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通信百科,ID:Txbaik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在當前的光傳輸網絡節點中,數據傳輸都是採用點對點技術來實現,簡單點來說,無論是單纖雙向還是雙纖雙向,都是在光纖鏈路的兩端採用一對速率相匹配的收發器。如下圖所示。
但是在某些場景中,點對點的方案就不一定是最好的了。比如說我們的PON網絡中常用的就是點對多點技術:OLT設備上的光模塊,可以和好多個ONU光模塊進行通信,當然這裡的通信是TDM時分的方式,也就是說OLT是以廣播的方式向各個ONU發送報文,OLT通過時間控制來實現在某個時間裡,相應ONU可以接收消息。
那麼還有其他場景也需要點到多點的方案嗎?
在我的文章裡,總是強調,技術總是被需求所推動的。一般來說,在業務模式中是匯聚類型,同時網絡結構偏向星形拓撲時,匯聚節點與各星形端點通信,這時點對多點的方案就顯得特別有優勢。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看,基於點對多點光學相干載波聚合技術CSA的光模塊是怎麼回事?
這個技術是Infinera推出的(總感覺國外公司推陳出新比國內公司要多)。載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指的是單個子載波或子載波捆綁,在收端使用相干接收。從而實現了單個高速收發器同時與眾多低速收發器發送和接收獨立數據流。比如說,1個400G光模塊,可以同時與遠端的16個25G光模塊或者4個100G光模塊同時通信,兩頭的光模塊都是可插拔的。同時傳輸方式也不是PON裡面的TDM方式。
從上面的示意圖可以看得出,相比傳統的點對點方案,這種方式的硬體消耗會更少,至少光模塊數量減少將近一半了。而且以後容量的增加也不需要對兩端的光模塊都替換,只需要增加對應載波或者升級匯聚端光模塊就即可。當然了,也不需要使用譬如帶有分合波功能的單元。
寫在最後,大家可以想一下,在我們當前的哪一種場景領域,這類技術將大展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