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氣候中心今天(9日)發布2012年山東省十大天氣氣候事件。2012年山東遭遇颱風、內澇等災害性天氣。全省年平均氣溫為13.3℃,較常年偏低0.1℃;平均年降水量為615.2毫米,較常年偏少4.7%;平均年日照時數為2272.1小時,較常年偏少105.9小時,是1998年以來連續第15年偏少。年內全省主要天氣氣候事件具體如下:
1.颱風影響次數最多,風雨災害嚴重
年內共有「達維」、「蘇拉」、「海葵」、「布拉萬」、「三巴」5個颱風影響山東,是影響山東颱風數量最多的一年。其中,颱風「達維」正面襲擊山東,先後途經臨沂、日照、淄博、濟南、濱州5市,歷時22小時20分鐘,是有氣象記錄以來在山東預報持續時間最長的颱風。山東省氣象臺發布歷史上第一個颱風紅色預警信號,山東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啟動I級應急響應。
2.區域性強降雨頻繁,內澇嚴重
夏季山東共出現了10次區域性強降雨過程。7月上旬強降雨集中在魯東南地區,臨沂市平均降水量319毫米,突破歷史極值;7月29日至8月1日,德州、聊城部分地區累計雨量超過200毫米,商河、茌平日降水量分別為243.5毫米、200.4毫米,突破當地歷史極值,持續強降雨造成魯西北部分地區嚴重內澇,漳衛新河的部分河段、水庫超過警戒水位;9月21日膠南出現特大暴雨,降水量達392.7毫米,突破歷史極值。
3.大霧頻現,影響交通運輸
年內大霧天氣頻繁出現,尤其是年初、年末大霧多、影響重。1月份大霧多達5次。其中,1月9~10日,山東中西部地區出現能見度小於200米、局部地區能見度小於50米的大霧天氣。11月26日,因大霧影響京滬高速泰安段30多輛車連環相撞,京臺高速泰安至寧陽段近百輛車連環相撞;12月14日,濟菏高速平陰段28輛汽車追尾相撞。
4.強對流天氣頻發,風雹災害多
春夏季節山東發生9次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造成農作物受災、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5月24~26日,濟南、煙臺、濰坊、聊城的5縣(市)遭受大風、冰雹襲擊,造成農作物、果樹等大面積受災,其中棲霞市冰雹持續時間長達2個小時,最大堆積厚度約50毫米,蘋果和大櫻桃受損嚴重。
5.盛夏連續高溫日數突破極值,用電負荷屢創新高
7月下旬至8月初,濟寧、菏澤、棗莊、德州、濱州、濟南、臨沂等地出現持續4~12天的高溫天氣。其中薛城、嶧城、臺兒莊、微山等4縣(市)連續高溫日數長達10天以上,達到或突破當地歷史極值。受持續悶熱天氣影響,全省用電負荷屢次創下歷史新高。
6.秋末以來氣溫持續偏低
11~12月,全省平均氣溫2.3℃,較常年偏低1.5℃,氣溫持續偏低。其中12月全省平均氣溫為-1.5℃,較常年偏低2.1℃,是1986年以來同期最低值。12月下旬出現2次寒潮天氣過程,24日牟平最低氣溫為-19.8℃,突破歷史極值。
7.年末雨雪多
12月出現3次全省範圍降雪,部分地區達到暴雪量級,其中半島地區出現4次暴雪天氣。12月全省平均降水量為29.5毫米,較常年(9.0毫米)偏多224.2%,僅次於1974年(34.5毫米),為1951年以來次多值,章丘、周村、桓臺、高青、昌邑5站降水量突破當地歷史同期極值。
8.年初氣溫持續偏低,出現海冰、淌凌
1月下旬至3月中旬氣溫持續偏低,2月上旬、3月中旬均較常年偏低2.4℃。受持續冷空氣影響,2月8日,萊州灣浮冰最大外緣線為15海裡,黃海北部浮冰最大外緣線為22海裡左右;2月13日,黃河山東段淌凌河段總長度約35公裡,淌凌密度10%~20%,冰厚0.5~2釐米。
9.5月高溫少雨,農作物受旱
5月,全省平均氣溫為21.7℃,較常年偏高2.0℃,為歷史同期第3位高值,其中上旬平均氣溫偏高4.0℃,有107站創歷史同期最高紀錄;全省平均降水量為5.5毫米,較常年(55.0毫米)偏少9成,為歷史同期最少。因降水持續偏少,部分地區旱情發展較快,對春播作物苗期生長及果樹果實膨大產生不利影響。
10.春季大風天氣多
春季,山東內陸地區、沿海及海上大風頻繁。其中,3月23~24日,山東大部分地區出現大風天氣,海上最大風力達8級,煙臺至大連航線客運船舶停航,京滬高鐵接觸網因瞬時強風擺幅過大導致報警,造成多輛動車延誤或停運。(李劍橋 高 理 孟祥新)(完)
來源: 大眾日報 轉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