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極冰冷海水中發現有奇特生物生存(組圖)

2021-01-08 搜狐網

「冰海小精靈」(Clione Limacina)生活在南北極


遊動的蝸牛生活在南北極海洋中


在兩極水域遊動的一種食肉動物


一種紐蟲通體都有黃色的胃


此南極冰魚能耐受記其它魚血液結冰的溫度

  【搜狐科學消息】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進行海洋生物普查的科學家在南北極的海底發現了至少235種嗜冷生物,科學家不知道它們是如何橫跨地球兩端的。

  至今為止,溫暖熱帶一直看成是橫隔北極的北極熊和南極企鵝的障礙。在此之前,科學家僅僅知道幾種動物同時生活在兩個極地區域,如長途遷徙的灰鯨和北極燕鷗。但一項國際性海洋生物普查的項目發現至少有235種生物同時生活在相距1.1萬公裡的南北極海洋中,包括冰海小精靈、冷水蠕蟲、甲殼綱動物、海參和蝸牛狀的翼足目動物,它們佔已知7500種南極動物和5500種北極動物的2%,科學家估計全球海洋動物將高達25萬種。

參與此項普查的高級科學家奧多爾說:「南北極比我們想像的更加相似。」基因研究證實這235種動物分布在南北極的每一個種都是一樣的。

  冰海小精靈約二到三公分長,為浮遊軟體動物。它雌雄同體,生活在北極、南極等寒冷海域的冰層之下。它通體透明,在水中冉冉飄動,像浮在半空中的天使。之所以有如此雅稱,是由於它遊動時拍動著透明的兩翼,外型看似傳說中的天使。

  這些生物是如何到達南北極的,一種理論認為一些物種的幼蟲可能是通過大西洋海底寒冷的洋流從南極橫跨到北極的,途中躲過了致命的熱帶溫和的海面水域。德國瓦根納極地與海洋研究所的普查成員朱莉婭·谷特說:「動物能在深海海底跨越這麼長的距離。最可能的跨越方向是從南極到北極。」而且,科學家還在赤道附近的深海中發現有嗜冷動物,這一發現支持這一理論。特別是冰河時代可能幫助動物進行南北擴散。

  在冰河時代,南極冰將大海封住了,導致新的向北洋流能攜帶動物擴散,如蜘蛛蟹和甲殼綱動物。基因研究已經將許多種章魚跟蹤到了南極的共同祖先。在其它發現中,研究人員表示,更小的橈腳類動物正在取代一些北極海域中的較大動物,也許這一變化是由全球變暖導致的。這一變化影響整個食物鏈。較大的橈腳類動物是鯨和海鳥等大型動物的主要食物。

  此次海洋普查的最終結果將在明年出來,正在為評判海洋的長期變化建立一個基準。聯合國大會(U.N. General Assembly)已經要求定期評估海洋受汙染、過度捕魚和氣候變化的影響有多大。(元元)

  

(責任編輯:羅園)

相關焦點

  • 澳海灘現奇特生物如外星來客 盤點外形奇特罕見生物
    【澳海灘奇特藍色生物】近日,澳大利亞黃金海岸布羅德本特海灘驚現奇特藍色生物,狀如科幻電影中的外星球生物。據悉,該生物是當地人露辛達·弗瑞( Lucinda Fry)在海灘散步時發現的。她將其在沙灘中蠕動的畫面拍攝成視頻並放到網上,網友紛紛猜測這神秘的生物到底是什麼。
  • 南北極冰融化差異大,沉睡冰下的病毒或在甦醒
    而近幾十年來,南北極冰融化似乎已經成為了一個「常態化」,因為地球的氣溫也是越來越高了。這裡面除了我們懷疑說可能與太陽活動存在關係之外,最多的就是關於地球變暖問題,造成了的損失。而隨著溫室氣體排放的增加,越來越多的極端性天氣「駛入」到南北極地區,同樣攜帶出了大範圍的「連鎖效應」。
  • 極冰在大氣環流中的作用
    熱力環流可以用鍋中燒水模擬。如果把火力集中在鍋底的中心(熱源),那麼中心的水就會受熱上升,鍋邊(冷源或熱匯)的水就會向中心流來,填補上升水流的空間。上升的水達到水面便向周邊流去,然後再在那裡下降,補充流向中心的水流。大氣環流也是如此,赤道附近的熱帶是大氣加熱的熱源,極地附近高緯度地區是大氣冷卻的冷源,大氣循環就是兩者之間的熱力環流系統。
  • 盤點十大最怪異海洋生物 外形奇特如怪獸(組圖)
    原標題:盤點十大最怪異海洋生物 外形奇特如怪獸(組圖)   劍吻鯊(goblin shark):這是一種深海生物,擁有鋒利的牙齒。據悉,劍吻鯊分布在全球各大洋中,從墨西哥灣到日本海都能找到它們的存在。   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28日報導,即使在加勒比海等世界上最美的海域中,也存在令你一見就可能做惡夢的罕見怪異水下生物。它們通常生活在海底,不容易被人類看到,《每日郵報》盤點了10種最怪異且罕見的海洋生物。
  • 深海藍洞發現奇特生物 暗示木衛二或存生命
    但是科學家發現這些微生物能夠以硫化合物為食,例如:硫化氫,這是一種對於多數物種有毒的物質。科學家指出,這些生命力頑強的新物種微生物不僅使研究人員對地球極端環境生物產生了濃厚興趣,還使研究人員瞄向了外星球的奇特生命形式。美國宇航局太陽系探索部副主管、天體生物學家凱文-漢德(Kevin Hand)稱,這是因為類似的環境也存在於木衛二和土衛二冰冷表面之下的海洋深處。
  • 厄瓜多小島:活的生物進化博物館(組圖)
    原標題:厄瓜多小島:活的生物進化博物館(組圖)   這是9月29日在厄瓜多聖克裡斯託瓦爾島拍攝的赤道毛皮海獅。聖克裡斯託瓦爾島位於厄瓜多加拉帕戈群島的最東端,這個獨特的島嶼實現了城市與原始棲息地之間的平衡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景象處處可見。
  • 5種奇特的史前生物,第三種仍被人發現蹤跡,可能並未滅絕
    歐巴賓海蠍,生存於寒武紀時期的奇特生物,大約在5.3億年前的海洋中,到處都是歐巴賓海蠍的身影。其相貌極為詭異,具有五隻柄狀的眼睛,在身體兩側還長有與眾不同的附肢,能夠如同船槳一般在海中滑行。仙掌滇蟲,最早出現在海洋中的節肢生物之一,體長僅有6釐米左右,外型奇特,在其身體上遍布著刺狀突起,會運用10對遍布尖刺腳部在海底匍匐前進。塔斯馬尼亞虎,最早出現在距今約四百萬年前的澳洲地區。據悉,最後一隻袋狼在1936年死去。
  • 又有奇特的生物被發現
    地下求偶的紫蛙:印度紫蛙具有最奇特的交配策略,它們也叫做「豬鼻蛙」,是一種生活在印度西高止山脈的瀕危滅絕物種。目前,科學家發現色彩華麗的雄性紫蛙在地下發出聲音,吸引雌性進行交配,這是一種罕見的求偶方式。
  • 南美洲國家「智利」,有什麼國家特點?
    從以上數據來看,智利是一個比較普通的國家,沒有什麼突出的地方,但是,我們如果一看智利的地圖,就能夠直接發現智利這個國家的特點。我們發現,智利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狹長的國家,智利的國土形態呈南北狹長形態,從緯度範圍來看,智利從南緯18°一直往南延伸到南緯57°,緯度跨度約為39°,南北長度超過4350千米,地跨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和寒溫帶等熱量帶。
  • 南北半球的溫帶生物為什麼種類相似?它們是如何進行物種交換的
    地球的兩極都是極寒的地帶,我們都知道北極有北極熊、北極狐等等,這些動物只會出現在北極,而且南北極相差的那麼遠一個在南一個在北,這兩個地區的生物種類應該不一樣吧。但是實際上在南北半球的溫帶地區有很多的生物類型都是相似的。也就是說生物的種類是兩級同源的。
  • 海底「熱水煙囪」發現奇特生物 生命源頭掀開面紗
    海底「熱水煙囪」發現奇特生物 生命源頭掀開面紗  兩年前,科學家在大西洋海底發現了一處神奇景觀,並將之命名為「失落的城市」。在這個城市中,有許多被微生物團團包圍的白色尖塔,並不時向外噴射高溫水流。這些就是被俗稱為「煙囪」的海底熱水噴發系統。現在,這些「煙囪」的年齡已經被確定為3萬年。科學家們相信,這種系統可能已經延續了數百萬年,並孕育了最初的生命。
  • 美國科考隊在剛果河發現虎魚等奇特動物[組圖]
    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本周宣布他們最近在剛果河中發現不同物種,其中有些可能是新物種。剛果河可能是世界上最深的河流,其深度和水流變化多端,這有助於解釋為何這裡是魚類多樣性的溫床。負責此項調查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魚類生物學家梅勒妮·斯泰斯尼說:「我們在這裡看到的就是這種生物多樣性的進化。」以下是科學家在剛果發現的一些奇特動物和考察情景。
  • 全球最恐怖 最罕見的動物(組圖)
    全球最恐怖最罕見的動物(組圖)【火體蟲】這種看起來像收集了好多泡泡的瓶子的生物,科學家稱為【火體蟲】。長約7釐米,是一種球形的聚合體生物,那些泡狀物就是聚合體的"居民」。每一個微小的個體都像泵一樣給有機體提供水分和養分,使得這個聚合體能夠生存,同時還發出光芒。
  • 世界上最深海溝中有哪些神秘生物?它們的樣貌奇特,讓人捉摸不透
    目前人類只知道這條海溝的深度已經突破了一萬米,而且其中還生活著許多神秘生物。那麼世界最深海溝中有哪些神秘生物?它們有著奇特的樣貌,讓人捉摸不透。目前我們只知道馬裡亞納海溝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溝,但是並不知道它到底有多深。據了解目前人類所探測到的深度達到了12000米左右,但這很可能並非是馬裡亞納海溝的真實深度。
  • 十大奇特瀕危兩棲動物[組圖]
    娃娃魚紫蛙洞螈墨西哥無肺蠑螈自然界有很多奇形怪狀的動物人們還沒有機會見到英國的倫敦動物學會(ZSL)日前評出了100個最奇特同時生存受威脅的兩棲動物。據估計,在上榜的100種兩棲動物中,有85%受到很少保護,或根本無人顧及。如果繼續置之不理,它們將永遠消失。該項目負責人認為這些動物對人類的生態環境具有指示性作用。「如果我們失去它們,那麼其它的物種也將不可避免地步其後塵。」ZSL已從名單中選出10種在今年將受到優先保護的動物,中國娃娃魚則列於榜首。
  • 加速融化的南北極冰蓋有多可怕?對我們影響又有多大?
    但冰川消失則讓這些原本生活在不同區域的生物與病毒開始融合,不可避免的會導致某些致命性疾病傳播。野生物種的被迫遷徙,也屬於宿主,特別是一些能導致&34;等疾病傳播的候鳥。數據顯示,這些年以來病毒感染機率增加了9.2倍。西伯利亞永凍層病毒研究所發現的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古生物病毒&34;,長達1.5微米,在光學顯微鏡上直接看得見,其生存年代為史前人類尼安德特人時代,已滅絕了3萬多年。
  • 澳大利亞現藍色螢光海灘 唯美如奇幻世界(組圖)
    原標題:澳大利亞現藍色螢光海灘 唯美如奇幻世界(組圖) 藍色螢光海藻點亮澳大利亞東部海岸。(網頁截圖)   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1日報導,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南海岸傑維斯灣海灣(Jervis Bay)的夜晚近期被大量藍色螢光海藻點亮,美輪美奐如置身電影《阿凡達》的世界中。   為目睹這種奇特的生物發光景象,攝影師安迪·哈欽森夜晚來到海灘,用相機拍下了這些驚人照片。
  • 近些年來,人類新發現的7種奇特的生物
    例如,科學家們總是能夠找到一些以前並未了解過的生物。從攜帶致命疾病的巨型蝙蝠到擁有小丑外觀的蜘蛛,接下來,小編就要為你介紹,近些年來,人類新發現的7種奇特的生物。這種科學名稱為avialimimus almaghri-bensis的生物是科學家在摩洛哥的一個磷酸鹽礦中發現的滄龍或海洋爬行動物的新屬新種。該磷礦以挖掘滄龍化石而聞名,偶爾還會發現一兩隻恐龍。這種新發現的滄龍的鼻子很長,反映出它很可能適應了這個更大的生態系統中特定形式的捕食或生態位劃分。
  • 上海天空現奇特條狀雲彩 蜿蜒曲折橫貫南北好似「雲河」
    2018年5月23日,上海,當天下午6時許,天空中出現了一條橫貫南北的條狀雲彩。奇特的天象吸引了不少市民的注意,不少人用手機拍下了這一奇特雲彩。在楊浦區附近登高查看,當時的天空湛藍,這一條狀雲彩從南邊蜿蜒曲折一直延續到北面,仿佛是天空中的一條「雲河」。
  • 峇里島水下現奇特海兔 外形可愛如卡通奶牛(組圖)
    原標題:峇里島水下現奇特海兔 外形可愛如卡通奶牛(組圖)   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9日報導,中國臺灣業餘攝影師吳林恩(Lynn   Wu)近日在印度尼西亞峇里島潛水時拍攝到了一隻罕見的海兔,背著綠色的枝葉樣式的殼,睜著兩隻小黑豆眼,神情困惑,它的臉像極了動畫片《神奇的旋轉木馬》中的奶牛「歐米特魯德」(Ermintrude)。   海洋生物學家將這隻海兔命名為「ìCostasiel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