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國智能交通行業十大事件

2020-11-21 RFID世界網

  在過去的一年裡,人類第一次見到了前太陽系行星成員--冥王星的真容,第一次證實火星上面有水的存在,第一次人類的探測器飛出了太陽系進入宇宙空間……人類對於未知的好奇,促使著我們幾千年來不斷的探究,也正因為如此,我們追求更快、更好的到達未知的彼岸,也使得我們不斷的獲得更為快捷、便利的交通,飛機、高鐵、無人駕駛車/飛機等等,包括特斯拉的創始人馬斯克提出了高速管道列車,無不是對這一追求的體現。

  在過去的2015年,交通行業的發展也同樣表達對更快捷、便利交通的追求,高鐵、高速公路網絡的繼續完善,無人駕駛、網際網路+交通、交通大數據等新興業態的燎原,無法否認的是,我們現在的出行越來越便捷,放在幾年前,您能想像現在嗎?遠距離有飛機高鐵,中距離有城際軌道和高速公路,短距離有地鐵、公交出租、拼車、打車軟體等等,高速公路、停車場都可以實現不停車通行和收費,輕微交通事故有遠程定損,一般行政審批可以通過手機APP在線解決,飛機、公路客運、火車票都可以通過手機購買……這一切的一切,都在體現著交通的終極追究,更快,更便捷。

  當然,對於人而言,更快更便捷是不夠的,還有安全,安全是第一位的,這也是任何新技術、新手段應用於交通出行之前必須考慮的首要問題,所以這也是人類到目前為止也還未能到達除月球以外任何一個星體的原因,也是無人駕駛、自動駕駛、高速管道列車等技術應用最為棘手的問題。

  讓我們回到2015年中國智能交通行業十大事件票選,此次十大事件票選完全通過"智慧交通"微信公眾號完成,有近3000人參與投票,候選的二十個事件總得票數為4300票,在這裡面有兩個事件得票數都超過了一千,總得票數超過了60%。這是兩個群體的集體行為,是對他們所從事的事業的熱愛,也許他們只了解自己所在的領域,也許他們只關心自己的工作,但正是由他們所熱愛的事業才搭建起了智能交通行業的框架。感謝所有投票的人們,不論你們是出於何種動機,今年的十大事件完全由你們所決定,未來的智能交通行業,也一定會因你們而更快速發展。

  以下為2015年中國智能交通行業十大事件:

  事件一、2015中國(小谷圍)"網際網路+"運輸服務創客大賽圓滿結束

  事件二、智能車路協同技術創新產業聯盟成立

  事件三、ETC全國聯網基本實現

  事件四、公安部交管局召開大數據支撐公路防控體系建設現場推進會

  事件五、BAT大舉進入交通大數據、交通出行信息領域

  事件六、《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

  事件七、中國智慧交通管理產業聯盟成立

  事件八、公安部推動建設網際網路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事件九、上海、貴陽交通數據開放與創新

  事件十、交通運輸部要求進一步推動省域道路客運聯網售票系統建設

  如果按照快速、便捷、安全三個維度來分類,入選年度中國智能交通十大事件的事件中,快速這個維度,沒有一件,作為一個依附於交通本身的存在的行業,怎樣讓交通出行更快速,不在智能交通的範疇之內,但是怎樣使的交通工具在更快速的同時更為安全、便捷,卻是智能交通必須要做的事情;在便捷的維度,有事件一、二、三、六、八、九、十;在安全的維度,有事件四、事件七。可見,便捷是我們現階段追求的主要方向。

  按交通的管理屬性來分,交通口的事件包括事件一、三、六、十,交警口的事件包括四、七、八;按2015年的業態變化來看,與網際網路+相關的有,事件一、五、六、八、十,與大數據有關的是事件四、五、九。

  事件一、2015中國(小谷圍)「網際網路+」運輸服務創客大賽圓滿結束

  12月12日,由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和廣州市番禺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15中國(小谷圍)「網際網路+」運輸服務創客大賽,終於在廣州大學城圓滿收官。大賽歷時4個月賽程,影響覆蓋全國20個省(市、區),吸引到近千個項目報名參賽。最終,《悅到」城際網絡約租車》憑藉著創新性、技術可行性、商業價值、競爭優勢等多方面強大的綜合優勢問鼎冠軍,一戰成名。《航運金融風險管理平臺》和《互助停車——停車位閒置時間分享與租用平臺》分獲亞軍,《第三方車聯網方案解決專家》、《1號貨的》及《網際網路+修車》分別名列季軍。

  作為國內首個垂直行業的網際網路賽事,本次大賽經交通運輸部批覆同意,緊扣當下運輸服務需求和創新熱點,旨在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網際網路+」行動的指導意見》的工作部署,推進網際網路與交通運輸行業深度融合,推動運輸領域「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造一個集全國交通運輸服務領域政界、學術界、企業界和金融界各方合力的創業創新示範推廣平臺。

  大賽設置了創客項目賽、創意金點子賽、優秀在用項目評選、高校邀請賽4項賽事。自8月24日啟動發布以來,大賽經歷了宣傳預熱、正式報名、初選複賽、決賽對決4個階段。

  在前期的宣傳預熱階段,組委會組織了多場現場推介會,深入高校、企業、創投機構等進行宣傳,足跡遍及廣東、北京、湖南、福建等地,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在全國交通運輸系統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共有20個省(市、區)近千個項目報名參賽,後經資格確認共有445個項目進入初選。經首輪專家評審後,共推薦244個項目進入複賽,其中創客項目賽共131個。

  ITS114:我們認為,2015中國(小谷圍)"網際網路+"運輸服務創客大賽成功舉辦的最大意義在於喚醒了傳統交通運輸行業的管理者和國有、民營運輸企業運用網際網路等技術手段來改良、改革管理、經營手段的意識。從這一角度出發,也就決定了大部分參賽項目不會像那些已經成功商業化、資本化的商業企業以顛覆、衝擊原有的交通運輸行業為目的,而是在已有的經營、管理基礎上,添加網際網路基因,重塑自己的肌體,使得更具活力和時代感。可能這樣的改良在大的層面而言,很多創新都可能是碎片式的,單獨發展的,很難像商業企業一般不計代價的燒錢、爭搶用戶,在區域甚至於全國範圍內形成影響,形成規模。所以,這就要求傳統的交通運輸行業經營者們,不僅要擁抱網際網路、融入網際網路的意識,同時也要有整體的網際網路經營觀念,既能夠保持自己核心的競爭力,又能夠與區域外的其他同行互通有無,合作共贏。

  現在已經確認,中國(小谷圍)"網際網路+"運輸服務創客大賽在2016年會繼續舉辦,而且在形式上會有所創新,在獲獎項目落地的政策支持方面也會有創新,所以,讓我們繼續期待2016年的中國(小谷圍)"網際網路+"運輸服務創客大賽吧!希望會有那麼一天,新銳的網際網路巨頭不再以革命者、救世主一般的角色來面對傳統的交通行業,而是兩者平等、頻繁、深度的進行合作,所以既懂交通和網際網路的跨界人才們,你們的未來一定是光明的。

  事件二、智能車路協同技術創新產業聯盟成立

  11月4日,由清華大學、北京交通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同濟大學、武漢大學、東南大學、國家智能交通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發起成立的智能車路協同技術創新產業聯盟在2015中國智能交通年會上成立。

  聯盟的首批會員單位包括北京郵電大學、長安大學、重慶交通大學、大唐電信集團、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廣東侍衛長衛星應用安全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星雲互聯科技有限公司、中國公路工程諮詢集團有限公司,新國線運輸集團有限公司。首屆理事會的組成成員有理事長吳忠澤,副理事長關積珍、何舉剛、王金城、王雲鵬、張毅。秘書長姚丹亞,副秘書長魯光泉、王建強、胡堅明。

  2010年10月,國家863科技計劃設立了我國第一項有關智能車路協同技術攻關的主題項目,2014年通過科技部驗收,驗收通過後,課題組數十家高校、企業繼續緊密合作並聯合相關單位在系統集成、產品化和應用展示等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2015年先後在青島、南京、武漢等地進行了技術展示,目前已經實現車載設備的小型化和兼容化。

  ITS114:在前幾天結束的國家科技進步獎頒獎大會上,由我國智能車路協同領域知名專家王雲鵬為第一完成人的"車輛聯網感知與智能駕駛服務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可能會有一些專家反對,但我們還是認為在某些程度上,ETC、汽車電子標識、車路協同的應用場景會有一些相似的地方,都是車載設備和路側設備的單項或雙向的連通,車路協同是唯一可以做到雙向交互的,車路、車車之間的相互感知。只是前兩者都有強力的政府部門做支撐,ETC已經實現了全國聯網,汽車電子標識國家標準即將出臺,而且是公安部十三五重大科技專項,只有車路協同還處於一個研究成果轉化的階段,而且沒有部委強力支持。

  智能車路協同在美、日、歐等地區都已經進行了較大規模的實地路測,美、日都也確定了其通信頻段,美國也計劃強制要求車輛出廠前搭載V2V設備,以促進這一技術應用,目前正處於立法前期。相比國外車廠在這一領域的大力投入,我國汽車業界對此卻稍顯冷淡。如果國外車廠將這一技術市場化,並借先發優勢在我國推行該技術,不知道國內車廠又會如何"彎道超車"。

  所以我們呼籲有更多的車廠加入進來,共同推動這一技術的應用發展,並儘早確立我國車路協同的通信頻段。最後感謝關心這一技術的朋友參與投票。

  事件三、ETC全國聯網基本實現

  根據交通運輸部消息,截止9月28日,除海南、西藏以外,全國29個省份實現了高速公路ETC的聯網,提前實現年初確定的計劃目標。截至到10月底,全國累計建成ETC專用車道12772條,發展的ETC用戶已經達到了2515萬。

  ITS114:這應該是國內第一個完全實現全國聯網的ITS系統,也是目前最為車主所熟悉的ITS系統之一。ETC的全國聯網,得到了國際上的認可,付出十餘年心血的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王笑京總工也因這一成果等,入選2012年的智能交通世界大會名人堂,並獲得"科學中國人(2014)年度人物"。在實現全國聯網以後,如何讓ETC擁有更多用戶,進入更多的應用和研究領域,這是讓ETC更具生命力的動力,我們也期待ETC帶給我們更多驚喜。

  事件四、公安部交管局召開大數據支撐公路防控體系建設現場推進會

  9月22日,全國公安交警系統大數據支撐公路交通安全防控體系建設現場會在貴州省貴陽市順利召開,來自公安部交管局、北京等1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交警總隊及南京等6個城市交警支隊的領導60餘人參加會議。會議首先組織參會代表在貴州省公安廳交警總隊指揮中心現場觀摩了公路交通安全防控體系、重點車輛綜合監管系統等應用平臺展示;隨後來到貴陽大數據中心,聽取貴州大數據發展思路、理念、實戰應用案例、貴陽交警利用大數據規範執法的情況介紹。

  據公安部交管局副局長李江平介紹,公安部已設立了公安交通管理數據中心、雲計算和大數據應用聯合實驗室,研發建設了交通管理大數據分析研判平臺,加快推進大數據技術和交通管理業務深度融合,打造跨界融合、數據共享、責任共擔的道路安全新格局。

  2016年,公安部交管局將下發全面建設交通管理大數據分析研判平臺的指導意見和標準,建立並完成面向總隊用戶的大數據分析研判平臺。

  ITS114:大數據在省交警總隊層面的重視與應用已經不用再強調了,在一線城市和省會城市的交通管理單位中,也會很快得到普及。這將促使傳統的智能交通管控行業由注重硬體建設,轉向軟硬並舉的發展階段。

  交通管理領域成為大數據最為典型的行業應用,是有著天然的優勢的,首先是基於對治安、交通安全、交通管理的動態、及時等方面的需求,其次是有著任何其他領域都無法擁有的海量涉車圖像、視頻數據以及基礎的人、車資料庫。因此我們看到了大數據在緝查布控系統中所發揮的神奇作用,快速、及時、動態,能夠迅速查找到目標車輛;能夠看到基於車牌識別的大數據分析,在廣州分析外牌車是否在城區行駛研究中的所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交通管理的大數據分析,還可以用於分析某一車輛類型的行駛規律,某一人群的出行規律等等。

  當然,更具想像空間的事,如果將這些數據脫敏,面向商業社會,又會碰撞出什麼火花呢?

  事件五、BAT大舉進入交通大數據、交通出行信息領域

  3月23日,由交通運輸部運輸司主辦的2015年運輸服務廳局長研討班在湖南長沙開班,傳達學習楊傳堂部長的批示要求,研究探討新常態下改進提升綜合運輸服務的政策措施。關於移動網際網路的一系列話題成為研討主題。

  百度:

  8月,北京市交管局宣布,已與百度地圖合作,開展數據及信息對接和融合,為北京市民提供更方便的出行體驗。截至7月底,已為650萬用戶提供了1億次路況查詢及導航服務。未來可以通過百度地圖,了解更準確的北京實時路況等信息,更好地選擇和規劃合理的出行路線。

  11月,百度與江蘇省交通運輸廳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以便捷公眾出行為旨歸,雙方將整合共享數據資源,應用雲計算平臺、大數據分析等產品和技術,在交通運輸信息化服務領域展開深度合作。據悉,這是國內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首次向網際網路企業開放交通出行的大數據。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將逐步向百度提供包括實時公交、實時路況、出租、交通公共設施信息、道路管養等豐富、權威的交通出行大數據,百度也將利用大數據和雲計算技術、地圖產品以及開放平臺優勢,向社會公眾提供江蘇出行信息服務。

  11月,貴陽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和百度地圖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合作依託貴陽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的交通大數據資源和百度公司的優勢技術,以數據資源整合和開放共享為基礎,融合雲計算、大數據分析等尖端技術,結合交管部門開放的道路交通管制、交通設施信息、交通流量數據以及其他交通信息,提供專業的城市實時交通信息。

  12月,廣東省交通運輸廳與百度公司籤訂"網際網路+"運輸服務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以《廣東省"網際網路+"交通運輸服務行動》為抓手,在汽車票、百度開放雲、百度地圖、百度錢包等產品及有關領域展開全方位戰略合作,加快網際網路與廣東交通運輸服務的深度融合,構建旅客運輸一票到家、貨物運輸一單到底、高速公路一卡通行、公共信息一站解決、服務監督一號暢通、監測應急一體聯動的"網際網路+"運輸服務一張網的發展格局,形成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運輸服務生態圈。廣東省聯網售票平臺公司的站務系統已經成功在百度開放雲上運行,並已接入超過20個汽車站,實現了開放雲與交通政企合作零的突破。

  阿里巴巴:

  7月6日,國內首個運行在公安內網上的省級交通大數據云平臺--貴州公安交警雲正式投入使用。該平臺由貴州省公安廳交警總隊採用以阿里云為主的雲計算技術搭建,可對海量交通數據進行全庫關聯、智能聯想、自動研判、深度挖掘,為公共服務、交通管理、警務實戰提供支持。

  4月,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所長王長君帶隊赴阿里巴巴集團總部,就雲計算、大數據、信息安全等技術在交管工作中的應用進行調研交流,洽談雙方技術合作事宜。8月,王長君所長會見了阿里巴巴集團戰略發展部周彬斌總監一行,就阿里雲建設應用進行交流。

  9月,阿里旗下子公司高德地圖宣布與北京、武漢、深圳等地交警單位達成合作,通過高德地圖向這些城市的高德地圖用戶提供了實時權威的官方交通信息。

  9月,貴州交管局、深圳交警局與螞蟻金服宣布進行合作,搭建大數據交通管理徵信系統,將交通違法納入個人徵信體系。

  11月,阿里巴巴集團與湖北省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阿里巴巴將幫助湖北全力打造未來都市。阿里雲與武漢市共建"智慧交通"的合作,是阿里巴巴與湖北共建未來都市邁出的第一步。近日,高德地圖首家上線交通事故122一鍵報警功能。今後,武漢地區市民使用最新版高德地圖時,如果路遇交通事故,即可通過高德地圖現場採集事故信息,並向交警部門進行事故報警。高德地圖將會實時同步事故處理進展,同時通過播報和顯示等手段周知受事故影響的用戶。

  11月,浙江省交通運輸廳公布了一項新的試點項目,將高速公路歷史數據、實時數據與路網狀況結合,基於阿里雲大數據平臺,預測未來一小時內的路況。結果是,實時路況監測成本下降了90%,未來路況預測準確率在91%以上。

  12月,天津交通運輸委與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籤約合作,雙方將在雲計算、大數據等領域廣泛合作,以"網際網路+交通"的思路及方式,從"公眾出行服務"、"交通行業服務"、"業務支撐服務"及"交通數據運營"等方面,共同推進天津市智能交通建設。

  騰訊:

  9月,上海市交通委與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籤訂《"網際網路+交通"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上海市交通委與騰訊公司的首批9個合作項目,涵蓋信息服務、"指尖"辦事及科技創新三個方面,包括實時路況查詢、公交實時到站查詢、應急處置信息發布、客運微信購票、交通卡查詢及充值等。根據合作協議,未來上海市交通委將向騰訊開放出租汽車、公共運輸、軌道交通、停車場、交通擁堵等業務領域的海量數據;騰訊方面則將依託其旗下的移動社交和通信服務渠道,將交通服務移動化、便利化。同時,雙方將共同打造交通領域的"科技創新平臺",推動大數據、雲計算在交通管理領域的發展和應用。

  11月,北京市交通委與騰訊公司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推動網際網路與交通信息化等領域的深度融合,促進北京市"網際網路+交通"領域的快速發展,實現轉型升級、綠色崛起。北京市交通委不斷創新公共服務模式和城市管理方式,十大類交通服務入駐騰訊微信、手機QQ、新聞客戶端三大平臺,進一步優化市民的指尖體驗。

  12月,廣東省交通運輸廳與騰訊公司就共同推進"網際網路+"運輸服務籤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本次合作將基於騰訊在雲計算、大數據、社交、支付、地圖等領域的領先優勢,與廣東省交通廳進行全方位、多層次、深入的合作,共同推進廣東省交通運輸產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4月,騰訊與廣東省政府籤訂了合作協議。

  另據騰訊透露,騰訊已與海南、河南、上海、重慶、天津、四川、貴州、湖北等共28個省份以及近70個城市就"網際網路+"開展合作,為所在城市提供微信"城市服務",但這種模式只是簡單的將服務窗口遷移到微信客戶端,或者通過微信公眾號提供服務,並不獲取數據。

  ITS114:整體而言,三大巨頭的方向都是希望獲得海量的交通數據,同時推銷各自的雲計算平臺。

  不同的是,阿里和百度都有自己的底層地圖,前者是高德,後者是廣東的長地萬方(據稱也有來自四維圖新),只有騰訊沒有自己的底層地圖,雖然有注資四維圖新,但畢竟不是自家的地圖,獲得更多海量的官方數據,對於百度地圖和高德地圖而言,能夠更進一步的提高交通動態信息質量,從而增強用戶粘性;

  阿里與騰訊都有各自最大的超級APP,支付寶與微信,獲得交通在內的城市數據,從而為各自的"城市服務"增強可用性;

  從獲取數據來源的方向來看,阿里旗下的高德與各城市交警建立合作,獲得路口等交通數據,同時阿里在更大層面上獲取數據,比如貴州省交通廳和交管局,浙江省交通廳等單位的合作,在我們看來,主要是為推銷阿里雲平臺。而百度則主要在城際交通信息的處理上有優勢,這一優勢是建立在交通運輸部共同合作的"政企合作模式的交通出行服務信息共享應用示範工程"上,示範工程的實施指南已基本編制完成,江蘇、遼寧、吉林、黑龍江、廣東、福建、四川、重慶等省市都在積極推進,也有推銷百度雲平臺的嫌疑。

  事件六、《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

  10月10日,交通運輸部對外發布了《關於深化改革進一步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和《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公開徵求意見。

  方案要點①計程車規模將總量調控動態調整;②經營權無償使用且有期限;③份子錢應協商確定並公開;④網約車經營者、車輛和駕駛員實行許可管理,需滿足一定條件,如駕駛員需3年以上駕齡;⑤私家車不得接入專車平臺;⑥拼車不能以盈利為目的。

  《指導意見》將"專車"等新業態納入出租汽車管理範疇,將出租汽車分為巡遊出租汽車和預約出租汽車新老業態共存的多樣化服務體系,實行分類管理、錯位發展和差異化經營。其中,巡遊出租汽車可在道路上巡遊攬客、站點候客,也可提供預約運營服務;預約出租汽車不得巡遊攬客,只能通過預約方式提供運營服務。

  10月15日,由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北京大學法律經濟學研究中心主辦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政策研討會在北京大學舉辦,周其仁、張維迎、薛兆豐等代表質疑《辦法》一方,廣州市客運管理處處長蘇奎、上海三亦城市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創始人徐康明代表支持《辦法》一方,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司長劉小明、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計程車管理處處長王秀春等政策制定方參會,會議持續3個多小時,雙方對立嚴重。

  11月7日,交通運輸部召開"深化出租汽車行業改革有關文件徵求意見稿座談會"(以下簡稱"座談會"),三十多位各方專家與會,同樣對立嚴重。

  ITS114:有關專車的討論,從2015年三四月間就開始發軔,到10月該意見拋出到達頂峰。輿論普遍支持專車繼續存在,但如何對專車進行監管,卻單獨落在了交通運管部門的身上,夾在計程車公司、計程車司機和專車、大眾輿論之間的運管部門,一時間壓力山大。到現在為止,交通運輸部還未能正式出臺該意見,而各地方的計程車和專車之間的衝突也未能消除,不少地方都在下調計程車"份子錢",滴滴也推出了計程車打車"感謝費"的方式來緩解計程車司機對滴滴出行平臺的厭惡。

  在上海、廣州兩個限牌的城市,都有當地運管、交警約談滴滴出行平臺,要求清理外牌車在城區的運營行為,以緩解本城市的交通擁堵,滴滴對此也釋放出了善意,兩地都已經清理完畢外牌車在本城區的運營行為。

  專車未來會如何存在?還會繼續爭執下去嗎?如果交通運輸部現在就正式出臺《辦法》,那麼是否遭遇證監會"熔斷"機制朝令夕撤的尷尬?或者是執法無方的無奈?相信您和我們一樣,會繼續關注。

  事件七、中國智慧交通管理產業聯盟成立

  由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北京易華錄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博康智能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道路交通管理領域的科研院所和骨幹企業共同發起成立的中國智慧交通管理產業聯盟,於11月4日正式在江蘇無錫揭牌。聯盟將秉承"合作共贏、資源共享、創新發展"的宗旨,以"平等自願、統一規劃、產業分工、權利義務對等、開放共享"為原則,以形成汽車電子標識產業良好布局和發展,促進交通信息採集、信號控制等智能交通產業創新發展,有效引導交通管理大數據、汽車電子標識等產業發展為目標,以共性技術和關鍵技術為重點,構建以行業業務需求、市場需求為導向,產、學、研、用、資相結合的技術創新公共平臺,旨在促進技術集成創新和聯合攻關,推動創新成果的快速產業化,推進技術、人才、產業資源匯聚與共享,加強行業內在凝聚力,推動智慧交通管理產業發展。

  ITS114:該聯盟的主要發力點在於大數據和汽車電子標識,尤其是後者。因為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是汽車電子標識國標的牽頭編制單位,也參與了產品研發,同時以後還將作為產品檢測、認證的準入許可單位,來主導該新興產業的發展,其出發點是非常正確的,避免行業如交通監控等領域的惡性競爭,提高對機動車的管理水平。目前已經有易華錄、千方等大型企業入駐無錫的智慧交通管理產業園。

  然而,由於國標遲遲未出臺,去年到今年,就有江蘇的淮安、徐州和寧夏銀川以環保電子標籤的名字在推類汽車電子標識系統,而且很可能不是按照國標的要求建設。另外,河北滄州也發布通知要求車輛安裝"汽車電子標識"標籤,但目前還不知道是否是按照最新國標建設。

  一方面是國標未出臺,以及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的良好意願,另一方面是各地方城市的提前行動,這一局面或許還是要等到國標正式出臺,才能破解。而建立在這一基礎之上的中國智慧交通管理產業聯盟也或許才會得到更為實質的壯大發展。

  事件八、公安部推動建設網際網路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7月,公安部決定,積極構建面向公眾的網際網路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以下簡稱"網際網路服務管理平臺"), 全面提升公安交管部門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主要功能包括駕考、機動車檢測預約;上牌辦證;違法處理和罰款繳納;出行信息服務等。

  9月10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在廣東省惠州市召開全國網際網路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建設應用工作推進會,推廣福建、廣東和陝西試點經驗。據悉,網際網路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已在福建、廣東、陝西等3個省基本完成試點應用,日均訪問量達70萬次,累計提供預約、辦理等服務97.4萬人次。按照統一部署,年底前,第一批19個省要完成推廣應用;2016年上半年,第二批9個省要實現上線運行。

  截至目前,天津、山西、河北、寧夏、四川、海南等地平臺已經上線。

  ITS114:公安部響應國家網際網路+政策的舉措之一,也是實實在在的便民之舉。這一系統是建立在交管六合一平臺基礎之上的,如果六合一平臺都沒實現全省聯網,那麼這一平臺也無法上線。未來這一平臺也將產生大量的數據,如果數據開放,一定會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大數據分析結果。還是期待著這一平臺的全國聯網吧。

  事件九、上海、貴陽兩市交通數據開放與創新

  8月,上海宣布首次開放十大領域、總容量達上千GB的交通大數據,面向全球徵集改善城市交通、便利市民出行、創新商業模式的應用程式和解決方案。10月,由上海市經信委、上海市交通委主辦的2015"遊族杯"上海開放數據創新應用大賽總共收到了505個交通解決方案。大賽徵集初賽階段有效創意方案總計505個,作品包括移動APP(276個)、網站(51個)、微信公眾號(14個)和其他應用(164個)等多種類型。通過評審,大賽選出了100個進入複賽的創意方案,包括智慧出行和智慧管理兩大領域。在100個方案中,涉及公交、地鐵、出租、停車等實際運用領域的方案數量最大。

  11月14日總決賽,最終入圍的15支隊伍作品有基於動態網絡與社會激勵的新能源汽車租賃系統、上海地鐵出行數據可視化及運營優化方案、槓鈴公交--讓通勤舉重若輕、眾包你的騎行生活--基於眾包數據的時空挖掘應用APP、基於打車軟體的計程車合乘模式研究等在各個領域的數據運用系統。

  9月25日,貴陽市交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貴陽市交通大數據孵化器正式開通。今後,創客們可通過這個集數據、計算、商務為一體的創業孵化平臺,在線免費查詢、使用貴陽市公安交管局近2000GB的交通數據。

  貴陽市交通大數據孵化器,融合了貴陽市交通的大數據資源,開放現有冗餘的雲計算平臺,並整合政府的雲計算資源,建立起軟硬結合的新型創業孵化平臺。交通大數據孵化器打造了孵化交易平臺、數據管理平臺和計算資源平臺三大平臺。未來,貴陽市交管局還將整合其他交通領域內的公交、物流等相關數據,在該孵化平臺上開放。另據了解,貴陽市的政府數據共享平臺將在今年內建立。

  ITS114:9月,國務院發布《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綱要》明確,2018年底前建成國家政府數據統一開放平臺,率先在信用、交通、醫療等重要領域實現公共數據資源合理適度向社會開放。如果國務院這一《綱要》不是放書架上,那麼就要求各地方政府在2017年實現省級數據開放,2016年實現市一級數據開放。不管上海、貴州兩地交通交管部門是出於何種目的,開放了哪一層級的交通數據,這種姿態都是值得肯定的,我們更希望這兩地能通過開放交通數據得到實質性的智力支持,從而實現雙贏,並形成輻射效應,讓更多的城市跟進參與。不管是政策支持,還是時代需求,政府所掌握的公共數據開放,是遲早的事情,我們期待著在確保數據安全的前提下,這一天能早日到來。

  事件十、交通運輸部要求進一步推動省域道路客運聯網售票系統建設

  6月,交通運輸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做好道路客運聯網售票有關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2015年年底前完成首批27個省份的省域道路客運聯網售票系統主體工程建設。2016年年底前完成剩餘省份的省級系統建設。為確保部級系統的完整性、統一性,上海、廣西、浙江、天津等未申報省級系統建設工程的省(區、市)要按本通知要求,積極推進省級系統建設工作,在2015年9月底前啟動建設工作,並於2016年底前完成省級系統建設。2016年年底前完成全國道路客運聯網售票系統建設工作。交通運輸部委託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作為全國道路客運聯網售票系統建設工作技術支持單位,承擔部級系統建設、省級系統建設技術指導、標準符合性查驗和部省兩級系統對接等工作。

  在目前已發布的各省十三五交通運輸信息化規劃、網際網路+工作計劃等政策文件中,省級聯網售票都是其中一項重點工作。廣東省交通運輸廳與騰訊、百度所籤訂的合作協議中,聯網售票都是最重要的一個合作內容。

  此外,兩家客運售票企業都獲得資本青睞,一是成立於遼寧的巴士壹佰獲得1000萬美元投資,一是成立於深圳的12308獲得千方5000萬投資。

  ITS114:或許這會是第二個實現全國聯網的ITS系統,如果我們認為他是ITS系統的話,畢竟這一系統更像是一個信息集成系統,沒有位置服務,沒有圖像分析。但聯網售票是交通運輸行業為數極少的走在網際網路企業行動之前的細分領域,但如果不能像12306一樣儘快形成一個全國平臺,也很可能會被微信、支付寶所取代,人們會以為這一平臺是微信和支付的功勞,而不是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和交通運輸企業。

1

相關焦點

  • 【獨家】2015年中國十大行業展會推薦——風電行業展會
    【獨家】2015年中國十大行業展會推薦——風電行業展會 北極星電力會展網 來源:北極星電力會展網 2015-08-18 09:21:
  • 「2015年度中國智能馬桶十大品牌總評榜」榮耀揭曉
    「2015年度中國智能馬桶十大品牌評選」由「品牌排行網」(www.10brandchina.com)主辦,效菘世紀(北京)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承辦。本次評選,不但成為智能馬桶行業領軍者齊聚的盛會,更是眾多國內優秀品牌嶄露頭角,表現自我的絕佳機會。經過緊張激烈的網上投票、資質審核以及消費者商譽評價,2015年度中國智能馬桶十大品牌評選活動於5月27日完美降下帷幕。
  • 青海公布2015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極端天氣創造歷史極值
    青海公布2015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極端天氣創造歷史極值 2016-01-19 20:43:1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網西寧1月19日電 (孫睿)青海省氣象局19日公布了該省2015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暴雨、沙塵暴、低溫寒潮等惡劣天氣對青海生產生活影響較大,同時引起了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  青海省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馬佔良表示:「去年青海一些極端的天氣氣候不僅創造了歷史極值
  • 金華刷臉乘車支付入選2019年全國交通領域行動支付十大熱點事件
    作為行動支付的重要組成部分,交通支付一直以來都是行動支付網持續關注的重點。近日,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城市公共運輸分會盤點並選出2019年交通領域關於行動支付頗具意義的十大熱點事件,其中金華公交首創刷臉乘車支付,成功入選2019年全國交通領域行動支付十大熱點事件,位列第五。
  • 2015年中國十大健康新聞出爐 「殭屍肉」事件入選
    近日,由健康時報社、清華大學健康傳播研究所、復旦大學健康傳播研究所、北京大學醫學部健康傳播與醫學文化研究中心聯合主辦,清華大學公共健康研究中心提供學術支持的第八屆健康中國(2015年度)論壇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是「醫藥健康產業:跨界與轉型」。
  • 2019年十大新能源汽車行業事件
    這麼多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熱點事件,業界最關心的是哪些?《電動汽車觀察家》發起了《2019年新能源汽車十大事件》的問卷調查,在編輯選出的30個候選事件中,選出10個他們最關心的事件。以下,我們按照10個事件的得票率,由高到低排序。對這30個熱點事件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在文末點擊「閱讀原文」,參與投票。
  • 「2015年度中國智能閥門十大品牌總評榜」榮耀揭曉
    「2015年度中國智能閥門十大品牌評選」由「品牌排行網」(www.10brandchina.com) 主辦,效菘世紀(北京)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承辦。該活動以穩定大型企業發展、帶動行業品牌化發展為目標,以促進民族品牌為主題,面向所有行業所有品牌開放, 本次評選異常火爆,不但吸引了國內近一半的智能閥門品牌和經銷商的參與,同時,也被新浪、網易、人民、新華、中國網等70多家知名網絡媒體高度關注,是國內智能閥門行業少有的大型權威品牌評選活動。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等權威媒體更是爭相報導。
  • 「2018年度中國智慧機器人十大品牌總評榜」榮耀揭曉
    原標題:「2018年度中國智慧機器人十大品牌總評榜」榮耀揭曉「2018年度中國智慧機器人十大品牌評選」是由品牌排行網主辦的全網範圍最廣、規模最大的品牌綜合實力排名評選活動。此次評選,徵集數萬網友投票、點評,經過多輪審核精選出行業品質出眾、人氣最旺的十大品牌。
  • 第十屆中國智能交通年會在無錫成功舉辦
    由國家科技部高新技術及產業化司、國家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指導,中國智能交通協會主辦,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國家道路交通管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智能交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道路交通安全公安部重點實驗室、無錫市濱湖區人民政府承辦的「2015 』第十屆中國智能交通年會」於2015年11
  • 萊茵陽光榮獲「2015年中國地板十大品牌」
    品牌是企業或產品的核心價值體現,也是質量與信譽的保證,近期,由中華地板網主辦的2015年「中國地板十大品牌、中國地板十佳品牌」 (http://top10.chinachugui.com)評選活動見證了無數優秀地板品牌的地位與榮耀,在眾多品牌激烈的角逐中,萊茵陽光地板最終摘得「2015年中國地板品牌價值十大品牌」桂冠。
  • 蔡奇男榮獲MM現代製造2015中國自動化領域十大風雲人物獎
    2015年11月,研華(中國)公司工業自動化事業群總經理蔡奇男先生榮獲MM現代製造2015中國自動化領域十大風雲人物獎。   在《中國製造2025》和德國工業4.0的大趨勢下,智能製造已然成為時代主旋律和裝備製造業的主攻方向,而自動化技術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此,MM《現代製造》雜誌社特舉辦了「MM2015年度中國自動化領域十大風雲人物」評選活動,旨在表彰他們所做出的卓越貢獻,展示他們的精神風貌,並為社會提供實幹興邦、實業強國的學習榜樣。
  • 【盤點】2015年度電動車十大品牌排行榜
    12月是年終歲尾的一個月,各行各業都在盤點,電動車行業也不例外。回顧過去的一年,電動車行業發生了不小的變化,電動車銷量接近飽和,行業洗牌加劇,電動車行業格局逐漸形成。通過對電動車品牌進行了解,小編整理了2015年電動車十大品牌排名,供大家參考。
  • 2015燃氣用具 中國十大創新機型出爐
    12月14日,第四屆(2015年度)中國燃氣用具十大創新機型、2015年度中國燃氣具零部件十強企業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召開。其中,艾歐史密斯、海爾、前鋒、萬家樂、美的、萬和、櫻花、方太、迅達、神州、老闆、金美達等12家業內知名企業的19個機型入選創新機型。
  • 2015年應急燈十大品牌排名榜
    下面我們來看看2015年應急燈十大品牌排名榜:  1.敏華  具有較高國內市場競爭力的優秀企業,廣東照明電器協會常務理事單位,著名品牌,江門市敏華電器有限公司  2.振輝  創立於1989年,國內較早生產消防應急燈具製造商,中國照明協會會員單位,中山市振輝消防設備有限公司  3.元亨  深圳市高新技術企業,國家消防應急燈具相關標準的起草單位
  • 2015中國十大鑽戒品牌排行榜權威榜單
    由VIP鑽戒網、中國鑽戒行業協會等權威機構聯合發起,由新浪、搜狐、網易、鳳凰、中國日報、中國網、人民網等數十家國內權威媒體全程跟蹤報導的「2015中國十大鑽戒品牌」評選活動於8月13日圓滿結束。
  • 2015年自動化行業碩果纍纍
    根據國家機器人、國際機器人協會發布的行業調查報告,2014年我們工業機器人銷售量達到5.7萬臺,同比增長55%,約佔全球銷量四分之一,連續兩年成為世界第一大機器人市場,年均增長複合量達到了29%。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跨過這一年將迎來「十三五」規劃開啟之年。
  • 2014中國十大城市軌道交通市場建設企業排名
    截至2013年底,我國獲得國家批准建設軌道交通的城市已達到37個,高居世界第一。未來3年,至少還有10個以上城市將獲得批准。未來,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熱潮至少持續10年以上。  2013年批准建設軌道交通的城市有36個,全國城市軌道交通投資規模達到2800-2900億元,其中,新開工線路較多的城市有:北京2013年有6號線三期、8號線三期、16號線、昌平線二期開工建設,共計4條段、70公裡;上海60公裡、廣州60公裡、武漢56公裡等。新批的城市有:廈門26公裡、石家莊24公裡、常州24公裡、佛山21公裡等。
  • 2018年工控行業十大熱點事件,你都知道嗎?
    當然,今年對於全球自動化行業來說也是喜憂參半的一年,中美「世紀」貿易戰的波及、中國製造2025、罷工事件、收購事件、巨頭退出製造圈等等這些事件成就了一些企業,也將一些企業嚇破了膽,開始嘗試自主創新和產業升級。OFweek工控網就給大家帶來自動化行業年度十大熱門事件,讓你們一睹為快。
  • 《財富》發布2015年中國十大創業城市 上海居首
    在初步分析篩選之後,30個城市脫穎而出,成為了第二輪讀者調查的基礎;並最終通過讀者調研評選出了「2015年中國十大創業城市」。調查於2015年6月10日結束,共收回678封回函。3. 讀者提交問卷純屬自願,本刊並無提供任何贈品以作吸引。1.
  • 2020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十大品牌發布
    各參評企業數據由機構推薦、企業自薦、大數據採集及網絡公眾滿意度投票遴選出具備高質量、健康、智慧、創新能力和服務能力較強、綜合實力突出的「2020 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十大品牌」供應商,樹立「中國品牌」行業標杆及典範,發揮品牌的引領作用,提升行業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忠誠度,為政府採購中心、廣大學校、科研院所等採購單位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