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成為了死神,世界的毀滅者。」——《薄伽梵歌》(Bhagavad Gita)
神秘學君按:《薄伽梵歌》共有700節,18章,出自於印度古籍《摩訶婆羅多》(Mahabharata)中的《毗溼摩之書》(Bhisma Parva)章節。
位於巴基斯坦信德省拉爾卡納縣南部的摩亨佐達羅古城,雖然在今天看來是一片殘垣斷壁,但在4000年前卻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的重要城市,擁有「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大都會」之稱,其與哈拉帕文明並稱為古印度文明的代表。而其中的城市規劃更是令考古學家驚嘆,特別是下水道以及街道的設計完全超越了今天世界上的許多城市。而且據統計,摩亨佐達羅古城在最高峰的時期,居住著超過10萬名居民。
(摩亨佐達羅古城遺址)
那麼這個曾經的繁榮之都為什麼如今只剩下一片廢墟而沒能走到今天呢?根據考古學家對摩亨佐達羅古城遺址的調查研究發現,這個古城市是在4000年前毀滅於一場大爆炸,但具體是什麼導致了這場大爆炸仍不得而知,不過有一些遠古文明研究者認為,實際上是核彈摧毀了這座城市。
如英國歷史學家大衛·達文波特(David Davenport),他花了12年在各種古籍中尋找遠古外星人的足跡,結果發現摩亨佐達羅古城曾經遭遇了比廣島原子彈威力還要大的核打擊,而這一發現也發表於他的著作《Atomic Destruction in 2000 BC》(公元前2000年的原子彈災難)中。
根據達文波特在其著作中的描述,在《摩訶婆羅多》的《德羅納之書》(Drona parva)章節中描述了一種名為「Agneya」的神秘武器,而就是這種武器毀滅了摩亨佐達羅古城。誠如《德羅納之書》中所言:
「白色的熱煙,它發出比還要太陽亮一千倍的光芒。在它的照耀下,整個城市(按:指摩亨佐達羅)瞬間化為灰燼。城市裡的一切就像是被水煮一樣,再也不存在任何生命...人們的屍體四分五裂,即便能完整的保存下來也不再像人類正常的樣子。」
而且達文波特還找到了其它證據,證明摩亨佐達羅古城的毀滅與《德羅納之書》描述的相吻合,如城市建築的牆壁被瞬間加熱到1500度,然後又慢慢冷卻;在爆炸中心的周圍60米內發現了熔磚以及物體融化後的結晶。
不僅在《摩訶婆羅多》中有關於摩亨佐達羅古城毀滅的描述,在一本寫於1966年名為《古代史謎》(Riddles of Ancient Histor)的書中,也提到了在摩亨佐達羅古城遺址的人類遺骸中發現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質,而這些放射性物質高於自然輻射的50倍。
此外據稱「原子彈之父」羅伯特·奧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也曾在印度古籍以及吠陀經文中尋找製造原子彈的方法,而在所謂的「人類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後,奧本海默也表示:「是的,至少這是現代人類的第一顆原子彈。」
那麼有沒有可能摩亨佐達羅古城的毀滅不是因為核武器,而是別的東西造成的呢?比如火山噴發或者小行星撞擊。然而到目前為止,研究人員並沒有在摩亨佐達羅古城遺址附近發現有火山活動的證據,也沒有發現小行星的殘骸。
總之,在4000年前的摩亨佐達羅古城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是遭遇了核武器打擊還是自然災害?如果是核武器打擊,又是誰投放的呢?目前也沒有一個人們普遍認同的說法,還是說人們不願意接受古人比我們今天還要先進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