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凍預警升級,氣象部門啟動四級應急響應

2021-01-21 寧夏日報

隨著冷空氣再次發力,霜凍預警信號從藍色升級為最高級別橙色。正值寧夏經濟林果生長關鍵期,霜凍災害尤為致命。4月21日,記者從寧夏氣象局了解到,氣象部門已啟動重大氣象災害霜凍四級應急響應,多措並舉,應對霜凍災害,預防、減輕霜凍對經濟林果的危害。

據寧夏氣象臺預報,受蒙古冷空氣南下影響,預計:4月22—25日,全區大部地區有輕霜凍或霜凍天氣,其中23日和24日清晨,霜凍範圍和程度最大,最低氣溫降至零下6攝氏度至1攝氏度。寧夏氣象臺2020年04月21日15時25分發布霜凍黃色預警信號。與此同時,石嘴山市氣象臺2020年04月21日15時36分發布霜凍橙色預警信號。

4月22—25日寧夏最低氣溫分布圖(圖片來自寧夏天氣微信公眾號)

經氣象、農業農村、林草部門會商,對此次霜凍過程可能造成的影響進行了預估,並提出應對措施。氣象部門已啟動重大氣象災害(霜凍)四級應急響應,將根據監測、預報情況,及時向管理、生產、經營部門和農戶提供氣象信息。農業農村部門及時啟動農業自然災害應急防控工作預案,印發《關於做好持續霜凍天氣預防工作的緊急通知》,指導各市、縣(區)和廣大農戶採取有效措施,重點做好小麥、玉米和露地瓜菜防凍工作。林草部門上下聯動,積極指導果農及生產經營主體充分做好防禦準備,及時採取有效措施,把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據了解,目前我區蘋果已處於始花期,部分早熟品種進入盛花期,杏處於座果期,李、梨、桃處於盛花期。賀蘭山東麓釀酒葡萄基本出土完畢,陸續進入絨球期,即展葉期,部分中、早熟品種處於新梢生長期。枸杞處於萌芽期。4月22-25日全區大部地區將出現持續3~4天的霜凍或輕霜凍天氣過程,預計此次霜凍天氣過程對我區農業生產特別是釀酒葡萄、蘋果、杏、桃、梨、李子等特色經濟林果產業造成較為嚴重的不利影響。

寧夏氣象局、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和自治區林業與草原局聯合提醒:預計4月22-25日我區大部地區持續霜凍天氣,部分地區可能出現重霜凍,對農業生產特別是釀酒葡萄、蘋果、杏、桃、梨、李子等特色經濟林果產業造成較為嚴重的不利影響。請各地及林草、氣象、農業、水利等相關部門加強合作,積極做好霜凍防禦工作。各經濟林果種植區要提前備足防霜物資,及時制定防霜預案,完善防霜工程,做好持續防霜防凍準備。各經濟林果種植區在霜凍天氣過後根據受凍情況及時採取噴施營養液、植物生長調節劑、科學修剪等措施進行霜後補救。各地供港蔬菜生產基地要提前灌水,保墒增溫;移栽後的壓砂瓜要及時覆膜,還沒有移栽的要暫緩移栽。灌區各地做好春小麥和已出苗玉米防凍工作,有灌溉條件的可提前灌水,霜凍天氣過後及時檢查受災情況,死苗率高的地段應及時補種,或改種生長期較短的玉米或其它農作物。

霜凍小知識

霜凍,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農業氣象災害,是指空氣溫度突然下降,地表溫度驟降到0℃以下,使農作物受到損害,甚至死亡。 冷空氣活躍、寒潮來襲在冬春季,強冷空氣入侵,寒潮南下,短時間內氣溫急劇下降至0℃以下引起;或者受寒潮影響後,天氣由陰轉晴的當天夜晚,因地面強烈輻射降溫所致,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雪上加霜」。晴朗無風、輻射散熱增多氣溫隨冷空氣的頻繁入侵而明顯降低,尤其是在晴朗無風的夜間或清晨,輻射散熱增多,地面和植株表面溫度迅速下降,當植株體溫降至0℃以下時,植株體內細胞會脫水結冰,遭受霜凍危害。

根據氣象條件,霜凍分為三類:平流型霜凍是由於出現強冷平流天氣引起劇烈降溫而發生的霜凍,又稱為「風霜」,24小時均可出現,持續時間較長;輻射型霜凍多出現在晴朗無風的夜間,由於地面和作物表面強烈輻射降溫而發生,又稱為「靜霜」,一般發生在凌晨,持續時間短,但強度大;混合型霜凍即冷平流和輻射冷卻共同作用下發生的霜凍。一般情況下,平流型霜凍較為常見。(寧夏日報記者 楊娟 綜合報導)

相關焦點

  • 中國氣象局啟動四級應急響應 中央氣象臺暴雨預警升級為黃色
    中國氣象網訊來自中國氣象局應急辦消息,中國氣象局於6月20日18時啟動重大氣象災害(暴雨)四級應急響應,中國氣象局辦公室、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預報與網絡司、綜合觀測司,國家氣象中心、國家氣候中心、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國家氣象信息中心、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
  • 寒潮預警繼續發布,中國氣象局啟動四級應急響應
    寒潮預警繼續發布,中國氣象局啟動四級應急響應 中國氣象局微信公號 2021-01-06 21:19
  • 寒潮預警繼續 中國氣象局啟動氣象災害四級應急響應
    封面新聞記者 滕晗據中國氣象局消息,中央氣象臺1月6日18時繼續發布寒潮藍色預警,同時,考慮到此次強寒潮天氣將給我國中東部地區帶來大範圍降溫和大風天氣,降溫幅度大、影響範圍廣,北方部分地區氣溫將創入冬以來新低。經綜合研判和應急會商,中國氣象局啟動氣象災害四級應急響應。
  • 二十五個省份氣象部門啟動應急響應 全力應對今冬最強寒潮
    中國氣象局於12月27日9時啟動重大氣象災害(寒潮)三級應急響應,指導各級氣象部門嚴格落實各類應急預案,及時啟動和調整應急響應,形成部門合力。截至29日17時,全國已有25個省級氣象部門啟動寒潮相關應急響應。各級氣象部門壓實責任,加強值班值守與聯動會商,對標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全力做好服務保障工作。
  • 上海:升級颱風應急響應為二級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黃露報導 8月4日8時,上海市氣象局升級颱風應急響應為二級,要求業務單位和區氣象局加強應急響應值班值守,全力應對颱風「黑格比」帶來的風雨影響。
  • 寒潮預警繼續發布 中國氣象局啟動四級應急響應
    中新網1月6日電 據中國氣象局微信公眾號消息,中央氣象臺1月6日18時繼續發布寒潮藍色預警,考慮到此次強寒潮天氣將給我國中東部地區帶來大範圍降溫和大風天氣,降溫幅度大、影響範圍廣,北方部分地區氣溫將創入冬以來新低。經綜合研判和應急會商,中國氣象局啟動氣象災害四級應急響應。
  • 寒潮預警繼續發布!中國氣象局啟動四級應急響應!
    據中央氣象局官微消息,中央氣象臺1月6日18時繼續發布寒潮藍色預警,考慮到此次強寒潮天氣將給我國中東部地區帶來大範圍降溫和大風天氣,降溫幅度大、影響範圍廣,北方部分地區氣溫將創入冬以來新低。經綜合研判和應急會商,中國氣象局啟動氣象災害四級應急響應。
  • 福建明天起迎來寒潮 啟動重大氣象災害(低溫)Ⅲ級應急響應
    福建省氣象局已啟動重大氣象災害(低溫)Ⅲ級應急響應。據福建省氣象臺今天6時發布的「福建省寒潮警報」:受強冷空氣影響,29日夜裡起福建全省氣溫明顯下降,福建省大部出現寒潮天氣。最低氣溫的過程降溫幅度西部北部地區11~15℃,其餘大部8~10℃。
  • 上海:啟動寒潮三級應急響應
    12月29日9時30分,上海市氣象局啟動寒潮三級應急響應,要求各單位和相關人員加強應急值守,全力應對寒潮天氣。  針對此次寒潮過程,上海中心氣象臺已於29日11時將寒潮藍色預警信號升級為寒潮黃色預警信號,同時發布大風黃色預警信號。
  • 中國氣象局啟動重大氣象災害(寒潮)三級應急響應
    27日,中央氣象臺發布今冬首個寒潮黃色預警。當日9時,中國氣象局啟動重大氣象災害(寒潮)三級應急響應,各地氣象部門根據實際情況進入相應應急響應狀態。中國氣象局表示,此次寒潮天氣過程影響範圍廣、降溫劇烈、大風持續時間長,預計將對相關行業和公眾生活帶來較大影響。
  • 吉林省氣象局啟動重大氣象災害(暴雪)Ⅳ級應急響應
    中國吉林網從吉林省氣象局獲悉,1月15日上午9時10分,吉林省氣象局啟動重大氣象災害(暴雪)Ⅳ級應急響應。省氣象臺已發布暴雪藍色預警,並於15日8時24分將道路冰雪藍色預警升級為黃色。  鑑於上述情況,省局氣象服務領導小組成員及各內設機構、各相關直屬單位,通化、白山、延邊、長白山氣象局立即進入重大氣象災害(暴雪)Ⅳ級應急響應狀態,其他市(州)氣象局根據當地實際適時啟動相應應急響應。各單位安排好值班值守,密切做好監測,及時發布預報預警,跟蹤開展服務,各單位領導保持通訊暢通。
  • 中央氣象臺發布寒潮最高預警,多地啟動重大氣象災害應急響應
    針對即將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的「跨年寒潮」,中央氣象臺已經啟動最高級別的寒潮橙色預警。2020年12月28日6時,中央氣象臺發布寒潮橙色預警稱,強冷空氣將自西向東、自北向南影響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帶來大風和強降溫天氣。
  • 中國氣象局啟動三級應急響應
    針對此次降雨過程,5日10時,中央氣象臺將暴雨預警升級為黃色,持續發布強對流天氣預警,中國氣象局分別與水利部、自然資源部聯合發布山洪災害氣象預警、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實現四預警齊發。結合天氣形勢,中國氣象局提升重大氣象災害(暴雨)應急響應為三級,要求國家級氣象業務單位及相關地區氣象部門強化會商研判,密切監視雨情、水情、汛情變化,充分運用氣象現代化成果,滾動做好預報預警和信息報告,發揮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作用,主動對接應急管理、水利、自然資源、交通運輸等部門,提高氣象服務的針對性和時效性。
  • 防汛預警和應急響應等級如何劃分?啟動條件是什麼?你知道嗎?
    未來一周我省仍有兩次暴雨天氣過程······鑑於當前防汛形勢的嚴峻性,7月19日,河南省防汛應急響應級別由Ⅳ級提升為Ⅲ級。防汛預警和應急響應是如何劃分的?啟動條件又是什麼?應急響應措施又有哪些?今天小編就來科普一下!
  • 應對颱風「鸚鵡」 中國氣象局啟動四級應急響應
    中國天氣網訊 據來自中國氣象局應急辦消息,針對今年第2號颱風「鸚鵡」,經綜合研判和應急會商,中國氣象局領導今日(13日)17時啟動Ⅳ級應急響應。據監測,今年第2號颱風「鸚鵡」(熱帶風暴)6日13日16時中心位置位於北緯19.4度、東經115.2度,中央氣象臺已發布颱風藍色預警。預計,「鸚鵡」將以每小時15~20公裡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並將於14日上午在廣東臺山到湛江一帶沿海登陸。
  • 寒潮襲南粵:羊城氣溫一夜驟降十幾度 啟動氣象災害應急響應
    據廣州市氣象臺監測,該市已達到啟動氣象災害(寒冷)Ⅲ級應急響應標準。廣州市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決定從30日9時30分起將廣州市氣象災害(寒冷)Ⅳ級應急響應升級為Ⅲ級應急響應。不少廣州市民表示,自30日凌晨開始,明顯感受到風力變大,吹得窗戶噼啪作響,氣溫也開始驟降。當天早晨,需著棉衣、羽絨服等厚實的冬裝才能禦寒外出。
  • 各部門迅速響應聯動積極應對超強颱風「瑪莉亞」影響
    中央氣象臺持續發布颱風預警,並於10日升級發布最高級別預警——颱風紅色預警。各部門迅速響應,展開聯防應對和服務工作。  太湖防總於7月8日啟動防汛四級應急響應,並於9日提升至三級,8日提前開啟望虞河望亭水利樞紐排洩太湖水,太浦閘繼續按100立方米每秒洩水,努力降低太湖水位,為後續降雨騰出庫容。
  • 雄安啟動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和II級應急響應
    >應急響應的通知雄縣、容城、安新縣人民政府,新區各部門,雄安集團:根據雄安新區重汙染天氣預報會商情況,結合周邊區域保定市重汙染天氣應急啟動情況和省環境應急與重汙染天氣預警中心與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省環境氣象中心聯合會商結果,預計11月30日夜間-12月2日,受南風和逆溫等不利氣象因素影響
  • 吉林省氣象局啟動重大氣象災害(寒潮)Ⅳ級應急響應
    1月7日上午,吉林省氣象局啟動重大氣象災害(寒潮)Ⅳ級應急響應。  據悉,受貝加爾湖強冷空氣影響,1月6日開始吉林省氣溫再度下降,預計降溫幅度為5℃~7℃,部分地方可達8℃以上。
  • 北京:市區兩級氣象部門共同應對嚴寒天氣
    4日起,北京市氣象局向市委、市政府和供暖、燃氣、交通、電力等部門發布各類服務產品10餘期,並跟進做好服務。5日,北京市氣象臺發布大風黃色和持續低溫黃色預警信號,並加強天氣跟蹤,適時調整預警等級,同時啟動四級應急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