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登上過」開講啦「節目的鄭強教授,可謂人氣爆紅,被稱為「網紅教授」。前有大刀闊斧出任貴州大學校長,今有強勢出任太原理工黨委書記。如今已經是板上釘釘之事,太原理工可謂是雙喜臨門,不僅迎來優秀領導,同時也借鄭教授翻紅了一把。
談及山西的高等教育,想必很多人第一時間的反應都會是「教育落後」。就連本省唯一入選「雙一流---一流學科」、「211工程」的太原理工大學也是備受冷眼,經常被當作碰瓷、墊腳石,被很多小編拿去作為與大連理工、北京理工、華南理工等知名理工大學對比烘託的陪襯。筆者的同學便是太理的校友,據他說,以前學校傳有「去年高考不努力,來年太理做兄弟」。接下來就讓我們看一下太原理工是否如此不堪?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常簡稱為「太理」、「太原理工」、「理工大」。地處山西省會太原,現有四個校區,分別是:迎西校區、虎峪校區、柏林校區、明向校區。其中,迎西校區是主校區,也是筆者去到太理次數最多的校區。整體建築式樣古樸協調,以灰色為主色調,確實給人以老校區富有底蘊、見證時代發展的感覺。老校區地處太原的中心地帶,交通便利,配套完善,距離規模很大的汾河公園很近。
明向校區為新建校區,地處太原與晉中交界地帶,主要是提供給新生使用(已投入使用)。
了解一下格局,重要的還是學校的軟實力哈哈。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國家「111計劃」地方高校新建基地,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中俄工科大學聯盟、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入選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數據中國「百校工程」試點院校、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本文省略了省級的內容,全國來看,還是國家層面的硬核。
科研平臺:
學校擁有1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亞洲先進的土木結構工程實驗中心,1個國家級大學科技園,2個國家甲級建築設計研究院,4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個中國工程院工程科技知識研究中心,4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學科建設:
學校有3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5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5個博士後流動站,14個專業學位類別授權點
國家重點學科:化學工藝、材料加工工藝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採礦工程
(很多學校在介紹時為了好看,在一些宣傳上不特別區分是否是培育學科,實際差別是很大的,關乎著是否「正式落地」的問題)
雙一流學科:化學工程與技術(自定)
國家特色專業:化學工程與技術、水利工程、建築與土木工程、車輛工程、安全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物理學與光電工程、礦業工程、電氣工程
教育部卓越工程師計劃專業:化學工程與工藝、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ESI全球前1%學科:工程學、材料科學、化學
傑出學者:
專職院士4人(工程院3人、科學院1人),含雙聘共18人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7人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6人
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7人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7人
香江學者計劃1人
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獲得者4人
聽名字就可明白,太理是以工科為主。學校由山西礦業學院、太原工業大學合併而成。前身關乎著擅長的學科,據同學說,採礦、冶金、煤化工、化工、電氣、建築的口碑最好。相比較來說,文科專業就處於劣勢。
縱觀來看,學校不論是在硬實力還是軟實力方面,都是比較優秀的,在領域內也有很多重要資源。除了專業實力之外,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太原理工大學的籃球隊也很厲害。
都說人比人,比死人。比較的學校也是要合理選擇的嘛,看到某些小編胡亂比較,到處引戰,我實在看不過眼去。
這是我的第一篇文章,我是堅持原創、努力成長的CC。幫別人就是幫自己,我也是希望能夠通過該平臺分享互動,通過寫文的形式希望能夠對學弟學妹有所幫助,同時在與大家的交流互動中幫助自己成長。歡迎廣大看客評論留言,批評指正或鼓勵支持。希望以後能夠寫出更好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