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矽電池與薄膜電池差異分析

2021-01-08 電子發燒友
  前言

  傳統能源日益緊張,各國都投入更大的人力和物力研究開發新的再生能源。希望改變能源結構,其中太陽能成為新能源中的焦點。如何能夠更加合理使用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變得比以往更加具有現實和長遠的意義。太陽能因其具有資源豐富,分布廣泛,綠色環保等優點,成為新能源中的焦點。如今太陽能一般用作發電,在各國政府推出各種利好政策的激勵下,大型地面電站在近幾年被大力推廣。如何有效的降低光伏電站的系統建設成本,提高系統發電效率,成為光伏企業考慮的主要方向。本文主要對傳統的多晶矽組件和雙結矽基薄膜組件在光伏電站系統中的差異表現進行分析,並對安裝在同一地區光伏電站中的晶矽組件和雙結矽基薄膜組件的發電數據做了對比。根據分析結果和實例可以看出,晶矽組件和雙結矽基薄膜組件產品各具優缺點,需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用

  光伏發電系統的工作原理

  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有很多類型,這裡以太陽能光伏併網大型地面電站發電系統為例進行介紹。光伏地面電站發電系統簡化後如圖1所示,由太陽能電池陣列,併網逆變器,併網保護裝置,以及連接這些設備的布線及匯流箱,安裝在交流側的電錶,升壓變壓器等構成。太陽能電池產生直流電,直流電通過併網逆變器轉換為交流電後併入電網,可以與電力公司提供的交流電一起使用。

  

  圖1 併網型光伏地面電站系統簡化圖

  太陽能組件是由數十個太陽能電池單元進行封裝構成,太陽能組件陣列是由若干個太陽能電池組件串聯及並聯連接構成。光伏系統的容量是由太陽能電池組件的最大輸出功率之和來表示的。系統的輸出功率取決於輻射照度和太陽能電池單元的溫度。逆變器的作用是將太陽能組件陣列產生的直流電轉換成與電力公司供給的相同電壓和頻率的交流電。

  晶矽組件和雙結矽基薄膜組件介紹   1、晶矽組件(多晶矽)介紹

  多晶矽光伏組件是由玻璃、EVA、電池片、背板和電池板等組成(如圖2所示)。由於多晶矽組件價格合理且性能良好,所以在市場上佔有比較大的份額。

  

  多晶矽光伏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目前多晶矽組件的轉換效率約在15%,比單晶矽產品略低,但是比非晶矽組件轉換效率要高。多晶矽電池沒有光致衰退效應,略微的材料質量差異不會導致太陽能電池受影響。但是多晶矽電池片單片功率存在一定差異性,同樣面積的組件功率好存在一定差異(通常情況存在20Wp-30Wp的差異)。多晶矽電池片的另一優點是在單位面積上可獲得較高和穩定的發電性能。目前標稱的多晶矽組件的使用壽命在25年。

   

  2、雙結矽基薄膜組件介紹

  矽材料目前是太陽能電池的主導材料,而非晶矽太陽能電池使用的矽材料約為晶矽電池的百分之一,這就大大降低了原材料成本。雙結矽基薄膜組件是由玻璃基板,透明導電層,半導體層等構成(如圖3所示)。雙結矽基薄膜組件可應用於建築整合式應用,屋頂,以及大型地面電站。目前,雙結矽基薄膜組件的實驗室轉換效率以及達到15%,量產後的效率約在10%。

  

  雙結矽基薄膜組件

  近年來,很多機構投入大量時間精力研究雙結矽基薄膜組件,在於其具有以下優點:

(1)與晶矽組件相比,雙結矽基薄膜組件在相同的遮蔽面積下功率損失較小(弱光情況下發電性能更好);(2)有更好的功率溫度係數;(3)只需要少量的矽原料;(4)沒有內部電路短路問題(聯機已經在串聯電池製造時內建);(5)原材料供應不會出現短缺問題;(5)可建築材料整合性運用(BIPV),更為美觀。但是,因雙結矽基薄膜組件的前期投入資產過大(主要是設備),而導致雙結矽基薄膜組件無法大規模推廣。

  晶矽組件和雙結矽基薄膜組件在電站系統中的應用   1、晶矽組件和雙結矽基薄膜組件在電站系統中的優缺點

  晶矽(多晶矽)組件和雙結矽基薄膜組件因其各自的特點,均在大型地面電站中得到了應用。在實際應用過程中,與雙結矽基薄膜組件相比較,多晶矽組件的優點主要體現在:

  (1)單位面積輸出功率更高。1平米的雙結矽基薄膜組件輸出功率約為78Wp,而相同面積的多晶矽組件的輸出功率約在147Wp。

  (2)除組件外,其他配套產品的成本更低。因晶矽組件的單位面積出功率約為雙結矽基薄膜組件的2倍,那麼建設同樣大小的太陽能光伏電站,晶矽組件使用的數量約為雙結矽基薄膜組件的一半,那麼所需要的電氣設備和電纜的耗量,在使用晶矽組件的電站中比使用雙結矽基薄膜組件的要小很多。

  (3)佔地面積更小。建設同樣容量的電站,因所需要的晶矽組件的數量要遠少於雙結矽基薄膜組件,則相應的,使用晶矽組件的光伏電站的佔地面積比雙結矽基薄膜組件要小很多,使得系統成本更優。

  (4)晶矽組件的結構使得其比雙結矽基薄膜組件更易運輸。因大型地面電站大都建於偏遠地區,需經海運、陸運等多種途徑才能到達項目現場,在運輸過程中,雙結矽基薄膜組件(尤其是無邊框型的產品)因其自身的玻璃結構,在相同的包裝情況下,更易出現碎裂,而晶矽組件很少出現這種情況。

  (5)便於安裝。晶矽組件重量較雙結矽基薄膜組件更輕,在安裝現場,更容易安裝到支架上。

  晶矽組件在電站應用中出現的缺陷主要為,在出現遮陰的情況下,容易形成孤島效應,這將極大的降低整個陣列乃至電站的功率輸出。

  雙結矽基薄膜組件在電站應用中,其主要優勢體現在:

  (1)功率溫度係數小。雙結矽基薄膜組件的溫度係數約為-0.19%/℃,而晶矽組件的溫度係數約為-0.44%/℃,說明雙結矽基薄膜組件在夏天,熱帶地區或是沙漠地區的每瓦發電量要略高於晶矽組件。

  (2)在光照弱或者出現遮陰的情況下,使用雙結矽基薄膜組件的光伏電站的發電量要略高於使用晶矽組件建設的光伏電站。

  如上述對晶矽組件在電站應用的優勢分析,可看出雙結矽基薄膜組件的缺陷集中在因發電效率低下,而導致的需更多的配套電氣產品,佔有更大面積的土地,需要更多的人工,同時,在運輸和安裝上更有難度。

  2、應用實例

  實際應用中,使用CHSM6612P-290W晶矽組件和裝有CHSM5001T-115W雙結矽基薄膜組件的太陽能光伏電站在發電輸出方面的對比數據如表1所示。

  這兩組數據取自同一經緯度的兩個電站,電站的建設地在泰國北標府附近。因此,兩個項目的日照及氣候條件相近,且均採用正泰電源生產的CPS100kW逆變器,其轉換效率為97.6%。泰國位於赤道附近,常年高溫,雨季較長,根據理論分析,雙結矽基薄膜組件的發電性能應優於晶矽組件。下表1為2013年1月到9月每兆瓦的光伏電站實際測得的發電數據,其中雙結矽基薄膜組件的總發電量輸出略低於晶矽組件。實際上,薄膜電站由於技術原因,相同功率所需要的太陽能組件數量要遠多於普通晶矽電站,所以其電站系統損失要大於普通晶矽電站。因此從實際數據上來看,如果剔除系統損失因素的影響,雙結矽基薄膜組件在單位日照時間的發電量上要高於晶矽。但是隨著電站規模的擴大,薄膜電站的系統損失也將由於受組件數量影響而變大,導致實際發電量的變低。實際上,太陽能光伏電站的發電輸出受很多因素的影響,除自然環境外,還有設備的不正常運行也會很大程度的影響輸出,因此實測數據的差異不能完全歸因於組件的性能表現。

  

  表1 2013年晶矽電站和薄膜電站發電數據

  結論

  以上的分析和數據對比的主要目的並非是要說明哪個組件更好,晶矽組件和雙結矽基薄膜組件各有優勢,也存在缺陷,如何挑選合適的產品用於合適的市場,使得電站的效益最優化是最終的目的。

  如今晶矽組件成本大幅下降,使得其在大型地面電站的建設中更受歡迎。考慮這個因素,雙結矽基薄膜組件就其本身特點或許應更專注於建築一體化(如幕牆和太陽能棚等)。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晶矽電池與薄膜電池的優勢詳細分析
    晶矽電池與薄膜電池的優勢詳細分析   一、弱光性好,發電量多。   非晶微晶疊層結構設計可使光譜響應從可見光擴展到紅外線區域,較晶體矽具有更加寬頻的光譜能量吸收效應,使電池在弱光環境或散射光、陰、雲、雨天環境條件下,也能發電。
  • 晶矽組件與薄膜組件在光伏電站應用差異及發電效果對比
    索比光伏網訊:晶矽組件與薄膜組件在光伏電站應用中的差異以及發電效果對比摘要:傳統能源存儲量有限,不能過度開發使用,各國都積極推廣可再生能源,希望改變能源結構,其中太陽能成為新能源中的焦點。本文對光伏電站系統做了簡單介紹,並就在電站設計中,對使用的晶矽組件與雙結矽基薄膜組件產生的差異做了分析,同時對兩種組件產品在發電輸出上做了數據比較。根據分析結果和實例可以看出,晶矽組件和雙結矽基薄膜組件產品各具優缺點,需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用。一、引言:傳統能源日益緊張,各國都投入更大的人力和物力研究開發新的再生能源。
  • 晶矽電池與薄膜電池誰主未來?
    ,及其高效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應用。 2020-11-03 10月28日,安徽省蚌埠市人民政府發布《蚌埠市薄膜太陽能發電系統產品在建築上推廣應用工作方案》,同時廢止《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發電系統產品在蚌埠市區建設工程推廣應用方案
  • 薄膜太陽能電池發展前景及市場分析
    非晶矽太陽能電池與單晶矽太陽能電池或多晶矽太陽能電池的最主要差異是材料的不同,單晶矽太陽能電池或多晶矽太陽能電池的材料都疏,而非晶矽太陽能電池的材料則是SiH4,因為材料的不同而使非晶矽太陽能電池的構造與晶矽太陽能電池稍有不同。 SiH4 最大的優點為吸光效果及光導效果都很好,但其電氣特性類似絕緣體,與矽的半導體特性相差甚遠,因此最初認為SiH4 是不適合的材料。
  • 【技術】晶矽VS薄膜:誰才是光伏王者?
    本文對光伏電站系統做了簡單介紹,並就在電站設計中,對使用的晶矽組件與雙結矽基薄膜組件產生的差異做了分析,同時對兩種組件產品在發電輸出上做了數據比較。根據分析結果和實例可以看出,晶矽組件和雙結矽基薄膜組件產品各具優缺點,需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用。一、引言傳統能源日益緊張,各國都投入更大的人力和物力研究開發新的再生能源。
  • 晶矽電池技術瓶頸大考 銅銦鎵硒薄膜技術侍機而動
    晶矽電池技術瓶頸大考 銅銦鎵硒薄膜技術侍機而動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隨著CIGS(銅銦鎵硒)薄膜電池技術近年來的韜光養晦,在中國政府開始著力解決當前社會耗能以及汙染排放問題,力推分布式光伏發電的背景下,CIGS(銅銦鎵硒)薄膜電池吸引了更多投資商的關注
  • 列數各類高效晶矽太陽能光伏電池
    公告稱,2019年8月22日,公司第七屆董事會第十七次會議和第七屆監事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公司關於投資年產1.6GW高效晶矽電池項目的議案》,同意使用自有資金72,000萬元投資建設「年產1.6GW高效晶矽電池項目」。目前...
  • 鈣鈦礦或將代替晶矽 成為太陽能電池「新寵」
    鈣鈦礦或將代替晶矽 成為太陽能電池「新寵」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光伏材料又稱太陽能電池材料,是指能將太陽能直接轉換成電能的材料。晶矽作為最主要的傳統光伏材料,其市場佔有率達90% 以上。1976 年出現新型薄膜太陽能電池,涉及材料包括硫化鎘、砷化鎵、銅銦硒等,光電轉換效率可達18%。
  • 矽基薄膜電池產量逐年下降,CdTe薄膜太陽電池產量大幅增長
    根據NREL的最新統計,上述幾種電池的實驗室最高轉換效率已分別達到22.1%、23.4%、12.3%和14.0%。作為對比,晶矽電池的實驗室最高轉換效率為47.1%。目前CdTe、CIGS和非晶矽電池均已實現產業化,染料敏化電池的進程相對落後。
  • 薄膜太陽能電池路線有望回暖
    ①薄膜太陽能電池簡介薄膜太陽能電池是光伏電池的一種形態。薄膜太陽能電池是在玻璃、不鏽鋼或塑料襯底上附上非常薄的感光材料製成,儘管效率仍低於晶矽電池,但由於活性層用量少,薄膜電池有望實現更低的生產成本。當前主流的晶矽電池活性層約180~200μm,而薄膜電池活性層的厚度僅有1~2μm左右,並且可以做成柔性組件,應用場景更加廣泛。最早的薄膜電池於1970s問世,當時使用的活性材料是非晶矽(a-Si),經過40多年的發展,薄膜電池目前的年出貨量也達到GW量級,成為光伏市場的重要補充。
  • 薄膜VS晶矽 誰與建築更配?
    在巨大的市場需求驅動下,近年來,許多光伏企業積極開發與建築結合的新產品、新技術,在這一細分領域存在著薄膜、晶矽兩條產品技術路線。這兩條路線有何差別?在市場競爭中的各自地位如何?誰更能代表今後光伏建材的發展趨勢?本文將一一解答。薄膜VS晶矽,誰更能代表光伏?
  • 十張圖帶你了解全球薄膜太陽能電池行業市場規模與發展前景分析...
    從產量動態結構來看,1980年代由於矽基薄膜電池的興起帶動薄膜電池市場份額一度超過30%,但隨著矽基薄膜技術路線遇到瓶頸,1990年代薄膜電池的總體份額持續滑落,2004年之後First Solar推動CdTe電池快速產業化,將市場份額再度推升至15%以上,隨後由於多晶矽價格的崩盤大幅降低晶矽電池成本,近年來薄膜電池的份額再度萎縮。
  • 美終裁打擊多晶矽電池業 薄膜電池應加大出口
    分析人士認為,歐美反傾銷是典型的貿易保護主義行為,對我國晶體矽光伏產業構成較大打擊。目前薄膜電池不在歐美反傾銷及反補貼調查範圍之內,我國薄膜電池組件企業應加大力度進入美歐市場。  薄膜電池應加大出口  「歐洲市場約有4000-5000兆瓦的光伏發電市場,一旦多晶矽電池被徵以懲罰性高稅,就目前的市場價格,多晶矽電池幾乎會就此退出歐洲市場。」保定天威集團薄膜光伏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躍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但國內薄膜電池企業不會受到影響,如果今後歐洲出臺類似裁決,甚至會帶來一定程度的利好。
  • 十張圖帶你了解全球薄膜太陽能電池行業市場規模與發展前景分析
    矽基薄膜電池技術遭遇瓶頸 產量逐年下降隨著碲化鎘薄膜電池和銅銦鎵硒薄膜電池的興起,矽基類薄膜電池產量近年來有逐年下降的趨勢。根本原因是矽基薄膜轉換效率技術遇到瓶頸,競爭力基本喪失,產量同比大幅下滑。
  • CIGS薄膜光伏電池:逐鹿中國市場勝算幾何?
    有分析機構預計,2015年亞太地區新增的30GW光伏容量中,中國將佔14GW。中國市場潛力可見一斑。  CIGS電池:效率創紀錄  自2004年以來,隨著全球光伏產業的飛速發展和技術的更新換代,導致了全球多晶矽出現了供求矛盾,嚴重的阻礙了晶體矽太陽能電池產業的發展,爾後隨之相伴相生的價格戰和搶料戰更是讓行業內的矛盾火上燒油。
  • 未來5年內薄膜太陽能電池將崛起千億市場
    業內分析認為,隨著未來屋頂光伏電站的大規模開建,相對更適用於屋頂電站的薄膜太陽能組件市場有望迎來發展良機,而這一市場未來10年的規模或可達1000億元以上。此前普遍不被看好的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商有望進入業績大幅增長通道。或迎發展良機據統計,截至2010年底,國內光伏發電裝機達50萬千瓦。
  • 晶矽電池表面鈍化技術研究進展
    晶矽電池表面鈍化技術研究進展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引言:高效率、低成本是太陽能電池研究最重要的兩個方向。對於晶體矽太陽能電池來說,隨著晶體矽製造技術的提升,基體矽片的體載流子壽命不斷提高,已經不再是制約電池效率提升的關鍵因素。
  • 薄膜太陽能電池有望成長為光伏市場的主流
    近年來,晶矽作為目前光伏市場的絕對主流,在經歷了前幾年的「野蠻生長」之後,目前正處於痛苦的行業兼併重組進程中。反觀代表第二代及第三代光伏技術的薄膜,在行業先驅的帶領下,正悄然興起。當今產業化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產品主要是二類不同的太陽能電池:一是基於矽片的晶體矽太陽能電池,比如單晶矽太陽能電池和多晶矽太陽能電池;二是薄膜太陽能電池。針對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在光伏建築一體化(BIPV)中的優勢,許穎說:「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相比晶矽太陽能電池組件,其優點在於發電量高,弱光性能和高溫性能優異。」
  • 太陽能電池艱難抉擇:多晶矽還是薄膜?
    電池生產線價格是晶矽電池的3倍左右,配套的相關設施價格也是晶矽電池數倍以上。據了解,幾年前薄膜電池之所以成為PE投資的熱點,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其生產過程中用矽量較小。據業內人士透露,薄膜電池組的用矽量僅為多晶矽電池組用矽量的0.5%左右。幾年前多晶矽價格最高峰時達到400美元/公斤左右,金融危機之後一路下滑到50美元/公斤上下,這讓多晶矽從佔據電池總成本的50%降到25%,而薄膜電池同期成本僅下降了10%。薄膜電池由此失去了成本優勢。
  • 薄膜太陽能電池優勢明顯 未來普及潛力大
    當今產業化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產品主要是二類不同的太陽能電池:一是基於矽片的晶體矽太陽能電池,比如單晶矽太陽能電池和多晶矽太陽能電池;二是薄膜太陽能電池。  針對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在光伏建築一體化(BIPV)中的優勢,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相比晶矽太陽能電池組件,其優點在於發電量高,弱光性能和高溫性能優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