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4日 15:57 來源:武漢晚報
參與互動 太好奇,想要「探索人體」
兩名少年前後腳因巴克球住進醫院
從患兒體內取出的磁珠 圖由醫院提供
一心想「探索人體」,男孩竟將帶磁力的巴克球塞入尿道。最近,武漢兒童醫院前後腳接診了兩個類似案例:一名少年往體內塞了53顆磁珠,引發失血性休克;另一個則是因腹痛就醫,才被發現已將磁珠塞入體內兩個月。專家提醒,對青春期孩子,家長要加強青春期知識的引導和教育。
想用磁珠吸出磁珠 誰知越塞越多
14歲的江華(化名)家住黃陂,從小跟著爺爺奶奶長大,性格比較內向。前不久,他迷上玩巴克球,平時都把磁珠串成手鍊隨身帶。前不久,他上廁所時出於好奇,把巴克球塞進尿道。驚慌之下,他想用剩下的巴克球將體內的巴克球吸附出來,誰知卻越塞越多。
第二天,江華上廁所時發現出血,下午血越流越多,放學後不得不把事情原原本本告訴爺爺。爺爺連忙叫江爸爸回家,把孩子緊急送到武漢兒童醫院。
當晚11點,泌尿外科主任醫師王軍接診江華,孩子當時已經面色蒼白、精神差、頭暈嘔吐,還有休克症狀。王軍連夜做手術,凌晨從江華體內取出兩長串巴克球,孩子轉危為安。
肚子疼去看病
才知體內磁珠「逗留」兩月
在江華進醫院的前一周,另一名13歲少年李辰(化名),因為「肚子疼」就診,被收治進了普外科。醫生本以為是吞了異物,但該科急診醫生李歡一看片子,發現有一串金屬物竟在膀胱內。
李歡特意將李辰帶到單獨的房間,安慰他不要害怕,勸他說出實情,醫生才能幫助他。見爸媽不在,李辰這才不好意思地承認,自己是為了「探索人體」,一時好奇才將珠子塞進去的,已經過去兩個多月了。李辰隨後被轉到泌尿外科,王軍做手術取出了31顆巴克球。
怎樣教育青春期孩子?
不妨送本科普讀物
按傳統手術方式,需要給孩子的腹腔和膀胱開刀,傷口大、恢復慢。王軍採用「氣膀胱」微創方式取磁珠,創傷小、疼痛輕、恢復快,但孩子肚皮上仍會有3個5毫米的小孔。
「如果家長經常陪伴孩子,有意識地對孩子做安全教育,就能儘量避免這些危險舉動,免得孩子『挨刀』。」王軍感慨。
他介紹,該科每年接診十餘例尿道、陰道異物患兒,絕大多數為青春期孩子,男孩佔絕大多數。其中,多數孩子只是對身體的「孔、洞」感到好奇,想探索身體的秘密。少數則是在不良網友的唆使下做出危險舉動。
除了磁珠、吸管外,醫生們還從孩子們體內取出過釣魚線、縫衣針、發卡、棉線、體溫計等。
怎樣對半大的孩子做安全教育?專家建議,家長不妨買本青春期科普書籍送給孩子學習,既可為孩子提供正確科普,又能避免尷尬。
記者王春嵐 通訊員高琛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