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在科拉半島鄰近挪威國界的地區,一項震驚世界的科研項目開始進行。隨著現場一陣機器的轟鳴聲,前蘇聯制定的「挖穿地球」的計劃,正式開始。而這項看似奇怪的計劃,其實是蘇聯與美國之間的一種競賽。
這項計劃整整持續到24年之後,此時的鑽井深度已經達到了12263米,然而令人疑惑的是,此時的蘇聯卻突然停了下來。而此前的美國,也只挖到了8000米的深度,這究竟是為何呢?人們對此都充滿了疑惑,直到當年參加過這項科學項目的專家說出了真相。
二戰結束之後,美蘇兩國之間由於社會意識等多方面的不同,開始爭奪世界霸主的地位。雙方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展開了除戰爭以外的所有對抗競爭。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當時的美國為了探測到莫霍洛維奇不連續面,開始實施鑽孔科研項目,為了打敗美國,蘇聯也同樣進行了這項看似毫無意義的科研項目。
可以說,自人類出現以來,就在不斷地探索著大自然的奧妙,然而對於地底到底存在著什麼,當時的人們不得而知。雖然根據當時的推論,在地殼與地幔之間,存在著一個不連續的界面,然而並沒有進行實際的探查,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實地勘察。
事實上如果掌握了關於地底的數據信息以及深度鑽井的技術,對於蘇聯來說,無疑會在科學競賽中佔據優勢。不僅如此,還能夠對礦物資源進行探測。
於是從1970年的5月24號開始,一大批蘇聯科學家來到了位於科拉半島的現場參加這項工作。對於當時的科學技術來說,鑽井無疑是一項操作過程十分簡單的工作。一般來說只需要一臺旋轉鑽機安裝在一條鑽杆的底部就可以了,之後就是進行鑽孔。如果真的是這樣,為何當年蘇聯在挖到12263米的時候,卻突然停止了呢?
剛開始時,工作進行得十分的順利。然而隨著深度的不斷增加,鑽孔的難度也逐漸的增大。為了保證鑽頭不被損壞,工作人員需要時刻對鑽頭進行了冷卻,但是鑽頭的磨損程度卻超乎了許多人的想像,幾乎工作一段時間就要更換一個鑽頭。
在此之後,蘇聯便遇到了許多的技術性難題。當時由於地殼深處的溫度過高,鑽井工作很難進行。其中最為主要的就是地殼深處的過熱問題。針對這一問題,蘇聯的科學們不斷地改進鑽頭的材質,制定新的有效方法,使得鑽井工作能夠在超過326攝氏度的高溫狀態下進行。
但是這項科研項目的困難程度遠遠的超出了蘇聯科學家的想像。實際上,在1983年的時候,鑽井的深度就達到了12000米。然而在之後的十年時間裡,才鑽了262米,在這之後更是直接停止。當時的人們甚至傳言,在地下聽到了嘶吼的聲音,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27年後,一位曾經參加過這項科研項目的蘇聯專家說出了真相。
在鑽進工作進行到最後幾百米的時候,地底的溫度越來越高,鑽頭工作幾個小時就會因為過熱而無法繼續深入,工作人員甚至不得不幾個小時就更換鑽頭。而在當時,每個鑽頭的造價大概在兩萬美元左右,巨大的消耗使得項目的經費遠遠的超出了預期。
除此之外,深入地下上萬米,對於鑽井工作人員來說,地下的環境非常惡劣,氧氣十分的稀薄是,稍不注意就會有生命危險。 不管是在資金還是技術方面,「挖穿地球」計劃都面臨著無法克服的困難。而此時的蘇聯,正沉迷於「冷戰」而不能自拔,國內面臨著巨大的問題,甚至最終計劃還沒有完成的時候就已經在1991年宣布解體。因此這一在當時人類創造的達到地球最深處的人造物,也停止了它的腳步,永遠地定格在了12262米。
在此之後,對於這項計劃的研究工作卻並沒有完全停止。因為事實上曾經在鑽井的過程中,科研人員在地下9500米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含有黃金和鑽石的地層,含金量達到了80克每噸。要知道一般含金量超過4克每噸就存在著巨大的開採價值,因此可以說這裡遍地是金礦。
因此一直到2006年,這一科研項目才宣布停止。2008年,曾經的超深鑽井被廢棄,它的洞口也被生鏽的金屬帽蓋住。它是人類探索地球,探索未知的見證,也是人類在這個星球上留下的一處難以癒合的傷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