 一副眼鏡背後的暴利,售價上千元,成本只有幾十元,錢究竟去了哪
    成本均價在幾十元左右的鏡片,市場售價卻能達到百元甚至千元的價格,眼鏡行業究竟有多暴利?近日,明月鏡片準備上市,在其遞交的招股說明書中我們發現,鏡片的平均成本價居然只有6.23元,這讓許多眼鏡使用者感到大受打擊,如此低廉的成本價格,為何買到手卻需要成百上千元呢?
  • 小米投資視光領域,打破眼鏡暴利枷鎖
    而我們今天要說的主角就是小米生態鏈企業中視光科技的代表者——TS眼鏡。小米生態鏈企業進軍視光領域TS眼鏡是小米為眼鏡項目專門投資的生態鏈企業。致力於生產出質高價低的眼鏡產品,造福護眼一族。TS眼鏡先後研發了太陽鏡、防藍光護目鏡都深得廣大米粉跟用戶朋友們的喜愛。歷時一年多的精益求精,TS眼鏡研發的近視鏡終於正式上線小米商城,跟大家見面了。
  • 媒體揭眼鏡店暴利:進價十幾元標價上千元(圖)
    昨日,潘家園眼鏡城內,顧客在挑選眼鏡,新京報記者在該商城調查發現,少數商家對鏡架、鏡片的標價幾百甚至上千,而進貨成本不過幾元至幾十元。  4月9日,潘家園眼鏡城4樓鏡片加工部,貼有多種商標的廢棄鏡片被統一放到箱子裡。
  • 明月鏡片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 揭秘眼鏡行業背後暴利
    【明月鏡片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繼博士眼鏡之後,近日,由陳道明代言的明月鏡片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明月鏡片」)也向證監會遞交了招股說明書,或將登陸創業板上市。 明月鏡片來自「眼鏡之都」江蘇丹陽,主打眼鏡鏡片生產,是國內鏡片頭部生產企業之一。
  • 博士眼鏡上市引行業暴利之爭:30元鏡片賣240元但淨利不足10%
    10%】很多人眼裡,眼鏡是十大暴利行業之一,幾十元的鏡片價格能賣到幾百元,甚至更高。與高毛利率形成鮮明反差的,則是博士眼鏡不足10%的淨利率,這讓外界對博士眼鏡上市後的未來疑竇叢生。  「採訪問題我們已經收到,會有相關部門給予回應,但具體回應時間我們無法保證。」針對前述問題,博士眼鏡證券部人士如此回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而截至記者發稿,尚未獲得公司的回應。近日,記者走訪博士眼鏡線下門店,採訪多位眼鏡行業從業人士及專家,以期揭開博士眼鏡的「暴利」之謎。
  • 媒體調查陝西靖邊轉基因玉米:制種行業存暴利,違約現象普遍
    「以前只聽說轉基因是美國高科技,誰能想到,我們的土地也在生產轉基因,而且是種子!」連靖邊縣農業局一位副局長也為此感到意外。「以前總以為轉基因是國際上的事,是崔永元和方舟子的事,誰能想到就成為我們的事?」靖邊縣紅墩界鎮一位年輕幹部說。「祖祖輩輩第一回遇到:種地還能種出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