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夜
眾所周知,美蘇冷戰期間衍生出大量先進的武器裝備,至今仍能「傲視群雄」的核動力航母,核動力潛艇,洲際飛彈就是那個時代的產物。除了這些硬核的武器裝備之外,眾多的黑科技也伴隨而生,隱身技術發展帶動下的隱身戰機便在其中。提到隱身戰機,不得不提的就是美軍發展的隱身空中體系,第一架F117隱身攻擊機衍生之後,美軍開始計劃擴大發展隱身家族,隱身戰略轟炸機的發展便被提上日程,最終出現在大家面前的便是B2這款赫赫有名的世界首架隱身轟炸機。鮮為人知的是,在20系隱身轟炸機的梯隊中,B2卻不是唯一。
近日,一款XB-2002隱身轟炸機方案被曝光,讓人們了解到了更多美軍隱身轟炸機發展歷程的信息。這款XB-2002隱身轟炸機實際上是一款已經「落馬」多年的方案,在當年的美軍發展隱身轟炸機的計劃中,波音公司設計的XB-2002隱形戰略轟炸機曾與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的B-2隱形戰略轟炸機同臺競爭,最終的結果顯而易見,B2出現在了世人面前,而波音公司的XB-2002隱身轟炸機敗下陣來。從另一方面來看,波音公司和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都是美國的軍工巨頭,而波音公司的底子顯然是要比諾斯羅普·格魯門更厚實的,但其設計的XB-2002隱形轟炸機方案卻為何沒有得到認可呢?
近日,美國易貝網站上拍賣的XB-2002隱身轟炸機1/30模型曝光,讓人們首次看到了這款當年競標失敗的產品。儘管是1:30的微縮模型,但從外觀上可以清楚的看到XB-2002隱身轟炸機的整體設計,能看出的是,XB-2002的外形算得上十分詭異了,從仿生學上看,XB-2002和鰩魚的外形十分相似。這款隱身轟炸機給人最直觀的感覺就是醜陋,缺失美觀,但這或許並不是其競標失敗的原因。從設計上看,XB-2002同樣為一體式布局,飛翼式結構,但其機頭卻十分突出,和傳統的轟炸機甚至飛機無異。此外,XB-2002的四垂尾布局也是十分顯眼且罕見,這也是和B-2最為直觀的差距。
了解隱身戰機設計的軍迷都知道,垂尾設計一般只在戰鬥機或是傳統轟炸機上出現,而隱身戰鬥機諸如F22的垂尾設計是為了達到戰鬥機的特性不得已為之。實際上,目前眾多六代戰鬥機的設計已經改良為垂尾可變甚至完全取消垂尾設計,就是為了達到最佳的隱身效果。同樣,對於隱身轟炸機而言,垂尾無疑會破壞戰機的隱身性,看過B-2隱身轟炸機的軍迷都知道,B2的飛翼上可沒有設計任何垂尾,XB-2002四垂尾的設計實在匪夷所思。此外,XB-2002為四進氣道設計,位於機腹位置,而B2的雙進氣道則位於機身之上,這種上進上出的進排氣方式讓發動機噴口的排氣溫度降到了最低,有效減少了紅外輻射,隱身性比機腹發動機直接排氣的XB-2002更好。
綜合來看,無論是在整體設計,外觀,以及隱身性上,XB-2002都遠遠不及B-2。XB-2002隱身轟炸機唯一的優點便是其載彈量要超過B2,不過相比眾多劣勢來看,僅憑這一點優勢還是敗給了當年的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