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今天17時左右,地球將遭遇第一批流星體;北京時間18日凌晨5時至6時之間,亞洲地區有望迎來一次「暴雨」級爆發,中國是這一奇觀的最佳觀測地點之一
譚薇/編譯
今晚,地球將迎來2001年以來最為壯觀的一次獅子座流星雨。
屆時每小時將有300餘顆流星划過天際,中國是這一奇觀的最佳觀測地點之一。
流星是分布在星際間的巖石碎片或塵粒,它們與地球大氣摩擦生熱,最終留下一束髮光的尾跡。在晴朗的夜晚,我們可以在任一時刻看到流星划過天際,當流星大規模出現時,便會形成所謂的流星雨景觀。每年11月14日至21日,都有一些流星從獅子座方向迸發出來,這是由於地球與坦普爾-塔特爾(55p/Tempel-Tuttle)彗星逆向而行,後者每33年環繞地球一周,當它在近日點噴射出較多的細小固體顆粒時,便會引發大規模的獅子座流星雨。
據《新科學家》報導,北京時間今天17時左右,地球將遭遇第一批流星體,屆時北美地區將出現一場溫和的流星雨,儘管規模不大,但依然賞心悅目;北京時間18日凌晨5時至6時之間,亞洲地區有望迎來一次「暴雨」級爆發,這是因為地球將於此時穿越坦普爾-塔特爾彗星在1466年和1533年兩次回歸時所拋射出的塵埃團。根據美國宇航局流星體環境辦公室(Meteoroid Environment Office)的報告,亞洲和歐洲東部地區將成為最佳觀測點,尤其是印度、中國和印度尼西亞正好被籠罩在黎明前的黑暗中,而流星的輻射點即將出現在地平線上。
美國宇航局流星體環境辦公室的比爾·庫克(Bill Cooke)介紹說,預計屆時美國上空每小時將出現20至30顆流星,亞洲地區則為200至300顆,高峰期的流星數量將超過每小時300顆。這一預測與其他獨立天文學家的說法相吻合。不過,他們只能準確預測地球將於何時通過某個碎片流,而無法確定流星的密度,因為每個碎片流中的塵埃數量無法測算。
庫克指出,今年的獅子座流星雨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它們看上去像是從火星噴湧而出的。這是一個不同尋常的巧合,火星將於高峰期經過獅子座附近。這個紅色星球的亮度幾乎是第一級恆星的兩倍,因此屆時我們還可欣賞到一種天空地圖(sky map)式的奇觀。
獅子座流星雨最近一次的大規模爆發是在1999~2002年間,來自坦普爾-塔特爾彗星的碎片流引發了每小時1000顆以上的流星暴。2009年的獅子座流星雨顯然難以複製這一奇觀,不過在庫克看來,即使實際數量僅為預測的一半,今年的景象也是蔚為壯觀。當明亮的流星划過火星表面時,你會感到徹夜的等待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