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億億億億℃是什麼概念?你對溫度和熱的理解是不是有誤會?

2020-12-05 騰訊網

炎熱的夏天已經過去,秋風蕭瑟的天氣即將到來,但相信大家對溫度高就很熱的這個理解是不會錯的,夏天40度的高溫下,那是汗如雨下啊;當然冬天零下十幾度,那絕對是滴水成冰!難道錯了嗎?

理解確實沒錯,但在地球的大氣層分層中,大約是80千米到500千米的範圍,有一個溫度高達1000~2000℃的熱層,但在這裡,那絕對是九天嚴寒啊,為什麼會這樣呢?

熱層溫度那麼高,為什麼還那麼冷?

熱層的溫度確實很高,但毫無疑問也很冷,為什麼會這樣呢?大氣層中的熱層已經進入準真空的範圍,比如過了100千米的卡門線就是太空了,太空寒冷不?當然很寒冷!但下文我們介紹了溫度的準確定義後,太空就不能用寒冷來定義了!

準太空的大氣非常稀薄,120千米以上的區域,空氣稀薄到聲波無法傳遞,到270千米時,空氣密度只有地面的百億分之一,300千米以上時就到了千億分之一!

其實說到這裡我們也明白了,在這個案例上,溫度需要大量大氣分子作為媒介,我們才能切切實實的感受到溫度,當大氣太稀薄時即使這些大氣分子已經被太陽的高能粒子撞擊、溫度很高,但它們的總能量很低,我們仍然無法感受到。

溫度的本質:微觀粒子的運動

上文中似乎就有那麼點意思,但還不夠直白,其實溫度的本質就是微觀粒子的熱運動所致!幾百年前科學家從燃素說到熱質說再到分子熱運動,然後再到愛因斯坦發表布朗運動的論文,溫度的本質就是微觀粒子的運動才被廣泛接受!

布朗運動

理論上的太空就是沒有任何粒子的空間,它也就不存在所謂的微觀粒子,因此在這一片空間中根本就不能以所謂的溫度來形容,因為它根本就存在所謂的溫度,那麼太空為什麼會那麼冷呢?很簡單,儘管是真空,如果沒有外界能量補充的話,物體仍然會以輻射的方式散失自身的熱量,最終和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相一致!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又是多少「溫度」呢?2.725K,比絕對零度高一丟丟,也就是-270.425℃,簡單的說,丟在宇宙中的物體,它會逐漸達到和宇宙背景溫度一致,當然太陽系中的物體是不會的,因為有太陽輻射嘛,但離太陽越遠,溫度也就越低!

上文中我們要補充一下,量子力學中的真空可不是空無一物,因為量子論認為,真空中也會產生正反粒子對,但又會瞬間湮滅是遵守能量守恆,所以挑刺的朋友就別較真了!

宇宙中達到過一次最高溫度,但卻永遠都無法達到最低溫度!

溫度的本質就是微觀粒子的運動,那麼當粒子不運動時不就是最低溫度了嗎?確實是這樣,因為上文中的絕對零度就是這樣算出來的,所以絕對零度有一個我們理解的值,用攝氏計就是 273.15℃,如果用K就是0K!

似乎聽上去很簡單,不要動就是絕對零度,那為什麼夏天在太陽下我一動都不動,還那麼熱呢?當然這個不動指的是宏觀不動,你身體內的微觀粒子仍然在高速運動,所以這個方法是不靈光的,要讓你感覺涼快,必須用空調用製冷劑循環的方式,將室內的熱量轉移到室外!

當然再厲害的空調也不能通過這種循環降低到絕對零度,最接近的方式是雷射都卜勒製冷,讓原子的振動幅度達到最小(不能停止),國際空間站上的冷原子實驗用的就是這個原理,據說達到了20萬億分之一K,也就是只比絕對零度高那麼一丟丟丟丟........

即使到未來宇宙的末日,也就是熱寂狀態,仍然不能達到絕對零度,因為微觀粒子的量子力學運動是無法避免的,所以它總是有那麼一丟丟溫度。

宇宙中的最高溫度又是怎麼樣的呢?

粒子靜止就是最低溫度,那麼粒子運動速度最高自然就是最高溫度了,那麼粒子運動的最高速是多少呢?當然是光速了,當運動粒子運動速度達到光速時計算踹的溫度就是宇宙最高溫度,也叫做普朗克溫度。

溫度是多少度呢?1.4億億億億℃,也就是宇宙大爆炸時達到的溫度1.4×10^32K!此時宇宙中所有的物質都在奇點,粒子運動速度已經達到了最高,但就在那個虛數時間後,宇宙大爆炸開始了,此後宇宙再也沒有達到過這個溫度,除非它重新開始坍縮,不過最近的諾獎大神彭羅斯可是支持宇宙循環說的,也就是說宇宙未來會重新坍縮,然後再爆炸一次!

大爆炸發生後,宇宙膨脹,溫度降低,到10^-36S時,宇宙溫度降低到了10^28K,強力從電弱中分離!當時間走到大約10^-12S時,溫度大約下降到了2萬億攝氏度,此時的宇宙就是一鍋夸克膠子的等離子「濃湯」,溫度繼續降低,夸克就會和膠子一起構成重子(包括中子和質子),此時時間已經到了10^-6S!

然後宇宙繼續膨脹,質子和中子聚合變成氕氘和氦以及鋰,原初物質豐度就是這樣來的,但此時宇宙中溫度仍然高達十億K,仍然充斥著等離子體,一直要到38萬年後,溫度才下降到數千度,此時光子才脫離束縛,在宇宙中狂奔,所以這就是我們看到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1.4億億億億℃是什麼概念?反正就是是很燙很燙很燙........

相關焦點

  • 1.4億億億億℃是什麼概念?你對溫度和熱的理解是不是有誤會?
    炎熱的夏天已經過去,秋風蕭瑟的天氣即將到來,但相信大家對溫度高就很熱的這個理解是不會錯的,夏天40度的高溫下,那是汗如雨下啊;當然冬天零下十幾度,那絕對是滴水成冰!難道錯了嗎?2.725K,比絕對零度高一丟丟,也就是-270.425℃,簡單的說,丟在宇宙中的物體,它會逐漸達到和宇宙背景溫度一致,當然太陽系中的物體是不會的,因為有太陽輻射嘛,但離太陽越遠,溫度也就越低!
  • 1.4億億億億℃是個什麼概念?你對溫度和熱的理解可能帶有偏差
    1.4億億億億°C是什麼概念在人類早先的生活中,可能並不知道什麼是溫度,當人類擁有火源那一刻起,只能感受到火會帶給人們溫暖,而風和冰這些物體只會讓人們感受到寒冷,至於為何會感受到,身體最先感受然後傳給了你的神經系統,神經系統會觸發身體的機制來禦寒或者警告你很燙,很危險。
  • 1.4億億億億℃是個什麼概念?你對溫度和熱的理解可能有偏差
    這樣我們只要一說溫度,就能很準確的理解一個物體有多熱,例如:一說0攝氏度你瞬間能想到這是地球表面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這樣的溫度把手伸進去非常寒冷;在這之前,我們先說下溫度和熱量的區別,因為很多人會把這兩個概念搞混,也為了方便理解下文。首先溫度在宇宙中並不存在,我們開頭就有說到它是人為規定出來的,用來衡量一個物體所包含的熱能。
  • 1.4億億億億℃是個什麼概念?你對溫度和熱的理解可能有偏差
    這樣我們只要一說溫度,就能很準確的理解一個物體有多熱,例如:一說0攝氏度你瞬間能想到這是地球表面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這樣的溫度把手伸進去非常寒冷;如果在低於這個溫度,水就會結冰。高於零度冰水混合物就會變為液態。
  • 1.4億億億億℃是個什麼概念?你對溫度和熱的理解可能想像不到
    太陽表面的溫度達到了6000℃,原子在這個溫度下基本都被電離了,在這個溫度下已經不存在什麼化學結構了,中性的原子已經是不存在的。如果溫度達到1.4億億億億℃,那麼整個宇宙將重新改頭換面了,因為達到這個溫度是是宇宙誕生是的溫度,這個溫度被稱為普朗克溫度。
  • 宇宙最高溫度達到1.4億億億億度,為什麼最低溫卻只有-273度?
    夏天到了,我們又要面對高溫的蒸烤了,如果溫度達到30℃,我們就需要靠空調續命,如果溫度超過40℃,我們就有中暑的可能性,在人類歷史上測得的最高溫度發生在1922年的非洲利比亞的權埃爾阿奇亞地區,當地最高溫達到57.8攝氏度,是地球平均氣溫(15℃)的近4倍,是不是感覺很熱?
  • 為什麼零下273℃是宇宙最低溫度,1.4億億億億度是最高溫度
    這個「熱度」(因為實際上我們談到的溫度總是在絕對零度之上)是作為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留存至今的熱度。絕對零度可以說是一個理想的、無法達到的、完美的凍結狀態,很多人對於溫度和熱的理解都缺少一個概念,溫度的本質是一種態函數,用來描述物體內部原子熱運動劇烈程度。
  • 1.42億億億億℃是個什麼概念?看看吧!
    一個物體有多熱?我們來聊聊吧!說了這麼多回頭一看,才說到60億攝氏度,跟題目中的1.4億億億億℃相距甚遠,而且我們在宇宙的恆星中已經在找不到比這更高的高溫了。怎麼辦呢?這樣吧我們需要換個地方繼續尋找高溫。在這之前,我們先說下溫度和熱量的區別,因為很多人會把這兩個概念搞混,也為了方便理解下文。
  • 什麼是普朗克溫度?1.4億億億億度,宇宙中最高溫度
    1.4億億億億度,宇宙溫度的上限?那下限又是多少?溫度是自然界中七大物理量之一,138億年前宇宙大爆炸的瞬間,溫度到達了1.4億億億億度,這一刻被認為是宇宙最高溫度,又被稱為"普朗克溫度"。那麼宇宙的最低溫又是多少呢在宇宙中,最低溫度又稱絕對零度,即零下273.15℃。一旦達到這個溫度,所有粒子都會停止運動,物質也會喪失基本形態,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將被打破,時間和空間也失去了意義,所謂宇宙也就不復存在。不過這是一種理想狀態,靜止是相對的,也就不存在絕對的靜止狀態。
  • 1.4億億億億°C,宇宙溫度的上限?
    像太陽這樣的中等質量黃矮星,在生命末期往往會生成一顆密度極大的白矮星,這種由原子和原子緊緊排列在一起而形成的天體,核心區域溫度達到了1億℃。而比太陽質量更大的恆星,在生命末期會生成一顆中子星,核心溫度10億℃,理論上存在的「夸克星」如果被發現,核心溫度肯定還會打破10億℃。
  • 宇宙最高溫度是1.4億億億億度,為什麼最低溫只有-273度?
    溫度 溫度是衡量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也就是和熱現象有關。要了解溫度的本質,我們需要從微觀視角來看。我們知道,宇宙中的萬物都是由微觀粒子構成的。費曼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微觀世界確實決定了整個宇宙的性質。 溫度其實就和微觀粒子的運動有關。
  • 宇宙最高溫度是1.4億億億億度,為什麼最低溫只有-273度?
    我們常常能聽到「絕對零度」的概念,並且有些人認為這是宇宙中理論上的最低溫度(實際上,並不是,下文我們會提到具體原因)。那麼,宇宙到底存不存在最高溫度呢?我們可以先給出答案:宇宙是存在最高的溫度的。具體咋回事呢?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 當溫度超過1.4億億億億克耳文時,我們稱之為普朗克溫度
    我們都知道喝上一口剛泡好的茶,或者吃上一塊,看上去並不是很熱的豆腐,是一種面目猙獰的感覺,但這並不是我們今天要講的話題,所以那究竟什麼是最熱的?我的意思是:我們都知道有絕對零度,但有絕對熱度嗎?既當物質達到一個極限的溫度後,就再也無法提高溫度了。
  • 4萬億攝氏度是什麼概念,你對溫度與熱的理解可能有偏差
    夏天的時候40攝氏度的高溫就能夠讓我們熱得不敢出門,4萬億攝氏度是什麼概念我們可能根本想不出來。為了幫助大家理解,我們先要理解溫度的概念。在宏觀上,溫度是一個表示冷熱程度的物理量,在微觀上溫度則是用來形容粒子的運動劇烈程度。這意味著微觀粒子的運動越劇烈,其宏觀體現出的溫度就越高。
  • 1.4億億億億度,為什麼會被科學家認為,是溫度的上限?
    此時此刻,距離地球一個天文單位(1.5億公裡)的太陽,正在靠著核心的高溫高壓維持核聚變反應,氫元素在太陽核心1500萬℃高溫和3000億個地球大氣壓的環境中不斷釋放巨額能量,每秒都有200萬噸質量化作光和熱四散在宇宙中,地球僅接受了其中的22億分之一,便繁衍出了世間萬物。
  • 1.4億億億億度,為什麼會被科學家認為,是溫度的上限?
    此時此刻,距離地球一個天文單位(1.5億公裡)的太陽,正在靠著核心的高溫高壓維持核聚變反應,氫元素在太陽核心1500萬℃高溫和3000億個地球大氣壓的環境中不斷釋放巨額能量,每秒都有200萬噸質量化作光和熱四散在宇宙中,地球僅接受了其中的22億分之一
  • 宇宙的最低溫度-273℃,最高溫度卻高達1.4億億億億度,怎麼算的?
    溫度的存在其實是與微觀粒子運動的速度緊密相連,微觀粒子運動越劇烈,溫度就越高,微觀粒子的運動速度不可能超過光速,所以溫度有上限,上限是多少呢?溫度的上限被稱為普朗克溫度,大約1.4乘以10的32次方K。宇宙誕生100多億年來,只出現過一次普朗克溫度。
  • 宇宙最低溫僅有-273℃,為何最高溫卻有1.4億億億℃?
    地球上之所以能夠孕育眾多生命,是因為它有著適宜的溫度,然而在地球之外的宇宙,溫度的變化超乎人們的想像。宇宙的最高溫度可以達到1.4億億億℃,然而最低溫度卻只有-273℃。如此巨大的溫度差成為一個困擾人類多年的難題,無數人為破解它而廢寢忘食。
  • 宇宙最低溫僅有-273℃,為何最高溫卻有1.4億億億℃?
    何謂溫度?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解讀。在一些人看來,溫度就是一種表示冷熱的概念。而對於其他人來說,溫度就是一種計量單位,通常代表多少攝氏度。拋卻溫度表面上的表現與概念,人類需要理解溫度的本質。也就是說,人類的想像是宇宙最快速度的唯一限制,分子的運動速度無法達到最大值,而分子運動產生的溫度也是沒有最高限制地。人類無法找到最快的分子運動速度,便無法找到溫度的最大值,那宇宙最高溫度1.4億億億℃是如何得來的呢?原來,1.4億億億℃並不是一個具體值,而是一種近似值。
  • 宇宙最高溫度是1.4億億億億度,為何最低溫度只有零下273℃
    溫度,雖然看不見摸不到,但是我們卻能每時每秒的感受到,比方說我們在夏天的時候,當屋裡的溫度太高,我們便會開空調,將溫度設置到26℃或者更低的溫度,這樣我們便會變得非常的舒適和涼爽。同樣,我們平時生活中,當我們燒水的時候,當水燒開,我們便知道水溫已經達到了100℃。