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間,有一句話叫做「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句話的意思其實非常簡單。即在自然界中,任何動物都具有天敵,這種天敵模式我們可以看做是大自然的生態鏈,。比方說,植物是生態鏈的最底層,而草食性則是出於食物鏈的中層,它們分別是雜食性動物和肉食性動物。當然,也包括人類在內。
所有生物的生存在自然界中都需要進行能量補給,而生態鏈便完美地為各種生物提供它們所需要的能量。正是因為如此複雜的生態鏈系統,才讓地球上的生物不斷地繁衍進化,在生存了40多億年的時間後,仍然生生不息。
如果從生態鏈系統的循環方面來看,人類是能量流動的終點,也就是說從理論上來講,人類是沒有天敵的。那麼,從現實的角度出發,人類真的沒有天敵嗎?
人類的天敵:微生物
在地球上,除了我們肉眼可以看到的生物之外,還有很多無處不在,例如我們肉眼看不到的生物——微生物。相較於人類說自己是地球的主人,其實地球真正的主人應該是微生物才對,它們是地球上最早的生物,而且數量非常龐大。
微生物中也分為很多的物種,比方說病毒、細菌等等。說到病毒,相信大家在今年都見識到了它的威力。其實對於病毒這種生物,科學家們其實一直都存在著很大的爭議,因為病毒無法進行繁殖,必須要通過宿主才可以完成自我複製。所以,從生物的角度來看,病毒其實並不算作是生物,只是目前將它劃分在微生物的範疇中。
目前,人類已知的病毒種類不過幾百種,而自然界中病毒的數量恐怕是要以「萬」為單位去計算的。這意味著,人類尚未發現的病毒數量龐大到無法想像。近年來,隨著溫室效應導致的「永凍土融化」,人類已經接觸到很多遠古病毒了,很多科學家都擔心,未來人類會因為病毒,陷入到巨大的危機之中。
病毒的傳播有多可怕?
提到病毒的傳播,很多人首先都會想到歐洲中世紀大瘟疫。當時,將近三分之一的歐洲人口都因此死亡。後世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後來認為這場可怕的瘟疫爆發的原因是鼠疫,也就是鼠疫桿菌的傳播感染。
雖然從人類誕生到現在,特別是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以來,人類經常發生戰爭,可所有因為戰爭而死亡的人數加在一起恐怕也沒有病毒傳播死亡的人數多。說個距離我們很近的一次病毒傳播事件,在1918年,一場可怕的流感病毒席捲全球,至少10億人被感染,死亡人數也達到數千萬。這是什麼概念呢?要知道即使是可怕的世界大戰,死亡人數也不過在數百萬人左右。可以說,人類在地球上並不是沒有天敵,相反的,我們的天敵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