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矽電池與薄膜電池的優勢詳細分析

2020-11-22 電子發燒友

  晶矽電池與薄膜電池的優勢詳細分析

  一、弱光性好,發電量多。

  非晶微晶疊層結構設計可使光譜響應從可見光擴展到紅外線區域,較晶體矽具有更加寬頻的光譜能量吸收效應,使電池在弱光環境或散射光、陰、雲、雨天環境條件下,也能發電。視地區光照條件差異,比晶矽電池在相同功率的裝機容量情況下可多發出8~17%的電量。

  同時疊層設計較傳統非晶矽單接電池大大提高了光電轉化效率,目前國際上可以達到10%左右。漢能光伏利用自主智慧財產權研製的新一代非晶/微晶矽疊層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化效率已經可以達到10~12%的水平,是同類產品國際上具有最高光電轉換效率的太陽能電池商業產品。
       晶矽電池電池結構圖

  二、高溫適應性好。

  薄膜電池還具有相比晶矽電池更低(僅為晶矽的一半)的耐高溫衰減係數、所以更適合於高溫、沙漠及潮溼地區嚴苛條件下的應用環境特性,表現出耐高溫,耐潮溼的品質穩定性。

  三、能源回收期短。

  太陽能電池實現薄膜化後工藝後,薄膜電池的材料製備和電池同時形成,因此節省了許多流程工序,確保了品質穩定和一致性,並極大地節省昂貴的半導體材料。同時薄膜太陽能電池採用低溫工藝技術,不僅有利於節能降耗,而且便於使用廉價襯底(玻璃,不鏽鋼等)。使得薄膜電池能量回收期最短,約1年,而晶體矽電池則要2.5~3年。

  四、應用範圍廣

  薄膜太陽能電池根據需要製作成不同的透光率,代替玻璃幕牆,既有漂亮的外觀、能發電,又能很好地阻擋外部紅外線進入和內部熱能散失,而且基本不受安裝角度局限,發電功率受陰影影響較小。由於弱光效應,以及對安裝角度要求不強,既適合於強光,直射光,也適合散射光和反射光,在金太陽示範工程和光電建築一體化項目應用上較晶體矽具有無可比擬的潛力和優越性。

  除上述特點外,矽基薄膜電池相對CIGS和CdTe等化合薄膜太陽能電池,不存在原材料稀缺(CIGS需要銦,為稀缺金屬),也沒有毒性汙染(CdTe中有鎘,為有毒物質)等缺陷。因此,雖然矽基薄膜的轉換效率相比CIGS和CdTe略低,但其製造成本低,易於操作,目前產業化程度最高。

  1、安裝範圍及前瞻性對比

  薄膜光伏發電系統安裝安裝範圍更廣,可以適用於光伏建築一體化,類似於玻璃幕牆,晶矽光伏發電由於組件笨重,矽片易碎,安裝範圍大大縮小,薄膜光伏發電組件是趨於第二代光伏組件產品,目前國外技術都在致力於研究發展薄膜光伏,且漢能併購了國外兩大先進技術的薄膜公司,國內今後幾年,最先進薄膜技術將由漢能發起內裡光伏發電技術革命。

  2、組件衰減及重量對比

  目前晶矽光伏組件實際衰減較快,理論上晶矽光伏組件宣傳25年總衰減率為20%,但實際前三年衰減率就超過了10%,品質質量嚴重偏差,相同面積組件重量偏重,實際壽命只有十年左右;為了第二代光伏發電產品,薄膜組件在衰減性方面遠遠超過了晶矽光伏組件產品,實際組件壽命更長。

  3、單位面積投資成本對比

  目前人們對晶矽光伏發電產生了一個誤區,認為多晶矽光伏系統單位面積光電轉化效率高於薄膜光伏組件單位面積的轉化率,但實際這個光電轉化率作用對於投資回報這塊無太大作用。舉例說明一下,1萬平方米屋頂光伏電站多晶矽光伏系統可裝機容量為1MW,薄膜裝機容量為0.7MW,1萬平方米多晶矽光伏系統總造價為950萬,薄膜光伏系統總造價為756萬,由此可見,單位面積電站投資多晶矽反而更高。

  4、發電量對比

  單位功率相同情況下,晶矽與薄膜發電量是大致相同的,年均1MW發電量約為95萬度電。

  5、系統後期維護對比

  薄膜電池採用雙層透明玻璃封裝,一般不需要維護下雨就可以清洗乾淨,兩層結構一致不易損壞。晶矽電池表層採用的毛玻璃易堆積灰塵需要定期清理,底層採用的是TPT壓層與表層的收縮係數不一致容易導致損壞 為此,投資光伏電站多晶矽反而投資金額量大,風險很大,作為示範性項目,選著薄膜光伏電站是最合適的選擇。

  薄膜電池結構圖

  陽能光伏發電發電過程簡單,沒有機械轉動部件,不消耗燃料,不排放包括溫室氣體在內的任何物質,無噪聲、無汙染;太陽能資源分布廣泛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因此,與風力發電、生物質能發電和核電等新型發電技術相比,光伏發電是一種最具可持續發展理想特徵(最豐富的資源和最潔淨的發電過程)的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具有以下主要優點。

  ①太陽能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照射到地球上的太陽能要比人類目前消耗的能量大6000倍。而且太陽能在地球上分布廣泛,只要有光照的地方就可以使用光伏發電系統,不受地域、海拔等因素的限制。

  ②太陽能資源隨處可得,可就近供電,不必長距離輸送,避免了長距離輸電線路所造成的電能損失。

  ③光伏發電的能量轉換過程簡單,是直接從光能到電能的轉換,沒有中間過程(如熱能轉換為機械能、機械能轉換為電磁能等)和機械運動,不存在機械磨損。根據熱力學分析,光伏發電具有很高的理論發電效率,可達80%以上,技術開發潛力巨大。

  ④光伏發電本身不使用燃料,不排放包括溫室氣體和其它廢氣在內的任何物質,不汙染空氣,不產生噪聲,對環境友好,不會遭受能源危機或燃料市場不穩定而造成的衝擊,是真正綠色環保的新型可再生能源。

  ⑤光伏發電過程不需要冷卻水,可以安裝在沒有水的荒漠戈壁上。光伏發電還可以很方便地與建築物結合,構成光伏建築一體化發電系統,不需要單獨佔地,可節省寶貴的土地資源。

  ⑥光伏發電無機械傳動部件,操作、維護簡單,運行穩定可靠。一套光伏發電系統只要有太陽能電池組件就能發電,加之自動控制技術的廣泛採用,基本上可實現無人值守,維護成本低。

  ⑦光伏發電系統工作性能穩定可靠,使用壽命長(30年以上)。晶體矽太陽能電池壽命可長達20~35年。在光伏發電系統中,只要設計合理、選型適當,蓄電池的壽命也可長達10~15年。

  ⑧太陽能電池組件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便於運輸和安裝。 光伏發電系統建設周期短,而且根據用電負荷容量可大可小,方便靈活,極易組合、擴容。

  太陽能電池是一種大有前途的新型電源,具有永久性、清潔性和靈活性三大優點。太陽能光伏發電與火力發電、核能發電相比,太陽能電池不會引起環境汙染;太陽能電池可以大中小並舉,大到百萬千瓦的中型電站,小到只供一戶用電的獨立太陽能發電系統,這些特點是其他電源無法比擬的。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晶矽電池與薄膜電池差異分析
    本文主要對傳統的多晶矽組件和雙結矽基薄膜組件在光伏電站系統中的差異表現進行分析,並對安裝在同一地區光伏電站中的晶矽組件和雙結矽基薄膜組件的發電數據做了對比。   晶矽組件在電站應用中出現的缺陷主要為,在出現遮陰的情況下,容易形成孤島效應,這將極大的降低整個陣列乃至電站的功率輸出。   雙結矽基薄膜組件在電站應用中,其主要優勢體現在:   (1)功率溫度係數小。
  • 薄膜太陽能電池優勢明顯 未來普及潛力大
    當今產業化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產品主要是二類不同的太陽能電池:一是基於矽片的晶體矽太陽能電池,比如單晶矽太陽能電池和多晶矽太陽能電池;二是薄膜太陽能電池。  針對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在光伏建築一體化(BIPV)中的優勢,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相比晶矽太陽能電池組件,其優點在於發電量高,弱光性能和高溫性能優異。
  • 薄膜太陽能電池發展前景及市場分析
    薄膜太陽能電池發展前景及市場分析 太陽能電池又稱為「太陽能晶片」或「光電池」,是一種利用太陽光直接發電的光電半導體薄片。它只要被滿足一定照度條件的光照到,瞬間就可輸出電壓及在有迴路的情況下產生電流。在物理學上稱為太陽能光伏(Photovoltaic,縮寫為PV),簡稱光伏。
  • 晶矽電池與薄膜電池誰主未來?
    ,及其高效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應用。 2020-11-03 10月28日,安徽省蚌埠市人民政府發布《蚌埠市薄膜太陽能發電系統產品在建築上推廣應用工作方案》,同時廢止《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發電系統產品在蚌埠市區建設工程推廣應用方案
  • 薄膜VS晶矽 誰與建築更配?
    特別是近兩年來,晶矽的PERC技術、多主柵技術等高效電池技術在國內實現了普及,晶矽光伏在市場端的競爭優勢愈發明顯。在2018、2019年的光伏組件製造TOP10中,僅有一家薄膜企業——美國FirstSolar入圍。同時晶矽電池平均轉換效率22.3%-22.4%,而作為薄膜主要技術的碲化鎘電池轉換效率僅在13%左右。
  • 薄膜太陽能電池路線有望回暖
    ①薄膜太陽能電池簡介薄膜太陽能電池是光伏電池的一種形態。薄膜太陽能電池是在玻璃、不鏽鋼或塑料襯底上附上非常薄的感光材料製成,儘管效率仍低於晶矽電池,但由於活性層用量少,薄膜電池有望實現更低的生產成本。當前主流的晶矽電池活性層約180~200μm,而薄膜電池活性層的厚度僅有1~2μm左右,並且可以做成柔性組件,應用場景更加廣泛。最早的薄膜電池於1970s問世,當時使用的活性材料是非晶矽(a-Si),經過40多年的發展,薄膜電池目前的年出貨量也達到GW量級,成為光伏市場的重要補充。
  • 鈣鈦礦或將代替晶矽 成為太陽能電池「新寵」
    鈣鈦礦或將代替晶矽 成為太陽能電池「新寵」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光伏材料又稱太陽能電池材料,是指能將太陽能直接轉換成電能的材料。晶矽作為最主要的傳統光伏材料,其市場佔有率達90% 以上。1976 年出現新型薄膜太陽能電池,涉及材料包括硫化鎘、砷化鎵、銅銦硒等,光電轉換效率可達18%。
  • 矽基薄膜電池產量逐年下降,CdTe薄膜太陽電池產量大幅增長
    根據NREL的最新統計,上述幾種電池的實驗室最高轉換效率已分別達到22.1%、23.4%、12.3%和14.0%。作為對比,晶矽電池的實驗室最高轉換效率為47.1%。目前CdTe、CIGS和非晶矽電池均已實現產業化,染料敏化電池的進程相對落後。
  • 未來5年內薄膜太陽能電池將崛起千億市場
    業內分析認為,隨著未來屋頂光伏電站的大規模開建,相對更適用於屋頂電站的薄膜太陽能組件市場有望迎來發展良機,而這一市場未來10年的規模或可達1000億元以上。此前普遍不被看好的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商有望進入業績大幅增長通道。或迎發展良機據統計,截至2010年底,國內光伏發電裝機達50萬千瓦。
  • 十張圖帶你了解全球薄膜太陽能電池行業市場規模與發展前景分析
    矽基薄膜電池技術遭遇瓶頸 產量逐年下降隨著碲化鎘薄膜電池和銅銦鎵硒薄膜電池的興起,矽基類薄膜電池產量近年來有逐年下降的趨勢。根本原因是矽基薄膜轉換效率技術遇到瓶頸,競爭力基本喪失,產量同比大幅下滑。
  • 薄膜太陽能電池有望成長為光伏市場的主流
    當今產業化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產品主要是二類不同的太陽能電池:一是基於矽片的晶體矽太陽能電池,比如單晶矽太陽能電池和多晶矽太陽能電池;二是薄膜太陽能電池。針對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在光伏建築一體化(BIPV)中的優勢,許穎說:「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相比晶矽太陽能電池組件,其優點在於發電量高,弱光性能和高溫性能優異。」
  • 十張圖帶你了解全球薄膜太陽能電池行業市場規模與發展前景分析...
    從產量動態結構來看,1980年代由於矽基薄膜電池的興起帶動薄膜電池市場份額一度超過30%,但隨著矽基薄膜技術路線遇到瓶頸,1990年代薄膜電池的總體份額持續滑落,2004年之後First Solar推動CdTe電池快速產業化,將市場份額再度推升至15%以上,隨後由於多晶矽價格的崩盤大幅降低晶矽電池成本,近年來薄膜電池的份額再度萎縮。
  • 晶矽電池技術瓶頸大考 銅銦鎵硒薄膜技術侍機而動
    晶矽電池技術瓶頸大考 銅銦鎵硒薄膜技術侍機而動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隨著CIGS(銅銦鎵硒)薄膜電池技術近年來的韜光養晦,在中國政府開始著力解決當前社會耗能以及汙染排放問題,力推分布式光伏發電的背景下,CIGS(銅銦鎵硒)薄膜電池吸引了更多投資商的關注
  • 太陽能電池艱難抉擇:多晶矽還是薄膜?
    多晶矽降價成本優勢明顯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27516.htm據了解,目前一條薄膜
  • 列數各類高效晶矽太陽能光伏電池
    公告稱,2019年8月22日,公司第七屆董事會第十七次會議和第七屆監事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公司關於投資年產1.6GW高效晶矽電池項目的議案》,同意使用自有資金72,000萬元投資建設「年產1.6GW高效晶矽電池項目」。目前...
  • 薄膜太陽能電池發展前景詳細分析
    最新的光電池技術可以將太陽光能轉換成電能,相比普通可再生能源更有優勢。那麼我們為什麼不使用這種卓越的技術為我們的家庭供能呢?每每被問及這個問題,大多數人給出的答案是光電池系統的安裝費用太高。但是新的薄膜光電池產品價廉物美。在不久的將來,這一技術就可以改變我們對於電能以及將太陽轉換成燃料的觀念。
  • 中國薄膜太陽能電池產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預測
    尤其是在柔性襯底上製備的薄膜電池,具有可捲曲摺疊、不怕摔碰、重量輕、弱光性能好等優勢,未來應用前景廣闊。銅銦鎵硒(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易形成良好的背電極和高質量的PN結,且較容易製成柔性組件。目前,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實驗室轉換效率已達21.7%,組件全面積轉換效率已接近16%,其產業化技術也在逐步完善。隨著此技術大規模生產後良品率提升,國產化改進優化後生產成本降低,將越來越具有競爭力。
  • 【技術】晶矽VS薄膜:誰才是光伏王者?
    本文對光伏電站系統做了簡單介紹,並就在電站設計中,對使用的晶矽組件與雙結矽基薄膜組件產生的差異做了分析,同時對兩種組件產品在發電輸出上做了數據比較。根據分析結果和實例可以看出,晶矽組件和雙結矽基薄膜組件產品各具優缺點,需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用。一、引言傳統能源日益緊張,各國都投入更大的人力和物力研究開發新的再生能源。
  • 美終裁打擊多晶矽電池業 薄膜電池應加大出口
    分析人士認為,歐美反傾銷是典型的貿易保護主義行為,對我國晶體矽光伏產業構成較大打擊。目前薄膜電池不在歐美反傾銷及反補貼調查範圍之內,我國薄膜電池組件企業應加大力度進入美歐市場。  薄膜電池應加大出口  「歐洲市場約有4000-5000兆瓦的光伏發電市場,一旦多晶矽電池被徵以懲罰性高稅,就目前的市場價格,多晶矽電池幾乎會就此退出歐洲市場。」保定天威集團薄膜光伏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躍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但國內薄膜電池企業不會受到影響,如果今後歐洲出臺類似裁決,甚至會帶來一定程度的利好。
  • CIGS薄膜光伏電池:逐鹿中國市場勝算幾何?
    有分析機構預計,2015年亞太地區新增的30GW光伏容量中,中國將佔14GW。中國市場潛力可見一斑。  CIGS電池:效率創紀錄  自2004年以來,隨著全球光伏產業的飛速發展和技術的更新換代,導致了全球多晶矽出現了供求矛盾,嚴重的阻礙了晶體矽太陽能電池產業的發展,爾後隨之相伴相生的價格戰和搶料戰更是讓行業內的矛盾火上燒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