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消逝的天空之城——寫於齊柏林逝世一百周年

2021-01-09 大眾網

【科技百年】

光明日報駐柏林記者 田園

人類從未放棄對浩瀚藍天的追逐,從過去到現在。在飛機於1903年被萊特兄弟正式發明之前,甚至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飛艇都是人類最為倚仗的飛行運輸工具,特別是由德國飛艇設計家斐迪南·馮·齊柏林發明的硬式飛艇,憑藉其優越的性能和穩定的安全性威震四方。

1900年7月2日,由德國退役軍官齊柏林設計製造的「LZ-1」號飛艇,從德國康斯坦茨湖出發,在弗裡德裡希港附近成功進行了首次航行。這艘由鋁製框架蒙上棉織品的雪茄形狀飛船,憑藉著2臺16馬力發動機,以32公裡的飛行時速震驚了世人。此後,哪怕實際上的生產製造者是英國或美國,本身與德國的齊柏林沒有什麼關係,凡是使用這種技術的飛艇都被稱作「齊柏林飛艇」。這種承載量巨大、飛行穩定的巨型飛船,一度涵蓋了民用和軍事兩大空中運輸領域,並延續至今。2017年是齊柏林逝世一百周年紀念,然而稱霸藍天的齊柏林飛艇似乎從未遠離,齊柏林的飛艇技術影響至今。

圖為美國宇航局為金星探索計劃製作的「雲中城堡」模擬圖。 美國宇航局(NASA)

圖為齊柏林飛艇飛躍奧地利山谷。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圖為位於德國腓特烈港的齊柏林博物館內一名工作人員在修理飛艇模型。田園攝 光明圖片

  圖為齊柏林爵士號出廠。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Ⅰ 魅力無限的「雲中城堡」

金星大氣層對於未來科學研究和人類宇宙探索而言是一個誘人的目標。隨著美國太空梭的退役,人們不禁慨嘆一個時代的終結。然而,人們遨遊太空從來都不是只有一種方式。2016年,美國宇航局推出了一個革命性的金星探索計劃,而這個計劃的實現者是飛艇。

一個比空氣還輕的飛艇既可以攜帶設備和探測器,也可以裝載供兩名太空人使用的居住艙和探索車,讓他們可以執行長達一個月的金星探索任務。金星任務所需要時間比火星任務要短,而且在50千米高度內的環境相對宜人,大氣氣壓、空氣密度、重力和防輻射能力都跟地球表面很相似。

在沒有太空梭的時代,金星探索計劃如何實現引人關注。這個飛艇需要在金星的大氣層和地球的大氣層中飛行,這意味著諸多挑戰,比如飛艇如何進入金星並在金星充氣,如何保護太陽能板和飛艇整體不受金星大氣中的硫酸侵蝕等。美國宇航局對此繪製了由飛艇構成的「雲中城堡」模擬圖。

其實,齊柏林飛艇離我們並不遙遠,它對人類的貢獻一直在延續。如今,歐洲的空氣品質監測會常使用齊柏林飛艇,如果你想好好看看倫敦全景,也可以選擇乘坐齊柏林飛艇。在一個一切都太快的時代,「慢」反而成了飛艇最大的優點。

Ⅱ 巧奪天工的製作「黑科技」

飛艇飄浮在空中的道理和熱氣球相似,就是憑藉氣囊中密度比空氣小的浮升氣體(氫氣或者氮氣)產生浮力使之升空。它與熱氣球最大的區別在於,飛艇具有推進和控制飛行狀態的裝置。飛艇由巨大的流線型艇體、位於艇體下面的吊艙、起穩定控制作用的尾面和推進裝置組成。吊艙供人員乘坐和裝載貨物。尾面用來控制和保持航向、俯仰的穩定。

1900年齊柏林發明的硬式飛艇機身採用鋁合金製造,進氣口和尾部使用碳纖維組件,最大特點是一個硬骨架。骨架由一根腹部縱向大梁和24根長杵及16個框架構成,使用了大量縱向和橫向拉線以增加結構強度,外面覆蓋的是防水布製成的蒙皮。艇體內有17個氣囊,總容積達到1.2萬立方米,總浮力達13噸,比當時軟式飛艇大5至6倍。由於多氣囊能起到類似船上隔水艙的作用,大幅提高了飛行安全度。

1908年,齊柏林又用自己的全部財產設計製造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一艘飛艇——「Lz-4」號。他親自駕駛這艘飛艇從德國起飛,飛過阿爾卑斯山,到達瑞士後返航,這一航行引起了德國政府的重視。當時的德國政府表示,如果飛艇續航時間能超過24小時,就願意購買並資助發展飛艇事業。不過後來,齊柏林的飛艇在一次試航中因遭遇颶風而飛行失敗,《法蘭克福時代報》的記者艾肯納給予了客觀的報導。於是,全德國人民集體募捐幫助齊柏林。齊柏林不負眾望重新設計了名噪一時的「Lz-5」號、「Lz-6」號飛艇,它們在空中飛行的時間都超過了24小時。後來,齊柏林和艾肯納決定成立世界上第一家航空公司——德拉格公司。1910年6月22日,飛艇從法蘭克福飛往杜賽爾多夫,從而建立了第一條定期空中航線。改良後的「Lz-7」號飛艇擔任首航運輸任務,它一次可載24名旅客,有12名乘務員,飛行速度可達69~77公裡/小時。

至此,硬式飛艇標準已初具規模。硬式框架將艙室隔開分別放置氣囊的技術在當時屬於極大的創新,大大增強了飛行的穩定性。與同時代的飛機相比,硬式飛艇具有以下幾個優勢。一是對起落場地要求較低,不需藉助飛機跑道起落,因此飛機場無須為飛艇擴建場地。二是飛行平穩、操控性好、便於駕駛。三是成本低廉、續航時間長、航程較遠、有效載重量大。四是購置費、維護費、場地建設費、飛行費和訓練費較低,運營成本遠低於其他航空器。

Ⅲ 叱吒一戰的「移動堡壘」

硬式飛艇在20世紀前十幾年的飛速發展直接延續到了一戰。大戰爆發後,各國軍事將領們注意到了飛艇的優勢,將其投入戰場擔任空中轟炸或偵察的任務。由於當時的飛機飛行時長不足、載重較小、聲音過大不利隱蔽,在藍天中的風頭完全被齊柏林飛艇所掩蓋。

特別是在齊柏林飛艇發明者的祖國德國,陸軍和海軍都建立起了自己的飛艇艦隊。德國海軍通常使用齊柏林公司製造的鋁製龍骨的飛艇,編號為L(德文飛艇是Luftschiff)開頭。德國空軍的飛艇則通常是由舒特-朗茨(Shutte-Lanz)公司製造的木製龍骨飛艇,編號為SL。無論海軍還是空軍的飛艇,在開戰後都開始執行轟炸協約國的任務,以圖從空中摧毀目標,打擊對手士氣。

當時的德國軍方堅信,齊柏林飛艇是他們手中的王牌武器,飛艇所到之處無堅不摧。因為一戰爆發時,幾乎沒有能在夜晚作戰的飛機。同時,即使飛機發現了飛艇,以當時的技術也只能在飛艇粗厚的外殼上戳幾個小窟窿。

數據統計顯示,自1915年1月19日至1918年8月5日,德國共出動飛艇208艘次、飛機435架次對英國實施空襲。其中飛機空襲52次,飛艇空襲5l次,投彈約300噸,造成約1300人死亡,3000人負傷。戰爭過程中總計80艘飛艇墜毀,然而這主要是由惡劣的天氣狀況造成的。儘管德國所代表的同盟國一方最終輸掉了一戰,但齊柏林飛艇幫助德國稱霸天空,當時的協約國直至戰爭結束也沒有想出特別好的作戰對策,齊柏林飛艇可謂不折不扣的「移動堡壘」。

 Ⅳ 驚豔世人的「天空之城」

齊柏林飛艇並未隨著一戰結束而宣告落幕,反而越來越受到各國的青睞。1917年齊柏林逝世時,他的合作夥伴艾肯納計劃建造一艘環球飛艇,開闢洲際長途客運。十年之後,艾肯納的願望得到實現。這艘環球飛艇於1927年7月最終建成,長達237米,最大直徑30.5米,可充10.47萬立方米的氫氣,本身重量為118噸,載重53噸,用5臺柴油發動機作動力,最大速度為每小時193公裡。為紀念齊柏林,這艘飛艇被命名為「格拉夫·齊柏林」號。當時的齊柏林號飛艇長度足足有波音747的三倍半,只比鐵達尼號短24米。

1929年8月8日,「格拉夫·齊柏林」號飛艇開始了一次偉大的環球飛行,從美國的新澤西州出發,經過德國、蘇聯、中國、日本,於8月26日回到洛杉磯市。整個航程歷時21天7小時34分。此番偉績當時被無數的報紙媒體所報導。

環球飛行的成功大大促進了飛艇事業的發展。與此同時,世界各國紛紛發展飛艇技術,類似飛艇曾數以百計地翱翔在藍天之上,運輸乘客和貨物,創造著一個又一個的飛行奇蹟。彼時乘坐齊柏林飛艇進行遠途旅行,成為西方社會的時尚之舉。飛艇包廂設有豪華套間並提供精美的餐飲,吸菸室、音樂沙龍和透視玻璃觀景臺等服務一應俱全。

1929年至1937年的8年間,「齊柏林號」飛艇共執行了590次飛行,包括144次越洋飛行,總計170萬公裡,安全運送旅客3萬4千多人次。同期名噪一時的飛艇還有由美國下訂的洛杉磯號飛艇(USS Los Angeles ZR-3)。作為美國最成功的飛艇,在美國海軍服務期間擁有幾乎達4400小時的成功飛行記錄,其中包括長達81小時的馬拉松式飛行。

據統計,在20世紀20至30年代,類似的齊柏林式飛艇,美國建造了86艘,英國建造了72艘,德國建造了188艘,法國建造了100艘,義大利建造了38艘,蘇聯建造了24艘,日本也建造了12艘。這是飛艇的鼎盛時期,所以人們把這期間稱作飛艇的「黃金時代」。

1936年3月,一艘以德國總統興登堡名字命名的「興登堡」號飛艇被齊柏林公司正式推出,這是齊柏林公司為德國政府建造的飛艇艦隊中的最先進也是最大的一艘,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飛行器。「興登堡」號飛艇航線主要是從德國的法蘭克福到美國新澤西州的萊克赫斯特海軍基地,以及前往巴西的裡約熱內盧。作為當時最豪華的客運飛艇,赴美的機票每張售價為400美元,相當於今天的5900美元。這在大蕭條時代可謂天價,因此它搭載的旅客都是商業巨頭和社會名流。當時的齊柏林公司董事們相信,這座豪華的「天空之城」將奠定齊柏林飛艇空中霸主的地位,正如當年的鐵達尼號船長的心情。

 Ⅴ 黯然告別的空中「泰坦尼克」

1937年5月3日8時,「興登堡」號載著97名旅客和飛艇乘員離開法蘭克福前往紐約。沒人能夠預知,這是這艘巨艦的最後一次航行。經過了一路風平浪靜,就在飛艇將要抵達目的地新澤西時,艇身突然起火燃燒。地面上的人束手無策,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個龐然大物立即被烈焰吞沒,燃著的骨架落地跌得粉碎。「興登堡」號就這樣在一分鐘不到的時間內焚毀。這次事故共造成了至少36個乘客和地面人員的死亡。當時,地面有22架攝像機捕捉到了「興登堡」墜毀驚心動魄的瞬間。這張著名的照片也成為「震撼世界的照片」之一。

美國探索頻道的《流言終結者》節目曾就此次空難得出結論稱:「興登堡號」的起火失事與其表面的鋁熱劑塗層有一定關係,這種高度易燃的混合物幾乎等同於火箭的燃料,加上飛艇內部填充著的「海量」氫氣,一旦遇到明火就會飛速燃燒,後果不堪設想。事故當天,由於飛艇晚點,艇長急於降落,在錯過了降低時機之後大幅度轉向,導致艇身結構破壞,一根固定的鋼纜斷裂劃破了氣囊,氫氣外洩。然後,因為靜電火花引燃了氫氣,最終導致事故的發生。不過,關於「興登堡」號飛艇爆發火災的真正原因現在仍有爭議,有人認為,飛艇被人為安置了定時炸彈。

無論如何,這個事故在我們現在看來只是遲早的問題,因為齊柏林飛艇本身就是個大大的氫氣罐子,只要稍有火星,必定是粉身碎骨。只是當時的航空公司出於僥倖心理和金錢的誘惑,忽視了這一致命的缺陷,最終導致悲劇的發生。齊柏林飛艇的重大安全隱患赤裸裸地展現給世人,只是那逝去的36個生命和失去親人的家屬,將成為這背後的犧牲品。

「興登堡」號的焚毀是人類航空史上的一大悲劇,它結束了飛艇作為載人工具進行洲際飛行的歷史。在那之後,英美多艘大型飛艇相繼失事,此後整個飛艇的發展陷於停滯狀態,整個飛船運輸產業急速沒落。如同一位不得不告別舞臺的演員,今天的我們只能在電視紀錄片和書中了解這個偉大飛行器的歷史。在生活中,取代它的是更加安全、便捷的噴氣式飛機。在與飛機等飛行器的較量中,一度領先的齊柏林飛艇最終黯然告別了人類飛行史舞臺。舊事物被新興事物取代,既有時代和科技發展的必然,卻也在齊柏林飛艇的落幕中用鮮血的教訓告訴了人們一個道理:對於載人飛行的安全性,絕對不能有任何的僥倖心理。

(光明日報德國康斯坦茨1月17日電)

《光明日報》( 2017年01月18日 14版)

相關焦點

  • 衝破視界 瞰見未來——天空之城五周年航拍大賽盛大啟動
    衝破視界 瞰見未來——天空之城五周年航拍大賽盛大啟動  全球創新影像技術領導者DJI大疆創新旗下的專業航拍社交平臺SkyPixel天空之城™今日宣布,天空之城五周年航拍大賽正式啟動
  • 墨香銅臭說過的經典語錄,天真永不消逝,浪漫至死不渝!
    墨香銅臭是一位很年輕的作者,雖然只寫了三部作品,但這三部曲都受到了很多朋友的喜歡。在墨香的作品裡面,主角配角都有自己的魅力,群像塑造力很強,是她寫文的一個典型特徵。作品笑點虐點兼備,看完之後還久久沉浸於其中。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列一下墨香銅臭說過的經典語錄吧。
  • 天空之城豆瓣評分是多少 天空之城劇情簡介
    天空之城豆瓣評分是多少 天空之城劇情簡介時間:2018-12-07 12:51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天空之城豆瓣評分是多少 天空之城劇情簡介 最近看了兩部韓劇《男朋友》和《天空之城》,一個是女總裁愛上小鮮肉,一個是不擇手段培養孩子的精英家庭。
  • 老布希的最後一百英裡
    中新社休斯頓12月6日電 題:老布希的最後一百英裡  中新社記者 曾靜寧  12月6日中午,休斯敦陰雨綿綿。通往德克薩斯州農工大學城的鐵道沿線,數以千計的男女老少看向老布希靈車駛來的方向。  美國第41任總統喬治·赫伯特·沃克·布希(老布希)靈柩的最後一段路由「聯合太平洋」火車護送。
  • 《賽博朋克2077》大百科:永不消逝——64年前的強尼·銀手
    《賽博朋克2077》大百科:永不消逝——64年前的強尼·銀手 作者:NGA-VG百科
  • 寶藏音樂《天官賜福》系列:天真永不消逝,浪漫至死不渝。
    寶藏音樂《天官賜福》系列:天真永不消逝,浪漫至死不渝。 天真永不消逝,浪漫至死不渝
  • 德語研究學者紀念安娜·西格斯誕辰一百周年
    日前,德語文學研究學者在京集會,紀念德國著名反法西斯女作家安娜·西格斯誕辰一百周年。安娜·西格斯一九○○年出生於德國的一位猶太藝術商之家,代表作是創作於一九四二年的《第七個十字架》。該作以獨特的視角,揭露了德國法西斯的殘忍性,激起了世界各國人民對法西斯主義的仇恨和鬥爭決心。
  • 約翰·列儂逝世40周年:永不消失的理想國
    此時,樂隊已有分崩離析之勢。而此時約翰·列儂,已有出走之心。小野洋子的出現似乎讓處於混亂中的列儂重新找到愛的秩序。小野洋子年長列儂7歲,她的恣意奔放的個性立刻為列儂注入了一道暖光。約翰·列儂甚至將自己名字改為「約翰·小野·列儂」。列儂說:「是洋子的愛,把我最好的一面給激發出來」。然而,這段愛情也成為了披頭四樂隊解散的重要催化劑。
  • 影視賞析:《天空之城》純真美好的感情在天空之城中翱翔
    之前對天空之城的印象最大的應該還是那首經典的主題曲吧, 天籟般的女聲獨唱,聖潔,美麗,因人無限遐想。 總以為片子應該會有很多的筆墨著眼天空之城的,而且確實,片中對天空之城的那一段描寫也符合我一開始對天空之城的幻想。 飄在空中, 聖潔美麗, 古希臘的建築。。。
  • 葛蘭:「電波永不消逝」_新華訪談_新華網
    如果播錯了,比如說落了一個句號就念另起一行了,監聽的人就得趕快跑到播音室,寫個條告訴播音員,你第幾段第幾行沒有說句號,現在更正一下。我剛工作時精神非常緊張,有時夜裡會忽然從床上驚醒,站起來說該我播了。還有時做夢,夢到設備發不出聲,急得從夢中醒來。
  • 韓劇《天空之城》:韓國全職媽媽的悲歌
    《天空之城》從一開始就花了很大的筆墨描述了女主角韓瑞真的欲望——讓大女兒考上首爾醫大。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她做了很多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經過一系列的變故,韓瑞真最後終於醒悟過來,她明白了女兒考大學並不是生活的全部。最後一集韓瑞真一家搬走後,天空之城小區很快又搬來了新來的醫生一家。
  • 柏林的混亂與復興1920-2020
    因此,市政廳推出了「人人有份」 (Politik für alle)政策,設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內容涵蓋教育、健康、住房和休閒等,目標是保障和滿足柏林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並藉此政策,推動進一步的改革,讓統一的交通和城市規劃成為可能。 如今,《大柏林法案》已有百年歷史,德國首都柏林也迎來成為國際化大城市一百周年的系列紀念活動。
  • 《且聽風吟》:靈魂深處的「天空之城」
    開始閱讀的時候,由於作品的整體內容跳躍性很大,給人一種隨意之感,故而有點兒摸不著頭腦,也並不能將自己沉浸在作品中,甚至一度懷疑作品的可讀性。隨著閱讀的深入,我終於明白了村上的良苦用心。這本書,是以第一人稱的角度來寫的,主要講述了他在大學放假期間所遇到的一些人和一些事兒,作者在敘述的過程中插入了個人的一些回憶,這也讓整個故事顯得更加充實、飽滿且不落俗套。
  • 宇宙最強帝國,一夕覆滅——天空之城
    重溫天空之城,小記以下:1. 關於性格與成長環境巴魯每天在礦山幹活,雖然沒有父母,但是周圍的礦工勤勞勇敢,真誠樸實,他的性格也是這樣。雖然父親被當成騙子死去,但他從沒有怨恨過別人。他的家人都沒告訴她,她原本是天空之城的公主,是王位的繼承人,可能他們覺得拉普達不一定會給她帶來幸福。他們希望她遠離名利爭鬥,做一個健康快樂的人。她奶奶教她咒語的時候也只是跟她說遇到困難的時候會保護你。
  • 趙忠賢院士:紀念洪朝生先生誕辰一百周年
    材料人註:2020年10月10日是我國低溫物理與低溫技術研究的開創者之一洪朝生先生誕辰一百周年。材料人平臺將推送兩篇紀念文章,以下為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趙忠賢院士撰寫的《撰寫大百科全書「洪朝生」條目二三事--紀念洪朝生先生誕辰一百周年》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決定出版第一部「中國大百科全書」。物理卷由錢三強先生負責。1982或83年的一天,錢臨照先生派人送來一張親筆籤字的紙條,讓我去他家一趟。原來是讓我寫大百科全書「洪朝生」條目。
  • 扭曲機器 2020「永不止步」三城專場演出正式公布
    在艱難低谷的一年裡,扭曲機器將以凝聚在音樂中的陽剛與熱血,給人們帶去「永不止步」奮力前行的希望與祝福。「永不止步」2020三城專場演出Vision by:MVM design label _ 巡演信息:11.08 Sun 北京 糖果LIVE 三層11.28 Sat 上海
  • 藍光逸城·天空之城營銷中心明日盛大開放
    12月5日,藍光逸城·天空之城營銷中心將盛大開放,將為順慶區清泉壩帶來全新的品質居住體驗, 快來這裡肆意暢享未來的全新人居體驗。這是生活真諦所在。天空之城作為藍光和逸城領銜清泉壩的收官之作, 佔據不可複製的順慶主城核心地段, 無論是自然資源還是生活配套, 都將給居住者帶來完全不一樣的生活享受。清泉公園、坡地公園,嘉陵江濱江生態帶縈繞在天空之城周圍, 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能夠過濾掉城市的浮躁, 茶餘飯後漫步在嘉陵江邊和公園景觀大道之上,這是生活的真諦所在。這是生活便捷所在。
  • 太平人壽北京分公司「北平的秋——天空之城經典作品音樂會」圓滿...
    在這個金秋時節,太平人壽北京分公司精心策劃「北平的秋——天空之城動漫經典作品音樂會」專場,活動於11月8日在北京音樂廳圓滿舉辦,當天場內座無空席,共計600餘位客戶聆聽本次音樂會。《千與千尋》、《龍貓》、《天空之城》等一首首熟悉的動漫電影主題曲響起,LED大屏幕播放動漫電影片段,與音樂配合,帶領客戶重溫經典,把現場客戶帶入久石讓與宮崎駿兩位藝術大師創造的浪漫世界,彰顯了音樂與動畫電影的無窮魅力。活動設置多項特別互動環節,現場邀請3位學習鋼琴的小朋友上臺演奏,全場頓起歡呼,熱情參與。
  • 愛因斯坦誕辰140周年,霍金逝世一周年,僅僅只是巧合嗎?
    愛因斯坦誕辰140周年,霍金逝世一周年,僅僅只是巧合嗎?愛因斯坦大家都知道,他出生在1879年3月14日,他的出生無異於給整個物理界帶來了一股新的力量,開創了整個科學技術的新世紀。愛因斯坦誕辰140周年,霍金逝世一周年,僅僅只是巧合嗎?愛因斯坦的誕辰日是霍金的去世之日。霍金也被稱為在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霍金的黑洞學說雖然沒有太多的科學技術支持,但是也引起了各界的科學家開始對於黑洞進行研究。愛因斯坦誕辰140周年,霍金去世一周年,如此巧合的時間是真的是巧合,還是在宇宙當中埋藏了其他的秘密?
  • 科技日曆丨與愛因斯坦齊名、量子物理學之父普朗克誕辰161周年
    科技日曆丨與愛因斯坦齊名、量子物理學之父普朗克誕辰161周年  Emma Chou • 2019-04-23 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