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發展,開放式設計的平頭塞由於缺點明顯逐漸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入耳式耳塞的流行,無論是主打外觀的B牌,還是各大實力老廠都紛紛採用入耳式設計來做主打產品。 入耳式耳塞的優點和缺點都異常明顯,優秀的隔音能力和低頻給力的特徵明顯,但佩戴時候的異物感和聽診器效應卻讓一部分發燒友望而卻步。
而入耳式耳塞的佩戴體驗和耳套設計息息相關,耳套的設計不僅影響佩戴時候的舒適程度,而且對聲音的表達也會有一定影響。對於入耳式耳塞的耳套的選購,成為很多發燒友老生常談的話題,然而每個人的耳道和佩戴取向都不盡相同,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耳套款式並不簡單。今天小編來聊聊這個。
最常見的款式:一般單節套
在購買入耳式耳塞的時候,一般都會隨塞子附送一套的耳套,顏色多種多樣。這些耳套採用單節設計,使用矽膠材料製成,軟硬程度按照矽膠材料和厚度而定。外形大多為球狀或者尖嘴兩種,而且漏音的情況也相對多一些,低頻方面會尤其明顯。
矽膠單節套
佩戴矽膠單節套後,多多少少會出現異物感,尤其是使用較硬的單節套,異物感會越發明顯,過長時間佩戴還會導致耳道不適,建議選購較軟的耳套改善佩戴體驗。
久負盛名:哥倫比亞套
哥倫比亞套也是單節套中的一種,最初是索尼產品獨有的設計,在單節套基礎上,從外觀到設計上做了一些細微的調整,比如使用了更為軟熟的矽膠,在管套上使用不同顏色區分尺碼,同時套管做了加厚處理,讓佩戴舒適的同時還可以減少漏音,低頻體驗也會有所增強,是個不錯的設計。而在部分高端型號上,哥倫比亞套的耳套和套管之間還會加入海綿,體驗更佳。
哥倫比亞套
佩戴哥套的時候,柔軟的材質讓佩戴變得非常舒適,同時加厚的管壁也大幅度減低了漏音,佩戴哥套後低頻表現也會更好。由於該耳套的體驗和口碑都非常不錯,不少廠家都相繼仿製/效仿該產品。
難以駕馭:多節套
多節套中比較常見的有三節套和雙節套兩種,節套數目越多,就越深入佩帶者的耳道,隔音效果就越好,音特美和舒爾兩個品牌都有自家的三節套產品。然而多節套因為其結構的問題,節數越多就越容易積汙垢,打理起來就更加麻煩了。
使用雙節套的威索尼克R02(圖片來源於網絡)
三節套(圖片來源於網絡)
但多節套有一個致命的缺點,由於其節數增加,對於佩戴來說異物感大幅提升,而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並不能接受這種惡劣的佩戴體驗。
記憶海綿套:優秀佩戴的消耗品
由於一般記憶海綿套由泡沫塑料製成,具有慢回彈特性,當塞入耳道後,被壓縮的海綿會慢慢恢復,從而緊貼耳道,既保持了良好的佩戴體驗,同時具有優秀的隔音效果,是入耳式耳塞眾多耳套方案中比較完美的一個選擇。而市面上記憶海綿套有多種規格和尺寸可以選擇,大多數耳塞都可以適配。
COMPLY牌海綿套一直被稱為「C套」
儘管記憶海綿耳套有著良好佩戴和優秀隔音能力,但其本身也存在著致命缺陷,記憶海綿套的壽命非常有限,使用一段時間後就必須更換,是一種消耗品。同時記憶海綿套價格比較貴,對於長期使用的消費者來說,這筆費用實在不菲。
除了上述幾種比較常用的入耳式耳塞耳套外,市面上還有各種各樣的新奇有趣耳套,諸如螺旋套,SpinFit套等,在這裡就不一一介紹。
總結:
耳套作為入耳式耳塞佩戴息息相關的一部分,對佩戴舒適度有直接影響作用,而各種矽膠套都有自己本身特色,小編覺得消費者應該根據自己的條件和體驗需求去選購耳套才是最合理的,畢竟每個人耳朵不同,選最適合自己的才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