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天氣席捲南北方 各地各部門迅速應對

2020-12-05 中國氣象局

  編者按:自2012年12月26日以來,我國大部地區再次遭遇寒潮天氣。北方風雪加重,南方低溫持續。中央氣象臺發布寒潮藍色預警。適逢臨近周末與元旦節假日,氣象部門提示做好防寒保暖和節假日出行安全準備。各地各部門根據預警信息,迅速在煤氣油運、節日安全以及農業管理等方面展開聯動,加大防範力度。  

  中國氣象局:寒潮預警持續 海上大風強勁

  中央氣象臺12月28日繼續發布寒潮藍色預警和海上大風黃色預警。受強冷空氣影響,預計12月28日08時至30日08時,新疆南疆盆地、西北地區中東部、內蒙古大部、華北、東北地區大部、黃淮、江淮、江漢、西南地區東部、江南、華南、雲南東部等地氣溫將先後下降6~10℃,其中西北地區東部、內蒙古中東部、華北北部、東北地區中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降溫12~14℃,局地可超過14℃;北方大部地區並伴有5~6級偏北風,江河湖面風力可達7~8級。我國東部海域將先後有7~9級大風。

  預計,29日08時至30日08時,受強冷空氣影響,東海大部海域、臺灣海峽、臺灣以東洋面、北部灣將有9級的偏北到東北風,陣風可達10~11級,渤海、渤海海峽、黃海大部海域將有7~8級、陣風9級的西北風,南海北部海域、瓊州海峽將有7~8級、陣風9級的東北風。    

    

  國家發展改革委:保障天然氣穩定供應

  來自中國政府網的消息,國家發展改革委下發緊急通知,要求保障當前天然氣穩定供應。入冬後,我國出現較大範圍雨雪低溫天氣,部分地區進入用氣高峰期,天然氣需求量迅速大幅攀升。受天然氣管輸能力限制和儲氣調峰能力嚴重滯後等因素影響,部分地區供需矛盾較為突出,太原、石家莊、濟南等地相繼出現供應緊張狀況。

  為保障天然氣正常供應,國家發展改革委要求:各有關方面要更加重視監測預警,及時掌握天然氣供應狀況,特別要重點關注「西氣東輸」、「陝京系統」等沿線地區的運行情況,加強組織協調,完善應急預案,做好應急管理,穩定天然氣供應。各有關企業要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繼續保持高負荷生產,千方百計挖掘潛力,壓減企業自用,盡最大可能提高商品量,科學調用儲氣資源,積極落實進口資源,努力增加天然氣資源供應。各有關方面要統籌資源平衡和產銷銜接,搞好科學調度,強化針對性調節,密切上下遊協作,加強對薄弱環節的安全管理,確保天然氣產銷儲運設施平穩運行。各地要加強輿論宣傳引導,促進能源節約和合理利用。在迎峰度冬期間要進一步加強需求側管理,採取壓減可中斷用戶、推廣錯峰避峰、合理控制供暖溫度等措施,有效削減高峰用量;按照新修訂的《天然氣利用政策》明確保供序列,把確保居民生活用氣放在首位。如出現供氣緊張,應按順序壓縮其它行業用氣,優先保證群眾生活、公共設施、公共運輸等重點領域用氣。

   交通運輸部:保障兩節及春運群眾出行安全

  來自交通運輸部的消息,12月24日,交通運輸部發出通知,要求各部門、各單位切實做好元旦、春節和春運期間交通運輸安全生產工作,切實把保障人民群眾出行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全力營造節日期間良好的交通運輸安全環境。

  各地要以安全生產現場和基層一線為重心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領導幹部要帶頭深入企業、基層和現場,加強對管轄範圍內重點領域、重點企業、重點車船的監督檢查。以長途客運、農村客運等為重點,加強道路客運安全監管;以「四區一線」水域和「四客一危」船舶為重點,加強水路旅客運輸的安全監管;以嚴厲打擊非法違規運輸危險化學品行為為重點,加強與公安、安監等部門的配合,加大聯合執法力度;以長大橋隧工程、冬季用火用電及火工品的使用管理為重點,加強交通運輸建設施工的安全監管;以安全調度、防擁擠踩踏、防火災等為重點,加強城市軌道交通運行的安全監管。

  各部門、各單位將立足超前防範,加強預報、預警、預防工作,同時加強對交通運輸企業防抗自然災害工作的指導,嚴防自然災害引發交通運輸安全生產事故。加強安全值守,及時做好信息報送工作。

  國務院安委辦:要求做好冬季和兩節期間安全生產工作

  據中國政府網站消息,日前,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下發《關於做好冬季和2013年元旦春節期間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地切實加強冬季和2013年元旦、春節期間安全生產工作,有效防範和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

  《通知》指出,今年入冬以來,雨雪冰凍等惡劣天氣驟然增多,全國出現了大範圍、長時間的低溫雨雪天氣,南方部分地區出現了冰凍,誘發事故的不穩定因素增多。元旦、春節期間,群眾活動多,人流、物流、車流劇增,生產經營建設、交通運輸等處於繁忙時期,安全管理難度進一步加大。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層層落實責任,認真組織開展安全大檢查,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通知》要求,要加強雨、雪、霧天氣下的道路通行管理工作,制定惡劣天氣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防範預案,不能保證通行安全的,要果斷採取管制措施,提前疏導分流;要針對冬季和節日特點,加強高層建築和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管理和隱患排查,嚴格大型集會、焰火集中燃放等群眾活動的審批,制定並落實安全防範措施,嚴防火災和擁擠踩踏等事故;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結合冬季氣候特點,切實加強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建築施工等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監管,集中開展安全大檢查和專項治理整頓,發現隱患,及時整改。

  《通知》最後強調,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認真落實聯動機制,加強針對極端天氣的預報、預警、預防工作,督促企業認真開展風險評估、隱患排查和應急物資儲備等工作,落實極端天氣下的安全防範措施,嚴防自然災害引發生產安全事故。

  長江海事:啟動防凍防滑預警 應對大範圍雨雪天氣

  據中國新聞網消息,12月26日,長江幹線湖北、安徽、江西、江蘇等地出現雨雪天氣。長江海事部門啟動防凍防滑預警,開展雨雪夜間巡查,部署船舶、港口、渡口防凍防滑安全檢查,確保長江枯水期船舶通航安全。

  連日來,長江中上遊頻頻遭遇雨雪低溫天氣,25日晚21時,三峽庫區巴東水域江面形成陣陣霧氣,巴東海事處利用電子巡航系統對過往船舶開展連續監控,宣傳雨雪安全信息,提醒過往船舶,夜間加強值班、謹慎操作。同時,長江中遊宜都江段海巡艇對橋區水域、石鼓錨地、洋溪橫駛區、洋溪油庫碼頭、關洲水道等重點水域進行巡查,查看轄區航道的夜間通航狀況和錨地的停泊秩序,通過VHF和擴音器現場糾正個別夜間作業船舶調整探照燈,以減少對夜航船舶造成的幹擾。

  26日,三峽庫區巴東至長江中遊枝江段迎來今冬首場降雪,宜昌海事局150名執法人員深入碼頭,對轄區95艘客渡船開展防凍防滑安全檢查,要求跳板上啟用防滑草墊,在碼頭維護乘客安全上下船。

  據悉,在雨雪天氣中,海巡艇重點堅守庫區、壩區、橋區及重點渡口,現場維護秩序,並啟動春運查船專班。各海事部門正抓緊督促轄區客渡船落實低溫防滑、防凍設備檢查,實施海事人員渡口安全責任制,確保客渡船不超載、不冒霧航行。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部署抗災救災工作

  12月26日,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在內蒙古自治區氣象局召開內蒙古東六盟市抗災救災工作視頻會議,通報入冬以來全區遭受雪災情況和各地抗災救災工作的進展情況,分析研判當前面臨的形勢,對下一步抗災救災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

  李佳充分肯定了前一階段的抗災救災工作。今年入冬以來內蒙古遭受的這場雪災,來得早、範圍廣、積雪深、氣溫低,災情之重、損失之大實屬罕見。災情發生後,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的安排部署,各有關部門密切配合、主動作為,受災地區全力以赴、積極應對,特別是氣象部門嚴密監測災情,及時發布預警信息,為抗災救災提供了科學的決策依據;廣大受災群眾不等不靠、自救互助。目前,災區群眾人心安定,社會大局穩定,抗災救災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當前抗災救災任務仍很繁重艱巨,全區上下防災救災的思想絲毫不能鬆懈,務必從保生活、保交通、保供應、保生活等方面全力做好抗災救災各項工作。據氣象部門預測,一方面要做好既有災情的救助工作,另一方面還要做好新的災情的應對工作。各級黨政主要領導要靠前指揮,統籌人力、物力和財力,及時協調解決抗災救災中的重大問題。自治區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通力合作,帶著感情去抗災救災,給予受災地區更多的支持和幫助。受災地區要切實管好用好救災資金,把錢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採取多種形式,加大防災救災知識的普及力度,切實提高廣大農牧民群眾的防災救災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堅決打贏抗災救災這場硬仗。

  據悉,今年入冬以來,內蒙古全區氣候呈現氣溫偏低、座冬雪形成早、降雪過程多、量級大、影響範圍廣的特徵。截止目前,全區共出現8次大範圍降雪天氣。持續的強降雪使呼倫貝爾、興安盟、通遼、赤峰、錫林郭勒和烏蘭察布等地遭受了歷史罕見的嚴重雪災。內蒙古氣象部門積極加強與相關部門的聯合會商,強化雪災的監測預警,加強雪災的評估認定工作,及時為黨政領導和相關部門提供準確的災情及演變情況,並利用各種媒體,第一時間向公眾傳播預報和預警信息。

  天津:及時指導設施農業應對低溫凍害

  自今年入冬以來,天津地區氣溫持續偏低,12月上旬全市平均氣溫為-3.2℃,為1986年以來歷史同期最低。受大風降溫影響,薊縣、寶坻、武清、北辰、寧河等多個涉農區縣最低氣溫均低於-10℃,設施農業生產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針對持續低溫可能對設施農業生產造成的影響,天津市氣象部門及時做好服務工作,派出大量農業氣象技術人員到設施農業生產基地實地查看溫室內溫度、溼度、土壤含水量等情況,了解農作物生長狀況,並指導農戶及時採取增溫措施;氣象部門通過溫室內外實景監測設備實時監測溫室內作物長勢變化和外界降雪大風等災害實況,並通過手機簡訊、電子顯示屏、農村大喇叭等多種渠道快速發布預報、預警和設施農業生產建議;此外,市氣象部門還向農業生產管理部門發布設施農業氣象服務資料,對天氣變化實況、溫室內氣溫變化、未來天氣預報等進行詳細闡述,對設施農業生產應對低溫凍害的措施給予建議:1月是天津最冷的時段,要做好溫室保溫增溫準備。可以採取棚面增加紙被、塑料布、草苫等保溫措施,重點注意溫室前部保溫,同時也要控制好棚室溫度不能過高,以免影響作物正常發育。

  湖南:發布今冬首個暴雪和道路結冰預警

  12月25日,冷空氣強勢來襲,雨雪、降溫成為三湘天氣的「關鍵詞」。26日,湖南省氣象臺先後發布今冬首個道路結冰預警和暴雪藍色預警,提醒公眾和各相關單位注意防範降雪、凍雨天氣對交通運輸、電力、農業等的不利影響。

  25日晚,大範圍雨雪天氣自北向南拉開序幕,部分地區迎來2012年入冬以來第一場雪。據實況氣象資料顯示,25日8時至26日8時,張家界、常德、益陽、嶽陽、湘西自治州及懷化北部地區共23縣市出現雨夾雪或雪,冰凍也不甘示弱,據監測顯示,昨天下午16時南嶽出現冰凍,截止到今晨8時電線覆冰厚度為12毫米,而新化縣也出現輕冰凍。

  湖南省氣象臺26日9時和10時30分分別發布道路結冰橙色預警和暴雪藍色預警,24小時內湘北大部分地區路表溫度將在0℃以下,預計上述地區仍有雨雪天氣,道路結冰有所發展,對交通有較大的影響。自治州、張家界、常德、益陽、嶽陽、懷化 、婁底24小時內降雪量將達5毫米以上,可能對交通或者農牧業有影響,請有關部門做好防寒防凍工作。交通、公安等部門要按照職責做好道路結冰應急工作;駕駛人員必須採取防滑措施,聽從指揮,慢速行駛;行人出門注意防滑。

  氣象專家提醒,近期全省大部持續降溫,溼冷感覺明顯,外出的人們要注意添衣保暖,老人或體質較弱者應儘量減少外出。取暖的朋友們,要注意通風換氣,謹防一氧化碳中毒。

  安徽:啟動Ⅳ級響應 牢守第一防線應對雨雪

  12月25日,安徽全省大部分地區出現雨夾雪或降雪天氣。對於此次降雪過程,安徽省氣象部門提前48小時準確預報了大範圍降雪過程,為各行各業積極應對低溫雨雪天氣贏得了先機。

  同雨雪較量,守牢關鍵的第一道防線,氣象責任重大。24日清晨,安徽省氣象部門便及早地作出預報,同時加強對地市局的預報指導,做好降雪過程、積雪深度、最低氣溫預報,並做好決策服務和預警信息發布工作。26日7時30分安徽省氣象局發布暴雪藍色預警,14時提升為黃色,並於17時30分發布道路結冰黃色預警。同時,26日連發三期《天氣情況快報》報送省委省政府及相關部門,提請關注雨雪將引發的顯現和潛在的多種問題。安徽省政府根據氣象部門的預報,及時下發了《關於認真做好低溫雨雪天氣防範應對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採取有力措施,積極應對低溫雨雪天氣。安徽省氣象局按照省政府部署,隨即啟動重大氣象災害(暴雪)應急預案Ⅳ級應急響應,省局主要負責人和分管負責人坐鎮省氣象臺指導降雪預報預警服務工作,要求全省氣象部門繼續嚴密監測,加強天氣會商,及時預報預警,同時加強與各相關部門溝通交流,全力做好雨雪天氣的決策服務和公共服務工作。

  安徽氣象部門通過氣象簡訊、網站、96121語音平臺、電視、廣播、報紙、微博等載體第一時間傳遞預報預警信息,為各行各業做好低溫雨雪天氣防範應對工作提供了有效指導。12月26日,全省高速公路網遭遇入冬以來第一場大範圍降雪。安徽省氣象局通過高速公路氣象信息服務及預警平臺與交通部門共享道路交通安全信息資源,部分高速公路採取限速行駛等措施,並加大除雪保暢通力度,截至26日下午,全省高速公路網總體通行平穩。

  湖北:發布今冬首個暴雪黃色預警

  12月26日12時,武漢中心氣象臺發布今年入冬以來首個暴雪黃色預警信號,提醒公眾和相關單位防範降溫降雪天氣帶來的不利影響。

  25日,湖北部分地區迎來雨雪天氣,26個縣市出現積雪,這次降雪天氣也是全省大部地區今冬以來的第一場雨雪天氣。26日上午,武漢上空雪花飄飄,主城區出現積雪。武漢中心氣象臺預計,今天下午到晚上,武漢市、荊州東南部、鹹寧、黃石、鄂 州、黃岡南部有6毫米以上的暴雪,建議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落實防雪災和防凍害措施,交通、鐵路、電力、通信等部門要加強道路、鐵路、線路巡查維護,做好道路清掃和積雪融化工作,農牧區和種養殖業要備足飼料,做好防災抗災準備。

(責任編輯:賴敏)

  湖南:道路結冰暴雪大霧預警接連拉響     

  隆冬腳步走近,湖南天氣舞臺異常活躍,道路結冰橙色預警、暴雪藍色、大霧黃色預警接連拉響。受冷空氣南下影響,12月29日傍晚前後,湘中以南地區的雨雪將逐漸發展並加強,部分海拔較高地區的冰凍也將有所發展。

  天空陰沉,寒風瑟瑟,「滴滴滴……」手機預警信息急促響起。昨天(12月28日)下午15時30分,湖南省氣象局拉響道路結冰橙色預警:預計24小時內全省大部分地區路表溫度將在0℃以下,省內將有雨雪天氣,道路結冰有所發展,對交通有較大的影響。 

  暮色降臨,安靜的夜裡,手機預警鈴聲再度清澈響起。28日晚21時,省氣象局拉響暴雪藍色預警:自治州、張家界、常德、益陽、嶽陽、懷化北部24小時內降雪量將達5毫米以上,可能對交通或者農牧業有影響,請有關部門做好防寒防凍工作。手握著氣象簡訊,各部門緊急部署防禦工作。 

  今晨5時40分,湖南繼續發布大霧黃色預警:目前全省大部分地區已經出現霧。預計未來4-5小時內張家界、吉首、懷化、益陽、嶽陽、長沙、株洲、婁底地區的霧還將持續並發展。霧天能見度較低,駕駛人員應控制速度,確保行車安全,高速公路、輪渡碼頭應採取措施,保障交通安全。 

  昨天白天,省內大部分地區雨雪天氣出現短暫間歇。28日傍晚開始,受另一股地面冷空氣的影響,省內自北向南出現新一輪的降溫降雨(雪)天氣過程。 

  據監測數據顯示,12月28日8時至29日8時,全省平均降水量8.8毫米,湘中以北共36縣市出現雨夾雪或純雪。除南嶽外,省內其他地區暫未出現冰凍。 

  省氣象臺專家周慧分析,受冷空氣南下的影響,省內雨雪分界線逐漸南壓,29日傍晚前後,湘中以南地區的雨雪天氣將逐漸發展並加強,部分海拔較高地區的冰凍天氣也將有所發展。由於此次過程速度較快,30日雨雪天氣逐漸好轉,31日省內大部轉為晴好天氣,不過湘西、湘北局地有大霧,要重點防範。

  為全力做好元旦前夕雨雪冰凍天氣氣象保障服務,省氣象局預警簡訊發布平臺堅持24小時值班值守,跟蹤發布災害性天氣預警。針對元旦前後的天氣,省氣象臺於28日提前製作《元旦前後天氣》專題,為各相關部門及市民元旦出行提供參考。

  安徽:37市縣出現積雪 氣象部門全力應對

  12月29日早晨,安徽江北大部分地區出現降雪,截至當日08時,江北有37個市、縣出現積雪。對於此次降雪天氣,安徽省氣象部門早有準備,提前準確預報,及時開展預警,優質的氣象服務贏得了讚譽。

  在剛剛告別12月25日的大範圍雨雪氣象服務後,12月26日,安徽省氣象局就密切關注29日的降雪天氣,當日向省委、省政府以及有關部門報送了3期《天氣情況快報》,明確指出29日安徽將有明顯雨雪天氣,對降雪的時段、範圍、雪量都做出了準確的預報,並提出及時做好道路積雪和積冰清除工作,確保交通運輸安全;降溫幅度較大,注意添衣保暖,預防感冒等建議。

  12月26日晚、27日早,省局局長于波、副局長鮑文中先後兩次到省氣象臺指導降雪預報預警服務工作,于波要求繼續嚴密監測,關注雪情動態,加強天氣會商,及時預報預警,全力做好29日的雨雪氣象服務。

  此後,按照省局黨組的統一部署,安徽各級氣象部門加強會商和監測,全力以赴開展雨雪天氣服務。省氣象臺加強對市、縣氣象臺站的預報指導,每天製作預報服務材料,12月26-29日上午已連續報送7期《天氣情況快報》。隨著雨雪天氣的臨近,省氣象臺於12月28日10時40分發布了寒潮藍色預警,12月29日 7時15分發布暴雪藍色預警,9時又變更發布了暴雪黃色預警。省氣科所製作兩期農氣服務材料,提醒關注加強設施農業管理,預防凍害。省公共氣象服務中心通過氣象簡訊、網站、96121語音平臺、電視、廣播、報紙、微博等載體第一時間傳遞預報預警信息,通過高速公路氣象信息服務及預警平臺與交通部門共享道路交通安全信息資源,部分高速公路採取限速行駛等措施,並加大除雪保暢通力度。全省各級氣象臺站加密觀測積雪,為做好雨雪預報和氣象服務提供了第一手的參考資料。

  江西:氣象部門加強預報應對多地降雪

  受較強冷空氣影響,2012年12月29日,江西全省多地出現降雪。截至14時,九江、南昌、萍鄉、宜春、新餘五市和上饒市西北部共有14個縣市出現降雪,另有19個縣市出現雨夾雪,九江市區積雪1釐米、廬山積雪達9釐米。

  12月27日,江西省氣象臺預報了29日江西將出現今年入冬以來第一場雪,並在冷空氣來臨前的12月29日早晨發布寒潮藍色預警信號:29日中北部將有一次明顯的大風、降溫和降雪天氣過程,中午到晚上贛北和贛中北部有中雪或雨夾雪,部分大雪,贛中南部有小到中雪或雨夾雪。

  根據最新氣象資料分析,預計這次降雪將持續到12月29日上半夜,上饒、鷹潭、撫州、吉安四市12月29日下午到晚上也將由雨轉雨夾雪或雪;上述降雪地方局部有中到大雪。

       (責任編輯:張永)

  

  

相關焦點

  • 福建省各地各部門聯動 積極應對冰雪惡劣天氣
    受強冷空氣影響,連日來,福建省氣溫大幅下降,記者從省應急廳獲悉,福建省各地各有關部門聯動,積極應對冰雪惡劣天氣。  省交通運輸廳統計,截至1月11日8時,全省高速公路、普通國省道通行正常,無路面結冰仍管制路段。受寒潮天氣影響7日起累計6個路段因積雪結冰交通管制均已搶通。全省客運累計停運126條線路、182個班次,恢復83條,仍停運43條。
  • 寒潮來襲,各地全力應對
    1月5日,中央氣象臺發布今年首個寒潮藍色預警。受較強冷空氣影響,5日夜間至8日,我國中東部地區氣溫將普遍下降6~8攝氏度,局地10攝氏度以上;北方部分地區最低氣溫將創入冬以來新低。各地各部門迅速採取措施,應對極端天氣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
  • 二十五個省份氣象部門啟動應急響應 全力應對今冬最強寒潮
    自12月28日以來,今冬最強寒潮天氣持續影響中東部大部地區。中國氣象局於12月27日9時啟動重大氣象災害(寒潮)三級應急響應,指導各級氣象部門嚴格落實各類應急預案,及時啟動和調整應急響應,形成部門合力。
  • 寒潮來襲,24小時內最大降幅可達14到15攝氏度!江蘇各地積極應對
    根據氣象資料分析,從12月28日起,一股威力巨大的寒潮將自北向南橫掃我國。而江蘇從29日開始氣溫將迅速下降,24小時內最大降幅可達14到15攝氏度,直接跌入冰點以下,創下今冬最低。同時,伴隨著降溫的還有較強的雨雪天氣,部分地區會出現大雪甚至暴雪。
  • 寒潮來襲!天氣預報顯示東川最低氣溫0度!雲南發布緊急通知!
    寒潮降溫天氣防範應對工作的緊急通知 雲府辦明電〔2021〕1號 各州、市、縣、區人民政府,省直各委、辦、廳、局: 根據氣象部門預報,近期,我省大部分地區將有連續寒潮降溫天氣。
  • 寒潮來襲 | 蘭州鐵路局各單位積極應對最強寒潮
    寒潮來襲 | 蘭州鐵路局各單位積極應對最強寒潮 2020-12-31 19: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各地各部門積極行動應對颱風「安比」
    應對颱風「安比」,處置洪澇災情,各地各部門積極行動精準研判 嚴密防範 高效救援充分準備,紮實應對為抵禦颱風「安比」,各地積極響應,提前做好準備,紮實有效應對。上海市防汛指揮部於7月21日17時35分將防汛防颱風應急響應提升為Ⅱ級,各級防汛部門全面進入抗擊颱風的實戰階段。浙江省防指維持防颱風Ⅱ級應急響應。江蘇省防指於7月21日17時啟動Ⅲ級應急響應,並派出工作組赴蘇州等地督促指導防颱風措施落實情況。
  • 應對寒潮 及時發布預警信息 多部門堅守保障民生供應 關愛社會弱勢...
    為應對本次大範圍、大幅度寒潮降溫天氣,我省各地多部門積極行動保障民生供應,同時為社會弱勢群體送去冬日溫暖。   在連雲港灌南縣新安鎮新東村,村裡的大喇叭傳來寒潮預警信息。蔬菜種植大戶李兆高一聽到廣播,就立刻對大棚進行加固。今年,李兆高種植了100多畝草莓和蔬菜,此次寒潮中,他的100多畝蔬菜基本沒有受寒潮影響。
  • 福建寒潮下各地低溫預測,減災委關於做好低溫災害防範工作
    省氣象臺25日發布「寒潮警報」和「低溫預警Ⅱ級」。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省委尹力書記、王寧省長作出批示,要求認真做好此次寒潮天氣防範應對工作,防止發生極端影響,加強監測預警和應急值守,落實落細農業、電網、交通運輸等方面的防寒防凍措施,確保各行各業生產安全、人民群眾生活秩序正常。
  • 切實做好低溫雨雪冰凍 溫州災害天氣防範應對工作
    溫商網訊(記者 盧盈蕾) 12月29日11時9分,市氣象臺發布警報,將溫州市區寒潮藍色預警信號升級為寒潮黃色預警信號。當天,溫州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發布《關於切實做好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天氣防範應對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全市各地各單位高度重視防範應對工作,落實各項防範措施。
  • 中國氣象局部署應對寒潮天氣 要求強化監測分析提高服務針對性
    今冬以來最強寒潮天氣將於12月28日至31日影響我國中東部地區。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莊國泰要求各級氣象部門全力做好預報服務工作,尤其是強化監測分析,根據不同區域和行業需求提供更加精細和更有針對性的建議。在27日全國天氣大會商後,中國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餘勇組織召開專題會議,進一步部署寒潮天氣氣象服務工作。會議指出,此次寒潮天氣過程影響範圍廣、降溫劇烈、大風持續時間長,預計將對相關行業和公眾生活帶來較大影響。要切實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部署要求,發揚連續作戰精神,為人民生產生活提供有力保障。一要做好預警發布和應急響應工作,強化聯動會商,加強值班值守,切實落實責任。
  • 各部門迅速響應聯動積極應對超強颱風「瑪莉亞」影響
    編者按:2018年第8號颱風「瑪莉亞」於7月4日在關島附近洋面生成,隨後迅速加強為超強颱風,向我國東南沿海地區靠近。中央氣象臺持續發布颱風預警,並於10日升級發布最高級別預警——颱風紅色預警。各部門迅速響應,展開聯防應對和服務工作。
  • 2020年2月14-16日寒潮天氣過程與影響評估
    中國天氣網廣西站訊 2020年2月14~16日,受強冷空氣影響,我區出現寒潮天氣過程,各地氣溫劇烈下降,大部地區出現大風,桂東、桂南部分地區有暴雨到大暴雨,局地有冰雹、雷電等強對流天氣,桂北高寒山區出現雪或雨雪天氣。
  • 寒潮 - 寒潮-資訊-中國天氣網<
    寒潮定義【寒潮】(coldwave)是極地或寒帶的冷空氣大規模地向中、低緯度的侵襲活動。東亞地區的寒潮特別強烈。定義1:冬半年引起大範圍強烈降溫、大風天氣,常伴有雨、雪的大規模冷空氣活動,使氣溫在24小時內迅速下降達8℃以上的天氣過程。
  • 北京:市區兩級氣象部門共同應對嚴寒天氣
    4日起,北京市氣象局向市委、市政府和供暖、燃氣、交通、電力等部門發布各類服務產品10餘期,並跟進做好服務。5日,北京市氣象臺發布大風黃色和持續低溫黃色預警信號,並加強天氣跟蹤,適時調整預警等級,同時啟動四級應急響應。
  • 啟動極端寒潮天氣應急響應!淄博市教育局發布緊急通知!
    今天,淄博市教育局發布關於切實做好強降溫防範應對工作的緊急通知各區縣教育和體育局,高新區、經開區、文昌湖區教育行政部門,局屬各學校:據市氣象臺發布的寒潮黃色預警:6日到8日,我市出現寒潮天氣,伴有強降溫和大風。
  • 各地各部門加強監測預報服務迎戰「蘇力」
    中國氣象局已於7月11日8時啟動重大氣象災害(颱風)Ⅱ級應急,福建、浙江等沿海氣象部門以及中國氣象局各單位迅速進入應急狀態,全力應對「蘇力」。  福建:提升應急響應至Ⅰ級 全力備戰「蘇力」  12日17時,福建省氣象局將颱風Ⅱ級應急響應工作狀態提升為Ⅰ級。
  • 一線微觀丨韶關高速交警開展應對寒潮天氣應急處置綜合演練
    為做好寒潮惡劣天氣道路交通應急管控,嚴防發生長時間、大範圍交通擁堵和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提升樂廣高速公路道路通行能力。11月26日上午,韶關交警高速一、三大隊聯合京珠北公司、路政、養護等部門在梅花北服務區路段開展應對寒潮天氣應急處置綜合演練。
  • 應對寒潮天氣 國網濟寧供電公司出舉措保電力供應
    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謝亮亮 通訊員 李軍) 受強冷空氣影響,12月28日夜間至31日,濟寧市將出現寒潮天氣過程,並伴有明顯雨雪天氣。濟寧市委、市政府連續下發多個文件,要求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做好寒潮、雨雪冰凍災害天氣應對準備工作。
  • 連夜破冰除雪、公交滿負荷運行……山東這樣迎戰「最強」寒潮
    氣象部門發出寒潮天氣預報後,26日當天晚上,山東省政府辦公廳下發緊急通知,部署做好抗寒潮、冰凍及次生災害影響的應對準備工作:全省迅速開展災害風險隱患排查;公安等部門強化道路管控;供水、供電、通訊等部門則加強重要設備、重點地段巡查維護,防止因線路、設備結冰出現問題;針對寒潮天氣對農業生產可能造成的災害,我省加強災害性天氣應對技術指導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