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是一種佛教特有的建築形式,起源於印度,後來卻在中國發揚光大,很多中國古代的藝術傑作,都是在石窟中得以長期保留。自佛教傳入以後,中國各地先後出現了大量優秀的石窟作品,其中的「四大石窟」更是享譽世界,而在此之外,也還有不少石窟特點鮮明、值得造訪,今天要介紹的,就是其中位於甘肅的馬蹄寺石窟。
馬蹄寺石窟位於甘肅省張掖市肅南縣,在歷史上,這裡就一直是多民族文化交匯之地,所以馬蹄寺石窟的風格也並不單一,你可以在這裡看到多個佛教宗派,多個歷史時期的藝術品。
馬蹄寺石窟其實只是一個總稱,它並不是指某座特定的石窟,而是包括了散布在附近區域的各個大大小小的石窟。在肅南縣城東南方的臨松山中,有七個石窟建築群,若要完整地參觀遊覽,需要一兩天時間。
馬蹄寺的眾多石窟中,最為獨特的要數三十三天石窟,當然這個名字並不是說開鑿只用了三十三天,而是來自佛教用語,指天眾居住的各區域。三十三天石窟開鑿於陡峭堅硬的巖壁上,並且不是在表面上雕刻,而是在巖層中掘進,整個石窟位於巖石內部,我們從外邊看到的,只是開窗。
沿著階梯走入石窟,可以看到大量具有藏傳佛教特點的雕塑和壁畫作品。
據介紹,這裡的藝術品在上個世紀被毀掉了一大半,後來又進行了大規模的修復,即便如此,很多佛像還是讓人嘆為觀止。
在巖壁內部,遊客可以沿著曲折的通道和階梯盤繞而上,透過窗戶可以俯瞰外側的風景。石窟總共有七層,遊客從第一層進入後,就可以沿路一直向上逐層參觀,內部空間不太規則,並且較為狹窄,光線昏暗,只有靠近窗戶外側會明亮一些。
在石窟內部行進,讓人感覺像是來到了一座立體的迷宮,不知無盡的隧道會通向何方。由於石窟內的通道非常低矮狹窄,且地面高低起伏,請參觀者一定小心謹慎。
馬蹄寺石窟不僅是古代石窟藝術的博物館,也是一座目前仍在運作的寺廟,在三十三天石窟的頂層,也還住著德高望重的喇嘛。
Tips
張掖汽車南站有前往馬蹄寺的旅遊巴士,遊客也可以選擇自駕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