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同罡躍遷和裂變
李同罡《白浪情》群友
這裡有兩本書,《躍遷》和《裂變》,就在書架上擺放著。
躍遷和裂變的原始概念,源於原子物理學和量子物理學。
原子由原子核和繞核旋轉的外圍電子組成,原子包含核內粒子(質子和中子)核外電子層,這些微觀粒子通稱為量子。
之一:
躍遷(transition)是量子躍遷的簡稱。量子力學中的躍遷是指從一個量子狀態到另一個量子狀態的變化過程。這種量子狀態標誌著量子所具有的能態。
微觀粒子在獲取能量(來自光照或其他輻射)的過程中完成自身能級的躍遷,每個粒子都力爭完成這種躍遷從而改變和升級自我的能級地位,因為只有處在較高能級地位的粒子才具有向外輻射能量的能力。
《躍遷》一書通過這個自然規則,借用科學術語,引申出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完成自我生命的躍遷,通過和外界環境的相互作用,促成自身能量的提升,改變和升遷人生的價值和命運。
之二:
核裂變(Nuclear fission)又稱核分裂,是一個原子核分裂成幾個原子核的變化。
裂變只有一些質量非常大的原子核像鈾(yóu)、釷(tǔ)和鈽(bù)等才能發生核裂變。這些原子的原子核在吸收一個中子以後會分裂成兩個或更多個質量較小的原子核,同時放出二個到三個中子和很大的能量,又能使別的原子核接著發生核裂變……,使過程持續進行下去,這種過程稱作鏈式反應。原子核在發生核裂變時,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這些能量被稱為原子核能,俗稱原子能。
《裂變》一書同樣借用這一科學現象和術語,表述了具有潛在能量價值的主體,必須通過改變自身的機制,在不斷的裂變過程中向外放射發揮出巨大的能量。
原子能是目前世界上最強大的能源,這種強大的能量來自於核內自身結構的裂變和聚變反應,在這個過程中,每個核粒子自身煥發出巨大的能量,同時自我的能量又引發了周圍核粒子的裂變產生煥發出巨大的能量。
一個具有潛在能力的人,如何不斷地改變和更新自我,第一完成自我能量的發揮成效,同時以自我的行為力量影響和誘發周圍人的群體團隊精神,這才是我們的生命存在的價值。
躍遷和裂變的啟迪,物質世界的微觀粒子竟是如此,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的微觀粒子,我們必須首先藉助外界環境的力量完成生命的躍遷,升級自我達到較高的能態,而後不斷地通過裂變和聚合過程放射出能量,把人生的光彩發揮到社會環境的世界裡去。
躍遷和裂變,這個世界永遠不變的就是永遠在變。
2019.07.01於舊金山
責編:方迎欣《白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