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個省份氣象部門啟動應急響應 全力應對今冬最強寒潮

2021-01-08 中國氣象局

  自12月28日以來,今冬最強寒潮天氣持續影響中東部大部地區。中國氣象局於12月27日9時啟動重大氣象災害(寒潮)三級應急響應,指導各級氣象部門嚴格落實各類應急預案,及時啟動和調整應急響應,形成部門合力。截至29日17時,全國已有25個省級氣象部門啟動寒潮相關應急響應。各級氣象部門壓實責任,加強值班值守與聯動會商,對標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全力做好服務保障工作。

  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莊國泰要求各級氣象部門切實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部署要求,全力做好預報服務工作,尤其是強化監測分析,根據不同區域和行業需求提供更加精細和更有針對性的建議。27日下午,他專程赴中央氣象臺指導寒潮天氣預報服務工作。在27日全國天氣會商後,中國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餘勇組織召開專題會議,進一步部署寒潮天氣氣象服務工作。

  從25日開始,中央氣象臺滾動報送氣象信息專報,密切跟蹤寒潮大風等災害性天氣,開展預報預警和影響分析。28日6時,中央氣象臺將寒潮黃色預警升級為橙色預警,並繼續發布海上大風黃色預警。當日下午,廣東省氣象局、香港天文臺、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進行視頻會商,共同研判寒潮給粵港澳大灣區帶來的影響。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提前一周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提供公路鐵路交通影響預測決策服務專報,積極與交通運輸部路網中心對接服務需求,聯合發布重大公路氣象災害風險預警。29日18時,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寒潮橙色預警。

  面對寒潮影響,多地供熱和能源部門提前升溫蓄熱,保障百姓溫暖過冬——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供熱辦28日下發「升溫令」,要求各供熱單位提前升溫運行供熱設備,加強安全巡檢和應急在崗備勤,保障寒流期間「氣溫下降,室溫不降」;山東多地能源集團和熱力公司建立供熱用煤用氣計劃調度機制,啟動備用熱源,實現全網滿負荷極限供熱;江蘇省燃氣和電力部門開展管網巡查和檢測,國電常州發電有限公司啟用無人機巡查線路,確保及時發現隱患。

  南方多地降溫將達12℃以上,各地各級相關部門全力保障糧油水電、熱源氣源安全穩定供應——

  精細化保障城市運行。上海發布今冬首個寒潮預警,2.0版本的城市精細化管理氣象先知系統融入城市運行管理。目前,上海已迅速在全市範圍內部署低溫雨雪冰凍天氣的防範應對,要求水、電、燃氣等行業落實應急保障措施,做到基本供應平穩有序。

  提前預判電力負荷。江西省氣象災害防禦指揮部辦公室細化部署強寒潮天氣防範應對工作,電力部門加強輸電線路和重要輸變電設備巡查,確保重要用戶和居民生活用電;針對寒潮天氣影響下用電負荷激增的風險,湖南氣象部門為煤電油氣等能源供應調度提供預報服務;湖北省氣象服務中心面向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提供精細到路段的雨雪天氣及大風預警。

  針對性應對驟然降溫。福建多地氣溫將在31日夜間達到今冬以來最低值,省氣象局已提醒閩南地區做好香蕉等作物的防寒防凍,閩西北等氣溫將降至0℃以下的地區需做好水電設施維護和交通安全保障工作。由於前期氣溫較高,此次寒潮將給廣東帶來驟然降溫,省氣象局特別提醒公眾注意防寒保暖並做好農業防凍工作。(黃彬 李一鵬 李慧 謝麗萍 鄧敏佳 張婷婷 唐悅 姚夢圓)

  (責任編輯:張林)

相關焦點

  • 中國氣象局啟動重大氣象災害(寒潮)三級應急響應
    央廣網北京12月27日消息(記者陳銳海)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今冬以來最強寒潮天氣將於12月28日至31日影響我國中東部地區。27日,中央氣象臺發布今冬首個寒潮黃色預警。當日9時,中國氣象局啟動重大氣象災害(寒潮)三級應急響應,各地氣象部門根據實際情況進入相應應急響應狀態。
  • 提醒| 吉林省氣象局啟動重大氣象災害(寒潮)Ⅳ級應急響應
    吉林省氣象局啟動重大氣象災害(寒潮)Ⅳ級應急響應1月7日上午,吉林省氣象局啟動重大氣象災害(寒潮)Ⅳ級應急響應。據悉,受貝加爾湖強冷空氣影響,1月6日開始吉林省氣溫再度下降,預計降溫幅度為5℃~7℃,部分地方可達8℃以上。
  • 上海:啟動寒潮三級應急響應
    12月29日9時30分,上海市氣象局啟動寒潮三級應急響應,要求各單位和相關人員加強應急值守,全力應對寒潮天氣。  針對此次寒潮過程,上海中心氣象臺已於29日11時將寒潮藍色預警信號升級為寒潮黃色預警信號,同時發布大風黃色預警信號。
  • 最強寒潮來襲!煙臺市氣象局啟動重大氣象(寒潮)應急3級響應!
    12月28日15時,煙臺市氣象局舉辦寒潮天氣通報會。受強冷空氣影響,今天夜間開始到31日我市將出現寒潮天氣,這次寒潮將給我市帶來大範圍的強降溫、降雪和大風。此次寒潮過程具有降溫劇烈、氣溫低、降雪強、風力大、持續時間長等特點,是近4年來影響煙臺最強的一次寒潮過程。
  • 中國氣象局部署應對寒潮天氣 要求強化監測分析提高服務針對性
    今冬以來最強寒潮天氣將於12月28日至31日影響我國中東部地區。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莊國泰要求各級氣象部門全力做好預報服務工作,尤其是強化監測分析,根據不同區域和行業需求提供更加精細和更有針對性的建議。在27日全國天氣大會商後,中國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餘勇組織召開專題會議,進一步部署寒潮天氣氣象服務工作。會議指出,此次寒潮天氣過程影響範圍廣、降溫劇烈、大風持續時間長,預計將對相關行業和公眾生活帶來較大影響。要切實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部署要求,發揚連續作戰精神,為人民生產生活提供有力保障。一要做好預警發布和應急響應工作,強化聯動會商,加強值班值守,切實落實責任。
  • 吉林省氣象局啟動重大氣象災害(寒潮)Ⅳ級應急響應
    1月7日上午,吉林省氣象局啟動重大氣象災害(寒潮)Ⅳ級應急響應。  據悉,受貝加爾湖強冷空氣影響,1月6日開始吉林省氣溫再度下降,預計降溫幅度為5℃~7℃,部分地方可達8℃以上。
  • 霜凍預警升級,氣象部門啟動四級應急響應
    4月21日,記者從寧夏氣象局了解到,氣象部門已啟動重大氣象災害霜凍四級應急響應,多措並舉,應對霜凍災害,預防、減輕霜凍對經濟林果的危害。據寧夏氣象臺預報,受蒙古冷空氣南下影響,預計:4月22—25日,全區大部地區有輕霜凍或霜凍天氣,其中23日和24日清晨,霜凍範圍和程度最大,最低氣溫降至零下6攝氏度至1攝氏度。寧夏氣象臺2020年04月21日15時25分發布霜凍黃色預警信號。
  • 中央氣象臺發布寒潮最高預警,多地啟動重大氣象災害應急響應
    針對即將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的「跨年寒潮」,中央氣象臺已經啟動最高級別的寒潮橙色預警。2020年12月28日6時,中央氣象臺發布寒潮橙色預警稱,強冷空氣將自西向東、自北向南影響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帶來大風和強降溫天氣。
  • 啟動極端寒潮天氣應急響應!淄博市教育局發布緊急通知!
    四、嚴格制度落實,強化應急處置。各區縣教體局、各學校要嚴格執行領導幹部帶班值守制度,確保24小時聯絡暢通。一旦發生緊急情況,要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妥善處置,有效應對,並按照信息報送時限和制度要求及時規範上報。
  • 寒潮天氣席捲南北方 各地各部門迅速應對
    當前抗災救災任務仍很繁重艱巨,全區上下防災救災的思想絲毫不能鬆懈,務必從保生活、保交通、保供應、保生活等方面全力做好抗災救災各項工作。據氣象部門預測,一方面要做好既有災情的救助工作,另一方面還要做好新的災情的應對工作。各級黨政主要領導要靠前指揮,統籌人力、物力和財力,及時協調解決抗災救災中的重大問題。自治區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通力合作,帶著感情去抗災救災,給予受災地區更多的支持和幫助。
  • 中央氣象臺今年首個暴雪橙色預警發出多地氣象部門積極應對雨雪天氣
    11月18日,中央氣象臺發布今冬首個暴雪橙色預警,同時繼續發布暴雨藍色預警。同日,中東部地區雨雪天氣進入最強時段。19日,雨雪範圍縮小,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等地仍有大到暴雪。受影響地區氣象部門積極應對,築牢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
  • 為應對寒潮 中國氣象局啟動Ⅳ級應急響應
    中國天氣網訊 中央氣象臺1月6日18時繼續發布寒潮藍色預警,此次強寒潮天氣將給我國中東部地區帶來大範圍降溫和大風天氣,降溫幅度大、影響範圍廣,北方部分地區氣溫將創入冬以來新低。經綜合研判和應急會商,中國氣象局領導於6日18時30分籤發命令,中國氣象局辦公室、減災司、預報司、觀測司,氣象中心、氣候中心、衛星中心、信息中心、探測中心、公共服務中心、宣傳科普中心、氣象報社、華風集團立即進入Ⅳ級應急響應狀態。相關省(區、市)氣象局根據實際研判啟動相應級別應急響應,各單位要嚴格按照氣象災害應急響應工作流程做好各項工作。
  • 我國多地氣溫或創入冬新低 氣象部門全力做好服務保障
    中國氣象局高度重視,於1月6日啟動四級應急響應,周密部署服務保障工作,抓實抓細各項舉措。從1月4日起,中央氣象臺滾動報送重大氣象信息專報,緊密跟蹤此次天氣過程,做好預報預警和影響分析。5日至6日,中央氣象臺持續發布寒潮藍色預警以及海上大風黃色預警。同時,製作發布全國農業氣象影響預報與評估產品,分析寒潮天氣給多地農業生產帶來的影響,為各級農業農村部門採取應對措施提供支撐。
  • 泰州:迎戰今冬最強寒潮 暖心行動守護你
    入冬以來的第二個寒潮警報已經拉響。為做好應對工作,昨天,泰州市各地各有關部門迅速行動,未「雪」綢繆、厲兵秣馬,嚴陣以待應對寒潮侵襲,或全力備戰,或上門指導,或發布提示,確保全力維護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做好防災減災救災和安全生產工作。
  • 寒潮預警繼續發布,中國氣象局啟動四級應急響應
    寒潮預警繼續發布,中國氣象局啟動四級應急響應 中國氣象局微信公號 2021-01-06 21:19
  • 北京:市區兩級氣象部門共同應對嚴寒天氣
    1月6日至7日,北京出現大風、強降溫天氣,氣象數據不斷刷新歷史記錄。市區兩級氣象部門深化內外聯動,積極為供暖、交通、疫情防控、公眾出行等提供氣象服務保障。  4日起,北京市氣象局向市委、市政府和供暖、燃氣、交通、電力等部門發布各類服務產品10餘期,並跟進做好服務。5日,北京市氣象臺發布大風黃色和持續低溫黃色預警信號,並加強天氣跟蹤,適時調整預警等級,同時啟動四級應急響應。
  • 各部門迅速響應聯動積極應對超強颱風「瑪莉亞」影響
    各部門迅速響應,展開聯防應對和服務工作。  國家防總啟動三級應急響應 派出4個工作組  7月9日上午,國家防總召開異地視頻會議,分析研判第8號颱風「瑪莉亞」發展動態及其可能帶來的影響,對防禦工作進一步作出安排部署,並於9日12時啟動防汛防颱風三級應急響應,派出4個工作組分赴福建、浙江、江西、安徽等省協助開展防汛防颱風工作
  • 颱風「瑪莉亞」登陸福建連江 相關地區部門全力應對
    今年第8號颱風「瑪莉亞」(強颱風級)的中心已於11日9時10分前後在福建省連江縣黃岐半島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4級(42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60百帕,成為今年以來登陸我國的最強颱風,也是有氣象記錄以來7月登陸福建的最強颱風。上午10時,「瑪莉亞」已減弱為颱風級,但風雨影響仍會持續。
  • 福建明天起迎來寒潮 啟動重大氣象災害(低溫)Ⅲ級應急響應
    福建省氣象局已啟動重大氣象災害(低溫)Ⅲ級應急響應。據福建省氣象臺今天6時發布的「福建省寒潮警報」:受強冷空氣影響,29日夜裡起福建全省氣溫明顯下降,福建省大部出現寒潮天氣。最低氣溫的過程降溫幅度西部北部地區11~15℃,其餘大部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