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公布2015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極端天氣創造歷史極值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青海公布2015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極端天氣創造歷史極值
2016-01-19 20:43:1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網西寧1月19日電 (孫睿)青海省氣象局19日公布了該省2015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暴雨、沙塵暴、低溫寒潮等惡劣天氣對青海生產生活影響較大,同時引起了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

  青海省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馬佔良表示:「去年青海一些極端的天氣氣候不僅創造了歷史極值,也對青海的生產生活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2015年青海省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如下:

  一、1月寒潮致使部分地區氣溫創歷史最低

  1月初,該省出現大範圍強降溫、寒潮天氣,貴南、五道梁、玉樹、河南等18個地區達到寒潮標準,祁連託勒、甘德、達日達到強降溫標準,其中稱多清水河、玉樹、達日極端最低氣溫創1961年以來最低極值,稱多清水河出現零下45.9℃的極端最低氣溫紀錄。

  二、2月下旬都蘭遭受暴風雪災害

  2月23~26日,柴達木盆地東部、環青海湖局部地區出現中-大雪,部分地區出現寒潮天氣,其中都蘭遭受暴風雪災害,對春運和和牧業生產影響較大。

  三、柴達木盆地出現特強沙塵暴

  3月31日,特強沙塵暴席捲柴達木盆地。格爾木市區陷入一片沙海中,能見度不足30米,期間最大風速達19.1米/秒,沙塵暴持續過程中還出現泥雨。小灶火、諾木洪、都蘭等地也相繼受到影響。沙塵天氣嚴重汙染了空氣,極大地影響了市民的戶外活動及道路交通安全。

  四、5月初農業區低溫凍害致作物受災嚴重

  5月10~11日,受冷空氣過境和輻射降溫共同影響,大通、樂都、化隆、貴德出現低溫凍害,其中小麥、油菜、玉米、馬鈴薯等農作物受災較重,受災面積達1.7萬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7億元。

  五、6月末格爾木發生汛情

  6月26~29日,受連日強降雨及雪融的共同影響,格爾木市、烏蘭縣、都蘭縣出現不同程度洪水災害,其中格爾木出現中度洪水,導致80多人被困,轄區內道路、交通等經濟損失超億元,格茫公路受此影響中斷80小時。

  六、東北部多次出現冰雹

  夏季我省東北部頻繁遭受冰雹襲擊,門源、大通、湟源等地7000餘公頃農作物不同程度受災,經濟損失4500餘萬元。尤其是7月中旬,門源冰雹致使油菜、青稞、馬鈴薯和蔬菜等農作物損失嚴重。

  七、夏季多地暴雨洪澇成災

  夏季全省多地出現大降水過程,引發不同程度暴雨洪澇災害共42起,林地、道路、電力、橋涵、水利防洪設施等遭受不同程度損毀,各地農作物受災1100餘公頃,經濟損失2.98億元,並造成7人死亡、4人失蹤、3人受傷。

  八、高溫少雨造成黃河上遊來水量持續偏枯

  黃河上遊地區年內大部時段降水偏少,氣溫偏高,導致黃河上遊來水量持續偏枯,偏枯幅度為2007年以來最大。來水量持續偏枯對牧業生產、水力發電及下遊供水產生較大影響。

  九、秋季中後期全省氣溫異常偏高

  10-11月,全省氣溫持續偏高,多地氣溫突破歷史極值,全省平均氣溫偏高2.3℃、為1961年以來歷史最高,全省85%的地區平均氣溫創歷史極值。

  十、青南牧區長時間積雪影響牧業生產

  2014年12月15日~2015年1月31日,青南牧區多次出現降雪天氣,給農牧民生產生活、交通出行等帶來不利影響,造成800餘頭(只)牲畜死亡。4月下旬興海出現大-暴雪,部分鄉鎮積雪深度達60釐米,致使牲畜進食困難,造成3600餘頭(只)牲畜死亡,經濟損失450餘萬元。(完)

相關焦點

  • 聯合訪談:從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透視極端天氣
    當2012年即將過去的時候,有哪些天氣事件讓我們記憶猶新?本期「小珺帶您看天氣」欄目為您帶來中國天氣網和中國氣象網的聯合專訪——《從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透視極端天氣》,特別邀請到國家氣候中心氣候監測室首席周兵以及氣候與氣候變化服務室首席艾宛秀,與廣大網友共同梳理2012年度十大天氣氣候事件,並深度解讀極端天氣的出現原因和全球氣候變化趨勢。
  • 山東公布2013十大氣候事件 極端天氣事件增多
    今日(7日),山東省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2013年山東省十大氣候事件。十大事件中有5件是極端天氣事件,這說明山東省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增多的趨勢沒有變。如7月強降雨、8月高溫、春季低溫雨雪和冬春氣溫波動,山東多地數據都突破歷史極值。    「2013年最重要的兩個特點是,夏季前期持續強降雨,後期又持續高溫,出現了一些極值。這都比較少見的。」
  • 2014山東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氣溫歷史最高 極端天氣多
    山東省氣象局今日發布2014年山東省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多項指標突破歷史極值。2014年,全省年平均氣溫為14.4℃,較常年偏高1.0℃,為歷史最高;平均年降水量為516.8mm,較常年偏少19.4%;平均年日照時數為2208.8小時,較常年偏少179.4小時,是1998年以來連續17年偏少。這說明我省極端天氣氣候仍呈增長趨勢。
  • 中國氣象局公布2015/2016年冬季天氣氣候特徵
    中國氣象報記者欒菲報導 3月3日,中國氣象局在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2015/2016年冬季全國天氣氣候特徵。2015/2016年冬季,全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
  • 山東年均溫14.6℃創歷史新高,2019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發布
    剛剛過去的2019年,山東省年平均氣溫為14.6℃,為1951年以來歷史最高值。1月8日,山東省氣候中心發布2019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颱風利奇馬、夏季高溫少雨、半島持續乾旱、年平均氣溫歷史最高入選。平均降水量180.3mm颱風利奇馬為2019年氣候事件之最「從2019年整個氣候特徵來講,最主要的幾大事件分別是颱風利奇馬,仲夏的高溫持續乾旱,以及半島的持續乾旱。這其中,颱風『利奇馬』是2019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中影響最大、範圍最廣的。」
  • 2020年中國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發布
    中國天氣網訊 12月31日上午,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了2020年中國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根據專家評議,2020年度中國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為:長江中下遊等地梅雨期及梅雨量均為歷史之最;半個月內3個颱風接連影響東北歷史罕見;歷史首次出現7月「空臺」;今年夏季我國降水多汛情重;初冬寒潮暴雪天氣襲擊東北致部分地區受災;2020年強對流天氣發生早頻次高極端性強;2020年全國霾天氣繼續減少;華南高溫少雨導致氣象乾旱持續發展;8月中旬四川盆地暴雨頻繁致部分地區受災;2020年我國氣候條件利於植被長勢繼續向好
  • 我省2017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出爐 現57年來最強「暖冬」
    1月10日,青海省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2017年我省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其中,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全省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2.4℃,是1961年以來青海省最暖冬季。具體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如下:  一、我省出現自1961年以來最暖冬季  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全省平均氣溫-6.7℃,較常年偏高2.4℃,為1961年以來最暖冬季。全省大部氣溫偏高2~4.5℃,87%的地區氣溫偏高幅度位列歷史前3位,其中民和、門源、甘德等23地達到歷史第1位。
  • 鹽城公布2016年重大天氣氣候事件 「6·23」龍捲風上榜
    中國江蘇網3月21日訊 3月20日,市氣象局發布2016年度鹽城市重大天氣氣候事件:年平均氣溫1961年以來最高、1月現近30年最低氣溫極值、歷史罕見超強龍捲重創阜寧、夏季氣溫創下「三最」、10月連陰雨為秋季同期歷史最長……這些破紀錄的氣候事件在2016年出現了。
  • 山東發布2012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山東省氣候中心今天(9日)發布2012年山東省十大天氣氣候事件。2012年山東遭遇颱風、內澇等災害性天氣。全省年平均氣溫為13.3℃,較常年偏低0.1℃;平均年降水量為615.2毫米,較常年偏少4.7%;平均年日照時數為2272.1小時,較常年偏少105.9小時,是1998年以來連續第15年偏少。
  • 海南發布2016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強颱風「莎莉嘉」居首
    據海南日報客戶端丨記者葉媛媛 通訊員 許嘉 吳勝安  海南省氣候中心1月26日日發布了2016年海南省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其中強颱風「莎莉嘉」居榜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如下:  1、「莎莉嘉」橫掃瓊島,直接經濟損失大  今年第21號颱風「莎莉嘉」(強颱風級)於10月18日09時50分在海南省萬寧市和樂鎮沿海地區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4級(45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55百帕,為1971年以來10月份登陸海南的最強颱風。
  • 2020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揭曉
    月31日,在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上,「2020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揭曉。「長江中下遊等地梅雨期及梅雨量均為歷史之最」等獲評國內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厄爾尼諾與拉尼娜前赴後繼,加劇氣候異常不確定性」等獲評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 2016年江蘇極端天氣事件頻發 龍捲風60年來最強
    省氣候中心10日公布「2016年江蘇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受超強厄爾尼諾影響,去年,江蘇氣候異常,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多,暴雨洪澇和強對流災害重,太湖流域、江南運河及南京秦淮河出現嚴重汛情,氣象災害造成經濟損失大,氣候年景較差。
  • 2020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揭曉!你對哪件印象最深?
    12月31日,在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上,2020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揭曉。「長江中下遊等地梅雨期及梅雨量均為歷史之最」等獲評國內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厄爾尼諾與拉尼娜前赴後繼 加劇氣候異常不確定性」等獲評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 極端天氣事件頻發 全球行動應對氣候變化(組圖)
    近年來,全球極端天氣事件尤其是高溫事件頻發。世界氣象組織(WMO)預測,2015年全球地表平均溫度可能達歷史最高。國家氣候中心氣候監測也顯示,今年以來,我國大部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且創歷史新高。2015年將成有記錄以來最熱年  11月25日,WMO在日內瓦發布2015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聲明,並分析了2011至2015年的氣候狀況。聲明稱,2015年可能是有記錄以來的最暖年份,而2011至2015年也將成為歷史上最暖的五年。  WMO稱,2015年全球地表平均溫度可能達歷史最高,高出工業革命前1℃,成為一個關鍵性節點。
  • 中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
    《報告》基於最新科學研究成果,全面系統地分析了中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變化、成因及未來趨勢,評估了天氣氣候災害對不同領域和區域的影響與風險,總結了中國在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風險管理、實踐及適應措施方面的進展,提出了中國應對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和適應氣候變化的策略選擇與行動措施。  《報告》認為中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種類多,頻次高,階段性和季節性明顯,區域差異大,影響範圍廣。
  • 2008年國內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中國天氣網
    主辦單位:中國氣象局    預測減災司 承辦單位:國家氣候中心     公共氣象服務中心 投票時間:2008年12月1日-12月27日>活動進程:12月1日,由評審專家組初選出的國內18個、國外16個天氣氣候事件12月1日-27日,公眾可通過網絡、簡訊等多種方式投票12月28日,根據公眾投票結果,公布十大國內國際天氣氣候事件網絡支持:中國氣象局網站:www.cma.gov.cn 中國天氣網:www.weather.com.cn
  • 2018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揭曉(內附中獎名單)
    中國天氣網訊 12月28日下午,在中國氣象局2019年1月新聞發布會上,「2018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揭曉。「『山竹』強勢登陸粵港澳大灣區」和「超強颱風『山竹』重創菲律賓」分別成為2018年度最受公眾關注的國內外天氣氣候事件。
  • 中國氣象局公布2018年3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
    中國氣象報記者欒菲報導 4月3日,中國氣象局在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2018年3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3月,全國平均氣溫歷史最高,全國平均降水量與常年同期持平。3月,新疆、內蒙古、寧夏、青海、山西和安徽平均氣溫均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甘肅、陝西、江蘇、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廣西、貴州、四川和重慶平均氣溫為次高。3月,全國共有73站發生極端日降溫事件,主要分布在東北、華北、山東、安徽和內蒙古等地,其中內蒙古圖裡河(22.5℃)、吉林羅子溝(20.4℃)和黑龍江延壽(19.4℃)等12站日降溫幅度突破歷史極值。
  • 2020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揭曉
    12月31日,在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上,2020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揭曉。「長江中下遊等地梅雨期及梅雨量均為歷史之最」等獲評國內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厄爾尼諾與拉尼娜前赴後繼 加劇氣候異常不確定性」等獲評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 煙臺8月高溫破歷史極值 去年八大天氣事件公布 科教文體 煙臺新聞...
    2014-02-12 13:07:47  來源:膠東在線  已有0人參與  [大中小]   膠東在線網2月12日訊(記者 賈楚航 通訊員 石磊)煙臺市氣象局公布了2013年煙臺八大天氣氣候事件。其中,夏季強降雨及雷暴頻繁,持續高溫、年末霧霾天氣多,影響空氣品質等均上榜。  7月強降雨頻繁,洪澇災害嚴重  7月出現12次不同範圍的暴雨過程,超歷史同期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