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其實見過他們的隊員
[中關村在線音頻頻道原創]2008年北京奧運會閉幕式的「倫敦8分鐘」上,你一定記得一位滿頭白髮扎著小辮子的老爺爺,非常帥氣地拿著一把Gibson Les Paul吉他,與英國年輕歌手利昂娜·劉易斯共同演繹《Whole Lotta Love》這首歌曲。裡昂娜當時是英國的「超女」,年輕人知道的應該不少,但對於這位白髮老爺爺,很多國內的年輕朋友可能就不太了解了,而他正是英國國寶級樂隊齊柏林飛船(Led Zeppelin)樂隊的吉他手吉米·佩吉。
齊柏林飛船:重金屬搖滾的開山祖師之一
在國際搖滾樂壇,齊柏林飛船可謂是無人不曉,通常它被認為是搖滾流派——重金屬音樂的開山祖師之一。之所以加個「之一」,是因為在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黑色安息日樂隊和深紫樂隊也幾乎與齊柏林飛船前後腳推出了自己的首張專輯。深紫的首張專輯是1968年推出,齊柏林飛船的首張專輯是1969年推出,而黑色安息日的首張專輯是1970年推出,這三支樂隊都極大地影響了後來的金屬樂隊,因此被並稱為重金屬三祖。
單從音樂上來說,其實齊柏林飛船的音樂並不算重,尤其是早期的作品,更加偏向布魯斯和硬搖滾,但在整體歌曲的架構、樂器音色的調校以及樂隊編制等方面,齊柏林飛船已經為重金屬音樂奠定了基礎,不管是主唱羅伯特·普朗特時而高亢時而低沉的嗓音、吉米·佩吉令人眼花繚亂的炫技般的吉他,還是約翰·保羅·瓊斯出神入化的貝斯,以及約翰·伯納姆沉穩而富含技巧的鼓,都被後來無數的重金屬藝人所競相模仿。那麼這支傳奇樂隊又是如何登上神壇的呢?
閱讀更多:
《70歲是個坎 近期離開我們的搖滾老炮兒》
《吉姆·莫裡森:27俱樂部的即興搖滾詩人》
《從壞小子到壞老頭 堅如磐石的滾石樂隊》
《吉米·亨德裡克斯:左撇子的吉他之神》
《英國女王的噩夢 璨若流星的性手槍樂隊》
《B.B.King:無可爭議的「布魯斯之王」》
《約翰·列儂:倒在歌迷槍口下的藝術家》
《「貓王」:埃爾維斯·普萊斯利的搖滾傳說》
作者近期熱門文章:
《山寨與胡吹 國產HiFi DIY產品的亂象》
《Hi-End耳放旗艦 高文Telos THA2試聽》
2叫「飛船」只是個玩笑
叫「飛船」只是個玩笑
對於搖滾樂不太了解的人來說,談到齊柏林飛船可能最先想到的是B&W的那款音箱,了解歷史的人可能會想到20世紀初期由德國飛船設計家斐迪南·馮·齊柏林設計的著名飛船,這款飛船曾在二戰之前的民用和軍用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為什麼一個樂隊也要起個飛船的名字呢?
著名的齊柏林飛船
事情還得從樂隊吉他手吉米·佩吉說起。吉米·佩吉是齊柏林飛船樂隊的組建者,在組建之前,他曾經以貝司手的身份,加入雛鳥樂隊(The Yardbirds,又名「新兵樂隊」)。雛鳥樂隊可謂是吉他大師的搖籃,除了吉米·佩吉,大名鼎鼎的埃裡克·克萊普頓和傑夫·貝克都曾擔任過樂隊的吉他手,吉米·佩吉是在貝克離隊後開始擔任雛鳥樂隊的主音吉他手。
雛鳥樂隊時期的吉米·佩吉
吉米·佩吉曾經有一個組建「超級明星樂隊」的想法:由他和傑夫·貝克擔任吉他,誰人樂隊的基斯·穆恩(Keith Moon)和約翰·恩奎斯特(John Entwistle)分別擔任鼓手和貝司手,而歌手的位置則由交通樂隊(The Traffic)的史蒂夫·溫伍德(Steve Winwood)或者小臉樂隊(The Small Faces)的史蒂夫·馬裡奧特(Steve Marriott)來擔任。雖然吉米·佩吉的這一想法一直也沒能實現,但在這一時期,有個名為約翰·保羅·瓊斯貝司手表示有意擔任吉米·佩吉「超級明星樂隊」中的吉他手。
後來,雛鳥樂隊另外兩名成員退出樂隊,吉米·佩吉和雛鳥樂隊的貝司手克裡斯·得雷加(Chris Dreja)開始著手組建新樂隊,併到斯坎的納維亞半島進行預約的演出。他們向歌手特裡·瑞德(Terry Reid)發出了邀請,特裡婉拒了吉米·佩吉,並推薦羅伯特·普蘭特擔任主唱。而後普蘭特又推薦了曾經和他愉快合作過的鼓手約翰·伯納姆。然而事情又有變動,貝斯手克裡斯·得雷加退出樂隊改行做了攝影師,這時候曾經相當「超級明星樂隊」吉他手的約翰·保羅·瓊斯聯繫上了吉米·佩吉,並希望以貝斯手的身份加入樂隊,吉米·佩吉於是愉快地答應了他的請求。至此樂隊四人的編制正式形成。
早期的齊柏林飛船樂隊
起初,樂隊暫時命名為「新雛鳥樂隊」,在完成了北歐的演出之後,樂隊將名字改為「齊柏林飛船」。這個名字的淵源其實來自誰人樂隊鼓手基斯·穆恩的一個玩笑,他曾形容吉米·佩吉設想的「超級明星樂隊」會如同「一隻鉛造的齊柏林飛船」(「Lead Zeppelin」)一樣迅速墜毀。然而笑話歸笑話,基斯·穆恩卻啟發了吉米·佩吉,最終樂隊採用這個名字,不過他們把「Lead」換成了「Led」。
3拒絕電視媒體的硬骨頭
拒絕電視媒體的硬骨頭
齊柏林飛船成立之後,於1969年發行了首張同名專輯《Led Zeppelin》,這是一張這張完美融合了布魯斯和硬搖滾的作品,被樂迷們風味重金屬音樂開山之作之一。除了原創作品,樂隊也非常熱衷於改編和翻唱經典的布魯斯曲目。既有厚重的失真吉他,又有清新的木吉他,更有失真吉他與木吉他同時存在於一首歌曲的情況,這使得他們的歌曲顯得獨樹一幟。首張專輯的一夜成名不僅奠定了樂隊傳奇的基石,也使得樂隊成功打入美國市場。
樂隊首張專輯《Led Zeppelin》
第二張專輯《Led Zeppelin II》
首張專輯的成功僅僅是個開始,接下來同年晚期發行的的第二張專輯《Led Zeppelin II》更是誕生了諸如《Whole Lotta Love》、《Ramble On》等名曲,比首張專輯更沉重而強烈失真的吉他Riff,為樂隊贏得了更多的金屬樂迷,同時也使得這張專輯在英美兩地同時佔據專輯榜榜首位置。
第三張專輯《Led Zeppelin Ⅲ》
神秘的第四張無名專輯
第三張專輯《Led Zeppelin Ⅲ》和神秘的第四張無名專輯中,樂隊的創造力更是得到了爆炸式的飛躍,吉米·佩吉的天才吉他技巧成為無可爭議的絕對亮點,被無數樂迷津津樂道的作品《Stairway to Heaven》至今都被吉他愛好者視為最難挑戰的樂曲之一,也是吉他手們必練的一首名曲。
第五張專輯《Houses of The Holy》
1973年,也就是樂隊發行第五張專輯《Houses of The Holy》的那年,齊柏林飛船降臨美國佛羅裡達的坦帕體育場演出,超過56800名狂熱的歌迷湧入了現場,這個人數甚至超越了披頭四樂隊1965年在這裡的演出時的觀眾人數記錄。同年,齊柏林飛船在紐約麥迪遜花園廣場3場門票也都全部售罄,他們已經完全徵服了大西洋兩岸挑剔的的樂迷。
第六張專輯《Physical Graffiti》
絕大多數樂迷認為齊柏林飛船的前六張專輯是樂隊不可逾越的經典,反映在排行榜上也確實如此。1974年,樂隊建立了自己的唱片公司Swan Song,次年在該廠牌下發行了自己的第六張專輯《Physical Graffiti》,至此,樂隊全部已經發行的6張專輯同時進入了美國公告牌熱門專輯的前200名。隨著又一輪在大西洋兩岸巡演的進行,齊柏林飛船達到了樂隊生涯的顛峰,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偉大的搖滾樂隊。
齊柏林飛船認為搖滾在現場才最具魅力
與其他音樂人願意親近媒體不同,齊柏林飛船對於媒體尤其是電視媒體一直持保留態度,從不接受電視採訪。有的人認為他們是想故意保持一種神秘感以引起媒體的關注,實際上並非如此,他們只是覺得要感受一支搖滾樂隊的魅力,樂迷必須親臨演唱會現場才能獲得真實的體驗,而電視並不能在這方面達到應有的效果。因此,樂迷只能在齊柏林飛船的演出現場才能近距離接觸到偶像,而火爆的現場也從來沒有讓人們失望。
擁有私人飛機的齊柏林飛船樂隊
樂隊還拒絕在全長專輯之外發行單曲,他們認為單曲破壞了專輯的概念性和完整性。這一癖好也深深影響了後來的樂隊,時至今日,很多重金屬樂隊都只發全長專輯而不發單曲。作為搖滾巨星,齊柏林飛船在舞臺之外的奢侈和放蕩同樣出名。樂隊擁有自己名叫「星船」的私人噴氣式飛機,巡演時經常會租下入住的整個酒店,很多骨肉皮(Groupie)也紛紛撰文披露自己與樂隊成員之間的花邊新聞……這些都成了後來成名的樂隊所模仿的方面。
4令人遺憾的告別
令人遺憾的告別
發行完前六張專輯後,齊柏林飛船的運氣就急轉直下。1975年夏末,正當樂隊籌劃在美國舉行一次大的巡演時,主唱羅伯特·普朗特卻和他的妻子在希臘度假時發生了一起嚴重的車禍,巡演被迫取消,普朗特只能留在家中養傷。
第七張專輯《Presence》
1976年3月,樂隊發行了第七張專輯《Presence》,然而評論界卻對這張專輯評價不是很高,好在樂隊超高的人氣仍然使這張專輯登上了英美排行榜的榜首。第二年春天,樂隊終於開始美國巡演,然而到演出進行了兩個月時,不幸再次降臨在羅伯特·普朗特的身上,他的六歲的兒子因胃部感染而夭折,巡演再次終止。
第八張專輯《In Through The Out Door》
經歷喪子之痛的普朗特在1977年下半年和1978年的大部分時間都深居簡出,直到1978年的夏末,普朗特才從悲痛中走出來,樂隊也恢復了正常運作,新專輯的製作也被提上了日程。樂隊選擇了位於瑞典斯德哥爾摩的Polar錄音室錄製專輯,1979年8月,第八張專輯《In Through The Out Door》面世。在這張專輯裡樂隊繼續著自己的聲音實驗,然而面對這樣一張試驗性過強的作品,評論反應褒貶不一。不過這並沒有影響專輯打榜的成績,它在美國和英國排行榜雙雙登上冠軍寶座。
約翰·伯納姆的墓地
不幸的魔爪並沒有放過齊柏林飛艇。1980年9月24日,樂隊鼓手約翰·伯納姆在排練前喝了大量的伏特加,據說他買了4瓶,每瓶在16到24盎司之間。排練在深夜結束,結束後樂隊成員都去吉米·佩吉家休息。然而悲劇再次發生,次日下午,貝斯手約翰·保羅·瓊斯和樂隊巡演經理發現伯納姆死在自己的床上,警方解剖結果認定他死於嘔吐窒息,這與幾個月前AC/DC樂隊主唱邦·斯科特的死因如出一轍。
1995年齊柏林飛船樂隊進入搖滾名人堂
失去約翰·伯納姆使樂隊遭到重創。隊員們無法接受這個事實,他們認為缺少伯納姆的樂隊是不完整的,也是任何人無法替代的,因此,樂隊在1980年12月宣布解散。樂隊成員在解散後分別開始了各自的單飛事業,雖然在解散後的這些年內有過短暫的合作,但都沒有最後進行真正的重組。樂隊的傳奇陣容也永遠定格在1980年。1995年,齊柏林飛船進入搖滾名人堂,博物館的傳記中對他們作如是評價:他們對70年代搖滾的影響就像披頭四對60年代搖滾的影響一般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