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又在 DNA 中存了一張 GIF 圖,這次是在活的細菌裡

2020-12-05 好奇心日報

大腸桿菌是腸道菌群的組成成分之一,它的遺傳背景清楚,在基因工程中的應用最為廣泛。科學家們編輯它的基因,將它轉變為抗生素、癌症藥物、生物燃料等產品的合成工廠。在最近的中,大腸桿菌甚至變身存儲設備,藉助基因編輯技術存儲了一張 GIF 圖像。一項實驗

使用 DNA 存儲數據,5 年前就有團隊在 DNA 中存儲文字和圖片。作為新興的存儲介質,它存儲密度巨大,1 克 DNA 可存數億 GB 數據;儲存年限久遠,妥善保存可數萬年,並且測序就能讀取。缺點則是目前合成 DNA 的成本太高,且不能隨時存取。並不是新聞

但在此前的研究中,存儲的介質都是人工合成 DNA 的片段,而不是活細胞中的 DNA。將信息存儲在細胞多變的環境裡,要比直接合成基因片段困難得多。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把一張手掌的照片和一段策馬奔騰的動態圖片編碼成 DNA 片段,藉助 CRISPR 基因編輯技術剪切到大腸桿菌的基因當中,在數代繁衍後重新讀取 DNA 片段,圖像的還原度達到了 90%,成果發表在本周的《》雜誌上。自然

這是一項有趣的研究——它並沒有降低 DNA 存儲技術的成本,更像是用 CRISPR 技術來炫技,證明它可以把數據寫進活的細胞,再通過細胞的複製,得到還原度比較高的 DNA 片段。但問題是,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呢?

左圖被編碼成 DNA 序列後,與 CRISPR-Cas 系統一起編碼進活細菌中。活細菌繁衍多代後經過高通量測序得到右圖。

論文的作者之一、哈佛醫學院合成生物學家 Seth Shipman 想要研究大腦發育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會有一系列生化反應在細胞中發生,但很難明確地記錄下來。而這項研究證明了 CRISPR 技術在大腸桿菌上的應用,真正的目標是讓細胞變成記錄儀,可以收集各種分子信息並存儲在 DNA 當中,以便之後查閱在發育中的作用。這個概念被稱為「分子紙條」,是那個正在的遺傳學家喬治·切奇(George Church)的點子,他們選擇了 CRISPR 技術來實現它。復活猛獁象

如果你對這項技術還不是很了解,CRISPR-Cas9 是一種可以精確剪切和編輯 DNA 的工具。其中 CRISPR 指的是細菌細胞中「規律成簇的間隔短回文重複」,是細菌抵擋病毒感染的一種防禦機制。當病毒感染細菌細胞時,會把自己的遺傳物質嵌入到宿主細胞的 DNA 上,以此利用宿主細胞為自己服務。細菌為了抵禦病毒的感染,進化出了 CRISPR 序列來應對,這種序列能夠指導相關的蛋白質(CRISPR associated,Cas)變身剪刀,切割掉病毒的遺傳物質。

2012 年,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 Jennifer Doudna 團隊發現,通過對 Cas9 這一蛋白進行編程,可以切割任何感興趣的 DNA。這給了 CRISPR 技術無限的潛力,科學家們利用這支「基因剪刀」做了大量研究,比如、,中國還第一個做了。改造雄蚊減少蚊子的繁衍切除老鼠體內 HIV 的基因片段抗肺癌的臨床實驗

而在這項研究當中,研究人員希望開發出一種記錄系統,把神經元間的活動編碼為 DNA 片段儲存起來。他們最早的嘗試是將一個 56 X 56 像素的黑白人手圖片轉入大腸桿菌的基因組,其中每個像素需要 28 個鹼基編碼。團隊將這些像素整理為 112 個 DNA 片段,連同 CRISPR-Cas 系統一起轉入大腸桿菌,發現繁殖代數越多,基因組中讀取到的圖像信息就越完整。

這張圖來自攝影師 Eadweard Muybridge 的動態攝影,谷歌用這張圖做過 。原圖好歹是攝影作品,像素並沒有這麼低。圖片來自 Seth ShipmanDoodle

之後,他們迎接了更難的挑戰,選擇了十九世紀攝影師埃德沃德 · 邁布裡奇所記錄的最早的動態影像之一——一匹奔跑中的馬,用相同的系統以每天 1 幀的速度將 5幀影像編碼進基因組,多代細菌繁衍後再測序,所讀取的片段還原度達到了 90%。

CRISPR-Cas 系統在基因編輯上的優勢,讓後期基因的測序和數據的讀取變得更方便,也讓圖像這種較大文件存入活細胞的想法得以實現。但說了這麼多,即使未來 DNA 合成變得廉價,人類也並不會把電影劇集存在活細胞的 DNA 中。一是因為活細胞得費心養著,二是儘管 DNA 的生物複製比人工合成要來得快,但它會發生突變,導致數據變得不準確。更有可能的是,你的 DNA 將記錄你的記憶細胞所經歷的一切,但並不能把《成長的煩惱》嵌入你的基因。

論文 doi:10.1038/nature23017

題圖 by 來自 Marc ChristoforidisTED-Ed

相關焦點

  • 細菌DNA提取方法的優化
    周身鞭毛,能運動,無芽胞,是人和許多動物腸道中最主要且數量最多的一種細菌,主要寄生在大腸內。水稻白葉枯病菌:革蘭氏陰性菌,由水稻黃單胞細菌水稻致病變種侵染引起的嚴重危害水稻生產的一種植物細菌。dna,每種方法所用大腸桿菌菌液量均為3ml,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計對提取的dna測定3次,結果取平均值,實驗結果如圖1、表1所示: 由表1可知,提取的dna濃度隨著超聲時間的延長而增大,這主要是因為超聲使細菌細胞壁更容易破裂,從而裂解液中sds能更充分地破壞細胞膜及核膜的結構,使dna迅速釋放出來。
  • 如何保存網頁上的gif圖和png圖片
    gif動圖和png圖片不像jpg圖片,只要右擊另存為就可以將圖片給保存下來了。剛開始喵喵還傻傻的截圖,放到ps裡面然後在保存,最悲催的是,有時候截圖就有可能把原圖給變掉了。喵喵經過摸索,終於找到一種不用這麼悲催的方法了!
  • 英科學家:千年冰川細菌或能助人活到140歲(圖)
    最驚喜的發現  據英國媒體報導,延年益壽的靈丹妙藥一直是人類追求的夢想,如今喜訊傳來——英國科學家日前稱:封存在千年冰川中的細菌有可能使人類活到140歲。  科學家從冰塊中提取細菌,對蒼蠅和老鼠進行實驗。冰塊是來自俄羅斯薩哈共和國境內冰河世紀時期就已經存在的冰山。實驗結果令科學家吃驚,老鼠和蒼蠅的壽命都延長了近一倍。  科學家從融化的冰水中提出桿菌F,將它注射到老鼠的肌肉中。老鼠的平均壽命是589天,而注射了桿菌F的老鼠平均活了906天。科學家們還發現,蒼蠅在吃了含有桿菌F的食物後明顯變得更為活躍、強壯,肌肉也更發達。
  • DNA數據存儲技術再升級,科學家們對活細菌編程,用其作為介質
    最新存儲技術,活細菌DNA存儲 硬碟和光碟驅動器只需按一下按鈕,即可存儲數千兆字節的數據,但是當這些技術(如磁帶和軟盤驅動器)被新技術所取代時,它們就變得過時且不易被讀取。現在,科學家們想出了一種將數據寫入活細菌DNA的方法,這個方法的好處是不易過時,又更具有持久性。
  • 活顯示器要來了?科學家利用細菌,創造出「活的」液晶!
    液晶廣泛應用於顯示器等技術中,這些技術通過操縱液晶方向來顯示整個光譜中的顏色。在傳統顯示器中,液晶是固定均勻的,沒有缺陷。但是這種靜止可以通過向晶體中添加細菌來改變,創造出科學家和工程師所說的「活的液晶」:可以自主行動的材料。當細菌在液晶周圍遊動時,會產生可用於工程目的「缺陷」。
  • 發光探針在人體活細胞中發現罕見的四螺旋DNA
    編輯/文龍科學家通過一種新型探針在人體活細胞內看到了與分子相互作用的四鏈DNA,並揭示了其在細胞過程中的作用。眾所周知,人體內的DNA通常是兩條纏繞在一起的鏈組成的經典雙螺旋結構。儘管DNA可以在試管中形成各種奇特的形狀,但在實際的活細胞中卻很少見。但是,最近在人類細胞中發現了自然形成的四鏈DNA,也稱為G-四聯體。
  • 千年冰川細菌或助人類活到140歲(圖)
    北京時間7月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在冰川中發現了凍結數千年的細菌,它們可能有助於人類活到140歲。  解凍自冰河世紀凍結的F桿菌之後,研究人員讓老鼠和蒼蠅的壽命成功延長一倍。
  • 5分鐘學會Python影視頻轉GIF動態圖秘笈
    Python處理視頻轉碼是不是好奇,下面的影視片段如何能濃縮成一張GIF圖?是否好奇,神奇的自媒體大神怎麼能輕易把影視頻截圖成一段段按自己所需的截圖?本文,隆重推出Python視頻製作利器,MoviePy。
  • 視頻文件怎麼轉換成gif動態圖?教你兩種快速將視頻轉gif的方法
    視頻文件怎麼轉換成gif動態圖?gif動態圖作為表情包的其中一種,相比傳統靜態表情包有更加生動形象的表達效果。然而在平時看電影或電視劇想將視頻中有趣的橋段製作成gif動態圖時該怎麼辦呢?接下來小編使用兩種方式將已有的視頻轉換成gif格式。
  • 基因研究新突破:科學家揭開DNA甲基化之謎
    但在最近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丹麥技術大學(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anish)諾和諾德基金會生物可持續性中心(Novo Nordisk Foundation Center for Biosustainability, DTU Biosustainability)的科學家們將酶與兩種細菌的特定甲基化模式結合起來
  • 一種「秘密分子」,可以讓細菌發電!科學家正在研製「活的」電池
    我們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而地桿菌——一種普遍存在的、生活在地下水中的細菌——吞下有機廢物並「呼出」電子,在這個過程中產生微弱的電流。在任何時候,數十億的細菌都在海底下嗡嗡作響。在一項新研究中,科學家們已經找到了一種方式,將這些能量組合成一個強大的微生物電網。
  • 七年後又獲進展,英國科學家首次在人體活細胞中觀察到四螺旋DNA形成
    近日,英國科學家首次在活細胞中觀察到四螺旋DNA的形成。先前的研究都需要殺死細胞或使用高濃度的化學探針來觀察G4的形成過程,因此研究人員還未在正常的活細胞中追蹤到它們的實際存在。這一次,Shankar Balasubramanian帶領的團隊聯合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和利茲大學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螢光標記,該標記能夠附著在人體活細胞中的G4上,這使他們首次觀察到該結構的形成方式及其在活細胞中的作用。
  • 自己製作gif動圖表情包,別再到處求原圖了
    這周的每周開方,公子要分享給你們的是一些gif動圖的網站,你可能想問gif動圖和PPT有什麼關係,別著急,公子的存在不就是為你們不斷打開新世界的大門嗎01SOOGIFSoogif是這類網站中比較實用的比如下面這個簡單又比較有趣的小圖:如果用在PPT中會有什麼效果呢,這就涉及到了一個知識點:PPT是支持gif格式的,所以如果我們能找到一些有設計感的動圖,直接置入PPT,這樣呈現出來的動畫效果,很多時候都是PPT動畫無法碾壓的!
  • 俄國科學家為永生,與女模特冒險注射350萬年前細菌,後來咋樣了
    不僅是中國,外國人也追求長生不老,哪怕是科學家都迷信起永生,俄羅斯的一位科學家為了永生,給體內注射了一管350萬年前的細菌,與他一起注射的還有個女模特,最後他們兩個都怎麼樣了呢?阿納託利在猛獁象體內發現了其他東西——350萬年前的細菌,他把這種細菌稱之為「芽孢桿菌F」,並發現芽孢桿菌F有非常強的生存能力和適應能力,其他的科學家看過之後覺得這種細菌能延長壽命,為了證實想法對不對還拿一隻老年小白鼠做實驗,實驗結果證明這種細菌讓老鼠恢復了生育能力
  • 宇宙裡有多少個外星文明?科學家公布了一張圖,或許揭示答案
    宇宙裡有多少個外星文明?科學家公布了一張圖,或許揭示答案我們都知道,宇宙很大,地球所在的太陽系只是整個宇宙中很小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說是忽略不計。因此很多人都堅信,在浩瀚的宇宙中是存在著其它的文明的。那麼有誰能知道,宇宙中到底有多少個外星文明嗎?對於這個問題,科學家們就公布了一張圖向我們揭示了答案。據介紹,這張圖是根據目前所觀測到的所有星系繪製而成的。這張圖片中包含了1.5萬多個星系,科學家們假設每個星系都有5000顆似太陽這般的恆星的話,那麼已知宇宙中就可能存在700萬億個外星文明。
  • 瘋狂科學家把350萬年前的細菌注射到體內,希望活到500歲
    ,而且它們竟然還是活的,你會幹什麼?作為普通人,這可能根本就沒什麼意義,或許會避之而不及;不過一位瘋狂科學家邏輯清奇,發現這種細菌後,竟然如獲至寶,乾脆把它注入了自己體內,希望看看究竟能不能長生不老。這位科學家現在究竟怎麼樣了呢?
  • 賽博朋克2077朱迪動圖大全 朱迪打樁gif動圖匯總[多圖]
    賽博朋克2077朱迪動圖最近很多人搜索的,如何去找到對應的gif圖當表情發給別人呢,特別喜歡攻略朱迪這個角色,還能打樁的,不可描述的玩法,下面就來介紹下朱迪打樁動圖哪裡下載。 賽博朋克2077朱迪動圖最近很多人搜索的,如何去找到對應的gif圖當表情發給別人呢,特別喜歡攻略朱迪這個角色,還能打樁的,不可描述的玩法
  • 最新發現地球存有最老的生命形式——古細菌(圖)
    點擊進入中國網海洋頻道>>http://ocean.china.com.cn產甲烷菌,此類厭氧菌是目前已知的古細菌的主要類群圖為甲烷八疊球菌的電鏡照片(放大2500倍)。據國外媒體報導,以細胞結構作為分類依據,所有生物可被劃分為兩種:一是真核生物,此類生物的細胞存在完整的細胞核。二是原核生物,此類生物的細胞不存在完整的細胞核。但據報導,研究人員近日發現了一種生物,其在分類上既不屬於原核生物也不屬於真核生物。這種生物在某些特徵上與普通的細菌極為相似,因為他們不存在細胞核。
  • DNA檢驗出錯 山西一教師被冤枉強姦兩學生(圖)
    他們只能從受害人的描述中大概地拼湊出犯罪嫌疑人的體貌特徵:身材消瘦,中等個子,長著鬍子,說著不標準的普通話。     通過現場勘查,公安人員發現犯罪嫌疑人對學校環境很熟悉,很有可能是內部作案。而孩子們也反映,在案發的前一天曾經有個男老師在她們的宿舍門口放了一個泔水桶,還進宿舍裡看了看,行為很可疑。經過調查,這個人正是學校的生物老師李逢春。
  • 瘋狂科學家向他們的體內注入350萬年前的細菌,希望能夠活到500歲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了一些350萬年前的細菌,而且它們竟然還是活的,你會幹什麼?作為普通人,這可能根本就沒什麼意義,或許會避之而不及;不過一位瘋狂科學家邏輯清奇,發現這種細菌後,竟然如獲至寶,乾脆把它注入了自己體內,希望看看究竟能不能長生不老。這位科學家現在究竟怎麼樣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