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英俊談教育
中國高等教育版圖上,中部省份山西省似乎難以引起人們的關注。截止目前為止,擁有3000萬人口的山西省甚至沒有一所部屬院校,僅有太原理工大學一所211大學和雙一流建設高校。山西省高校資源匱乏,不僅與相距不遠的高教重鎮北京市和天津市不可同日而語,與相鄰陝西省雄厚的高教資源相比,山西省高等院校同樣不值一提。
近年來,伴隨著國家振興中部的戰略布局,中部省份山西和河南等高等教育也得到了極大的重視。在2017年,河南省有鄭州大學和河南大學兩所高校入選雙一流,其中鄭州大學還入選了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為了扭轉山西高教實力不強的局面,提高本省高校辦學水平,山西省政府出臺了多項政策,並投入了大量的財政資金,力圖支持本省高校進入雙一流建設。
網紅教授鄭強空降太理出任學校書記,大動作頻出引起全國關注。
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對於高校而言,強有力的學校領導是至關重要的。山西官方希冀,引進具有影響力的知名學者和專家型領導幹部,推進「雙一流」建設提檔升級。為此,山西省花大力氣面向全國舉才,通過非常規手段為太原理工配備強有力的學校領導。2020年4月,中國知名的網紅教授鄭強空降太原理工大學,擔任學校黨委書記。
鄭強教授可謂高校屆家喻戶曉的明星人物,不僅語出驚人,而且在貴州大學任上成績斐然。鄭強教授上任之後,經過認真調研審慎論證,進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舉措,引起了全國網民的關注。鄭強書記曾發言,要著力將太原理工大學建設成為有尊嚴、受尊敬的綜合性、研究型、高水平一流大學。為此,鄭強教授大動作頻出,不負網紅教授鄭大炮的稱呼。
第一:加強校企合作。鄭強教授上任後不久,為了加強校企合作,促進科研成果落地轉化,服務山西經濟發展,與地方企業合作成立了一批研究院。2020年8月,太原理工大學與20家企業籤署合作共建協議,共建20個校企研究院。研究院將在能源開發利用、新材料等多領域進行研發合作,合力攻關當前最急需、最前沿的技術難題。
第二:引進優秀師資。師資隊伍作為高校建設的第一要素,對於高校發展舉足輕重。為此,鄭強教授大力引進年輕專業人才,為學校教師隊伍輸入新鮮血液。2020年11月,太原理工大學聘任10位博士生擔任教學科研工作。值得一提的是,這十人全部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他們均為「90後」,其中還有兩人為「95後」。
幾則人事任命公告再度掀起波瀾,超豪華配備為太理雙一流保駕護航。
要有超常規發展,必有超常規手段。在學校引進網紅教授鄭強之後,鄭強書記大動作頻出,對於太原理工的作用立竿見影。那麼,如何圍繞鄭強書記,配備強有力的學校領導就成為當務之急。在此背景之下,山西省政府採取外引內培的方式,提拔和引進了一批知名學者出任副校長。
2020年11月,太原理工官網低調宣布,原清華大學教務處副處長孫宏斌教授出任學校副校長。另外,原山西師範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張獻明和太原理工大學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也已出任太原理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連續數則人事任命也引發了人們的關注,這三位副校長是什麼來頭?我們來一探究竟:
翻開他們的履歷,我們可以發現,這三位副校長全都大有來歷。副校長孫宏斌曾任清華大學教務處副處長,是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家傑青獲得者和IEEE Fellow。孫宏斌教授長期從事智能電網、能源網際網路等領域的研究工作,科研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獎項,是電氣領域內的準院士級別專家。如今他加盟太原理工,對於學校以及電氣學科而言提升巨大。
而另外兩名副校長同樣都是國家傑出青年級別專家。其中,副校長馮國瑞主要從事難採煤炭資源安全綠色開採與災害防控等方面的理論與技術研究,是太理自己培養的土生土長的知名學者。2019年,馮國瑞教授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項目支持;副校長張獻明教授長期在山西師範大學工作,研究方向為非線性光學晶體等領域。他是化學領域的知名專家,連續六年入選中國高被引學者。2009年他就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項目資助,併入選中組部首批創新領軍人才。
打開太原理工大學官網,我們可以看到校領導配置可謂豪華。在十一位校領導中,校長黃慶學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書記鄭強教授是特聘教授和國家傑出青年獲得者,加上新任命的三位傑青副校長。可以看出,在太原理工大學校領導中,接近半數都擁有國家級學術頭銜。如此豪華的領導陣容,甚至不次於很多985高校和絕大多數211高校。
結語
太原理工大學作為山西大學全力打造的一流院校,近年來引發全民關注。在鄭強教授出任黨委書記之後,數次大動作也是賺足了眼球。如今,太原理工大學已經圍繞鄭強書記和黃慶學校長打造了強有力的班子成員,陣容可謂豪華。相信在他們的帶領之下,太原理工大學會發展得越來越好!對此,你怎麼看?祝願太原理工大學百尺竿頭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