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遠古時期,大陸主要是大型肉食動物為主要的生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恐龍,它們整整統治了地球8000萬年,雖然大部分的恐龍已經滅絕了,但是還有少部分存活下來的,它們存活在大海深處,雖然衛星偶爾有捕捉到它們身影,但是還沒有很確鑿的影像資料,但是有一樣我們比較熟悉的就是鱷魚,除了鱷魚外,今天我要說也是那個時代的存活者鴨嘴魚,它在地球生活上億年。
相較於其他魚類的養殖過程,鴨嘴魚可以說是既省心又省力。首先,基於鴨嘴魚的生活習性,一般選在水流流速較緩,水深不超過6米的湖泊河流或者養殖池裡進行養殖。鴨嘴魚的飼養過程比較簡單。其一,無論冬夏,鴨嘴魚都能夠正常生長,對環境的溫度要求並不高。其二,鴨嘴魚的生長速度快,一般當年孵化出來的魚苗,一年就可以長到1到2斤左右。
鴨嘴魚的飼養成本相對低廉。其一,飼料成本低,它初期只需食用些浮遊生物和小魚小蝦等,這些都本來就是河水中天然存在的,再後期的話,養殖者也只需要添些輔料即可。其二,捕撈容易。因為鴨嘴獸不善跳躍,所以捕捉是比較容易的。其三,病情少。迄今為止,發現的鴨嘴魚病害較少,不會因為疾病而造成不必要的減產。
然而,鴨嘴魚養殖戶們卻常常感嘆賺不到錢。原來,鴨嘴魚並非是我國的原生物種,導致我國民眾對鴨嘴魚的認知還處於一個相對陌生的階段,想來,任何一個新鮮事物由認識到了解,再到熟悉一定是會經歷一段時間的摸索與探討,再加上魚肉這種吃的東西,跟人身體的健康息息相關,消費者們持有謹慎一點的態度也就不足為怪了。鴨嘴魚的消費市場還沒有得到有效的開發,鴨嘴魚的銷路自然也好不到哪裡去。更別說,現在市場上動輒50元一斤的高價了,讓許多消費者望而卻步。即使有一些家境殷實的消費者,壓抑不住內心的好奇,買回家想嘗一嘗,卻也是不知道該如何下手,市面上成熟的鴨嘴魚菜譜又十分少見,最後大多數消費者只能草率烹飪一番,口感自然平平無奇,讓人覺得性價比不高。因此,市場上鴨嘴魚的反饋寥寥無幾,不僅新客源少,回頭客也少。
銷路打不開,自然賺不到錢。甚至有些鴨嘴魚養殖戶抱怨,不僅賺不到錢,還要賠錢。養殖鴨嘴魚的水域面積有限,根據鴨嘴魚的生長密度考慮,老的鴨嘴魚不能捕撈上市,新的鴨嘴魚魚苗就無法下放,因此不能形成一個有效的良性循環,每年還要提供大量的飼料進行餵養,白白搭進去許多費用,投入和產出比例失衡,賠錢的風險越來越大。
鴨嘴魚養殖戶們迫切希望能夠打開銷路,提高收益,不再為日益漸長的虧損而擔驚受怕。這或許沒有什麼取巧的辦法,魚類作為人們日常飲食中的一部分,一定是必不可少的,鴨嘴魚的消費市場也一定是存在的,目前很多人還沒吃過鴨嘴魚。若是能夠在鴨嘴魚的食用方法上有所開發,使廣大消費者了解並且親自參與其中,並且,在宣傳過程中能夠將鴨嘴魚的營養價值加以描述和肯定,以此贏得消費者們的認可和口碑。這就像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標籤一樣,一說到解渴的水果大家馬上就會想到西瓜、水蜜桃等,一說到補腦的食物大家就會想到核桃一樣,鴨嘴魚一旦能夠與哪個標籤相聯繫起來,相信鴨嘴魚的銷量一定會被打開,鴨嘴魚養殖戶們也就不用再擔驚受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