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例成功出生的5胞胎,17年過去了,他們的現狀令人感嘆

2020-12-06 孕嬰幫

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2002年北京衛視報導的一則新聞,牽動了許多人的心。河北的一位待產媽媽王翠英情況危急,讓看到這則新聞的人也跟著忐忑不安。原因就是這名孕婦肚子裡懷的是個五胞胎。

五胞胎的受孕機率只有六千萬分之一,在當時的中國還沒有成功降生的例子。幸運的是,經過20幾名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5個健康的小生命成功降臨,三女兩男,基本都是三斤二量,最終沒有辜負王翠英239天艱辛孕育。

從懷孕、出生,到上幼兒園、小學、成長、初中、高中五胞胎在媒體關注和好心人的幫助下順利成長,並一直享受免費上學的待遇。

今年五胞胎已經17歲了,他們已經都順利的升入高中,健康快樂的生活著。不得不感嘆這5胞胎的現狀,畢竟可以說是我們看著他們長大的。

如今懷雙胞胎、多胞胎的媽媽們越來越多了,並且隨著醫學技術越來越發達,順利生產雙胞胎、多胞胎已經不再成為棘手的難題。但是孕媽的辛苦是無法避免也無人能替代的,所以,我們今天講四個小知識點,希望減輕懷有雙胞胎或者多胞胎媽媽們的辛苦,順利誕下你們的小天使們。

第一點:營養充足不能少

女性懷了多胞胎後,營養需求要比一般的孕婦多,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類、礦物質、維生素和足夠的鐵劑和鈣劑等。平時多食用一些白肉類,增加蛋白質的補充;水果裡面的蘋果、橙子、獼猴桃、酸棗等等都是VC含量較高的水果;牛奶或者酸奶也要保持定量的長期食用,保證孕媽媽體內鈣的含量;

孕期很容易出現物理性的貧血,多胞胎的媽媽肯定比單胎媽媽更容易出現這種狀況,所以多吃含鐵類的食物,比如豬肝、還帶、黑木耳、紅豆、芝麻等,少吃菠菜,它會影響身體對鐵質的吸收。孕媽媽的營養跟上了,才能保證寶寶們的的營養攝入。

第二點:睡眠充足不能少

懷多胞胎的媽媽可能早孕反應比較嚴重,體重增加也比較明顯,懷孕10周後子宮也會明顯增大,腹部有可能會造成孕媽媽呼吸不暢,心慌、胃部不適,下肢水腫比單胎媽媽來的更早,所以多胞胎的媽媽要注意多休息,活動量要有所控制,儘量減輕子宮的負擔,避免懷孕中期早產的可能。

孕期都很辛苦,孕媽媽睡覺儘量保持左側睡,如果不舒服可以用枕頭墊一下肚子,實在睡不好也不用勉強,想睡就睡,只要自己舒服就好。

第三點:愉快心情不能少

同普通準媽媽相比,多胞胎準媽媽更容易感受到懷孕的壓力,其反應也大得多。但是孕期中良好、樂觀的情緒更有利於胎兒的身心發育,老公和家人要多關注孕媽的情緒變化和心理變化,更要給予孕媽更多的關愛和照顧,家庭中每個成員都要以愉快的心情來迎接寶寶的誕生,給孕媽更多的信心;同時,孕媽媽也要要樂觀自信,心態調整好,用輕鬆的心情享受難忘的孕期。

第四點:各項檢查不能少

雙胞胎或者多胞胎的產檢比單胎的產檢要頻繁一點,三個月後,建議每個月去檢查一次,到孕後期,每個月檢查兩次,36周之後,最好每周都去檢查一次,除了必要的彩超,主要以胎心檢測為主。千萬不要因為怕麻煩或者自己覺得沒有什麼大礙就不去,一定要重視產檢,配合醫生一起檢測寶寶的健康和安全。

幫媽心裡話:懷有雙胞胎或者多胞胎更跟中彩票大獎一樣難得,所以孕媽和家人一定要小心呵護,順利迎接這群的小天使的到來。

我是幫媽,兩個孩子的媽媽,一名高級育嬰師兼具插畫師,有關孩子教育、生理、心理、營養、日常保健與護理等方面問題,問我吧。

相關焦點

  • 首例七胞胎:每天喝42瓶奶粉、用52片尿布,23年過去了現狀如何
    據世界人口統計顯示,每年雙胞胎出生的概率在10%左右,三胞胎5%,四胞胎以上的孩子極其罕見,甚至全世界一年也不會超過100例。01首例七胞胎:每天喝42瓶奶粉、用52片尿布,23年過去了現狀如何自從懷孕查出七胞胎後,琳達和孩子們就成為了各大媒體爭相報導的對象
  • 國內首例「連體雙胞胎」,10年過去了現狀如何?讓人感慨萬千
    國內首例「連體雙胞胎」現在怎麼樣了?分離手術後,生活令人感慨。湖南有一對連體雙胞胎,她們屬於罕見的「坐骨連體嬰」,當時的數據顯示這樣的連體嬰世界上比例僅為5.9%,為中國首例,她們是從腹部開始相連,體內的大腸、直腸、肛門和尿道都是公用的。
  • 香港首次成功繁殖黑白領狐猴及3胞胎環尾狐猴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8月29日 13:35 來源: 今次是首次有黑白領狐猴成功在香港繁殖,亦是香港首次繁殖的3胞胎環尾狐猴。    兩頭黑白領狐猴於4月出生,令公園內的黑白領狐猴共有5隻。黑白領狐猴屬狐猴科,分布於馬達加斯加東部的森林,已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瀕危物種公約)。它們的特徵是頸項圍著一環長毛,面部、尾巴、手腳為黑色,四肢、背部及頭均有白色大斑塊。黑白領狐猴主要食糧為果實、樹葉及樹皮等。
  • 網友感嘆:多胞胎智商拼不過
    生活中,生育雙胞胎或多胞胎一直都是令人羨慕不已的事情!畢竟一次生多個娃,避免了再次經受十月懷胎的遭罪體驗。而且看著孩子們長著一樣的萌嘟嘟小臉,這幸福感真的不言而喻。而最令人興奮的是,在貴州一普通家庭裡,三胞胎學霸姐妹花楊雯垚、楊雯焱、楊雯鑫統統收到了四川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其中,大姐楊雯垚和小妹楊雯鑫一起被川大的土木工程專業錄取,而二妹楊雯焱則被自己心儀的預防醫學專業錄取。其實,收到錄取通知書的那刻孩子們是驚訝的,畢竟當初填報志願時她們誰都沒有告訴,而且都是分開填報的。
  • 羊年最後一天出生 中國首例異種克隆羊誕生記
    東方網2月1日消息:農曆羊年的最後一天,我國首例異種克隆北山羊在新疆順利誕生。   1月21日零時8分,在科研人員的焦急等待下,這隻灰白色的克隆北山羊,在新疆金牛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動物醫院出生,生產前後共用了10分鐘。產後5分鐘,這只可愛的小傢伙便站立起來並搖動尾巴,隨後發出「咩咩」叫聲。半小時後,它開始吃奶。   「它精神很好,有著野生動物的本能。」
  • 還記得世界首例成功的「頭部移植手術」嗎?耗費7千萬,現狀如何?
    可是我們今天要說的是現實中的,大家還記得世界首例成功的「頭部移植手術」嗎?耗費7千萬,現狀如何?但是曾有一位名叫塞爾吉奧·卡納維羅義大利神經外科專家稱,世界首例人類頭部移植手術已經在一具遺體上成功完成。這場手術共持續了18個小時,耗資7千萬!
  • 當年預計50年後解凍頭部,重造身體的中國首例冰凍人,後怎樣了?
    ——胡適導語:科學是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的,我們的衣食住行都是跟隨著科技改變的,比如手機的更新換代,以及無人駕駛的汽車,還有就是越來越高級的智能家具,當年預計50年後再解凍頭部,重造身體的中國首例冰凍人,大家一定很好奇如今她怎麼樣了,我們接著往下看。
  • 5年過去,因吃奶太用力被親媽「毀容」的嬰兒現狀如何?令人欣喜
    過去大家都覺得寶媽在生了孩子之後應該是無比幸福的,但是沒想到現如今卻有越來越多的產婦在生產完之後出現了「產後抑鬱」這種情況。在5年前曾經就有過這樣的一個典型的案例。一位28歲的二胎媽媽,曾經直接用剪刀劃傷了自己兒子的臉,該起事件被曝光出來之後,一時間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不明所以的網友都在痛斥這位寶媽,但是了解了真實情況之後,網友們卻又都紛紛選擇「閉麥」!
  • 5.5億人參與!馬雲打造的螞蟻森林,如今現狀令人感動
    都說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擁有著五百多億美元身家的馬雲不僅拿過中國首富的榮譽,而且還是一位熱衷於慈善事業的中國首善。在2015年發布的第12屆中國慈善排行榜當中,馬雲以124億元的捐贈額獲得了「中國首善」的稱號。
  • 中國迷弟!馬斯克發推特感嘆:嫦娥五號發射是"令人興奮的任務"
    馬斯克又發推文點讚中國了,嫦娥五號成功發射為何令人興奮?隨後,遠在大洋彼岸的SpaceX執行長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發推特感嘆:嫦娥五號發射是"令人興奮的任務"。細數馬斯克推特推文,他曾多次為中國航天發展、中國高鐵速度、上海超級工廠基建速度發出感嘆。今年7月,馬斯克在微博表示,"中國今天成功發射了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非常振奮人心。
  • 中國首例異體克隆動物--克隆羊在新疆出生了
    中國首例異體克隆動物———克隆北山羊1月21日在新疆烏魯木齊縣六十戶鄉降生。  據《都市消費晨報》報導,在異體克隆研究領域,目前國際上僅有印度野牛和歐洲盤羊取得成功。克隆北山羊於1月21日零時8分出世,它的母親是一隻白色的年輕母山羊。生產過程非常順利,前後僅十分鐘。它是一隻母羔羊,出生重為2.32公斤,體長42釐米,體高35釐米。
  • 「中國首例體細胞克隆馬」在漯河誕生
    大河網訊(記者 田明傑)「我們培育的中國首例體細胞克隆馬-德保矮馬,已經健康出生。目前已經滿月,並且健康狀態良好,後續的4匹克隆馬也將陸續出生。」9月14日,河南天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孟龍告訴記者,從目前的技術效率來看,我國已成為繼美國和阿根廷之後,第三個具備產業級體細胞克隆馬核心技術能力的國家。
  • 湖南下崗女工生下「全國首例」 四胞胎全是男孩
    北京今天消息 據今天《中國婦女報》報導:9月27日,湖南婁底一下崗女工生下了四個男嬰,我國首例全男四胞胎誕生。由於嬰兒早產,四胞胎一出生即面臨生命危險。經過十多天的搶救,10月8日,四胞胎身體已大大好轉。目前,除四毛外其餘三個都已經開始進食。
  • 國內首例試管嬰兒已31歲,現狀讓不少人失望了,好處不得不提
    不過,相比較31年前我國首例試管嬰兒誕生時的社會環境,當下的開放程度已是十分之高了。,無法正常受孕,於是在醫生的建議下,採用了當時新的醫學科技,成功做了試管嬰兒。 然而這些聲音在今天聽來,可能覺得很可笑,但每一個新技術由實驗室走向市場必然會經歷這樣一個從被質疑到被接受的過程,欣喜的是,31年過去了,現在的鄭萌珠和多數普通人一樣結婚生子,生活幸福美滿,用事實讓當時「不看好」的人「失望」了。
  • 我國首例女冷凍人,希望50年後「復活」與家人相見,如今怎樣了?
    重慶女作家杜虹是中國首例女冷凍人。她生於1955年的一個書香家庭。在她年紀很小的時候,生活清貧,她隨著母親和外婆在幾個小鄉村輾轉,磕磕絆絆地長大。中學畢業後,杜虹還做過售貨員。1977年杜虹通過高考進入大學,本科畢業後成為了一名老師。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她已開始在報刊雜誌上發表文藝作品,後來到出版集團工作。杜虹主要創作兒童文學,曾出版過很多詩集、文集。
  • 我國首例成功阻斷X-連鎖重症聯合免疫缺陷病試管嬰兒在滬出生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周凱)6月2日,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上海集愛遺傳與不育診療中心誕生了我國首例成功阻斷X-連鎖重症聯合免疫缺陷病(X-linkage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XSCID)的第三代試管嬰兒,新生兒體重3700克,各項身體指標良好,經復旦大學兒科醫院檢查,孩子免疫功能正常
  • 三胞胎三個爹 5種情況易懷多胞胎
    原來是因為張先生長年出差不在家,年輕漂亮的老婆不甘寂寞,經常約網友見面並發生關係,最終卻沒想到發生這種事。  那麼,三胞胎三個爹,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正常女性的排卵是一個月排一個卵子,罕見女性一個月排兩個甚至多個卵子。
  • 2020年5月17日,農曆四月二十五,出生的人生日分析
    2020年5月17日 四月廿五庚子年 【鼠年】辛巳月 庚申日個性分析:2020年5月17日出生的大多數人喜歡簡單平凡的生活,渴望接近生活的原始面貌。無論他們是藝術家,商人還是平民百姓,他們都將以最簡單而深刻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
  • 全球首例頭顱移植手術耗時18小時在中國成功實施
    近日義大利神經外科專家塞爾吉卡納瓦羅(Sergio Canavero)宣布全球首例頭顱移植手術已經被他在一具遺體上成功實施,耗時18個小時,而實施手術的地點正是在中國。另外據報導,來自中國的任小平教授參與指導了這次手術的進行。據悉,這次手術總共花費了18小時,他們已經成功找到頭顱手術中,重新連接脊柱、神經、血管的方式;雖然這次頭顱移植手術是在遺體上實施,但相信頭顱移植已經不在遙遠。
  • 世界首例人屍換頭手術在中國成功實施!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義大利都靈高級神經調節小組的神經外科專家塞爾吉·卡納維羅(Sergio Canavero)宣布世界第一例人類頭部移植手術已經被他在一具遺體上成功實施,而實施手術的地點正是在中國。 人類頭顱移植真的有可能嗎?最新消息顯示人們離這個目標或許又進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