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打殭屍沒看夠?這10部重口味cult片拿走不謝

2020-12-06 澎湃新聞

沒想到吧,《傲慢與偏見》竟然有了邪典恐怖片版本。新片《傲慢與偏見與殭屍》聽名字就隨便又古怪得可愛,讓人想起早年碟攤上數不清的恐怖港片。

這部影片除了一切都比此類港片精緻很多之外,惡搞的路數也非常相似。導演兼編劇布爾·斯蒂爾斯給了影片一個全新的設定:殭屍病毒隨海外財富一起流入英倫,閨中小姐們不再整日繡花,而以習武殺殭屍為榮。「富人去日本,智者去中國」,班奈特家的姑娘們就這樣成為少林俗家弟子(也收女生嗎),在家相處也秉持能動手絕不嚷嚷的原則,一點小事就姐妹五人打成一團,把原著中的長篇大論拆解成荒腔走板的少林功夫,熱鬧得不得了。

其餘的故事和人物設置均與原著相符,儘管倫敦層層戒嚴,殭屍數量依然暴漲。因此有了很多有趣的橋段,比如如果哪個人在牌桌上身上開始聚集蒼蠅,那就要小心了;隨時會有殭屍假裝自己還是從前那個人來跟你攀談或者向你求助,你猶豫的時候他們很快就會被趕來的第三方爆頭,沒有一絲情感漣漪,連血漿都沒有!

這樣殘酷無情,難為班奈特家的兩姐妹還要按原著脈絡一本正經地為愛神傷,把書中文縐縐的句子說出來。角色選得不錯,尤其當「神秘博士」馬特·史密斯飾演的柯林斯神父和莉莉·詹姆斯飾演的伊莉莎白在舞場上跳舞,神父那雙會飛的靈活細腿和得意洋洋的深情,還有求婚被拒時候的委屈表情,迅速讓他成為全劇最搶眼角色。馬特·史密斯在現實中和莉莉·詹姆斯還是一對呢,卻能產生這種尷尬又風馬牛不相及的氣場,史密斯再一次證明了自己的演技。

設置也不錯,設了一個大局。維克漢姆(傑克·休斯頓飾)衣冠楚楚,卻不再是原著中的浪蕩子,而成為胸懷大志的殭屍王,地獄四騎士也是他的扈從。雖然半路就露出有大計劃的小模樣,但也算難得地為蝗蟲般的殭屍文化注入新的元素。影片創新的地方還在於給了殭屍能通過特殊方法控制以保持最低限度人性的新設定。

可惜總有一個可是,讓這部聽上去腦洞大開有機會成為優秀邪典恐怖片的影片淪為準爛片。好玩的點子在開篇就幾乎用盡,陰謀太幼稚,愛情不動人,幽默又沒有,原著裡的細膩和深刻也都被打殭屍的重任抹平了,還沒有港片好玩呢。港片雖糙但是天馬行空,故事漏洞百出卻彩蛋臥草不斷,這才是邪典恐怖片的樂趣所在。

《傲慢與偏見與殭屍》看完之後如鯁在喉,於是找來一份福布斯網站整理的「史上十佳邪典恐怖片」片單,稍作整理,留待想念真正重口味邪典片的時候觀看。

1、《美國狼人在倫敦》(An American Werewolf in London)1981

優雅的狼人片先驅,瀰漫青春片氣息和生鮮幽默。很多人表示印象最深刻的是狼人的變身過程,看幾遍也不會厭煩,歸功於當年由模型、手工和定格動畫拍攝的鏡頭。兩分多鐘的鏡頭中男主角一寸一寸地變成狼人,傳統特技效果讓變身過程有更加真實的震撼。

2、《活死人之夜》(Night Of The Living Dead)1968

現在再回頭看這部殭屍電影的開山之作可能會覺得平淡無奇。它是始祖,後世的殭屍片標準由它而來,對此我們早已非常熟悉。

但是這部號稱對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社會全面批判的殭屍片依然比後世的大部分同類型影片深刻。它不僅刻畫了不同人面對災難的反應,還把大資本家隱喻為殭屍,避難所裡的各色人等——小資產階級、有色人種、女性、同性戀等則是顯而易見的弱勢人群。影片的觀點是:每個人群都有弱點,並非受到攻擊的就一定高尚。黑白片的優雅在殭屍和危機面前仍未磨滅。

3、《鬼玩人》(The Evil Dead) 1981

山姆·雷米22歲時一鳴驚人的作品,成為經典不僅因為裡面的眾多橋段影響了後世的中外影片,也不僅因為當年極度簡陋的拍攝條件所展現的黑色幽默和荒誕感。

最重要的是天才雷米滿腦子創意,恨不得每一個鏡頭都玩出一個花樣。所以《鬼玩人》儘管情節有漏洞,但是鏡頭和聲音的運用非常精彩。雷米藉此成名,後來將之拍成了系列。但是最精彩、靈感最多的仍是第一和第二部。

4、《異教徒》(The Wicker Man) 1973

這是一部不到最後一刻甚至感受不到這是恐怖片的恐怖片。在認為恐怖片是一種嚴肅藝術的導演羅賓·哈代的鏡頭下,影片的恐怖不在於畫面,而是隱藏在這座異教徒小島的點滴之中。影片之所以堪稱經典,在於一步步展示了獵人如何淪為可悲的獵物,並以近乎紀錄片式的影像風格描繪了一場發生於現代的古老儀式,令人恐慌於自己不知何時也將成為眾人眼中的「異教徒」。

5、《邪屋》(The Haunting) 1963

1963年的經典鬼片,黑白兩色,故事全部發生在封閉的大宅內,全靠心理壓抑及恐懼攝人。謎底不是很難猜,節奏也像大部分老片一樣偏慢。但是黑白畫面和光影的運用不僅有質感,而且服務於劇情。影片採用傾斜畫面、翻轉鏡頭、大量廣角與魚眼鏡頭、鏡像、主觀視角、兩極分鏡剪輯、鬼魅音效及多種詭異機位來營造空間扭曲和心理壓迫感,好像繁複的藝術品讓人回味無窮。

6、《戰慄黑洞》(In The Mouth of Madness)1994

一個比史蒂芬·金還要暢銷的恐怖小說作家失蹤了,男主角約翰(山姆·尼爾飾)以神探的形象出現,調查這一事件。在調查的過程中,看過小說家部分新作的讀者們紛紛走向瘋狂。典型的無神論者約翰掙扎在迷局中,最終陷入絕望。

《戰慄黑洞》出現在美國恐怖片式微的年代。它憑藉自己的好口碑,宣布了這一門類仍有出精品的可能性。導演約翰·卡朋特是典型的宅男,既是《星際迷航》系列的鐵粉,也是恐怖電影/小說的死忠。他甚至為了這部影片買下洛夫·克拉夫特的部分版權,請「克蘇魯神話」架空世界裡的遠古生物和面部腐爛的殭屍、血盆大口腦袋360度轉的女孩一起登場。

然而多年之後,人們對這些形象也許已經淡忘,卻能夠記得片中的哲學思辨帶來的絕望感。你以為可以主宰自己的命運,卻有否想過,自己只是作家筆下的一個人物?

7、《活跳屍》(Re-Animator)1985

B級片的元素齊聚,當年嚇傻了很多通過錄像帶看到這部電影的小朋友,在他們心裡種下科學怪人和裸體殭屍的恐怖種子。

很多當年被嚇傻的小朋友長大又去看《活跳屍》,才發現關於生命和永生的意義蠻耐人尋味,血肉橫飛裡也有冷幽默貫穿始終。這樣一來,《活跳屍》逐漸成為經典,還有了一系列衍生作品。

8、《奪命兇靈》(Scanners)1981

大衛·柯南伯格開始想像力騰飛時期的作品。意念殺人、駭客入侵、置換軀體,相比講好一個故事,柯南伯格更加重視奇詭畫面的營造。

影片的故事和人物似乎只是服務於把精神和網絡具象化的畫面。柯南伯格的想像力不僅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石破天驚,很多細節至今亦值得玩味。

9、《天使之心》(Angel Heart)1987

經典的南方爵士,考究的膠片畫質。《天使之心》雖為懸疑驚悚片卻像紳士般優雅。影片的前半段講述了米基·洛克飾演的私家偵探接了一個尋找失蹤歌星的活,追查過程中卻發現接觸過的人接連死亡。

錢德勒派的硬派偵探小說感濃鬱,後半段卻風格一變往超現實的方向調轉。

大量的宗教元素和人格分裂讓影片愈發陰雲密布,美國南方風物在三十年後的《真探》中被奉為經典,殊不知三十年前的《天使之心》已經把它拍到極致。

有人表示影片的實驗性太強,宗教意義也太晦澀難懂。難懂又好看,所以成為經典。

10、《生人迴避2》(Zombie 2) 1979

三十幾年前義大利的經典殭屍片,至今仍被認為是同類影片中的翹楚和標杆。

以現在的眼光看,影片中的殭屍行動速度緩慢得簡直是個笑話。但是作為幫助導演盧西奧·弗爾茲奠定「血塊教父」地位的經典之作,《生人迴避2》的特色是其逼真的視覺效果和整體氛圍。

被影迷們津津樂道的幾處場景包括從地下爬出來的殭屍、殭屍食人宴、水下殭屍大戰鯊魚、殭屍佔領城市,以及著名的爆眼鏡頭。不僅化妝超棒,而且鏡頭粗暴直接,又古樸自然,瀰漫超前的時代感。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15部重口味電影神片,胃口不好慎入!
    1981年的老cult片,劇情基本就是電影名那三個字,考慮到年代所限,這真是一部經典,不過現在看來就是一低級趣味片。  5.看見惡魔  喜歡打殭屍的千萬不可錯過。  7.力王    「力王」是港日合拍片,根據日本漫畫改編,從這一截圖就可以看出這算是華語電影裡比較血腥的了,其實和西方cult片比起來這算清淡的了,我特希望華語片能拍點這種電影,可是朝廷不讓,可喜可賀的是最近很多抗日電視劇有了進展
  • 盤點6部R級世界末日題材電影,腎上腺炸裂
    2、《大騷亂》;算是一部拍個天下所有社畜們看的爽片。之所以叫做爽片是因為即使你看的再舒心解氣熱淚盈眶,看完後你仍不能把你們老闆怎麼樣,還得老實巴交的上班賠笑把自己當狗。該片的劇情和臺詞略顯拖沓,血腥暴力程度適中,劇情節奏不穩定。優點是亞裔做主角還沒被黑,這很難得。
  • 有九叔在,任何妖魔鬼怪都不怕,盤點10部林正英殭屍片
    17歲進入電影圈做龍虎武師,1971的《唐山大兄》是他第一部參演及武術指導的作品;1985年,《殭屍先生》讓林正英紅遍半邊天。亦由此開始,林正英一共參演過116部電影,4部電視劇。在十六比九的世界裡,林正英成為了法術高強的道長,而現實生活中,他也和片中差不多,踏實做事少說虛話,被打倒了也會頑強站起來再打。可惜,天妒英才。在林正英45歲時,也就是1997年,因肝癌不治而離開了我們。
  • 這5部高分喪屍片,你敢不敢看
    大家好,這裡是相橫娛樂範,今天我們來說幾部高質量的喪屍片,也可以說是災難片,恐怖片都行,只不過相對的領域不一樣,所以說這幾部電影裡,風格各異,有的是惡搞cult喜劇路線,但有的則是非常正規,與ZF一致對抗災難的來臨,甚至互動各方面的資源去準備,有的則是最後回歸溫情路線,給觀眾們反思,老規矩,沒看過的記得點個收藏把
  • 10部經典香港殭屍片盤點,再難延續的時代烙印
    提起香港電影,很多都是想到警匪片、喜劇片、武俠片,然而有一個獨特的類型片卻在香港80、90年代突然興起,那就是殭屍片。提起殭屍片,則不得不提起殭屍片的代表人物,林正英。那個手持桃木劍、身穿道袍,一身正氣的茅山道士形象。自英叔走後,殭屍片也逐漸沒落,至今已鮮有佳作問世。
  • 這5部超級冷門的喪屍電影,你肯定沒看過!
    喪屍片發展這麼多年,已經不單單只是血漿與恐怖,也會經常有一些不按常理出牌的,設定另類冷門的片子出現所以,今天就給大家帶來5部超級冷門的喪屍片,同樣非常精彩1|《殭屍來襲》2014年導演:凱亞·羅奇-特納豆瓣:6.4
  • 推薦幾部頂級又好看的喪屍片,有的比較重口味,吃飯的時候慎看!
    很多朋友非常喜歡喪屍片,在看完釜山行之後更是激起了看喪屍的興趣,當然有些朋友可能是喪屍迷,一早就看完了眾多電影。那麼今天我來給大家推幾部喪屍片,快來馬克!《群屍玩過界》這個電影真的真的很重口味,電影是喜劇,資深迷才知道應該,節奏緩慢,劇情也不是很複雜。真的真的很重口味,太刺激了!
  • 世界電影史上最棒的15部殭屍電影,其中最棒的來自中國!
    8、通靈男孩諾曼(2012)這是一部可以帶小孩去看的殭屍電影,會讓我們愛上萊卡公司(Laika)的新式定格動畫。《通靈男孩諾曼》既悅目又驚悚,向我們展示了藍臉恐怖生物的另一面。但在結尾處,大家(幾乎)都因為這場變故成了更好的人,哦,真是溫馨的影片。10、飛越長生(1992)看到這部影片入選是不是嚇了一跳!我倒覺得這是兩位女主角爭奪殭屍資格的電影,歡迎來辯。但《飛越長生》也不是尋常意義上的魔藥系殭屍影片,還有驚喜的橋段設置(喝下魔藥獲得長生,但如果活太久,軀殼腐爛,一樣會死)。
  • 夠看一輩子的電影名單第二波,各種類型都有,喜歡收藏,不謝不謝
    >【反應人性的電影】聖殤 (2012)七武士服從隔絕活埋深空失憶墮入地獄殉難者(2008)迷霧九人禁閉室黑暗侵襲狗鎮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危情十日發條橙【重口味電影,吃東西時勿看系列】《下意識的殘忍》《隔山有眼系列》《德州電鋸殺人狂》一共七部《食人煉獄》《小水道美人魚》《夜魔2009》《亂倫2011》《屍體解剖 2008》《血胎 2008》《人肉場 2010》《請叫我英雄》《塞爾維亞電影》
  • 她是香港殭屍片中最美女殭屍,現在退出娛樂圈,卻美成這樣!
    她是香港殭屍片中最美女殭屍,現在退出娛樂圈,卻美成這樣! 在香港電影業發達的年代,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經典的作品。讓人現在想起來依舊熱血沸騰的武打片。看似搞笑無釐頭,可臺詞裡面句句都有深意的搞笑電影,看似非常的恐怖,其實情節讓人笑掉大牙的殭屍片等。
  • 電影盤點:推薦32部好看的喪屍片,讓您一次過夠癮!
    在國慶小長假時候可以一次過夠癮。 豆瓣評分:7.7 影片介紹:超重口的一部電影,被喜歡cult片的觀眾視作經典。 10、《溫暖的屍體》(2013)
  • 骨灰級恐怖片影迷,心水推薦新千年殭屍片精品二十五部
    鯉魚在內地影迷中接觸殭屍片的時間比較早,我是在1988年看的第一部殭屍片,起點比較高,第一部看的是喬治·A·羅梅羅「殭屍三部曲」中的最後一部《喪屍出籠》。當時看的是一盤不知道翻錄了多少次的錄像帶,全是雪花點加上那時候看字幕非常不適應,第一遍看完劇情幾乎不知所云,不過還是被這種類型片驚到了,是驚不是怕。
  • 別怕下半年沒電影看 盯著這30部外語片就夠了
    上半年出現了許多優秀的外語片,而下半年值得期待的新片也不少,很多都是重量級大作、強勢新IP系列的開啟、重磅續集的回歸等等。說實話,下半年把這些片看了就夠了,反正我會一部部去打卡的。《蜘蛛俠:英雄歸來》  上映時間:7月7日  你漫的電影從來不失手。蜘蛛俠回歸漫威宇宙後,口碑都繼承了漫威一貫的好評。
  • 激情暢爽無界限 13部全程無尿點的高分cult電影
    cult電影,一隻是電影界中獨樹一幟的存在,它脫離了市場的束縛,總是能演繹出一些更能體現人們心中陰暗面的東西,今天小編就精選了13部全篇無尿點的cult電影,包你看完心中一陣暢爽。
  • 殭屍嘉年華,48部殭屍片大合集
    他們相信沒人會對那些把洛杉磯變成暴力橫行汙穢不堪的毒販和殺人犯有憐憫之心,因此這兩個朋友決定替天行道,開始大開殺戒,同時還能滿足Bart的嗜血需求。《喪屍圍城:瞭望塔》是由扎克·裡波斯基執導,基根·康納·崔西、梅甘·歐瑞、維吉妮婭·馬德森等主演的動作片。
  • 月相變化圖:又一波誠意之作,拿走不謝
    今天,先上一波高能幹貨,執教教科版《科學》二年級(上)第一單元 我們的地球家園《觀察月相》或者六年級(下)第三單元  宇宙《月相變化》的親,你有福氣啦,請拿走不謝......我區張大神(越秀區秉正小學張景亮老師),在廣州幾個觀測地點,經過將近一個月的月相觀察和記錄,拍攝了這些寶貴的原創圖片,現在分享給各位。
  • 《想見你》沒看夠?還有這20部結局反轉電影
    20部結局反轉電影盤點,來了。①《心理遊戲》大衛·芬奇早期作品,演員陣容有麥可·道格拉斯和西恩·潘的「雙影帝」配置。故事講述億萬富翁範先生在弟弟的推薦下參與了一個遊戲公司的定製遊戲,因此引發了一系列離奇事件。
  • 5部重口味變異生物電影集結,高能預警,膽小勿入
    專注經典電影收集整理,每天為您推薦值得一看的影視作品,關注我,不缺片兒,答應我,看一遍喜歡重口味電影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活著那麼累,想找刺激。可是我們都是普通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不管怎麼樣還是要好好生活,所以從各種遊戲娛樂中找刺激,看重口味電影也是一樣。大多數男生都喜歡重口味的影片,因為雄性受雄性荷爾蒙的影響,容易衝動。重口味的東西讓他們很興奮。
  • 不要叫我戀愛大師,犯錯集錦,拿走不謝!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一些戀愛中的容易犯的錯誤,拿走不謝!欺騙是最大的敵人很多男士在戀愛過程中,為了打造自己完美男人的形象,經常說謊,把自己說成單純、多金、穩重的男人。但是時間一長就會被揭穿,這個時候,戀愛就會無法挽回。小編認為,戀愛是建立在兩情相悅,坦誠相待的基礎之上,欺騙只能讓自己離愛越來越遠。
  • 林正英第一部殭屍片,在臺灣上映時叫暫時停止呼吸
    就形象而言,林正英早期一直是演一些奸角的,在洪金寶沒有開始拍殭屍片之前,曾經客串過《人嚇人》《人嚇鬼》等,但是還只是配角,直到1985年《殭屍先生》橫空出世,才奠定了九叔最經典的道士形象。從此在香港靈幻片的歷史上,林正英,午馬,陳友,鍾發這幾個人基本包攬了香港捉鬼道士的形象。但是最終排一位,至今讓我們難以忘懷的還是九叔林正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