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個系列將回顧一些知名球星在關鍵場次中的精彩表現。其中有一些是殿堂級球星的代表作,還有一些是一流球星在世界足球歷史上難得一見的神級發揮。
我們總是喜歡戴著有色眼鏡看待歷史,或是根據故事後續的發展從主觀上對其進行修飾。所以,時隔較長的時間後再回顧往事,有助於我們發現真相。
本期欄目我們將回顧八年前的一場比賽,故事的主人公是皮爾洛,故事發生的背景是2012年歐洲杯1/4決賽義大利對陣英格蘭的比賽。
為什麼選這場比賽?
因為這是一場典型的英格蘭完敗於一位天才球員的比賽——就像1973年的揚-託馬舍夫斯基,1986年的迭戈-馬拉度納和1992年的布洛林。在2012年,徵服英格蘭的是義大利人皮爾洛。
皮爾洛在比賽中幾乎令英格蘭人無法近身,霍奇森的英格蘭以一種熟悉的方式被淘汰出局——點球,皮爾洛在將近兩個小時的時間裡一直掌控著比賽,在這種情況下義大利隊如果被擊敗,那無疑是恥辱性的。
對於兩度捧起歐冠獎盃,曾榮膺2006年世界盃決賽最佳球員的皮爾洛,英格蘭球迷向來對他不太感冒。或許英格蘭人就是這樣——如果一名世界級球員想贏得英格蘭球迷的芳心,他必須在對陣英格蘭球隊的比賽中證明自己。
我們用伊布拉希莫維奇來舉個例子。雖然瑞典人從2002-03賽季開始到2010-11賽季總共效力過五家球隊,聯賽冠軍拿到手軟,但之前很多英格蘭人對其並不認可——直到瑞典人在一場對陣英格蘭的友誼賽中打進一記驚天倒鉤。
在這方麵皮爾洛做得比伊布更加出色。
這場比賽過去兩年不到,皮爾洛的自傳就被譯成了英文,除了一些曾在英超效力的義大利球員,幾乎沒有義大利球星的自傳被翻譯成英文出版,無論是馬爾蒂尼、皮耶羅或是託蒂。
但皮爾洛做到了。
當時是什麼背景?
一年前,很多人認為皮爾洛的職業生涯已經到頭了。
雖然AC米蘭在2010-11賽季奪得意甲冠軍,但皮爾洛因傷錯過了大部分比賽。這位昔日的中場大師已經多年沒有在歐冠賽場上揮斥方遒了,競技水平也距2006年的巔峰狀態相去甚遠。
在2008年歐洲杯1/4決賽對陣西班牙的比賽裡,皮爾洛停賽未能上場。在2010年的南非世界盃上,皮爾洛因腿部肌肉拉傷作壁上觀,裡皮率領的義大利隊小組賽難求一勝恥辱出局。
到了2011年,皮爾洛開始復甦。
尤文圖斯迎來了新主帥孔蒂,球隊搬進了新球場,同時他們還從AC米蘭籤下了皮爾洛。在那之前的兩個賽季,尤文圖斯均在聯賽中排名第七,皮爾洛到來后冠軍獎盃開始常駐都靈,他是尤文圖斯復興的關鍵。
(圖)尤文圖斯時期的皮爾洛 圖片來源:The Athletic
幾乎與此同時,義大利國家隊任命了一位極具戰術前瞻性的主教練。
普蘭德利對巴塞隆納和西班牙國家隊的控球戰術推崇備至,他招進了多名傳球功底深厚的中場球員。普蘭德利的義大利隊採用菱形中場,皮爾洛當仁不讓地佔據了主力後腰的位置,德羅西、馬爾基西奧、蒙託利沃和蒂亞戈-莫塔等輪番上陣。
在對陣英格蘭一役中,身居後腰位置的皮爾洛掌控著比賽節奏。
英格蘭的失利實際上怪不得霍奇森,卡佩羅於當年二月辭職,霍奇森在比賽開始五周前剛剛被任命為三獅軍團主帥,他沒有足夠的時間操練戰術,英格蘭隊倉促間只得採用傳統的平行4-4-2陣型,所以皮爾洛在兩條線之間得到了大量的施展空間。
他還像以往那般出色麼?
很難再回想起還有哪名球員曾以一己之力決定比賽走向了。
那場比賽中的皮爾洛無所不能,很大程度上因為他是義大利的攻防樞紐,而且英格蘭隊沒有試圖對其進行針對性壓迫。
數據可以說明一切:皮爾洛全場傳球數高達131腳,遠遠領先場上所有其他球員——最接近他的是蒙託利沃的94腳。反觀英格蘭隊,在長達120分鐘的比賽時間裡,甚至沒有一名球員的傳球數超過41腳。
皮爾洛施展傳球功力,用三種傳球不停消磨著英格蘭人的鬥志。首先是簡單的短傳,傳球的目標一般是距離自己最近的德羅西和馬爾基西奧,還有尋找兩個邊後衛阿巴特和巴爾扎雷蒂的分邊傳球,然後一些是以巴洛特利為目標的長傳球,後者的速度是義大利隊直插對手心臟的一把尖刀。
最後一種傳球最能體現皮爾洛在傳球方面的深厚功力。比賽中皮爾洛有一次在本方禁區前得球,英格蘭隊竟無人上前緊逼,尤文圖斯中場向前帶了20碼後突然一記過頂長傳找到巴洛特利,後者得球後長途奔襲,最後特裡拼盡全力才破壞了這次進攻。下半場皮爾洛又嘗試長傳找巴洛特利,但是力量稍大被喬-哈特得到,加時賽中皮爾洛的長傳再次製造了極大的威脅,但是巴洛特利糟糕的停球浪費了一次良機。
八年後再回頭看這場比賽,給人最直觀的印象是相當拖沓的比賽節奏。
英格蘭隊沒有採取高位壓迫戰術,失去球權後他們會迅速退至防守三區,如此一來義大利隊可以有條不紊地組織進攻,擅長傳球的皮爾洛本可以再加快節奏的。
(圖)皮爾洛在對陣英格蘭的比賽中 圖片來源:The Athletic
由於普蘭德利排出了四中場雙中鋒陣型,皮爾洛缺少對角傳球的線路。
在尤文圖斯,皮爾洛常常身處4-3-3或是3-5-2體系中,尤其是3-5-2陣型在兩側配備有進攻欲望強烈的邊翼衛,孔蒂的戰術非常強調拉開球場寬度,並且會在邊路安排跑動積極的球員隨時準備前插接應對角線傳球。但是在對陣英格蘭的比賽中,義大利隊的邊路並不活躍,除了幾次瞄準巴洛特利的精準長傳,皮爾洛無法施展在俱樂部信手拈來的「橄欖球四分衛式」斜長傳。
儘管如此,皮爾洛仍牢牢地掌控著比賽節奏。限制皮爾洛原本是魯尼和維爾貝克兩人的職責,但魯尼的身體條件看起來已經不足以在無球情況下對比賽施加影響,所以我們甚至經常能聽見喬-哈特不停地大聲提醒魯尼幹擾皮爾洛。
所以場上的情況基本是這樣的——英格蘭隊的壓迫漫不經心,皮爾洛本身的狀態又相當出色。
他最為高光時刻
皮爾洛最高光的時刻是在常規比賽時間以外的點球大戰裡,他的勺子點球完美地騙過了喬-哈特,這記四兩撥千斤的點球完全體現了這位風華絕代的中場天才的從容和技術。
(圖)皮爾洛面對喬-哈特踢出勺子點球 圖片來源:The Athletic
不過這粒點球並不像皮爾洛的風格,雖然他是一名才華橫溢的球員,但皮爾洛歷來以效率和低調聞名。有報導說皮爾洛是在給喬-哈特上課,義大利21號曾堅稱勺子點球是效率最高的點球主罰方式。
「當我開始助跑時,我依然沒想好該怎麼踢這粒點球,然後我發現喬-哈特已經移動了,然後我計從心頭起,」皮爾洛在自傳中解釋道。「那完全是即興發揮,沒有劇本。我只是盡全力讓命中率接近百分之百。我絕對沒有炫技的意思,那不是我的風格。」
「我明白這麼解釋或許會讓一些人不爽,有些人會認為我撒謊,但真相往往就不是那麼浪漫。」
我們有可能漏掉了什麼?
還是關於這個點球。
皮爾洛罰進點球後義大利隊沒有取得領先,實際上雙方剛剛打成平手。之前英格蘭隊兩罰全中,但義大利方面蒙託利沃失手。如果皮爾洛點球不中,接下來為英格蘭出場的阿什利-揚有機會殺死比賽。在這種情況下皮爾洛將球射進,阿什利-揚的點球擊中橫梁,劇情向完全相反的方向發展。
下半場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喬-哈特大腳開球找替補上場的高中鋒安迪-卡羅爾,出人意料的是皮爾洛突然出現並在身高193cm的安迪-卡羅爾頭上爭下頭球。作為一名拖後中場,皮爾洛的運動能力和搶斷能力常被質疑,但他的防守其實是被人們低估了。
接下來發生了哪些故事?
皮爾洛率義大利隊於半決賽擊敗了德國隊,決賽裡義大利隊不幸遇到了爆種的西班牙隊。
賽後皮爾洛被提名為歐洲杯金球獎候選人,他還當選了2012年意甲最佳球員,並在2013年蟬聯這一獎項。2014年,年滿35歲的皮爾洛延續了極其穩定的競技狀態,這讓他成為了義大利最受敬仰的球員之一。
兩年後的巴西世界盃,義大利和英格蘭再次相遇。
英格蘭人顯然已經對皮爾洛有了心理陰影,在魯尼已經被證明了無力限制皮爾洛的情況下,霍奇森將19歲的斯特林頂在鋒線上,魯尼拉到左邊路。斯特林表現得盡職盡責,即便如此,皮爾洛依然奉上了精彩的發揮。
派專人盯防不一定能限制皮爾洛的發揮,但起碼是個有意義的嘗試。
作者:麥可-考克斯 (Michael Cox)
翻譯/編輯:中東遊俠
文章出處:The Athle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