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英國人,我們已經來過,而且還會再來,不投降就是死!」傳單署名:德國人。
1915年1月19日的倫敦大街上,民眾被從天而降、白花花的傳單,吸引住了目光。這些傳單的始作俑者,是空中的齊柏林飛艇。
從1915年到1918年,德國出動飛艇208艘次,配合飛機對英國實施空襲,合計空襲50次左右,投彈約300噸,造成倫敦幾千人的傷亡。
而德國方面的損失,微乎其微,只有80艘飛艇毀於炮火和惡劣天氣,人員傷亡很少。
一戰剛開始的時候,飛機被發明出來不久,技術不完善,有很多的技術難關沒有攻破。
如果貿然升空,無異於讓飛行員自殺,而且當時的飛機的載重量小,用它來空襲敵軍,威脅不大。
相比之下,飛艇就不同了,一次升空可以攜帶幾百公斤的炸彈,對敵人的傷害很大。
儘管飛艇身軀龐大,容易被流彈擊中,但是,德國的齊柏林飛艇往往是在傍晚攜帶數千斤的炸彈從德國起飛,飛躍英吉利海峽,在萬家燈火的倫敦城的上空,一番轟炸後,立刻飛回,讓英國防不勝防。
因此,那時德國航空部隊的主要力量不是飛機,而是齊柏林飛艇。當時它們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便是偵察斥候,對比飛機,飛艇的滯空能力強得多,而且能耗要低得多。
1915年,英國海軍部研製出了另外一種飛艇,專門用來對付德國。
這種飛艇採用了最先進的勞斯萊斯鷹牌發動機,最高時速達到了74公裡,極為靈活,再加上當時新型機槍的發明,對齊柏林飛艇,英國不再束手無策了。
1918年8月5日,德國派出大量的齊柏林飛艇空襲倫敦,由於英國早有準備,齊柏林飛艇全部被擊落,屬於齊柏林飛艇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在戰後,齊柏林飛艇又被用於民用航空,用來運輸乘客。1937年,德國興登堡號飛艇發生空難,97名乘客和36名乘務人員不幸罹難。
從此,人們普遍對民用飛艇失去了信心,飛艇慢慢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在現代,由於新技術的應用,飛艇在各國得到研究升級,在無人遙控、通信等方面獲得了新的應用。
1968年,有一支英國的樂隊,組建於倫敦,取名「齊柏林飛艇」。需要說明的是齊柏林飛艇樂隊,四個人隨便拎一個出來在搖滾歷史上,都是大哥大的存在。
它以重金屬作為自己的風格,在20世紀末憑藉獨特的曲風贏得了眾人的喜愛,也成為當時最具影響力的樂隊之一。
該樂隊在硬搖滾和重金屬音樂的發展過程中,佔據相當重要的鼻祖地位。
他們用爆裂的嗓音來詮釋布魯斯,還將神話、神秘主義等風格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齊柏林飛艇樂隊被公認為是全球四大殿堂級樂隊,獲獎無數。
一般電影預告編輯製作只需花費幾萬美元,而《雷神3:諸神的黃昏》首支先導預告成本達500萬美元!其中編輯製作預告費用為10萬美元。
最貴的就是BGM背景音樂的版權費——齊柏林飛艇樂隊,1970年經典作Immigrant Song的版權費高達490萬美元!
從曾經的空中霸主到後來的殿堂級樂隊,齊柏林飛艇這個名字,值得你換一種方式去記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