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極冰層中一種生物,長僅3釐米且通體透明,像水母又像螢火蟲

2021-01-08 六維自然

在北極、南極等冰層之下,以為在這樣寒冷海域,生物很少,實際上有很多海洋生物,更是一些獨特生物的棲息地,其中有一種生活在北冰洋及南冰洋水深達350米區域——裸海蝶。

一、裸海蝶的外號優雅

裸海蝶是一種浮遊軟體動物,學名是Clione limacina,被人所知是它優雅的外號,有著「冰海天使」、「海天使」、「冰之精靈」、「冰海精靈」等之稱,是因為這種生物通體透明,在冰層之下漂浮遊動,又像一位在空中飛翔的天使,是一種極為美麗的海洋生物。

 二、裸海蝶的生存環境

裸海蝶分布在寒冷海域,一般只在北極、南極等寒冷海域的冰層之下,在日本最寒冷的北海道地區也有發現,由於其外形極為漂亮,很多水族館有引進,但裸海蝶對環境要求很高。

三、裸海蝶的食物鏈

裸海蝶的外號很優雅,但在食物鏈中,裸海蝶體長一般在2-3釐米,是一種浮遊軟體動物,這樣體型也容易被魚類獵食,而裸海蝶的食物主要以浮遊性卷貝等為食。

裸海蝶的狩獵技巧,當捕捉到獵物時,裸海蝶的頭部就會張開,並從咽喉伸出像是觸手的 " 腕 " 及 " 吻 " ,腕上有吸盤,可以幫助它更好捕食獵物。

 四、裸海蝶的繁殖

裸海蝶是雌雄同體的海洋生物,但並不意味著可以自我繁殖,它們也需要交配繁殖,不過裸海蝶由於是雌雄同體,意味著任何兩隻裸海蝶都可以結合在一起繁殖後代。

五、裸海蝶的寓意

裸海蝶的「冰海天使」是從希臘神話中海神的名字演化來的,加上外型看似傳說中的天使,因為冰海精靈透明的身體中央有一個紅色消化器官,像一顆火熱的紅心,尤其是對於熱戀中的情侶,冰海精靈也是是傳說中的幸運之神,代表見到它的人會幸運一生,幸福一生!

裸海蝶的棲息地是在寒冷海域,若隨意引進,很容易造成它們水土不服,造成傷亡等,而對於裸海蝶行為還需更多研究,至於是如何誕生這些珍奇的微小生物,至今仍是一個謎,所以裸海蝶是一種非常珍貴海洋生物!

關注六維自然 順其自然認識自然!

相關焦點

  • 南北極冰層之下一種生物,體長僅3釐米且通體透明,像水母又像螢火蟲!
    在北極、南極等冰層之下,以為在這樣寒冷海域,生物很少,實際上有很多海洋生物,更是一些獨特生物的棲息地,其中有一種生活在北冰洋及南冰洋水深達350米區域——裸海蝶。
  • 大海裡的「精靈」 盤點高顏值海底生物
    其通體透明,在水中緩緩飄動,被讚譽為「浮在半空中的天使」。蛋黃水母體型較大,由於體內的生殖腺或其他胃囊等結構具有色澤,因而身體會在透明中呈現中央隆起的金紅色或桔紅色,就像剛煎好的荷包蛋,看起來無比「美味誘人」。
  • 自然界中身體透明的動物你見過嗎?
    《神奇四俠》中的隱形女俠深受人們的喜愛,她能夠控制自己的身體,來使自己的身體變得透明,從而隱身。它不是水母也不是螢火蟲,整體身長約二公分到三公分,為浮遊軟體動物。雌雄同體,生活在北極、南極等寒冷海域的冰層之下。通體透明,又被稱作「海天使」、「冰之精靈」、「冰海精靈」等。之所以有如此雅稱,是由於她們遊動時拍動著透明的兩翼,外型看似傳說中的天使。
  • 南北極冰冷海水中發現有奇特生物生存(組圖)
    「冰海小精靈」(Clione Limacina)生活在南北極遊動的蝸牛生活在南北極海洋中在兩極水域遊動的一種食肉動物一種紐蟲通體都有黃色的胃此南極冰魚能耐受記其它魚血液結冰的溫度  【搜狐科學消息】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進行海洋生物普查的科學家在南北極的海底發現了至少235種嗜冷生物,科學家不知道它們是如何橫跨地球兩端的。
  • 盤點奇異的透明生物,水母太美了吧!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自然界中的生物往往突破我們的想像,透明的動物就是非常有趣的動物。
  • 天使中的魔鬼——裸海蝶
    長著「小翅膀」的裸海蝶  圖片來源:opistobranquis.info裸海蝶的各個器官  圖片來源:blog.sina.com.cn裸海蝶既不是水母也不是螢火蟲,而是浮遊軟體動物,整體身長約二公分到三公分,生活在靠近南北兩極高緯度的冰冷海域中。
  • 世界上最美的十五種水母,被稱為「水中大熊貓」,你喜歡哪一種呢
    四、海月水母海月水母的水母體是透明的,一般闊25-49釐米,有4條明顯的馬蹄狀生殖腺。它們會用觸手來捕捉獵物,如水母體、浮遊生物及軟體動物。但觸手的活動有限,它們也只是會隨波逐流。生活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五、燈塔水母燈塔水母是一種小型水母。身體呈鍾型,直徑約4-5毫米,身體透明,能夠看見紅色的消化系統,狀如燈塔,因而得名。燈塔水母胃巨大且呈現出鮮豔的紅色,橫斷面為十字型。多生活在熱帶海域。是肉食性的,以浮遊生物,小的甲殼類、多毛類甚至小的魚類為食。
  • 世界上最珍稀的水母 桃花水母被譽為水中大熊貓
    水母作為海洋裡面一種十分漂亮的水生浮遊動物,它們身體裡98%都是水分,外形就像一把透明的雨傘,在全球各地的水域中都能見到水母的蹤影。說起活化石,許多人就會想到大熊貓、虎紋恐龍王魚和馬蹄蟹等動物,這些動物在地球傷生存的年限十分的久遠,極具研究價值。
  • 水母百科|鍾水母介紹及如何飼養?
    像雨中撐開的一把把小傘,又像雨後長出的一朵朵小蘑菇,玲瓏、小巧、可愛。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一種小水母——鍾水母。鍾水母成傘狀,身體小且透明,直徑可達2.5—3.5釐米,使其在大海裡不容易被發現。鍾水母鍾水母是一種沿海浮遊生物,分布於低溫水域,範圍從北太平洋從日本經阿拉斯加到加利福尼亞州的聖巴巴拉、白令海和北大西洋。
  • 北冰洋美麗水母[組圖]
    北京時間9月3日消息,據英國媒體報導,近日科學家深潛北冰洋海底,邂逅了許多神奇的水母以及像水母的海洋生物。有的形狀獨特,有的甚至科學家都叫不出名字。以下是就是北冰洋水下形形色色神奇的水母和像水母的可愛海洋生物。
  • 這5種透明生物,你見過一種算我輸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透明人》這部電影,電影中講述的是一群精英科學家,研究一種可以將人隱形及安全復原的藥劑,在動物身上實現了完全透明,就和空氣一樣。不僅可以讓動物變透明,還可以復原。不過科學家在自己身上做實驗的時候,雖然變得透明了,但是再也沒有恢復,從而該科學家做出了一系列違法犯罪的事情。這種劇情在現實生活中雖然不太現實,但是現實中卻存在著透明的生物,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玻璃貓雖然叫玻璃貓,但是它是一種魚類,由於全身透明和生長在嘴部兩根長長的狀若貓須的觸鬚而得名玻璃貓魚。
  • 馬爾他海域現奇特生物,身體透明卻會發光,生長極快兩天就能成熟
    地球表面71%的面積都覆蓋著海洋,從太空看地球,很多角度下地球都更像是一個水球,而我們人類生活的陸地上,對陸地上的生物比較了解,對海洋中的生物世界實際上還知之甚少。地球陸地上的生物基本上都生活在陸地的表面,但是海洋中的生物卻分別生活在不同深度的生態環境中,從海洋表面到深達數千米的海底,都有海洋生物存在,再加上地球海洋的表面積是陸地面積的兩倍多,可以海洋中的生命物種種類是遠超陸地表面的生命物種的
  • 池塘裡發現桃花水母 成都還是第一次(圖)
    在小區門口門衛室外,有一個幾平方米的人工小水池,水池的水有幾十釐米深。「桃花水母就在這裡。」在手電筒光的照射下,仔細看了半天,終於看到了傳說中的桃花水母:通體透明,無頭無尾呈圓形,晶瑩透亮,柔軟如綢,有點像隱形眼鏡,唯一不同的是它身體周邊長滿了觸角。「每天早上,他們就在水中一張一縮上下飄蕩,好看極了。」小劉說,小區建好5年多,發現水母大約有20多天了。
  • 海洋中的透明殺手--澳大利亞箱形水母
    而接下來要介紹的這位「看不見的殺手」,它是由美國《世界野生生物》雜誌綜合各國學者的意見,評選出的世界十大毒王之首:澳大利亞箱形水母箱型水母的名字來源於它外形微圓,像一隻方形的箱子。它能長到30釐米寬,觸角約100釐米長。
  • 水母是海蜇的一種?一般人分辨不清,它們並不是同一種生物
    我想他們大概是把水母和海蜇混為一談了,誤以為水母就是海蜇的一種,也是能夠被我們所食用的。一直認為水母就是海蜇的人看到這怕是要愣住了,在心裡想著:水母不是海蜇的一種嗎?怎麼可能呢,它們不都是一樣的生物嗎,怎麼會不是一個品種呢?我要明確告訴你,水母真的不是海蜇中的一種,但是海蜇卻是水母的一種。
  • 這是瀕臨絕跡的索氏桃花水母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7月27日訊(記者 沙曉峰 文/圖)最近,《疑似桃花水母現身五指山》的新聞經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報導後,引發廣泛關注。前不久,經海南省海洋與漁業科學院淡水漁業研究所專家鑑定,出現在五指山市的疑似桃花水母的水生物種系索氏桃花水母。
  • 隨著旅遊的發展水母慢慢也走進人們的視野來了解一下吧
    海月水母,Aurelia aurita (Linnaeus, 1758),是羊須水母科海月水母屬下的一種水母。海月水母屬物種的水母體單從外觀根本不能分辨,必須要以基因來作出分析。海月水母的水母體是透明的,一般闊25-49釐米,有4條明顯的馬蹄狀生殖腺。
  • 北冰洋美麗海洋生物:獅鬃水母觸鬚達數米
    3.橘紅色水母 科學家在不同水域六次發現了這種橘紅色水母,體長可以達到15釐米。這種水母醒目的橘紅色可能是因為其食用橘紅色蟲子所導致的。 4.獅鬃水母 獅鬃水母是北冰洋最大的水母之一,生活在海面以下20米到40米的區域之間,那裡水溫保持恆定。獅鬃水母(Chrysaora melanaster)的觸鬚伸展後可長達數米,用以捕捉食物和防禦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