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時期的齊柏林飛艇有過一段風光的歷史,當時的戰鬥機和高射炮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奈何不了它。一戰初期,戰鬥機還處於一個剛剛起步階段,飛機的性能並不好,特別是武器,只是機槍,而且夜晚根本就無法作戰,而齊柏林飛艇卻是利用黑夜,藉助城市燈光投彈轟炸。那時候戰鬥機、轟炸機剛起步,根據武器裝備相生相剋,相互促進發展的原理,所以一戰時的防空武器也落後,高射炮性能落後就可以理解了。這個階段的齊柏林飛艇最大的敵人是天氣,只要氣候不造成影響,基本上就無敵了。
齊柏林飛艇用於一戰時,明顯是利用了戰鬥機和防空武器的落後這個空檔期。1914年8月5日夜,齊柏林Z—6號飛艇轟炸了比利時的列日要塞並取得成功,同時於8月30日夜襲巴巴黎,1915年1月19日開始轟炸英國。齊柏林飛艇通常採用夜間空襲模式,這個時間點戰鬥機無法夜戰,即便是白天,戰鬥機早期也奈何不了飛艇。首先是齊柏林飛艇採用鋁製骨架,外部用織物蒙皮,裡面有數個大的氣囊,大氣囊中有小氣囊,裡面是氫氣,氫氣比空氣輕所以能夠浮起來。齊柏林飛艇上有動力負責推動飛艇前進,但速度慢,而且受空氣氣流擾動大,操控性能並不好。優點是可以長時間漂行,1929年編號LZ-127的「齊柏林伯爵號」在8月8日創造了連續飛行4.9萬公裡的記錄。
齊柏林飛艇雖然速度慢,但一戰初期第一年,戰鬥機的機槍並不能對它造成傷害,主要是飛艇的皮還算是有厚度的,而且上面也有武器,戰鬥機遠距離奈何不了飛艇,即便是打中飛艇,頂多是穿一串小的彈孔。
1915年後英國開始研製新的子彈,到1916年研製出三種新子彈,兩種高爆彈,一種白磷彈,高爆彈可以擊穿氫氣氣囊,這樣氫氣就會洩露,而白磷彈是燃燒的,這樣就會點燃氫氣引發爆燃,從1915年開始飛艇損失越來越多。高炮並非對付不了飛艇,還是那句話,早期的武器少,重武器嚴重缺乏,也沒有專業的高炮,飛機才剛剛用來作戰,而步槍對抗飛艇自然不好使了。
一戰時期齊柏林飛艇在戰場上損失了約60艘,其中被高炮(應該叫對空武器)擊落約9艘,被飛機擊落(包括炸毀在地面的)約24艘,被艦炮擊落2艘,剩下的都是被天氣擊落的。齊柏林飛艇投入一戰時間並不長就暴露出缺陷,體積龐大,操控性差,受氣象條件影響大,氫氣容易被引燃,也容易被地面炮火抓住,還有就是高度,通常約2000米高度。於是在1915年時齊柏林公司研製出了LZ-38號飛艇,主要是增加氣囊容積,飛行高度達到了3500米,同時載重量增加到了2~3噸,這個是相當不錯的,當時的轟炸機數架的載彈總量才不過這個重量。齊柏林飛艇的優勢載彈量也是一個重點,還有就是噪音低,悄無聲息地去轟炸。
不過齊柏林飛艇投入作戰雖然起到了威懾作用,但效果並不理想,而且很快就遇到了麻煩,自1916年英國的戰鬥機都基本裝備了能夠引燃氫氣的子彈,齊柏林飛艇損失開始增加。後來隨著飛機工業的發展,齊柏林飛艇也逐步退出了歷史舞臺。不過,飛艇並沒有徹底消失,而且又呈現出復出的跡象,只不過不在用來搞轟炸了,先是跟著軍艦搞偵查,現在則變成旅遊項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