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委市政府12月27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通報了蠶絲被、大衣、羊毛(絨)衫、羽絨服、羽絨被等5種冬季熱點消費品市級質量監督抽查情況,記者採訪中發現,這5種產品均有不合格情況,且有一個共同的不合格項目——纖維含量。
抽查結果
纖維含量「掛羊頭賣狗肉」
纖維含量是紡織品、服裝產品的重要指標,是決定產品品質的主要因素之一,纖維含量不合格主要表現為纖維含量標稱值與實測結果不相符。
本次抽查的150批次產品中,有10批次產品纖維含量不合格,比如一款羊絨衫標註纖維含量為山羊絨100%,實測結果為山羊絨36%、羊毛30%、粘纖24%、錦綸10%。
一款大衣產品纖維含量標註的是腈綸57%、聚酯纖維36%、羊毛7%,而實測值為聚酯纖維100%。
羽絨服中有一批次標註面料聚酯纖維97%、錦綸3%,而實測面料為聚酯纖維100%;另一批次產品裡料標註錦綸100%,實測值為聚酯纖維100%。一款羽絨被內膽標註纖維含量聚酯纖維100%,實測結果為錦綸100%。
蠶絲被胎套一般採用全棉、聚酯纖維或棉聚酯纖維混紡,而填充物主要是蠶絲。本次抽檢中發現,有一批次產品胎套面料和填充物纖維含量均不合格,其吊牌標註成分為桑蠶絲95%、木棉5%,耐久性標籤標註填充物為蠶絲,而實測值為胎套為聚酯纖維52%、粘纖48%,填充物為聚酯纖維84%、再生纖維素纖維16%。另1批次標註胎套面料為純棉,而實測結果為聚酯纖維65%、棉35%。
絨子含量與保暖效果息息相關
寒冷的冬季,不論是羽絨服還是羽絨被,都是防寒保暖的佳品,但如果含絨量和絨子含量不合格,同樣很「坑」。按照國家標準要求,羽絨服產品考核含絨量和絨子含量,羽絨被產品僅考核絨子含量。
記者採訪中了解到,含絨量是絨子和絨絲在羽毛羽絨中的質量百分比。目前,市面上最高水平的含絨量可達到95%,含絨量越高,羽絨越輕盈,蓬鬆性和保暖性也更加好。絨子含量是絨子在羽絨中所佔的質量百分比,絨子是羽絨裡面保暖的核心有效成分,能固定更多靜止的空氣,有效阻止熱量傳導,從而達到隔絕外界冷空氣的效果。
本次抽查中發現,有3批次羽絨服產品含絨量和絨子含量不合格,其中有一款產品標註含絨量為90%,實測含絨量僅為10.8%,絨子含量為9.7%,遠遠低於標稱值。3批次不合格的羽絨被產品中,實測填充物全為絨絲和羽絲,絨子含量為0。
選購提示
標註填充物為100%蠶絲的才是純蠶絲被
消費者購買商品時,應注意紡織、服裝類產品吊牌信息,應包括廠名廠址、產品名稱、規格型號、纖維成分及含量、維護方法、執行標準、安全類別等信息。切記謹慎購買「三無」產品,警惕假冒偽劣產品。蠶絲被只有標註填充物為100%蠶絲的才是純蠶絲被,凡含量不足,或不標明「100%桑蠶絲」、「100%柞蠶絲」或只標明「蠶絲被」的有可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純蠶絲被。蠶絲被售價主要與填充物的淨重息息相關,凡籠統標註蠶絲被重量而未明示填充物重量的,主觀上有用被殼重量冒充蠶絲填充物重量的可能,應警惕購買。
「綠色環保纖維」是在博眼球
目前市面上的大衣主要以混紡毛呢面料為主,羊毛含量是決定大衣價值、保暖度和舒適感的關鍵指標,建議購買時儘量選擇羊毛含量較高的產品。纖維成分及含量與毛衫產品的質量和價格同樣息息相關,消費者在購買毛衫產品時,一定要看吊牌和洗標中是否標有規範的纖維成分及含量,標註「綠色環保纖維」「抗起球纖維」等,往往是以花哨的名稱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實則可能是普通的化學纖維。
回彈快的羽絨服品質較好
消費者在購買羽絨服產品時,應留意標籤上註明的含絨量,含絨量一般選擇70%以上,含絨量越高,產品質量越佳。此外,羽絨一般分為鵝絨和鴨絨,相對來說,鵝絨保暖性要優於鴨絨。蓬鬆性是羽絨服保暖程度的一項重要指標。蓬鬆度越高,說明羽絨的保暖性和舒適度越好,羽絨的品質就越高。消費者可將羽絨服鋪平,讓其蓬鬆恢復三分鐘,再用手按壓羽絨服,隨即將手鬆開,品質較好的羽絨服能很快回彈恢復原狀。該方法同樣適用於羽絨被的檢驗。
來源 揚子晚報
融媒體編輯 王瑩瑩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