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國網際網路十大事件回顧及點評

2021-01-08 和訊科技

  2012年,國內網際網路市場發生了許許多多極為重大的標誌性事件,其中,最為重大的標誌性事件便是國內網際網路市場開始告別依賴模仿全球化開發的老路,從關注國計民生的實際需求出發,貼近市場,開發最適合國人應用的網際網路產品,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產品,使得本來全球化味道濃鬱的網際網路越來越變得有「中國味」啦。以下為2012年中國網際網路十大事件回顧及點評:

  1、優酷土豆突然合併 冤冤相「抱」「合」時了

  兩家彼此之間存在上億版權官司及諸多過節未了的公司,竟然能在一夜間合併,2012年,優酷與土豆的聯姻,就是這般的挑戰了人們的想像力。2012年3月12日下午,優酷和土豆通過各自的渠道,在同一時刻宣布,雙方已籤訂協議,優酷和土豆將以100%換股的方式合併,新公司名為優酷土豆股份有限公司,土豆網隨後將退市,古永鏘將擔任新公司董事長兼CEO。8月20日上午,優酷、土豆同時在香港分別召開了各自的股東大會,優酷土豆合併方案均獲得各自股東高票通過,優酷土豆集團正式誕生。

  視頻行業老大和老二的合併,讓行業集中度陡然提升,也大大加強了視頻網站在版權方面的議價能力。

  【點評】

  據證券日報消息,不論是上市前還是上市後,土豆網都屢屢被傳出遭到併購的風聲,其中最靠譜的則是被新浪收購,因為門戶網站中,只有新浪在視頻方面的步伐是最慢的,擁有土豆恰恰可以快速補上這塊短板。而人們想都沒想過的,則是土豆被優酷收購,因為這兩家公司實在是有太多的「死結」了,上至公司高管,下至普通員工,都充滿著敵意。畢竟,一個行業第一,一個行業第二,關係不會好到哪裡去。

  正因如此,當雙方曝出合併的消息後,連很多業界資深人士都大吃一驚。以至於人們紛紛調侃,還有哪些「冤家」能夠合併,比如百度與谷歌、騰訊和360,甚至於潘石屹和任志強……而對於優酷土豆的員工而言,更難接受的則是在情感方面,尤以土豆為甚。為此,從合併之初至今,古永鏘一直在不遺餘力的推進雙方文化的融合。從目前發展來看,優酷土豆的合併正在走向成功。

  (《證券時報》快訊中心)

  2、網際網路公司發力移動終端 不賣硬體賣服務

  百度、360、騰訊、阿里巴巴、網易、搜狐、小米等相繼進軍移動終端(智慧型手機等)市場,絕對稱得上2012年網際網路行業的一件大事。

  作為一股潮流,「大佬們」的思路似乎也十分相近,即是以「低利潤甚至零利潤」的銷售模式迅速佔領移動終端(智慧型手機等)市場,從而實現未來「靠提供內容及服務賺錢」的最終目的。

  以手機為例,眾多網際網路公司紛至沓來,試圖將手機產業由「前向收費」轉變為「後向收費」,而這一發展思路大幅度拉低了手機的價格。在很多網際網路「大佬」看來,手機硬體作為基礎產品,未來將無限趨近於「免費」。

  正如小米手機CEO雷軍所說,「小米要用做網際網路的方式來做手機,不靠硬體賺錢」。 與此同時,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禕也曾透露過其推出「特供機」的意圖,「360特供機甚至不會出現360標識,其仍將沿用合作的硬體品牌,只是手機中會內置各種360的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甚至作業系統,接著360再通過這些應用所產生的流量來挖掘商業模式」。

  【點評】

  對於「網際網路公司進軍移動終端市場」的未來,業界評價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不論如何,小米CEO雷軍用其「截至今年11月底,銷售額已突破100億元」的數據,至少證明了「網際網路公司也玩得轉移動終端」這一事實。

  當然,產能、售後……,這些傳統行業所面臨的問題,同樣是殺入移動終端市場的網際網路公司們難以逾越的障礙。此外,想要真正搶灘我國巨大的移動終端市場,這些網際網路大佬同樣要遵守「不斷創新」的生存法則,反之,他們同樣難逃被最終淘汰的宿命。

  (《證券時報》快訊中心)

  3、唯品會、歡聚時代成功上市 為中概股赴美上市「破冰」

  成立於2008年,總部位於廣州的中國折扣電商網站唯品會於今年3月23日正式登陸紐交所。

  雖然唯品會的上市打破了2011年下半年以來的中概股上市僵局,但其發行首日的表現卻並不盡如人意。彼時,唯品會開盤價為6美元,較6.5美元的發行價跌7.7%,盤中最低跌至5.42美元,收盤價為5.50美元,較發行價跌15.38%。對此,唯品會董事長沈亞表示,資本市場低估了唯品會未來的價值。

  10月15日,雷軍投資並擔任董事長的歡聚時代公司公開表示,公司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IPO申請,擬在納斯達克上市,融資規模約為1億美元。11月22日,歡聚時代上市首日上漲7.71%,報收於11.31美元,市值超6億美元。

  今年6月11日,由多玩YY更名而來的歡聚時代定位於「全球首個富集通訊業務運營商」,旗下的YY平臺包括YY.com、YY語音、多玩遊戲網以及手機YY。其中知名度最高的YY語音已成為擁有4億用戶的社會化平臺,同時在線人數峰值約為1000萬。2012年8月,YY語音月活躍用戶數約為7050萬。

  【點評】

  從2010年四季度開始至2011年二季度,中概股掀起了空前的上市熱潮,新上市的中概股也一度受到了大批美國投資機構的熱捧。但此後,小部分中概股相繼爆出財務造假、招股書誇大、盈利能力差等負面消息,造成「中概股」一度成為了各大做空機構惡意做空追逐獵殺的對象。這直接導致了以迅雷、盛大文學為代表的企業因估值不理想,最終取消了上市計劃。

  由此來看,唯品會、歡聚時代上市的最重要意義,似乎主要在於其打破了2012年中概股赴美上市的僵局。

  (《證券時報》快訊中心)

  4、阿里巴巴、盛大退市 環境因素應為始作俑者

  2012年2月,盛大網絡宣布私有化建議獲得公司董事會通過,執行長陳天橋宣布以每存託股41.35美元的價格收購盛大網絡在美發行的存託股份,交易估價約為23億美元。

  4個月之後的6月20日,隨著港交所的營業結束,阿里巴巴B2B正式從港交所退市。從今年2月21日,阿里巴巴集團和阿里巴巴網絡有限公司聯合宣布,向港股上市公司阿里巴巴網絡有限公司董事會提出私有化要約以來,歷時4個月,阿里巴巴私有化終於塵埃落定。

  這兩個網絡公司巨頭退出資本市場的始作俑者,除了公司自身發展需要外,還有環境問題。去年二季度以來,中國概念股頻頻遭到做空機構質疑,財務造假醜聞也使投資者對中國企業產生不信任情緒;部分網際網路企業估值過高引發「泡沫論」,以及對「VIE」結構是否合法、中國企業是否誠信的爭論一直延續,再加上美國經濟復甦緩慢、歐債危機等因素影響,美國股票市場市況不佳,整個中概股板塊經歷了多次快速下滑。

  自從去年遭到做空機構頻頻「獵殺」以來,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一直處於「偃旗息鼓」的狀態。無論是從新股IPO的數量及規模,以及上市後股價表現來看,均無法再現2010年時的盛況。一些遭到做空的企業無法繼續滿足上市要求而被迫退市,而更多的企業則選擇了主動私有化退市。

  去年以來,包括盛大、環球天下等在內的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以及在港上市的阿里巴巴網絡有限公司,都加入了私有化退市的浪潮。

  【點評】

  退市私有化似乎本身就是一筆虧本買賣。但「上市、退市、再上市」的模式其實早有先例,業界人士認為,阿里巴巴和盛大網絡都是選擇以退為進的做法,讓企業獲得市場價值,以未來發展爭取更大的空間。

  (《證券時報》快訊中心)

  5、「雙11」天貓淘寶創記錄 電商2012年呈現井噴

  2012年可謂電商的「井噴」年,有數據統計顯示,淘寶和天貓2012年前11個月銷售額突破1萬億元。銷售額相當於今年前11個月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68萬億元的5%。不僅如此,天貓和淘寶更在今年的11月11日,創下了新的成交記錄。

  11月12日凌晨經阿里巴巴集團確認,「雙11」時天貓和淘寶的支付寶總銷售額達到191億元,是去年的三倍多,其中僅天貓就完成了132億元,淘寶則完成了59億元。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更在隨後表示,「雙11」並非所謂電商大戰,而是中國經濟轉型的一個信號,新的商業模式大戰傳統商業模式,製造業貿易商們將會發現:今天的形勢變了,新經濟(310358,基金吧)起來的時間到了!

  【點評】

  雖然,在「雙11」期間,天貓淘寶獲得的成就舉世矚目,但在一個月之後的12月12日,以同樣促銷的方式卻沒有獲得一個月前的轟動效果,淘寶、天貓以及京東商城拒絕對外公布12月12日當天的成交額。

  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電商們一味壓低價格、拓寬品類組合及商品品類的數量,提高客戶體驗,卻缺乏如何深入地把握並且引導消費者需求以及如何與供應商和品牌商實現合作共贏、如何實施差異化商品組合等的「商業本質」,而傳統的零售企業在用技術手段解決商業中的問題、設計強大的數據挖掘與分析系統、深入挖掘消費者需求等「技術本質」上有所欠缺。

  (《證券時報》快訊中心)

  6、京東副總裁吳聲被曝「食京」

  2012年10月18日,有媒體著文《一個神秘包裹牽出的真相:京東副總裁的「食京」生意鏈》。文章就京東商城高級副總裁吳聲與申音、劉新華、羅振宇等多位業界知名人士成立公司,為京東商城等多家單位提供服務一事進行了報導,其中一些所服務單位還與京東商城構成競爭關係。文章將其形容為吳聲的「京」外生意鏈。吳聲是凡客的創業元老之一,歷任凡客公關總監、V+負責人、凡客副總裁,2011年12月跳槽至京東商城任副總裁,負責公共關係部的運營和綜合管理工作。

  對於該報導的證據來源,文中點明,主要是來自於吳聲電子郵件的截屏,而提供這些截屏的人,則是曾經與吳聲最親近的人吳聲的前妻。

  吳聲「京外生意鏈」被曝光之後,引發業界一片譁然。不過,「受害者」京東商城董事長劉強東卻一直保持沉默。直至一個月後的11月23日,劉強東在公開場合首度回應稱,「從公司角度來講,我們看到的吳聲,加入京東以來工作兢兢業業,並沒有利益輸送」。

  【點評】

  據證券日報報導,公司高管在外成立公司,反向服務於所就職的公司,這在當下的商業環境中早已屢見不鮮,銷售、市場、廣告、公關等等,概莫能外。很多公司高管,一邊在就職企業裡當著經理人,一邊在外面做著老闆,從心理層面到物質層面,都獲得了彌補或收益。因此,當「吳聲事件」被曝光後,人們並沒有把焦點過多的集中在吳聲的「吃裡扒外」,畢竟,吳聲在任期間,京東的影響力還是大幅上升的。如果僅從結果導向來說,甭管服務於京東的第三方企業是不是吳聲自己開的,只要服務質量和價格得到了劉強東的認可,也無可厚非。

  (《證券時報》快訊中心)

  7、小米盒子亮相一周即夭折 網際網路電視尚處「早春」

  隨著網際網路企業的「勢力範圍」越來越大,與傳統家電廠商的交集也越來越多。在推出小米手機力壓一幹手機製造商之後,雷軍旗下的小米科技又推出了小米盒子,意欲在網際網路電視領域再佔上風。不過,小米盒子的命運卻與小米手機大相逕庭,剛剛上線一周就「夭折」了。2012年11月14日小米盒子正式推出,11月22日,小米盒子便稱,因系統維護暫停視頻內容服務。時至今日,服務依舊在「暫停」中。

  幾乎所有業界人士都清楚,暫停的原因是來自政策管控。根據2011年國家廣電總局《持有網際網路電視牌照機構運營管理要求》,小米盒子這樣的機頂盒產品,必須與牌照持有方合作才能進入市場。而目前市面上只有CNTV、南方傳媒、上海文廣等7家廣電系國企擁有牌照。換言之,小米盒子必須與上述7家中的一家合作才行。

  【點評】

  網際網路企業進軍電視,牌照成為一個繞不過去的坎,因為監管層對電視的監管力度要遠遠大於PC,PC端尚可的「擦邊球」打法在廣電領域行不通了,所以才有了樂視網(300104,股吧)與CNTV的合作,優朋普樂與南方傳媒的合作。而此種合作也就意味著內容的受限,比如樂視盒子只能播放樂視網和CNTV的內容,對於優酷、搜狐、愛奇藝等網站上的大量內容無能為力。而沒有與任何牌照方合作的小米盒子,其最大賣點就是能看各個視頻網站的內容,但又恰恰是這個賣點,觸及了政策的紅線。

  (《證券時報》快訊中心)

  8、微信用戶量快速增長 趕超微博恐成定局

  截至9月30日,三季報顯示,新浪微博的註冊用戶和活躍用戶分別為4.24億和4230萬。

  同樣是在9月,騰訊馬化騰宣稱,微信註冊用戶已突破2億。要知道,這是一個驚人的增長速度,早在2011年3月,微信還只有1億的註冊用戶。而就在日前,馬化騰再度宣稱,明年1月,微信用戶數量將破3億。

  雖然微信用戶量與新浪微博仍有差距,但如果人們將微信與微博間的爭鬥上移至騰訊與新浪,則不難發現,新浪微博正在「以一敵二」,同時面對來自於騰訊微信、騰訊微博的兩面夾擊。

  據了解,目前騰訊微博已與騰訊內部超過16個產品打通,特別是與IM(如QQ)、SNS平臺(如微信)融合,這已成為騰訊立體化社交平臺的重要部分。

  相比之下,雖然新浪微博今年4月才開始商業化,但其「二季度營收1200萬美元,三季度翻番,四季度還將增長」的答卷也著實令人滿意。就在此前不久,有傳聞稱阿里巴巴正在與新浪微博洽談戰略投資事宜,根據傳聞,阿里巴巴入股後,未來會佔新浪微博獨立公司15%至20%的股份。在業界看來,擁有4億用戶的新浪微博與淘寶結合,怎麼看都是雙贏。

  【點評】

  在微博、微信、米聊、QQ等百家爭鳴的年代,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思考如何作出選擇,也正因為此,SNS平臺們的爭鬥也日趨白熱化,所有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成為最終的被選擇者。

  有業界人士認為,在微信快速增長的背後,新浪與阿里巴巴的合作正是新浪為了對抗騰訊微信而採取的行動,新浪試圖據此阻止微信發展成移動平臺上的「淘寶」。

  雖然微信發展勢如破竹,但其與傳統電信運營商間的矛盾也越發激烈,不久前,中國聯通(600050,股吧)寬帶在線總經理何華傑公開表示,「如果按照用戶數量來衡量,騰訊實際上已經是中國的第二大運營商」。 而馬化騰則強調,「網際網路開發商和運營商是一種互惠共贏的關係,並不是對立或者並列的,是上下產業鏈承載的關係」。

  (《證券時報》快訊中心)

  9、360進軍搜尋引擎 百度如鯁在喉遭遇最難纏對手

  儘管網際網路行業的創業者很多,但是幾乎都不約而同避開了搜索這一領域。因為,在該領域,百度實在是太強大了,連騰訊、搜狐這樣體量的公司,多年來費盡心力,都難以撼動百度在搜索領域的地位。

  但是,偏偏就是有「不信邪」的公司,這就是與騰訊打過架的奇虎360。2012年8月16日,奇虎360低調推出自有搜索。與以往很多產品不同,對於這款產品,360並沒有進行宣傳,但即便如此,也旋即引起了業界的震動和百度的反制。8月21日,百度開始對從360搜索導入的流量進行提示,建議用戶將百度設置為首頁。8月28日,百度採取強制跳轉的策略屏蔽360。360搜索的新聞、視頻、圖片、MP3、地圖等多個頻道,只要用戶選擇來源為百度,搜索結果都不會顯示,而是直接跳轉到百度首頁,必須通過百度才能完成搜索。

  自此,360和百度之間開始了正面衝突,雙方口誅筆伐,從技術到倫理,互相指責。而打假鬥士方舟子也在雙方酣戰之際捲入,指責360產品涉嫌侵犯隱私。此後,3B(Baidu)大戰的熱度逐漸被3方(方舟子)所取代。

  【點評】

  從3Q大戰到3B大戰,360是徹底把騰訊和百度這兩個中國網際網路業的巨無霸給得罪了。而且,從很大程度上來說,360對百度的「傷害」更重,因為百度和騰訊不同,百度並不是長於多元化的公司,百度所專注和倚重的只有搜索,而360恰恰就是要分百度這唯一的蛋糕。因此,如果說3Q大戰只是一個階段性戰役的話,那麼3B大戰則是一個持久戰。尤其對於百度,要打起12分精神來對付360。日前,李彥宏呼籲百度員工要摒棄小資,建立「狼性」。此舉,應該與3B大戰不無關係。

  正在熱映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講述的是一位名叫「派」少年和一隻老虎在海上漂流227天的故事,正是由於老虎的存在使得少年不得不時刻保持著警醒,最終在茫茫大海上得以堅持如此之久而沒有崩潰。在某種程度上,360就像那隻老虎,讓百度必須時刻警醒提防。雙方彼此的這種關係,反倒會讓各自更有動力和活力。對用戶而言,搜索的體驗也只會越來越好。

  (《證券時報》快訊中心)

  10、蘇寧國美加速轉型 線上線下同步發展

  曾有人預測,如果說2012年是B2C之戰,那2013年則是綜合B2C平臺之戰。

  在2012年,國美在自身平臺的基礎上完整收購庫巴網,並同時與當當網進行合作。預計未來家電連鎖還將繼續通過開放平臺、戰略聯盟、投資參股、企業併購等多種手段開展電商領域的整合,最終實現線上線下融合,開創網際網路時代中國零售的嶄新模式。

  而蘇寧易購開始了大規模的融資、併購,發力電商銷售,衝刺300億元,並成立了易購地區管理公司,與實體門店齊頭並進,據蘇寧方面表示:在去年蘇寧易購完成了59億元的銷售額基礎上,今年將計劃實現200億元銷售額,挑戰300億元。

  目前,除了傳統優勢的3C產品之外,蘇寧易購、國美旗下三大電商已經實現了多範圍經營,涉及的領域有運動戶外、汽車用品、母嬰玩具、童裝、禮品等超過20多個非電器類商品。

  有分析師認為,種種跡象已經表明,作為一種日漸成熟的商業形態,電商已經越來越為消費者和商家重視。藉助實體門店的資源優勢,蘇寧、國美等主要家電連鎖特別強調了「線上線下統一」的理念,而不單是偏重於線上。家電連鎖賣場進入電商需要得到更多的資源支持,因此完善自身體系,擴大資源範圍就成為了很重要的一環。收購、兼併等成為蘇寧、國美等擴大電商經營範圍的主要方式。

  【點評】

  轉眼間已經到了2012年底,即將到來的2013年對電商行業來說是極為關鍵的一年。根據艾瑞發布的報告顯示,蘇寧易購在2011年僅次於京東,成為自主銷售B2C企業第二名,其銷售額達到近59億元。不過對於以傳統3C零售起家的蘇寧來說,要實現綜合平臺全品類的擴張,必須首先保證供應鏈及品類人才建設,如果過於追求短期規模及發展速度則會欲速不達。國美從其收購庫巴進軍電商再到推出其品牌獨立B2C來看,顯然在其電商戰略上還處於戰略摸索期,但作為擁有傳統渠道優勢的老牌零售商,如果能進一步優化其電商戰略,在2013年出現飛躍希望還是很大的。

  (《證券時報》快訊中心)

(責任編輯:劉勇 )

相關焦點

  • 2012對民眾心理影響最深刻十大事件 釣魚島爭端居首
    中新網上海1月25日電 (記者 陳靜)上海市社會心理學學會以社會心理為視角,開展了「2012影響民眾心理的十大社會事件」評選活動。今日評審結果出爐,據知,該活動旨在反映社會事件對民眾社會心理和社會生活產生的影響,以及由此折射出的民眾心理訴求,並通過專家點評來引導民眾如何思考和看待社會事件。
  • "2012中國公眾參與環保十大事件"在京發布
    正義網北京4月11日電(記者 林平)民間環保組織自然之友於11日舉行環境綠皮書《中國環境發展報告2013》發布會,對外公布「2012中國公眾參與環保十大事件」。「公民環境數據自測運動」、「大型工程項目的環境汙染引發的『鄰避效應』」、「讓候鳥飛」、「環評機構弄虛作假遭環保組織強烈質疑」等事件位列其中。
  • | 2016網際網路十大事件盤點
    | 2016網際網路十大事件盤點 2017-01-10 09:11
  • 盤點2012年發生在中國電信業的十件大事
    截至2012年10月底,使用4M及以上寬帶產品的用戶比例達到61%,新增光纖到戶覆蓋家庭超過4074萬戶,新增固定寬帶接入網際網路家庭超過1800萬戶,主要指標完成情況均超過計劃進度。  點評:寬帶普及提速工程是我國實施「寬帶中國」戰略的重要抓手,也是固定寬帶市場向「光時代」升級的重大工程,寬帶普及提速工程的實施,有效盤活了整個光通信產業鏈。
  • 2012年娛樂圈事件回顧
    2012年有一個流行語,叫「我再也不相信愛情了」,用在這裡恰如其分。兩人離婚後也完全不平靜,在短短幾天了便進行了激烈的交鋒!且看,2012年10月19日,知情人爆料董潔潘粵明離婚;2012年10月19日,雙方互揭對方「有小三」;2012年10月20日,董母側面證實:基本這樣了;2012年10月20日,董潔發聲明揭潘粵明三宗罪;10月21日,潘粵明發聲明:我問心無愧;2012年10月21日;潘律師函逐條駁斥董潔公開信。
  • 組圖:回顧令人心碎時刻 2012十大賽場崩潰事件
    看看2012賽季的崩潰事件,或許只是因為一個小失誤而造成的「全盤皆輸」。
  • 盤點:2012中外十大思潮的特點與走向
    回首2012年,各類熱點事件紛繁複雜,其發生、發展、演變的背後往往是不同的社會思潮在發生作用。尤其是十八大前後,各類思潮暗流湧動、激烈交鋒。人民論壇雜誌社在2010年和2011年連續兩年推選年度重大思潮的基礎上,推選出2012年度最受關注中外重大思潮。   2012中外十大思潮調查,分為四個階段:   (一)成立課題組,多次研討。
  • 2004年中國十大法制事件
    1.我國憲法第四次修正 私產入憲 事件回顧:3月14日,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經過投票表決,高票通過憲法修正案,這是現行憲法自1982年頒布以來的第四次修正2004年5月1日,中國第一部關於道路交通安全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實施。
  • 2015年中國智能交通行業十大事件
    讓我們回到2015年中國智能交通行業十大事件票選,此次十大事件票選完全通過"智慧交通"微信公眾號完成,有近3000人參與投票,候選的二十個事件總得票數為4300票,在這裡面有兩個事件得票數都超過了一千,總得票數超過了60%。
  • 盤點:2017年中國科技創新十大裡程碑事件有哪些?
    2017年,我國科技創新十大裡程碑事件  圖① 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橋實現了主體工程全線貫通2018年到來之際,讓我們共同回顧2017年我國科技界發生了哪些重大事件——  1、「墨子號」圓滿實現目標  2017年6月16日,我國科學家潘建偉院士領導的中科院聯合團隊在《科學》雜誌上發布論文宣布,「墨子號」量子衛星成功實現了千公裡級星地雙向量子糾纏分發及大尺度量子非定域性檢驗。
  • 2012年中國家紡十大品牌華麗「誕生」
    2012年中國家紡十大品牌華麗「誕生」 2012-04-05 16:56:19 來源:網上輕紡城 近日,由中國十大品牌網聯合中國馳名商標網共同協辦的「2012
  • 2017中國網際網路「十大事件 」
    歲月是把殺豬刀,小夥伴們還記得 2017 年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的大事件嗎?每一個事件是否依然衝擊著你那顆早已不再安分的心。回望過去一年,小夥伴們曾經的感動、興奮、渴望、欣慰、糾結、憤怒,在這如歌的行板、如泣的傾訴中,歲月在那裡默默的記述著。今天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過去一年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的十件大事。
  • 2018年工控行業十大熱點事件,你都知道嗎?
    當然,今年對於全球自動化行業來說也是喜憂參半的一年,中美「世紀」貿易戰的波及、中國製造2025、罷工事件、收購事件、巨頭退出製造圈等等這些事件成就了一些企業,也將一些企業嚇破了膽,開始嘗試自主創新和產業升級。OFweek工控網就給大家帶來自動化行業年度十大熱門事件,讓你們一睹為快。
  • 2012年中國彩電市場回顧與未來展望
    一、回顧篇:2012年中國彩電市場盤點  (一)行業總體情況  1、全年彩電銷售情況:2012年內銷彩電零售規模4262.8萬臺,同比上升1.8%  據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與奧維諮詢(AVC)聯合發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內銷彩電零售規模4262.8萬臺,同比上升1.8%,零售額1482.8億元,同比下降5%。
  • 山東發布2012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山東省氣候中心今天(9日)發布2012年山東省十大天氣氣候事件。2012年山東遭遇颱風、內澇等災害性天氣。全省年平均氣溫為13.3℃,較常年偏低0.1℃;平均年降水量為615.2毫米,較常年偏少4.7%;平均年日照時數為2272.1小時,較常年偏少105.9小時,是1998年以來連續第15年偏少。
  • 《時代周刊》評2012年十大新物種
    《時代》周刊點評「2012年度十大」忙得不亦樂乎。繼先後推出2012年「十大國際新聞」、「十大醫學突破」以及十大好片和爛片之後,又給諸位看官帶來「十大物種」,以滿足讀者對於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如果屏幕前的您求知慾旺盛,想了解地球往事中帶給人的重重驚喜,那接下來一定不容錯過!
  • 2013年國際十大案件:GSK賄賂事件曝光 底特律破產
    原標題:2013年國際十大案件:GSK賄賂事件曝光 底特律破產  1.斯諾登曝光美稜鏡門 非法監聽世界齊抗議   2.伏爾加格勒恐怖襲擊 新年前夕34人同遇難   3.葛蘭素史克事件曝光 揭露商業賄賂利益鏈   4.波士頓發生連環爆炸 「獨狼」成反恐新難題   5.美聯邦破產法官裁定
  • 「中國未成年人保護十大事件」評選結果公布
    人民網北京6月2日電(譚琳 ) 「六一」來臨前夕,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和全國律協未成年人保護專業委員會公布了 「中國未成年人保護十大事件」。這一結果是在對2013年6月1日至2014年6月1日期間發生的兒童保護事件、政策等進行系統梳理,經未成年人保護專家評選後最終確定。
  • 贏商盤點|2020年春節國內十大熱點事件
    2020春節十大熱點事件:①疫情之下,西貝、海底撈等餐飲企業遭遇「黑天鵝」;②北京K歌之王(需求面積:2000-3000平方米)困境:與全體員工解除勞動合同 或進入破產清算;③受疫情影響 全國購物中心出現「閉店潮」;④全國院線影城陷入停滯狀態 《囧媽》改為網絡在線播映;⑤國際品牌紛紛關閉中國門店;⑥多個城市土地市場按下「暫停鍵」;⑦抗擊疫情
  • 2016年全球十大網絡安全事件盤點
    近日,我們收集整理出了全球十大網絡安全事件,回顧這些事件的影響力,或是已經世人皆知,或是已經能夠直接影響到了我們的生活。  我們對這十大網絡安全事件進行盤點,總結髮現以下幾大趨勢:  金融網絡安全引發普遍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