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記者趙暉)3月31日「天大·海棠季」如期而至,千株海棠盛放之時,各類精彩紛呈的活動讓市民進一步了解了天津大學。海棠花下「公開課」是今年海棠季的亮點之一,公開課展示了創新天大,科技天大,邀請市民共赴「未來制約」。
今年,天津大學面向公眾開設了科普講座、科技體驗、文化論壇、校友訪談、實驗室參觀等形式多樣的「公開課」,公眾走進大學、走進學院、走近師生,感悟「天大之美」,領略大學文化與精神的獨特魅力。
「我們是一群平凡的人,做著一些平凡的事,但是我們盡力將平凡的事做到最好,就成就了偉大的事業。」天大傑出校友、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總工程師盧永昌在報告中說到。開放日當天,《「我和我的祖國」之大國工程中的天大力量》系列專題活動首講開講,盧永昌為在場中學生和大學生們講述世紀工程——港珠澳大橋建設中天大人的奮鬥故事,弘揚愛國奉獻優良傳統。
微電子學院舉辦了海棠季-人工智慧ABC校園實驗室開放日活動。活動中,劉強副院長專門為慕名而來的新華中學、一百中等高中學校的師生和學生家長連續進行了兩場微電子專業課程和招生政策宣講,並帶領老師開展了招生和專業諮詢活動。同時在本次校園開放日活動中,依託微電子學院的智能晶片與系統實踐教學平臺,微電子學院精心安排了與人工智慧晶片和計算系統有關的三個有趣的小實驗,吸引了眾多中小學生的興趣。三個實驗包括智能聲控彩燈、智能舵機控制和人工智慧面部表情識別。通過實驗的簡化和精心準備,使來訪的大部分中小學生都能圓滿完成了趣味實驗任務,並獲得了獎勵紀念品。該活動受到了廣大來訪的學生、家長和校友的好評。
在海洋學院,無人船、深海海底觀測站等海洋成果展,模擬船舶駕駛體驗互動等吸引眾多遊人參與。海洋學院開放了海洋認知館、海洋探測技術實驗室、海洋遙感技術實驗室、海洋測量工程實驗室、海洋數據工程實驗室、海洋化學實驗室、海洋媒體實驗室等11個,既有內容生動的海洋科學技術講解、海洋影視觀看,又有身臨其境的模擬船舶駕駛體驗、海洋地形3D體驗,通過真聽真看真體驗,拉開海洋神秘的面紗,加深來訪者對於海洋科技的認識。此外,由海洋科學與技術學院研究員張安民教授指導,學生團隊自主研發的無人艇「海豚-1」號在敬業湖精彩亮相,通過學生操控無人艇滑行及講解,吸引過往遊人紛紛駐足觀看。
在生命學院,遊人們走進學院近距離觀察學生採集製作的眾多動植物標本。「野外實習標本展」是生命學院結合學科特點推出的特色展覽。展出了學院本科生在野外實習期間製作的高等植物標本、昆蟲標本、海濱無脊椎動物標本、藻類標本和手繪圖共計百餘件。生命學院iGEM學生團隊組織系列科普活動,向參觀者細緻地介紹了海棠花的結構構造,同時聯繫「基因決定性狀」科普基因工程的原理,設置了DNA模型拼裝遊戲。此外,同學們精心準備的石蕊紙花酸鹼變色、海藻酸鈉凝膠模具製作和大腸桿菌平板圖畫展示活動也頗受歡迎。參觀者既能欣賞海棠花開的春日美景,又能感受科學的世界,體驗生命的精彩。
在地科院,同學們走進學院和實驗室,參與地科體驗小遊戲,探索「地球奧秘」。地科院舉辦了「弘揚地學文化,科普從我做起」開放日活動。活動包括「體驗地層科普小遊戲」,「走進地科」和「探索地球奧秘公開課」三大部分,吸引了眾多遊客。孫若愚副教授主講的「探索地球奧秘」座無虛席。孫老師從地球與太陽系的起源探索講起,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地球板塊構造理論,認為其目前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是大陸內部成礦和地質災害與板塊構造的關係。他還介紹了地科院的課程體系、研究方向、儀器設備及其與板塊構造的關係。
在藥學院,中學生們走進學院交流互動,參觀中藥文化展。3月31日上午,天津市海河中學黨委書記王秀文帶著師生代表來到天津大學藥學院深入交流。「閃藥夢途•等你體驗」座談會於24樓健康E家舉行,到場客人有海河中學黨委書記王秀文、副校長董梅、黨辦主任王斌、團委副書記段帥帥及50名優秀學生代表。天津大學藥學院黨委書記馮翠玲回顧了近代以來,天津大學與海河中學休戚與共的密切關聯。王秀文書記深情款款地表示兩校是同根同源、血脈相連。雙方號召師生不忘北洋興學救國之初衷,銘記為國共育英才之教育夢想。同學們就藥學院招生對高考科目的要求、天津大學國際交流項目、保研比例、學業規劃等問題與學院領導深入交流,青年學子們踴躍提問,現場氣氛十分熱烈。座談會後,我院組織來訪師生參觀天津大學校園、校史館、藥學院教學和科研場所,參與體驗中藥茶文化等活動。
在醫學部,遊人們走進學院,深入了解智能醫學領域的前沿技術和人才培養成果。對外展出了已經進行了3000餘次的神工系列純意念控制人工神經康復機器人系統、在天宮二號上開展人類史上首次太空腦機交互實驗的高性能腦-機交互系統、助力「健康中國2030」的雲腦中心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平臺等智能醫學代表性科研成果。在三個小時的展覽中,共接待了來自全國各地重點中學的學生共100餘名,同學們在參觀後紛紛表示對智能醫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醫學部還在衛津路校區銘德道設立了戶外綜合體驗點,向校友和遊客展示了腦控黑科技。體驗者通過頭戴式腦機交互設備採集電信號,使用意念控制電腦的字符輸入,親身體驗科技發展的魅力。智能醫學工程專業的大一學生為體驗者解讀設備原理,同時介紹並宣傳了全國首個智能醫學工程專業和天津大學最新獲批的臨床醫學專業。
在宣懷學院,備受關注的「樂高認真玩」系列課程,用趣味方式點亮同學們的創新思維。海棠節當天,天津大學手動實驗室面向社會開放,吸引了來自南開中學、新華中學、小外、翔宇中學、自立中學、天大附中等多所中學的學生和家長們,現場掌聲不斷,五場講座座無虛席。《玩出學霸》由宣懷學院副院長鄒強博士授課。針對中學生普遍面臨的文理偏科,不善表達和依賴題海戰術等問題,鄒老師在樂高的搭建中,為學生提供了新的「破局」之術,和解決問題的思維與路徑。天津大學宣懷學院施亮星院長表示,手動學習實驗室是以樂高教具為工具,是一種以「問題驅動」,通過搭建、提問、辯論來探索未知的創新教學模式,激發大學學習的熱情,並搭建終身學習的平臺,被牛津、劍橋、斯坦福、麻省理工等世界名校採用。我們歡迎13-18周歲,綜合素質優秀,在全年級成績排名前200的中學生加入我們,一起感受多學科的交融,掌握洞見未來的全景視野。
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邀請了中糧置地天津公司總經理胡慧冬女士,為大家講解企業文化契約和從消費者需求出發的文化品牌創新。胡慧冬女士針以大悅城5號車庫、騎鵝公社、主題wc策劃為案例,講述了企業文化和文化契約是大悅城品牌創新的核心和內在驅動力,並與觀察團和現場的校友、同學們展開熱烈互動交流。(編輯 趙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