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山東省氣候中心發布2018年山東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諸如盛夏三個颱風過境、夏季高溫持續等入圍。
一、盛夏三個颱風過山東,歷史罕見。
7月下旬至8月中旬,颱風「安比」、「摩羯」、「溫比亞」相繼穿過山東。8月17~20日,「溫比亞」造成罕見大範圍強降水,全省平均降水量達135.5毫米,單站最大降水量511.2毫米(泰安徂徠土門村),廣饒、嘉祥等9縣(市)日降水量突破本站歷史極值,濰坊等地遭受嚴重洪澇災害,農田、房屋被淹,基礎設施受損。
二、夏季歷史最熱,大範圍高溫持續時間長。
6~8月全省平均氣溫27.0℃,較常年偏高1.7℃,創歷史記錄,成武、單縣高溫日數達34天,全省平均高溫日數17.8天,為近50年來最多。其中,7月中旬至8月中旬,全省出現大範圍持續高溫高溼天氣,魯西北、魯中和魯南等地連續高溫日數達到或超過10天。
三、年末寒潮大風,半島出現暴雪。
12月6~9日、26~29日,全省出現2次寒潮大風天氣,偏北風6~7級,降溫幅度8~10℃,魯西北、魯中山區和半島內陸地區最低氣溫分別達到-13~-10℃和-16~-12℃,半島部分地區出現暴雪。
四、初冬大範圍霧和霾,出現嚴重汙染天氣。
11月中下旬至12月初,全省出現大範圍的霧和霾天氣,魯南、魯西北、魯中和半島地區能見度低於500米,局地不足50米,全省大氣汙染擴散條件較去年同期偏差,空氣品質明顯下降,其中,11月24日至12月3日,出現今年秋冬季以來汙染範圍最大,持續時間最長,汙染程度最重的一次汙染過程,多個城市達到了嚴重汙染。
五、8月多地出現龍捲風,歷史少見。
8月14日,受颱風「摩羯」影響,萊州、昌邑、利津、惠民、臺兒莊等地短時間內相繼出現龍捲風,造成部分房屋、大棚、供電線路、農作物、樹木受損。
六、初秋魯南出現強降水,城市內澇農田被淹。
9月17~21日,受副高邊緣、西風槽和低層切變線共同影響,全省大部地區出現中到大雨,魯南地區出現暴雨,局部大暴雨,19日臺兒莊降水量199.4毫米,突破本站歷史極值。強降雨造成魯南部分城市路段積水,農田被淹,玉米倒伏,果蔬大棚等設施農業受損。
七、4月出現霜凍災害,果樹受凍。
4月6~7日,受強冷空氣影響,全省大部地區出現7~8級偏北大風,魯西北、魯中和魯南的部分地區最低氣溫降到0℃以下,降溫幅度達10~20℃,泰安、萊蕪、日照、淄博等地的櫻桃、核桃等果樹受凍,大風還造成魯西南和魯中地區設施農業大棚受損。
八、6月多地出現強對流,風災雹災較重。
6月13~15日,受冷渦影響,魯西北、魯中、魯東南和半島地區相繼出現冰雹、雷雨大風和短時強降水天氣,冰雹最大直徑達4~5釐米,青島最大陣風34.8米/秒(風力12級),為有氣象記錄以來6月最大風速,青島港五臺貨櫃橋吊被突發大風吹倒、淄博、濱州等地農作物受災,樹木折斷,汽車被砸。
九、年初持續低溫,萊州灣出現海冰。
1月11~12日、23~26日、29日,全省大部地區日最低氣溫在-10℃以下,其中,23~26日魯西北、魯中、半島等地出現持續低溫天氣,廣饒最低為-16.8℃。萊州灣部分海域出現海冰,黃河山東段出現2次淌凌。
十、4月出現沙塵天氣,近年來少有。
4月10日下午至夜間,受蒙古氣旋影響,山東自北向南出現6~7級偏北大風,魯西北、魯中、魯南地區相繼出現沙塵天氣,德州、濰坊、日照等十市空氣品質急劇下降,能見度明顯降低。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高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