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內容來源於@什麼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不如買吧
創作立場聲明:文字多,廢話也多。要看圖,往下拉就好了。
眾所周知,2019年4月開始執行的電動車新國標殺傷力之大。而我,2020年蕭瑟的秋天才有所察覺。
今年我所有的故事幾乎都要從疫情的影響說起。
春節後,由於疫情發展快速,大多數公司恐怕都經歷了一段時間居家辦公。可是,隨著疫情控制住了,復工也慢慢正常化。這就要對上下班乘坐的交通工具做出抉擇,這抉擇挺難。
家裡本來有車,上班開過一年,後來因為上下班都在堵車高峰期,賭煩了。更煩的是回家找車位,帝都的車位,懂的都懂,有時候找車位花的時間比開車路上時間都長。雖然有點誇張,但實際情況也沒有好很多。找不到停車位時,臨時停在門口或者別人車前面,回去吃個飯,還得隨時準備等著被叫去挪車。
前兩年恰逢公司門口地鐵開通,我痛痛快快就戒車了。地鐵通行,一路暢通,爽!
後來隨著地鐵延長和新開通了其他線路,換乘站多了,人也多了。
曾幾何時在電視上看到日本地鐵有專門推人上車的乘務人員的景象,也出現在北京。
不過地鐵的優勢讓人難以抗拒,不堵車、準時,確實通勤不二之選。
然而,疫情之下,對地鐵慎之又慎。怎麼辦?
突然想起家裡還有輛小電動自行車,歐耶!
雖然北方3月還非常冷,但是為了不擠地鐵,也不想動汽車,電動自行車真是個好的解決方案。
話說,這輛電動自行車是3年前為了接送娃上幼兒園買的。
現在想想,那時候對電動車限制不多,也不用上牌,真後悔沒買個電摩,後面會說道我有多後悔。
因為當時家離幼兒園不遠,就買了普通款式的電動自行車,臺鈴的。那時候對品牌也沒什麼概念,只知道買個正規大一點牌子的應該沒錯。
2019年開始執行電動車新國標了。對於這次對電動自行車做出規範的初衷,我舉雙手雙腳贊成,因為此前由於電動自行車速度過快等各個方面原因導致的事故太多、太慘痛了。可是,這次新國標,至少對北京來說,太過於嚴格。
2019年4月開始,北京對沒有腳蹬子、鏈條的電動自行車和電動摩託車一律不給上永久牌照,在這個日期之前不符合新國標的所有車子,可以上臨時牌照,過渡期好像是3年。
當時由於對電動自行車沒有更多需求,想著車子臨時牌照過期了,再買個符合新國標類似的小車就好了。
沒想到,2020年,電動自行車竟然成了我的主力交通工具。
先說一下老車的基本情況,那年買車時也沒太注意,就知道臺鈴牌,鉛酸電池48V20A,之前普通胎,壞了後換的真空胎。電機多大的不知道,也找不到說明書了。應該是解過速的,因為在路上除了被小牛、速珂,以及外賣車和個別電摩超車外,比別的跑的都快。被超車時候其實挺不爽的,後來親眼看到幾次電動自行車和機動車的事故後,覺得我現在車的速度挺好,滿足了。
當時買車的時候,記得臺鈴店的老闆介紹說這臺車能跑七八十公裡。因為接送孩子距離不遠,所有沒怎麼在意過。但是現在通勤用,家離公司13公裡,在三月的時候,勉強一個來回。由於電池拿不出來,冬天也在外面充電,肯定也是有損耗。而且畢竟過了兩年多時間了,壽命也不知道能堅持多久了。
不過隨著天氣漸暖,電池的情況有所緩解,原來每天也就28公裡左右,夏天能跑個35公裡沒問題。
可是呢,夏天終要過去,寒冬終將來臨,而且考慮到臨時牌照還有一年多到期,到時候情況怎麼樣還真不知道,最壞的就是直接報廢吧。
於是奮戰過618,630後,開始有一搭無一搭的開啟看車之旅。
結果就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越看心越冷。
新國標之下,北京電摩幾乎全部淪陷。新國標不僅對車速有所限制——15公裡/小時就滴滴響,25公裡/小時就慢慢爬。不過,這還是有對策的,各種軟解硬解已經成為不是秘密的秘密。但是最硬的傷就是對車型大小做出了限制,具體的就不詳細介紹了,大家網上看看,或者到店裡看看就能有直觀了解了。
但是也有個別。每個牌子都有那麼兩款打擦邊球的車,不過真的僅僅就是打擦邊球。
怎麼打的呢?經過我考察,大概說一下。
現在大一些的車型幾乎都是頂著新國標上限來做的,大多數造型都是這種座位下是矩形座桶形式的。有些品牌或者商家為了讓車看著大一些,就在尾部兩側各加一塊三角板,讓車身看起來加長一些,看著又不太尷尬。而新國標對坐墊長度也是有要求的,這些擦邊球的車就通過先上牌,然後更換加長坐墊的方式,讓想買大一些車的客戶達到目的。
為什麼要買大一些的車呢,可能有人覺得大就好看吧。
對於我來說也是如此。之前的小車,短距離接送孩子不太在意,而且越小越好,方便鑽來鑽去。可是現在在大路上騎,車子太小,漢子太大,不太和諧啊。而且現在的電動自行車愈加的秀氣,女士騎起來美美的,男士們真是。。。
所以剛有換車想法的時候,沒有仔細了解新國標,除了平時路上看到的一些漂亮車,還在網上找了一些。
但是,一到店裡全都涼涼,期望值一次次降低。
其實,在逛實體店的時候,還真碰到過幾次電摩款的車,那種怦然心動,在得知真相後又被摔得稀碎。
怎麼回事呢,聽我說講你聽!
第一次是看到了一輛杜卡迪。
嗯,其實是因為當時不認識這個牌子。但是上面有英文啊,百度認識,告訴我叫杜卡迪。後來在路上碰到了另一款普通款的,就問了人家,告訴我這個牌子叫做速珂,他挺自豪的,那感覺就像遇到開蔚來的。
這款車確實挺大氣,尤其是座桶部分,很長,又不突兀,有氣勢,漆水優質,尾燈特別帥氣。
關鍵是,整體夠大。逛過速珂專賣店後呢,被勸退了。一是老闆的態度,一副愛買不買的樣子,問什麼也都心不在焉。然後,我問我這個舊的電動自行車能折舊麼,他們兩口子都特別不屑,瞅一眼都難受的樣子,嘴都不願意張,從牙縫中擠出來一句:不值錢,幾百塊錢吧。。。當時我真的特別不爽,可能我長得比較普通吧,但是至少有車有房,還不至於遭你這不待見。
另一點是因為價格,我看的那車型號叫CU,杜卡迪那款是聯名款,店裡沒有,我網上看過,要上萬了。店裡有普通款CU,要7600+,據說牌子是2019年4月份前上好的,現在買叫做帶牌過戶。但是誰知道呢。當時我還將信將疑,直到後來知道了可能是真相的情況,等會兒再說。
第二次是逛到臺鈴店,看到了一款車,叫小獅子,明顯電摩款,但是老闆說也是之前辦好白牌的。
當時差點就下手了,不過因為在看車時店裡的人都在忙,前後問了兩個人價格,都不一樣,所以暫時沒買。
第三次是先在閒魚看到本地有賣家在賣新大洲派樂電動車,真好看啊,況且介紹中說用的是製作摩託車的平臺和技術,又動心了。
第二天中午跨越大半個北京去看了車,但是店裡根本沒有,說賣出去了——真後悔沒先問問。。。可是也不能白跑這麼遠,假都請了,就看了一下導航,周邊還有幾家電動車店,就又去看了看。你別說,還真沒白逛!
先逛到綠源,有一輛挺大個的車,單從體積上,我是OK的,可是我偏偏不喜歡這種所謂的小龜款。
逛到旁邊的臺鈴店,嗯?看到一輛新大洲,雖然和之前看到的是不一樣款,但這款更加著實,尤其是那寬大的屁股——哦,不,寬大的後包圍和尾燈。
感覺這就是我一直想找的那款車,可能跟踏板摩託一般大,而且造型很喜歡。關鍵是價格,2600,你去其他店裡看看能買多多大點的車(其實網上雅迪的有些電摩款也不到3000塊,可是北京買不了啊)。
跟老闆聊了兩句,老闆也很實誠,直接告訴我這車雖然帶白牌,不過不算合規(具體怎麼不合規就不多說了)。而且算是雜牌車,儘管新大洲是有電動車的,但是北京沒有專賣店。而且這款車也不一定就是正規新大洲的。
算了,我還是個老實守規矩些吧。這次終於知道,所謂的之前就辦好牌照的那種說法,可能很大程度上是有水分的。想想也是,2019年4月,到現在一年多了,能留下來多少輛車呢?誰又肯在疫情之下壓那麼久貨呢。也許真的有,但應該不會多。我就不賭這個運氣了。
買電摩的心是放下去了,然而,還是不喜歡小車。所以就在現有的車裡拔大個兒吧。
最後選定的幾款:小牛M2,九號C80, 雅迪歐K和DE3兩款,臺鈴小炫鷹(愛瑪有一款一模一樣的)。
不過,這些最後都沒買。
小牛M2
△小牛M2還是不夠成熟,很喜歡那款藍色,但是據說礙於新國標,設計的著急了,導致開車時坐姿不太舒服。我試坐了一下,感覺倒是不明顯。也許長途騎行會有感覺吧。但是當時線下都市款5600的價格,我猶豫了一下。
九號C80撞
△九號C80撞色沒什麼感覺,但是有點小啊,不過C系列中置懸掛真的舒服,九號的智能化做的也真是好。比如啟動狀態下人沒有做到座位上時,轉動把手車子也不會開動。還有P檔。看過好多視頻,都是孩子在玩電動車的過程中出現危險事故。而九號的這些智能化設置都增加了安全性,儘量避免出現類似事故。
雅迪歐K
△雅迪歐K在現在各品牌車都同質化的情況中,算是長得好看的了,不過價格4200多不太友好。雅迪DE3賣大概3799,整體尺寸都挺大,是熱銷車型,碰到過有的店鋪都賣光了的情況。
雅迪DE3
△考慮DE3一個是因為橫向和縱向尺寸都大一些,另一個是聽說廣東版可以通過把座桶後面加一個三角形的配件,使座桶和車身看起來更長,而且可更換長坐墊。不過問了兩個實體店,都沒聽過這個說法。在網上也沒找到賣配件的,暫時就放棄了。
臺鈴小炫鷹
臺鈴小炫鷹
△然後就是臺鈴小炫鷹,可以說,這個是最接近我的需求的了,前臉像經典踏板摩託的造型。況且原來車子就是臺鈴的,牌子有點好感。它看起來有點大,也是因為在座桶後面通過增加三角形附件的形式加長車身(估計雅迪DE3將來也會利用這種形式)。大小合適,樣子喜歡,漆水不錯(綠色挺特別的),而且電池可以升級到60V或72V,極具誘惑力。但是啊,但是!這車底部沒有包圍,因為給電池倉擴容導致一個方形鐵盒似的電池倉露在外面特別明顯。強迫症犯了。。。
而沒選愛瑪同款,主要也是這個裸露的電池倉,同時,也是因為逛的第一家店老闆不行,給我的品牌印象不好。不過愛瑪也確實沒有我喜歡的車了。
看車似乎陷入了僵局,眼看著天冷了,我不想電池緊緊巴巴的,騎在路上不踏實,難道只能換電池對付一下了麼,可是,明年強制報廢怎麼辦!
最後,我在國慶前,偶然一次下班逛車時,竟然付款買車了。乾脆!痛快!但是當天晚上就有點恨自己下手太快了。
情況是怎麼樣的呢?
那天剛好逛到臺鈴,想問問國慶有沒有活動。老闆告知沒有,如果有的話,28號這天肯定群裡廠家就通知了。然後有個大哥也在看車,就是在看我之前看中的小炫鷹,來來回回問了很多問題,我也在旁邊聽著。這時我看了另一款車,後來知道叫做可凡-G。
可凡-G也算是店裡相對大一點的車吧,而且底盤那裡是包住的。就問了價格,老闆說能升級成60V20A鉛酸,前後碟剎,3千出頭。然後就來客人了,看來是老客戶,來了沒聊幾句就買了一輛小車走。這中間,我又問了剛才接待看車那個大哥的店員,同樣配置給我報價3500。
嗯?
在我再次跟他確認是3500這個價格後,我想剛才老闆給那個價格應該差不多是底價了(看了很多品牌的車,北京這邊除了雅迪不議價,其他各家品牌店的價格空間也並不大),決定找老闆,把價格敲定下來,就它了。
等老闆賣完車過來時候,我說確定今天買的話,給個最低價,要不就國慶後再說,或者再看看其他牌子了。
老闆最後給的價格是3200,嗯,還是不錯的,後來又砍了一百,給了雨衣、車衣、車鎖等配件,要不要都是一個價格。
由於鉛酸電池比較大,所以在腳踏下面三塊,座桶兩塊
電池之間就是這麼連著的
拆完包裝才想起來牌照
後來到別的店看到,竟然鉛酸也有雲電池,這款雖然寫著臺鈴供,不過肯定沒有雲電池好吧。好在日期比較新鮮
但是,在開發票時,我問保險的事情。老闆突然態度轉變,說這個價格當然沒有保險,我當然爭取之,最後各付一半,加了50元。好傢夥,原來剛才砍掉那一百,是保險錢。
在填保險單時我看到老闆寫的電池是兩年,我問不都是三年麼?他竟然說鋰電兩年、鉛酸一年,還說給我寫錯了,要給我改,我趕緊收了起來。。。
這時候,我想起了新日,他們電池可是保五年的啊。。。
這時候,剛才那個大哥也交錢買了車,我問他花多少錢,答曰一萬多???!!!
臺鈴還有這麼貴的車?
原來,他把電池升級了,兩組72V,貌似是36A的鋰電池,這電池就值了錢了。那位大哥幹閃送的,不想總換電池耽誤時間,所以一步到位,這兩組電池支撐一天應該是沒問題的了。
開了發票,打算國慶前就把牌子給上了,結果第二天下雨,好歹30號那天終於都辦妥了。
最後說一下騎行幾天來的一些感受和車子的參數什麼的吧。
因為第一次出行就要去遠一些的地方上牌,店家建議我充滿電再去,所以沒有測初始的參數。
買時真是沒注意儀錶盤,現在都多色液晶了,我這個還單色的呢。
通電以後先是自檢
然後先是60V電壓
當前行駛總裡程
清零,行駛的時候開始顯示由上到下依次是速度、當前裡程、電量
在一次充滿電後,我連續兩天上下班來回4趟差不多48公裡(只用高德記錄了3次),儀表顯示電量還剩餘4格(一共8格)。不過,剩餘的一般我是不信它能嚴格還能跑那麼遠的,畢竟當時店裡老闆也就說了個六七十公裡。所有,我還是給它充電了,將來有機會再測試極限性能吧。
左邊把手最大的是喇叭,在一起的綠色按鈕是調節大燈角度。下面的撥動按鈕是轉向燈
右側最大按鈕是修復按鈕,綠色的是前大燈開關,是的,大燈能關上。下方是調速按鈕,能選擇1、2、3擋,這個代替了以前的經濟、爬坡、負重那種功能。
通過鎖孔可以用鑰匙打開座桶蓋,可以鎖龍頭。
坐墊挺厚實,而且很軟,坐起來很舒適
看標識Cordial不認識,網上查了一下是誠遠輪胎,10寸真空鋼絲胎,據說原來專門做摩託車的,現在也跟很多電動車品牌合作。網上評論有好有壞。先不管了,騎著看吧。
當時選這個車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輪胎比臺鈴店裡其他的寬一點,具體多少忘了
載重寫的150公斤
剎車前後都是碟剎,減震比較大眾化,都一樣,但是,後減震很短,騎行中略硬。
最後再上幾張細節圖:
這個架子很坑,要不要都一個價,而且都裝的有點歪。
尾燈還是要吐槽一下的,只有剎車燈,沒有轉向,少了一層安全性。不知道以後能不能改改。
再說買完車當天晚上睡覺前,越想越有點不踏實。
不是車有問題,而是下手太突然。儘管之前看了好多車,但是在逐漸失望的過程中,心急了。
我買的這款車,其實別的牌子也有幾乎一樣的。沒辦法,這行業就這樣,抄來抄去,也可以說各家牌子都有公模車。車架和外觀幾乎一模一樣,就配上自家電機、控制器,再配上各種電池,就成為自家品牌車了。
在新國標下,可選車型有並不多,公模車我也能忍。但是這個價格真的合適麼?細想了一下,當時我這款車要是48V24A鋰電的話,給的價格是3780元。對比別家車,比如雅迪DE3,也差不多。不過雅迪的牌子要更硬一些。
而且,尤其是我又發現這臺車電機額定350W。之前記得問過的車都是400W,頂著新國標的上限的啊。有點不淡定了。
然後在網上查了一下,除了閒魚有一家是本地商家在賣這款車的,所有網店,甚至官網上也沒有。問過臺鈴店裡,答曰:北京這邊的電動自行車線下賣兩個月後,線上才會有。
閒魚上價格比我這個還貴一點點,估計講講價也能下來。不過發現了一點不足,他那上面是前碟後鼓的,心裡略安慰一下。
然後百度貼吧裡看到有人買了這款車,但是很少,價格也差不太多吧。
不過,買都買了,也就這樣吧。安慰自己,又不是賽車,夠用就好了。碎覺。。。
回來再說一下車的情況吧。
1、為什麼在鋰電池大行其道之時,我又選擇了鉛酸電池了呢?!
最重要的就是便宜,而且我上班的距離, 20A就夠用了。大不了兩年以後衰減厲害的話,以舊換新再換一組鉛酸,也比現在直接上鋰電花的錢少。況且,60V比48V,動力更足。
2、顏色我選擇了淺銀灰色。
最開始看到店裡有款車是白色的,配色上增加了紅藍元素,很好看。我問了老闆,我買這款車只有白色,沒有紅藍配色款。
可是,我有一天在路上看到同款車,就有紅藍元素配色的。
還拍了照,下班就去找老闆。結果老闆很自信的說,這是老款,新國標出來之前的車,現在都沒有了。不信你看坐墊,是分體的,和現在不一樣。我信你個鬼。。。但是,買都買了,牌子也上了,還能怎樣。
可是,我並不甘心。
開始在網上找解決方案。最初想的是找找有沒有賣那款原裝殼的,或者改裝殼的。結果是有家店鋪可以提供殼,但是只能做單色。
再後來,網上已經沒有什麼信息了。
退而求其次。之前看到很多油摩和電摩有的貼紙挺好看,就起了這個心思。網上已下單,坐等收貨。而且這款車也有不太滿意的地方,比如儀錶盤是單色液晶屏,還有點小。儀錶盤周邊的殼是那種仿皮紋的塑料殼,看著做工不太好。後輪平叉外殼也是這種黑乎乎的仿皮紋塑料殼,我之前看的車,這裡都是那種銀色的殼,挺漂亮的。所有有淘寶、貼吧淘換了好幾天,終於找到一家有配套殼,而且能定製顏色的,就定了亮黑漆儀錶盤周邊殼和銀色平叉外殼。儀錶盤暫時是沒辦法了。
等貼紙和殼到貨,我就著手改造,到時候我再發布文章曬一下。現在文章名字我都起好了:老值友衝動消費後的逆襲與反殺。
呵呵,不過到時候看吧,看這是不是又一個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