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街球王」
他,身高1米72,體重70公斤,在高人林立的籃球場上並無身體優勢;他曾當過搬運工、做過推銷員、幹過保安……但始終堅持籃球夢想,靠著勤奮苦練和拼搏,成長為在民間頗有名氣的「湛江街球王」;
他,屢獲國內各類賽事獎項,甚至作為業餘球員代表多次和庫裡等國內外明星較量和參加活動;
今年1月,他又成為第一批站上萬眾矚目的(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CBA賽場的草根球員代表,應邀參加了2020年CBA全明星周末大賽。
他,就是26歲的湛江小夥子董康潮。
4月10日,記者對這位勵志的「湛江街球王」進行了專訪。
(球場中的董康潮(投籃者))
從小愛上籃球運動
董康潮1994年7月出生,老家在坡頭區乾塘鎮坡塘村,從小在霞山長大。
「從初一接觸籃球後,我就喜歡上了這項運動。」
當時,湛江開放的籃球場不算太多。董康潮便晚上去附近大學的籃球場練球,有時可以練到通宵,甚至練到腳上起水泡。
中午下課,晚上飯後,他常會在家裡練運球基本功,因為把鍋碗瓢盆打破而沒少挨訓。
高中時,他會留下來加練,投進300個三分球之後才回家;作為一名體育生,董康潮下午訓練完田徑繼續打球。他晚飯就隨便啃麵包,在球場上打到很晚。
(籃球架)
先天身體條件並不突出的董康潮綁沙袋、推槓鈴,用阻力帶拉著跑沙灘。他也常去網上下載籃球教學視頻來學習籃球動作。
功夫不負有心人,董康潮練出了一手精準的投籃,也練出了嫻熟的運球,掌握了灌籃,這對於一個沒有條件接受專業籃球訓練的人來說簡直就是奇蹟。
董康潮認為自己是屬於後天努力型的球員,一天天地練習,一天天地進步,「能在龐大的街球愛好者行列中脫穎而出,更多應歸功於自己的堅持。」
多年磨礪 「湛江街球王」揚名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2016年,董康潮打球發生了意外,造成左手粉碎性骨折,休養了大半年。
當時,醫生勸董康潮「你還是告別籃球吧」。
董康潮躺在病床上,蒙著頭偷偷哭過。但沒人能阻止他繼續打球,雖然知道職業夢已經遙不可及,但董康潮明白自己仍然可以在業餘聯賽爭取繼續釋放光芒和能量。
靠著自身實力,他的參賽級別不斷提高,從區鎮級打到全國性比賽,董康潮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子變成被球迷們讚譽為「湛江街球王」。
他的舞臺越來越大,經常應邀參加各類籃球比賽和活動,去過北京、上海、杭州、濟南、長沙、寧波、廈門等城市,飛遍了大半個中國。他屢獲獎項,成為虎撲「路人王」鬥牛賽精英球員、庫裡中國行欽點MVP、快手「單挑王」、北京站「路人王」、「零封頭盔幫」等,2019年底問鼎中國「我是單挑王」冠軍。
(球場中的董康潮(運球者)
其中,在應邀參加世界籃球巨星——庫裡中國行成都站活動中,董康潮與庫裡對位,全場飛奔,對庫裡貼身緊逼。賽後,庫裡欽點董康潮當選此次比賽活動的MVP。
賽前,飛往成都的航班因暴雨臨時取消;董康潮不得不先飛重慶,再去往成都。直到比賽當天早上才趕到場地的董康潮,整整一夜未睡。但場上他神採飛揚,絲毫看不出疲倦。
「必須拼盡全力,認真投入。對於業餘球員來說,這是我離夢想最近的一次!」
令董康潮印象深刻的,還有「路人王」北京站的單挑賽。過去,他曾拿了多次亞軍。在2019年半決賽中,董康潮以1米72的身高挑戰2米03的對手,在最後關頭絕殺,董康潮成功闖入決賽,並擊敗了「五冠王」對手,笑到了最後。
熱愛家鄉,看好湛江籃球發展潛力
今年1月下旬以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原定的球賽和活動全部取消。但董康潮一直在湛江想方設法保持著競技狀態——他戴著口罩,找到無人的球場,一個人悄悄地練球。
董康潮熱愛家鄉,在參加任何大賽時,其中的自我介紹環節,他都會驕傲地面對全場觀眾大聲說:
「大家好,我是董康潮,我來自廣東湛江!」
他如數家珍地介紹,湛江的籃球運動群眾基礎和底蘊深厚,先後湧現出廣東宏遠男子籃球隊名將宋希、女籃國家隊新星陳明伶等優秀運動員。現在到外面打各種級別籃球賽的廣東球員裡,有不少是湛江人。
近年來,我市民間籃球發燒友尤其是青少年學生愛好者越來越多。積極「走出去」到高水平賽事中鍛鍊+本地開展活躍,推動湛江籃球運動不斷取得長足進步,競技水平也日益水漲船高。
(圖片來源網絡)
「湛江是體育重鎮和冠軍搖籃,其中在籃球項目方面有基礎、有人才,發展潛力很大。」
董康潮表示,將來除了繼續「南徵北戰」到國內各賽事和活動中去展示自己和湛江民間籃球實力之外,他還打算在湛江本地組織和開展更多籃球比賽、活動,組建湛江自己的街球隊,在港城推廣籃球文化,為家鄉更多熱愛籃球的青少年提供訓練、展示和交流的平臺。
來源:湛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