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一座城,城外的人想要進去,城裡的人想要出來。
——錢鍾書《圍城》
有人說錢鍾書情況孤傲,也有人說他尖酸刻薄不懂得人情世故,但是卻又人人尊重他、仰慕他、欽佩他,他是一個對於學問有潔癖的人。
可以用兩個"痴"來形容錢先生,一是對於學問的"痴",另一個是對於妻女的"痴"。
知世故而不世故,做最純真的自己
1929年,清華大學來了一位19歲的天才怪人,她的數學只有15分,校長羅家倫以"國文特優,英文滿分"破格錄取了這位"天才怪人",這人就是我們今天所熟知的文學"狂人"錢鍾書。
年輕時的錢鍾書的痴狂是對於學問的專心致志,他不會去迎合別人大的喜好,甚至用咱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有點"毒舌",自小習讀四書五經的錢鍾書,在文學上自然成績斐然,剛到清華就放言說要"橫掃清華圖書館",並且上課從來不做筆記,但是每次考試第一,這個記錄一直到他畢業因此錢鍾書還收穫了"清華之龍"的雅號。
有一次老師吳宓在課堂上講課,講完之後問錢鍾書:"你認為我講得怎麼樣",錢鍾書頭一昂:"不怎麼樣,您講的我都知道,希望您以後講一些新的東西",這就是錢鍾書,不會因為你是誰而去迎合。
最成熟的簡單,大概就是我願意做一些看起來很傻的事情,但是一旦觸碰到底線,一步也不退讓的決心。
解放後,錢鍾書養過一隻貓,比起跟人打交道與貓打交道,更加的輕鬆,一次小貓上爬到樹上不敢下來,錢鍾書想辦法把它救下,小貓用爪子軟軟地在鍾書腕上一搭,似乎想要表示感謝的意思,錢鍾書說它知恩並且有靈性,特別寶貝這隻小貓。
為了這隻貓,錢鍾書也結下了不少"恩怨",其中就有林徽因。
那時林徽因家也養了一隻貓,被稱為家裡"愛的焦點",不幸的是,錢家的貓比較瘦小,在與林家的貓打鬥時常常落了下風,為此錢鍾書特地備了一根竹竿,不管多冷多晚的天兒,只要聽見自家貓的慘叫,就會急忙拿了竹竿出門幫愛貓打架。楊絳勸慰丈夫,那隻貓可是林徽因的貓,不要因此傷了兩家的和氣,但為了自家的貓,錢鍾書才不管是誰的貓, 照打不誤 ,由此還獲得個雅號——"護貓將軍"。
遇到對的人,進入對的城
提到錢先生就不得不提到他的著作《圍城》,這部小說是錢先生唯一一部長篇小說,他諷刺了當時文人那種懦弱虛偽的形象,這部小說運用了幽默機智的文字和尖酸刻薄的語言表現了以主人公為代表的知識分子在婚戀、教育、生活、事業等種種"圍城"中的困境。藉以深刻反映了人性中的欺詐、虛偽與懦弱,展示抗戰初期知識分子的群相。
現實生活中的錢鍾書也一個熱愛真理,但更熱愛自己妻子的人。
文質彬彬的書生一生唯一一次跟別人打架是因為自己的妻子,文化特殊期,錢鍾書和妻子楊絳被下放到河南省,因為女兒錢媛被鄰居打了,妻子楊絳想要上去問什麼原因,但是對面人高馬大的鄰居,妻子楊絳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啊,拉扯間錢鍾書聽到外面的動靜,從屋裡衝出來衝出來,拿起一個木板就砸在了鄰居身上,幸虧對方及時躲開了,要不然後果不堪設想,誰都沒想到平時看起來恃才傲物的書生,為了自己的老婆拿起木板去打架。
錢先生對於楊先生的愛融入到生活的點滴當中,那個十指不沾陽春水的錢鍾書,在楊絳生完孩子坐月子的時候,為自己的妻子做飯煲湯,忙前忙後,在楊絳面前錢鍾書就是一個永遠都長不大的孩子,簡單快樂。
有人會問錢鍾書如此幸福的婚姻,又怎麼能寫出《圍城》這樣一本書呢?這也許就是錢先生對於生活和文學的追求。
這本書為什麼叫《圍城》呢?因為婚後的工作、戀愛、婚姻就是像一個圍城一樣,把人團團的圍住透不過氣。
我們不管在哪個年紀都會遇到迷茫和失望的時刻,讀一讀這本《圍城》或許可以看透生活中的錯綜複雜,走出迷霧。
現代人的壓力更大,有時候我們自己都不知道只想要什麼,更害怕走入婚姻,也不知道怎樣的跟周圍的人去相處,網絡就是我們給自己的圍城,我們不允許任何人侵入自己的安全領地,或許看完這本書你就能敞開自己的心扉,去擁抱和尋找自己的生活。
《圍城》被稱為"新儒林外史",足以看出它的文學地位,推薦大家去閱讀這本《圍城》,讀完之後肯定會有新的人生感悟。
現在只需要39元就可以擁有這本經典之作,讀懂圍城背後婚姻、愛情的真諦,讀懂那個年代的辛酸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