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招 補充大腦所需能量獨家來源
「成年人的大腦雖然只佔體重的大約2%,但是供應腦部的血流量卻佔總輸出量的15%左右,可見腦細胞的代謝活躍。」營養師稱,尤其是高考前奮戰的學子,腦部的活動強度會更大。為了滿足大腦如此高強的活動,必須有足夠的能量供應才行。營養師介紹,與身體其他器官不同的是,大腦所需要的能量的獨家來源便是葡萄糖。
而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類食物,是補充葡萄糖最科學、最經濟、最持久的來源。所以高考前飲食,主食不可少,例如饅頭、米飯、麵條、八寶粥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否則可能由於大腦供能不足而引起頭暈、頭痛等不適,嚴重降低備考效率。所以,趕緊先把基礎練好。
第二招 牛奶雞蛋增強記憶
蛋白質也是複雜腦智力活動的基本物質,在腦神經細胞的興奮與抑制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蛋白質分解產生的某些胺基酸可以作為腦神經細胞的信號紐帶,神經遞質或者其前體物質而直接參與神經活動,從而影響學習記憶功能。」
營養師提到,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很多,例如牛奶酸奶奶酪、雞蛋、魚、禽、蝦、蟹肉、瘦肉,還有大豆,「不僅蛋白質含量豐富,且屬於消化吸收也順利的優質蛋白。」
每天這些不可少:每天一袋牛奶(300ml)、一個雞蛋、2兩肉、一把豆,保證蛋白質吃的量多質優。
第三招 粗細「混搭」補維生素B
營養師表示維生素B1、B2、B6、煙酸、泛酸等多種維生素與大腦中樞神經系統的代謝有關。
例如維生素B1與糖代謝密切相關,而腦組織主要能量便來自於葡萄糖的氧化,所以B1的缺乏可能讓神經系統功能受影響。還有維生素B6與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的生成也有密切的關係。而葉酸缺乏,除了影響造血系統外,也可導致記憶力下降等。
營養師提醒,如果高考前期的學子發生口角炎、口腔潰瘍等,可說明膳食結構不太平衡。
所以,至少首先需要保證食物多樣主食粗細搭配,且每天大約一斤蔬菜,半斤水果,蔬菜中深綠色最好的佔到一半以上。在加上每天吃奶類1袋、大豆一把或其相應製品,最後就是動物紅肉每天大約1—1.5兩。
第四招 鈣保證有「抑」有「揚」
「另外,充足的鈣對保證大腦頑強而緊張的工作功效很大,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抑制腦神經的異常興奮,使得大腦能泰然處之地接受外界環境的各種刺激。」營養師表示,牛奶是膳食鈣的極好來源,每天除了一袋牛奶,一把青菜,還可以適當吃點芝麻、小魚小蝦等食物。
除此之外,礦物質鐵、鋅與神經活動也有一定的關係。含鋅豐富的食物主要兩大類,包括海產貝類加菌菇類,另外就是動物肝臟、小麥胚粉、瘦肉、山核桃也比較多。
而補鐵當屬動物性的食物,如肝臟(鵝肝、鴨肝、豬肝、雞肝等)、血(豬血、鴨血等)、紅肉,其中的血紅素鐵不僅含量高且吸收率高。「有一個補鐵的小竅門,維C與鐵是一對黃金搭檔,維C的存在會促進植物性食物中非血紅素鐵的吸收。」
家長:早餐怎麼吃好?
專家:一日之計在於晨,而早餐是開啟一日活動的「加油站」。早餐中至少要考慮一下四要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
家長:夜宵吃多少合適?
專家:李園園表示,雖然不建議熬夜,不過由於高考前夕,很多學子本著「此時不搏何時搏」的原則,常常挑燈夜戰。 此時距離晚餐往往在四五個小時之後了,吃點夜宵一方面緩解胃腸飢餓,另一方面為大腦補充能量。不過夜宵的選擇以富含碳水化合物為宜,以清淡而不油膩為原則。例如一碗西紅柿雞蛋面,或者衝調一碗芝麻糊都不失為不錯的選擇。同時,不建議吃得過飽,以自己不覺得餓即可,避免加重腸胃負擔,影響睡眠。
家長:補腦液有沒有必要?
專家:很多家長不惜重金買來補腦液真的湊效嗎?李園園解釋,其實,在正常飲食情況下補腦液沒必要選擇。例如之前市場流行的胺基酸類補腦液,其實還遠不如吃一個雞蛋提供的胺基酸更加靠譜。而且補腦液的種類不一,但很多是含有一定的藥用成分的,不恰當的食用反而有害身體健康。所以合理飲食勝過萬千補腦神品。
1、忌食不衛生不新鮮的食物。以防食品微生物汙染引起胃腸不適,甚至腹瀉。
2、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麻辣香鍋等,最好不吃,防止胃腸不適。
3、 忌食生冷食物。尤其是腸胃功能不佳者,生冷刺激類食物容易導致腹瀉腹痛。
4、忌飲濃咖啡、濃茶。以防生物鹼對腸胃產生刺激,另一方面防止咖啡因等引起的過度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